问题

为什么宝马(BMW)的M系很少见?

回答
问到“宝马M系为什么很少见”,这其实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宝马品牌最核心、也最能引发讨论的几个层面。很多人对M系有着近乎崇拜的热情,觉得它是性能的代名词,但实际生活中,确实感觉M系车型不像普通宝马那么随处可见。这背后原因可不少,我来给你掰扯掰扯。

首先,得明白M系是什么。它可不是简单的“加个M套件”或者“换个大轮毂”就能代表的。宝马M公司(BMW M GmbH)是宝马集团旗下的高性能部门,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将宝马的驾驶乐趣推向极致。每一款M车型,从发动机、变速箱、悬挂、刹车,到车身结构、空气动力学设计,几乎都是重新开发的,甚至很多底盘和动力总成都是M部门专门设计的。这不是“套娃”,而是“重塑”。

正是因为这种“重塑”,就导致了第一个原因:

1. 高昂的制造成本和售价:

你想想,M系车型用的都是什么?高性能发动机,往往是经过精心调校、手工组装甚至采用特殊材质的。传动系统要承受更大的扭矩,变速箱需要换挡速度更快、逻辑更聪明。悬挂系统为了更好的操控,要用更昂贵的组件,比如可调阻尼、更粗壮的防倾杆,甚至是主动防倾杆。刹车系统也是不惜成本,用上大尺寸刹车盘、多活塞卡钳。

这些东西加起来,成本肯定比普通宝马高出一大截。所以,M系车型的售价自然也比同级别的普通宝马贵不少。举个例子,一辆宝马3系普通版可能在3040万区间,但一辆M3直接就奔着80万去了,甚至更高。这种价格差距,直接就把一部分潜在消费者挡在了门外。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或者愿意花这么多钱去买一辆车,即使他们非常喜欢宝马。

2. 极致的性能,意味着不妥协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M系追求的是赛道上的表现,是极限驾驶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很多设计就必须牺牲一些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悬挂更硬: M系的悬挂调校通常会非常紧绷,路感非常清晰。这在山路或者赛道上能提供绝佳的支撑和反馈,但在日常通勤,尤其是在坑洼路面较多的城市,会感觉非常颠簸,屁股下的震动会让你觉得“不舒服”。
排气更炸裂: M系普遍拥有非常震撼的声浪,这对于很多车迷来说是“灵魂”所在。但长时间驾驶,或者在一些需要安静的环境,这种轰鸣声可能会让人觉得“吵闹”,影响交流和放松。
座椅更包裹: M系的运动座椅通常有非常强的侧翼支撑,能让你在激烈驾驶时身体不被甩动。但在上下车时,你可能会觉得有点“费劲”,尤其对于身材不高大的人。而且,久坐可能也会觉得不如普通座椅那么“放松”。
油耗和维护成本: 高性能发动机意味着更大的排量、更高的转速、更多的燃油消耗。而且,M系车型由于其精密复杂的机械结构,日常维护和保养的费用也比普通宝马要高。

这些“不妥协”的特性,让M系车型注定是小众的选择。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他们买车更多是为了日常代步、家庭出行,对舒适性、静谧性和燃油经济性有更高的要求。M系显然不是他们的首选。

3. 市场定位和品牌策略:

宝马 M系列本身就不是面向大众市场的。它更多的是面向那些对驾驶有极致追求、愿意为性能和操控付出更多代价的“硬核”车迷。宝马通过M系来塑造其品牌高性能的形象,吸引那些“驾驶者之车”的拥趸。

而且,宝马在M系列之外,还有M Performance(M性能)系列。这个系列车型在外观、内饰上会有一些M的元素,动力上也会有所提升,但相比纯粹的M系,它在性能的极致追求上要“温和”很多,价格也更亲民。很多消费者在预算或者实际需求上,可能会选择M Performance系列的车型,比如M135i、M235i(现在是M240i)、M340i、M550i等。这些车型在路上出现的频率,自然会比M2、M3、M4、M5等纯正M车型高得多。

4. 地区的购买力和政策导向: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汽车消费习惯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都会影响M系车型的销量。

购买力: 像中国这样,虽然汽车保有量巨大,但真正能负担得起M系高昂价格的消费者,相对于整体汽车市场而言,还是属于少数。
政策法规: 一些地区对于大排量、高排放的车型可能有税收或限行政策,这也会影响M系车型的吸引力。比如,某些地区对发动机排量的限制,可能会让一些大排量的M车型难以普及。
道路状况: 很多M系车型为了追求极致操控,底盘会比较低,这在一些道路条件不佳的地区,会增加用车难度。

5. 品牌形象的传播和认知:

