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真的没办法阻止了吗?

回答
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处理水排入大海,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涉及科学、环境、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理解“真的没办法阻止了吗?”,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一、日本政府的决定及理由

背景: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导致大量海水被用于冷却反应堆堆芯,产生了巨量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处理水。这些核处理水被储存在核电站厂区内的储罐中,但储罐容量有限,且储罐存在泄露风险,对当地的核设施安全运营和土地利用造成了巨大压力。
处理过程: 日本政府表示,这些核处理水经过了名为“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的处理。ALPS系统能够去除水中大部分的放射性核素,但无法完全去除氚(Tritium)。因此,在排海之前,这些核处理水会被进一步稀释,将氚的浓度降至日本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之下(约为40贝克勒尔/升,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中氚的标准400贝克勒尔/升)。
政府的理由:
技术可行性与安全性: 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认为,经过ALPS处理并稀释后的核处理水对人体和环境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他们引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评估报告,认为这一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必要性: 核处理水储存空间日益紧张,继续储存会影响核电站的废堆工作。将处理水排海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现实、最经济的方案。
长期规划: 日本政府表示,他们也在探索其他的处理方案,但短期内排海是唯一的选择。

二、反对的声音与担忧

尽管日本政府给出了理由,但国际社会和日本国内仍存在广泛的担忧和反对声音,其中主要包括:

1. 对环境和生态的长期影响未知:
氚的长期累积: 虽然排出的水中氚的浓度会低于标准,但长年累月排放的总量仍然非常可观。科学家们担心,即使是低浓度的氚,在海洋环境中长期累积是否会对海洋生物产生不可逆转的长期影响,例如影响其繁殖、生长发育等。
ALPS处理的局限性: 尽管ALPS可以去除大部分放射性核素,但并非万能。研究表明,ALPS在去除某些核素(如碳14、碘129等)方面可能效率不高,这些核素的生物有效性和潜在危害也需要进一步评估。
海洋生物的迁移: 海洋是一个相互连接的生态系统,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会进行长距离迁移,这意味着放射性物质可能通过食物链传播,最终影响到人类。
海洋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 海洋确实具有一定的稀释和自净能力,但其能力是有限的。大规模、长期的排放是否会超出海洋的承受能力,这是关键问题。

2.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食物链的安全: 海产品是许多国家居民的重要食物来源。人们担心,即使排放的水符合标准,但通过食物链富集的放射性物质是否会对食用海产品的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例如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饮用水源的污染: 虽然排放地点远离主要饮用水源地,但海洋洋流是复杂的,无法保证放射性物质不会扩散到更广泛的区域,影响到近海渔业和水产养殖。

3. 透明度和信息公开的不足:
信息不对称: 许多国家和地区认为,日本政府在信息公开、数据共享和科学论证方面做得不够充分,未能提供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打消疑虑。
独立第三方监测: 要求进行更独立、透明的第三方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排放的安全性。

4. 经济和社会影响:
渔业和旅游业的打击: 尽管政府承诺赔偿,但核处理水排放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日本海产品产生心理上的抵制,严重打击当地的渔业和旅游业。
国际信任危机: 这一决定可能损害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信任度,尤其是在邻国眼中。

5. 替代方案的可能性:
长期储存: 反对者认为,可以继续通过建造更大的储罐,或将核处理水转移到陆地上进行储存,并继续研究更先进的处理技术。
水泥固化: 将核处理水与水泥混合进行固化,然后进行深埋。
蒸发: 通过蒸发技术处理核处理水。
技术经济性: 日本政府认为这些替代方案成本高昂、技术复杂且耗时,但反对者认为,为了环境和健康,这些成本是值得付出的。

三、为什么“没办法阻止”?

