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有一个idea,其实现在互联网受众最主要的问题是困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出不来
干脆马前卒找一个跟自己一样“博(ai)学(xia)多(che)才(dan)”的人(我们管他叫X)
X跟马前卒的观点总是相反,
俩人各自找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然后睡前消息变成睡前辩论,就同一话题每人各说一段
X最好颜值跟马前卒也是一样
开辟一个社会话题的双盲实验
看看观众在听了双方观点后到底支持谁
不过这节目真要做起来肯定也是很复杂
也不太现实
很多细节需要考虑
那我为什么还要提出来呢
因为我来知乎就是过过嘴瘾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
某些人(左边)的工作态度是这样的:
我(左边)是这样的: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说,睡前消息的质量多少还是有点下滑的。比如说督工讲光伏那一期我就觉得研究得不够透测。
但是,从节目价值来说,我认为睡前消息现在反倒是观视频系列中最有价值的节目了。
因为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有限,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大量优质的内容,本身就是强人所难。搞过创作的人应该有这样的体会:数量跟质量本身就是对立关系,追求数量的结果肯定或多或少是要牺牲质量的。
但是为什么我认为睡前消息的价值是最高的呢?因为督工对一些行业了解不透其实是正常的。毕竟隔行如隔山,外加国内要获得一些行业上数据的难度的的确确成本较高。
睡前消息做得最好的一点,那就是督工在手头上数据有限,资料获取门槛跟常人无异的基础上,能够用一套足够 robust 的逻辑思维的流程推导出一个在逻辑上站得住脚的结论。
哪怕这个结论可能是片面的,哪怕有些地方因细节不足还需要更多的补充,但是这其实对改善现在其他平台泛娱乐化,扣帽子及不喜欢就举报的不良风气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不仅,正因为有些不够全面的回答反而能够激发观众的讨论,所以这种小缺点反而成了一种优势。
睡前消息存在的最大的意义,实质上是把一些平时刷微博抖音沙雕图的那些人往一条相对的正道上引。你不要指望睡前消息有多完美,只要跟替代品相比足够优秀就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