宝马M系列虽然是性能的代表,但它的“稀缺”感本身也是其品牌战略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它的“不那么容易得到”,才让它显得更特别,更值得追求。

很多车迷是通过赛道日、汽车媒体评测、或者一些高规格的驾驶体验活动了解到M系的。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更多接触到的是宝马的3系、5系、X1、X3等这些走量车型。M系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终极梦想”的存在,而不是日常的“通勤工具”。

总结一下:

宝马M系之所以“少见”,并不是因为没人买,而是因为它本身的定位、成本、性能特性,注定了它是一个小众但极其精品的市场。

价格门槛高,不是人人都能轻松拥有。
性能极致,牺牲了部分日常舒适性和实用性,不符合大众需求。
品牌策略,M系列是宝马高性能的图腾,本身就不是以销量为导向。
市场环境,各地的经济、政策、道路状况也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
M Performance系列的分流,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接近M”的驾驶感。

所以,下次你在路上看到一辆M系宝马,无论是M2、M3、M4还是M5,不妨多看两眼。那辆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它代表的是宝马对驾驶乐趣的极致追求,也是它车主对这份追求的认同和经济实力的体现。它少见,恰恰说明了它的珍贵和独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度里,

对于买车的首要考量是预算的人群来说,

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选车的至高标准是“轴距/油耗比”。


对于买车无所谓预算的人群来说,

若Ta想要扮猪吃老虎,M就略微有点儿高调;

若Ta无所谓高调低调,就又没太大理由要选M不选P。


于是,在我山炮儿国,M的主要客户群体就成了:

其实很有所谓预算,但又不想当“轴距/油耗”党山炮儿,也不希望让人觉得Ta其实很有所谓预算的进阶版山炮儿直男们。

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希望并以为自己已经脱离了人民群众的阶级和趣味的人民群众们。