从技术和政治角度来看,要“彻底阻止”日本政府的排海计划,面临着巨大的障碍:

1. 主权国家的决定权: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日本政府有权决定如何处理其境内的核设施及其产生的废弃物,只要其符合国内法和国际公约。虽然国际法对此类活动有一些原则性规定,但要将其付诸具有强制力的法律行动以阻止其行为,是极为困难的。
2. IAEA的支持: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是负责核安全和核保障的联合国专门机构。IAEA的总干事已经表示,对日本的排海计划进行了评估,并认为其对人类和环境的辐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且符合国际安全标准。IAEA的背书为日本的决定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合法性。虽然IAEA的评估也受到了批评,但其官方立场确实大大削弱了外部力量进行直接阻止的依据。
3. 国际社会的反应复杂:
部分国家支持或沉默: 一些国家,特别是与日本关系良好的国家,可能出于外交考量或技术评估结果,对此持支持或默许态度。
强烈反对但缺乏有效手段: 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表达了强烈的反对,并采取了诸如暂停进口日本海产品等措施。然而,这些措施主要是经济和政治层面的施压,难以在国际法框架内强制阻止日本的行动。
科学争议的持续: 尽管IAEA认为安全,但科学界内部仍存在对长期影响评估的争议。然而,这种科学争议也很难转化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行动来直接阻止排海。
4. 日本国内的政治考量:
执政党的决心: 日本自民党政府将解决核处理水问题作为一项重要议程,并决心推进。国内的政治力量和民众意见虽然复杂,但政府层面已经形成了推进的共识。
经济因素: 核电站的退役和污染区域的清理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空间支持,排海被认为是减轻这些负担的一种方式。

四、当前及未来的局面

排放已开始: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正式启动了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处理水排入大海的计划。首批排放量约为7800吨,整个过程预计持续30年。
持续的监测和关注: 尽管排放已经开始,但国际社会和日本国内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IAEA将继续在日本境内进行监测,并发布报告。许多国家和组织也将密切关注排放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环境影响。
持续的争议和博弈: 围绕核处理水排放的争议将长期存在。反对国家和组织会继续施压,要求提高透明度、加强监测,并探索更安全、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日本政府也需要持续回应各方关切,并提供科学证据来支持其决策。
实际的“阻止”可能转向: 对于那些希望“阻止”日本排海计划的国家和组织来说,直接的强制性阻止已经非常困难。未来的努力可能更多地集中在:
要求更高标准的监测和信息公开。
推动更严格的国际核安全规范。
支持和发展更安全的核废物处理技术。
在国际场合持续发声,引起广泛关注。

结论:

从“能否彻底阻止”这个绝对的意义上来说,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并将核处理水排入大海后,外部力量很难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或政治手段来彻底“阻止”其行动。这既是由于日本作为主权国家的自主决定权,也是因为IAEA等国际机构的评估和背书,以及国际社会在应对此类问题上的复杂性和行动力的局限性。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的决定无人质疑,也并不意味着外部的关注和监督就此停止。科学上的争议、对环境和健康的长期担忧,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博弈,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那些反对的国家和组织,更实际的路径是继续推动提高排放过程的透明度、加强国际监测、要求日本政府兑现其承诺,并持续关注其行为对全球海洋环境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是:日本政府的排海决定已经进入实施阶段,直接、强制性地“阻止”其行为在当前国际政治和法律框架下极为困难。但其决策的科学性、安全性以及长期影响仍然受到广泛的质疑和监督,相关的争议和博弈将长期持续下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50年后的日本人

user avatar

这事儿,我在2017年,特别关注。当时还发神经,花钱去听一个多国专家的研讨会。

好吧,摊牌了,俺是啥都没听懂。哈


言简意赅,大白话说。


极度不严谨,专业人士请绕行。






先说结论:技术上可以阻止。核废水的处理方案还有很多。



首先。

之所以会造成今天的局面,是日本选择善后方案导致的必然结果。

当时全球最顶尖的核专家,给了好多种方案。日本政府最终选择了目前这个:


一边,用海水冷却核反应堆(其实就是一个放着核燃料的锅炉,跟咱们烧柴的锅炉一个意思)。

另一边,等待失去外部供电的核反应堆的能量耗尽,逐渐冷却。然后进行逐步拆除。


这是整个方案的示意图。↓

大功率水泵,抽海水进去冷却。


右进左出。


事实上,这个方案的好处是:安全性很高。

4号机组乏燃料棒(也就是燃尽的核燃料)在2014年底被全部取出,3号机组乏燃料棒在今年(2021年)2月也被全部取出。


这个方案的坏处是:听天由命。时间会拖很久。

现在还有1,2,5,6号机组,其中,1,2号核反应堆的温度一直降不下来。专家估计,还需要30年。(5,6号机组,没有在灾难中受到重创。)






如上。

由于没解决根本问题,一直拖着。就产生了大量的冷却废水(高辐射的核废水。)

咋办呢?——建储水塔。

就是这玩意:↓



同时。

他们不但要储存冷却水,还要储存方圆十几米?(我没查,凭印象)的地下水。

对!地下水!

