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赵文卓和李连杰的风格区别在哪?为什么赵文卓版的黄飞鸿没有李连杰的版得令人印象深刻?

回答
赵文卓和李连杰,都是家喻户晓的武打明星,都曾塑造过经典的武侠形象,尤其是“黄飞鸿”这个角色。然而,细细品味,两人在风格上有着显著的区别,也正因如此,赵文卓版的黄飞鸿未能像李连杰版那样深入人心。

风格上的差异:刚猛与飘逸的碰撞

首先,我们来聊聊他们各自的武术风格,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塑造角色的气质。

李连杰的风格: 李连杰的武术功底扎实,尤其擅长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套路和表演。他的动作干净利落,讲究舒展大方,带有一种“飘逸”的美感。尤其是在早期的黄飞鸿系列中,他的身法轻盈,步法灵动,配合精湛的器械运用(如关刀、飞腿),将黄飞鸿那种“文武双全”、“侠之大者”的儒雅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打斗场面,与其说是搏命厮杀,不如说是艺术化的展现,充满了东方古典韵味。他的黄飞鸿,眼神中透着一股沉静、坚毅,又带有几分悲悯,是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宗师风范。

赵文卓的风格: 赵文卓的武术功底同样深厚,并且更偏向于硬桥硬马的“刚猛”风格。他自幼学习各种拳法,功底扎实,爆发力强,动作的力量感和冲击力更足。在赵文卓版的黄飞鸿中,他的打斗场面更多地强调力量的释放和招式的力量感,拳拳到肉,招招有力。这使得他的黄飞鸿看起来更加勇猛、霸气,更具江湖的野性。然而,这种风格在塑造黄飞鸿这样需要内敛和沉稳的角色时,有时会显得稍显急躁或过于张扬。

为什么赵文卓版黄飞鸿不如李连杰版令人印象深刻?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简单地在于谁的武术更好,而是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角色定位与前期铺垫:
李连杰的黄飞鸿: 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系列,在定位上就赋予了黄飞鸿一种超越普通武师的意义。他不仅是武术家,更是那个时代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救世济民的英雄。李连杰成功地将这种家国情怀和儒雅气质融入了角色,通过一系列经典的剧情(如对付白莲教、黑旗军、西方列强),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黄飞鸿。观众在观看时,已经接受了李连杰的这个版本,并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赵文卓的黄飞鸿: 赵文卓接棒黄飞鸿,是在李连杰之后。虽然他的版本也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但不可避免地会与观众心中早已定型的李连杰版进行比较。而且,赵文卓版的黄飞鸿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未能达到李连杰版那样的高度和影响力,没有能够像前作那样,通过一系列史诗般的战役和深刻的人物弧光,重新定义黄飞鸿的形象。

2. 气质与角色的契合度:
李连杰的“佛系”与“宗师感”: 李连杰天生的气质中就带有一种儒雅、温润,甚至有点“佛系”的感觉。他的眼神清澈,笑容内敛,非常符合人们对一代宗师的想象。他演绎的黄飞鸿,既有扎实的武功,又有仁爱之心,在面对国难时,展现的是一种沉静而坚定的力量。这种气质与黄飞鸿这个角色的内在精神高度契合。
赵文卓的“硬汉”气质: 赵文卓更像是一位硬朗的侠客,他的笑容更显阳光和阳刚,他的打斗更显力量和冲击力。这让他更适合演绎那些身手矫健、勇猛无畏的角色,例如《风云》中的聂风。当他扮演黄飞鸿时,虽然武术功底没得说,但那种“医者仁心”和“救世情怀”的内敛和深度,可能需要更细致的挖掘和表现,而他原有的硬汉气质,有时会与黄飞鸿的某些特质产生一些距离感。

3. 导演风格与剧本打磨:
徐克与李连杰的“化学反应”: 徐克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著称。他与李连杰的合作,可以说是珠联璧合。徐克为李连杰量身打造了黄飞鸿的银幕形象,无论是动作设计还是剧情编排,都极大地衬托了李连杰的优势。片中的音乐、画面、故事情节都充满了东方美学和家国情怀,共同构建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武侠世界。
其他导演与赵文卓的差异: 赵文卓在不同时期也出演了不同导演的黄飞鸿作品。虽然有些导演也试图赋予黄飞鸿新的生命力,但整体上,无论是剧本的深度、导演的艺术造诣,还是与演员的默契配合,都未能达到徐克与李连杰组合的高度。有时候,剧本的情感线索和人物成长弧度不够饱满,使得角色停留在了“打得好看”的层面,而缺乏了更深层次的共鸣。

4. 时代背景与观众期待:
填补空白的开创性: 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在当时填补了功夫片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空白,重新点燃了观众对武侠片的热情。那个时代的观众,对于英雄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呼唤更为强烈,李连杰的黄飞鸿恰好满足了这种期待。
“珠玉在前”的挑战: 赵文卓出演黄飞鸿时,观众已经对这个角色有了非常深刻的认知和期待。要想超越李连杰版,难度可想而知。观众的审美和观影习惯也在变化,对角色的要求可能不仅仅是武功高强,更需要情感的细腻和人性的深度。