嗯?你别看我,我是妥妥的人民群众无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问到“宝马M系为什么很少见”,这其实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宝马品牌最核心、也最能引发讨论的几个层面。很多人对M系有着近乎崇拜的热情,觉得它是性能的代名词,但实际生活中,确实感觉M系车型不像普通宝马那么随处可见。这背后原因可不少,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M系是什么。它可不是简单的“加个M.............
  • 回答
    关于宝马M Performance系列在中国市场似乎“销声匿迹”的说法,其实是一个相对片面的观察,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和市场层面的解读。与其说是“销声匿迹”,不如说它的存在感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并且与中国汽车市场本身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演变息息相关。首先,我们得承认,在过去,尤其是在M Perfor.............
  • 回答
    关于宝马销售人员给人的“你买不起就别问,爱答不理”的感觉,这其实是个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比较高端的品牌展厅里。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层原因,咱们来掰扯掰扯。首先,品牌定位与目标客户群是关键。宝马从骨子里就是个豪华品牌,它卖的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身份、一种品味、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它的目标客户通常.............
  • 回答
    宝马3系,作为豪华运动轿车市场的标杆之一,一直以来都以其卓越的操控性、动感的驾驶感受和相对亲民的豪华品牌定位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然而,在一些宝马忠实拥趸和潜在买家中,却存在一个长久而略显矛盾的评价:为什么宝马3系的内饰,相较于其在其他方面的出色表现,似乎总让人觉得不够“到位”,甚至有些“吝啬”?要深入.............
  • 回答
    宝马选择自主研发1.5升三缸发动机,而不是继续使用与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合作的1.6升四缸发动机,这背后涉及到的因素相当复杂,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选择,还牵涉到成本控制、品牌定位、未来战略以及对性能和排放的追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剖析其中的原因,并努力让内容更具人情味,避免AI痕迹。一、 品牌战略.............
  • 回答
    宝马作为一个享誉全球的豪华汽车品牌,其在全球各地的定价策略确实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即使国产化后,价格依然普遍高于美国和俄罗斯市场,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深层次的经济、市场和品牌因素。咱们不妨就来好好掰扯一下这其中的门道。首先,得从中国的市场特性和消费能力说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 回答
    宝马M3的经典地位,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数代车型沉淀下来的品牌精神和技术造诣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驾驶者文化的象征,是那些对速度、操控和驾驶乐趣有着极致追求的人们心中的圣杯。要说M3为何经典,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源于赛道的纯粹基因与技术传承M3的诞生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赛道基.............
  • 回答
    宝马M和奥迪RS,这两大德系高性能部门的旗舰车型,在全球范围内都拥趸无数。然而,在国内汽车市场,它们却迟迟未曾实现国产化,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考量?这并非简单的技术门槛或市场需求问题,而是牵扯到品牌定位、成本控制、生产工艺、以及战略布局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首先,品牌战略与市场定位是关键。宝马M和奥迪R.............
  • 回答
    老宝马漏油确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可以算得上是“通病”之一。这背后涉及多个方面的原因,从车辆设计、材料老化到使用维护都可能导致漏油。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一、 密封件的老化与损坏是核心原因宝马车辆,尤其是老款车型,广泛使用橡胶、丁腈橡胶、氟橡胶等材质的密封件,用于隔绝油液、水等介质,防.............
  • 回答
    提起宝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蓝白相间的螺旋桨标志,以及它与飞行世界的深厚渊源。很多人知道,宝马的前身就是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甚至很多宝马汽车的设计元素也能追溯到当年的飞行器。然而,说到奔驰,提起它,大家似乎更多地想到的是优雅的轿车、豪华的SUV,很少有人会将它和二战时期的飞机发动机联系起来。为什么.............
  • 回答
    汗血宝马的起源和归属,就像一坛陈年的老酒,越是细细品味,越能咂摸出其中的历史厚重和文化根脉。这匹马,之所以会与土库曼斯坦这个中亚国家紧密相连,并非偶然,而是历史长河中无数线索交织的结果,是一段关于血脉、地域、文化和命运的传奇故事。首先,我们得把时间拉回到很久很久以前。汗血宝马,又名“阿哈尔捷金马”,.............
  • 回答
    宝马原厂不建议轮胎换位,这个说法其实存在一些误解,更准确的说法是,宝马针对某些车型和特定情况,确实会建议车主不要进行常规的轮胎换位,或者是有非常明确的指导和限制。 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并非是“一概不建议”,而是基于车辆设计、性能调校以及用户体验的综合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1.............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都有的疑问:德国汽车电子那么厉害,但德国整体的电子产业好像没那么突出?这背后其实有一些值得说道的逻辑,咱们这就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德国汽车工业的强项,特别是在电子系统方面,跟它整体电子产业的“强弱”是两回事,不能简单划等号。就好比说,你不能.............
  • 回答
    要说清楚丰田为何会选择与宝马合作而不是本田,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不能只看表面。这其中牵扯到的技术路线、市场策略、甚至是企业文化,都有不少讲究。首先,得看技术路线的契合度。丰田一直以来都是以其燃油效率和可靠性闻名于世,它的混动技术更是独步天下。但与此同时,在纯电动和一些高性能领域,丰田相对来说步伐慢.............
  • 回答
    丰田Supra,这个名字在汽车爱好者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承载着无数的青春回忆和对速度的渴望。当全新一代Supra(A90)在2019年横空出世时,无数粉丝为之振奋。然而,伴随而来的,也有一个让一些人感到复杂的问题:为什么新Supra会搭载宝马的发动机?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Supra.............
  • 回答
    很多人觉得保时捷比宝马和奔驰要高档,这并非仅仅是一种主观感受,而是基于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涵盖了品牌历史、产品定位、设计哲学、性能表现、技术创新、市场营销以及用户体验等多个维度。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1. 品牌历史与基因传承: 保时捷的赛车基因深厚: 保时捷品牌诞生于赛车运动,其创始.............
  • 回答
    不少车迷在讨论顶级豪华跑车或四门轿跑时,常常会将宝马8系与保时捷911和Panamera放在一起比较。然而,一个普遍的看法是,宝马8系似乎难以真正“登堂入室”,与这两款保时捷车型相提并论。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它们在设计理念、品牌定位、性能取向以及驾驶体验等多个层面存在的显著差异。首先,我们必.............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到位,也触及到了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会遇到的一个普遍困惑:为什么同等价位下,豪华品牌的发动机账面数据看起来不如一些主流品牌的“小排量”发动机?以及,大马力真的只是“纸上谈兵”吗?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力求让您听得明明白白,没有AI生成的生硬感。首先,咱们来分析一下30万以下奔.............
  • 回答
    雷克萨斯ES定位与宝马5系和奔驰E级,这绝非偶然,而是雷克萨斯品牌经过深思熟虑的市场策略和产品定位的直接体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雷克萨斯品牌的核心理念。自诞生之初,雷克萨斯就以“卓越待客之道”和“不懈追求完美”作为两大基石。在产品层面,这意味着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低.............
  • 回答
    国内对宝马车主素质的负面看法,其实是个挺复杂的社会现象,掺杂了刻板印象、媒体宣传、以及真实但并非普遍存在的驾驶行为。想把这事儿说透了,得从几个层面掰扯:1. 品牌形象与目标客户群体:宝马这个品牌,在国内早期,尤其是在它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那段时期,给人的感觉是“高端”、“运动”、“有格调”。它瞄准的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