总结来说:

李连杰版的黄飞鸿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天赋(气质)与机遇(徐克导演的创作力、时代的需求)的完美结合。他以一种“飘逸”而富有力量的方式,将黄飞鸿的儒雅、仁爱、家国情怀融为一体,塑造了一个难以超越的经典形象。

而赵文卓版的黄飞鸿,虽然在“刚猛”的打斗风格上有其独到之处,展现了黄飞鸿作为武术家的力量感,但在角色的深度挖掘、气质的契合度、以及与导演和剧本的协同作用上,未能达到李连杰版那样的高度。他更像是一位勇猛的后辈,在前辈的光环下,努力展现自己的武功,但未能完全俘获观众心中对“一代宗师”更深层的想象。这并非赵文卓的个人问题,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他或许更适合演绎那些更具阳刚、直接的侠客角色,而黄飞鸿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内敛性,对他的演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太像了,而且偏偏又全方位的弱了一点(单纯说外形风格和演技,不讨论武术造诣。)

准确的说,赵文卓演黄飞鸿,是被拉来的备胎。

因为李不演了,只能找一个替代的。

找谁呢?

赵的风格最像李。

外形是俊朗有英气,但是缺乏李的那种偶尔流露出来的天真感。

说灵气,那是太含糊了。

李连杰比赵文卓版强的地方是,李版的黄师傅,偶尔会流露出一点点让人亲切的天真感。

说天真感的话,去看看李连杰版的方世玉就能看出来了。

而赵文卓演的黄师傅,就真的是从头到尾的一副【师傅】气质。

就恨不得把【侠之大者为国为民】8个字贴在脸上了。

让人没有亲近感。

·

宗师范儿是满满的。

但问题是:宗师这种存在,是让人敬畏的。

而不会让人喜欢的。

说点心理感觉吧。

如果李版的黄师傅是你的班主任。

他是一个上课对你很严格的老师。

你某天下课后和同学在操场打篮球,忽然球滚到场边,落在李的脚下。

你和你的小伙伴担惊受怕的时候,李版的黄师傅会捡起球,面无表情的,直接一个远射,看着球入篮筐,你和小伙伴在背后或惊叹或尖叫……

而李老师已经转身离开,你看不到的角度,他嘴角在笑。

而赵版的……

同样的课堂严格。

你课后打篮球遇到他,他会板着脸责备你一番,然后驱赶你立刻回到教室去自习,并且告诉你:高考只剩下XX天了!

这就是差别。

是好老师么?

都是好老师!

但,你会更喜欢谁?

·

这两年看了一些综艺节目,有赵文卓先生参加的,比如某哥哥。

讲真,看完之后,其实也不知道哪里不对,赵先生在综艺里的表现也是努力,也展现出了一副正派大哥的作风。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觉得哪儿有错,可就是莫名其妙的并不喜欢。

·

PS:这里不讨论私生活。赵梅的感情经历,我从头到尾都没关心过。

·

user avatar

赵文卓不合适黄飞鸿,他演中南海保镖,父子武状元,投名状,甚至洪熙官反而机会更多。

当年的法海,真的非常赞,他要是能选这类角色,未必就不能红一片,亦正亦邪,但赵经常选正气凛然的角色,气质很不搭。

打个比方:

如果我来给赵文卓写剧本,一定选梁山系,首选武二郎,开局武松带一群梁山遗孤逃亡……

要么就来个王亚樵,民国刺客之王,出场就要刺杀日本大将,逼格直接拉满……

又要心狠手辣,又要正义爆棚……

user avatar

随便写写。

李连杰,很多人说pose之王。我的看法就是舒展,李小龙给人感觉利落,成龙给人感觉灵活,而李连杰就是舒展。

还有就是很多人提到的亦庄亦谐。这就是李连杰自身的性格特质了,阳光。赵文卓是一派宗师范,但一派宗师并不见得纯良,而阳光的李连杰给人感觉就纯良了许多。所以,其实这两个的气质其实挺不同的,也就是两个气质的黄飞鸿,而李连杰在前,而且大红了,当然大家更接受李连杰的阳光了。所以那些说赵文卓更好的,其实就是觉得黄飞鸿应该更有宗师气度才对。我个人是觉得李连杰的阳光更讨人喜欢。

最后说动作。其实赵文卓有个很大的短板,腿短,而且腾跃动作慢。看多了就知道,所以明明演的聂风,风神腿几乎没怎么表现过,反而是魔刀聂风的表现有很多。而李连杰的腾跃就灵活多了,那种不稳定状态下的pose,真的优美。不知道大家印象里是不是李连杰常常都是挂在什么布上面荡阿荡的,然后一个脸部特写。说到腾跃,很多人会说武术功底什么,其实腾跃最好的往往不是武术家,而是戏班子,也就是七小福他们,七小福的武打灵活性,看过的都知道,李小龙的翻跟头,也要元华替身。

user avatar

赵文卓的代表作个人觉得应该是断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