福岛的地势低,很多日本岛的地下水会流向福岛核电站附近,从这里入海。而只要经过这个地方,就也被污染了,带有高放射性。由于潮汐,地下水还会倒灌,涌回日本岛。所以这个水不能放任不管,也要被引流到储水塔。


地下水,可比冷却水多多了。

源源不断,越来越多。


所以。

储水塔就越建越多。越建越多。


造了1074个。(截止到2021.2)

这就引发了现在的问题。

废水太多了。放不下了。


每个储水塔理论能容纳1300吨核废水,现在每天大约新产生110吨~180吨,平均6天就要用掉一个。

根据东电的说法,2022年初,核电站内就再没有空间来建造储水塔。


另外,除了核废水,还有一大堆废料。包括饭盒饮料瓶,只要是核电站范围内的,都属于核废料。(不要小看这东西,一丢丢,肉眼都看不到,就真的会引发癌变或其他病变。人类细胞完全抵抗不了。)

漫天遍野。







这就是这个事的来龙去脉。

并且。在2012年选方案的时候,就知道有这么一天。日本早就往海里排放了。一开始的2年,就没几个蓄水塔。大量废水直接入海。

日本政府非不承认。好吧。就当他们喝了吧。






这里有几个要说的。


1,不冷却,等着反应堆自己燃烧完行不行。

答:不行。失去冷却后,反应堆每9秒上升1℃。然后指数性的升速升温,能达到2800℃。

在灾难最开始时,就是冷却回路断电。

这样就把“压力容器”(就是锅炉)给烧裂了。另外还把几百根核燃料棒给烧化了(炉心融解)。(其实可以理解为柴火,一个核反应堆大约有400多根吧。)


这就导致核元素顺着锅炉裂缝流出来,就成了核泄漏。进而烧穿地表或者渗入地下。然后沿着地下水迅速扩散。(所以福岛被定成7级最高级核事故。)




2,可否不用海水冷却?

答:完全可以。而且含硼海水有结晶等问题,冷却效果不如淡水。日本啥都缺,就是不缺水。海陆大循环的气候。

但是!来不及!

开始时最核心的问题,是怎么不让这东西继续高温烧炉底。一旦锅炉上的裂缝越来越大,再往外流,日本就全完了。

别说海水冷却,就是直接把反应炉扔海里都行。顾不上什么海水污染了已经。




3,核废水为何不循环使用。

答:可以用。但用不了那么多。现在已经不从海里取水冷却了。现在的问题变成了另一个:被污染的地下水,堵不住。没完没了的往这个地方涌。各种招都用过了。堵不住。




4,为什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福岛核废水跟普通核废水不一样?

答:就是不一样。在一般的核电厂,冷却水是经过非常严谨的控制和净化的。甚至进行了元素的核分离处理。

这种水虽然经过高辐射,但水的属性,依旧是水!多次净化系统的处理后,安全性还是可以的。


但福岛是泄露状态。也没有对水的控制。地下水也没法控制。这就导致水会裹着一些泄露的核元素(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核同位素)。

那这时!水就已经不再是水。它的本质就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超低浓度的,核燃料。而作为核燃料的、失控的“水”,自己就是高强度的放射源,那污染威胁就太厉害了。(妈呀,我能把专业术语翻译的这么白。。文学家!核能专业的大佬看到我这么编段子,估计想抽我。哈哈。但。其实就这个意思。)




5,这个海水冷却的方案,是最优方案吗?

答:很可能前三都算不上。这个方案的本质,是个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应急方案。

临时性的应急方案。


当核反应堆的处境变得危险和不稳定时,最靠谱的方案,是堵住泄漏点,或者是引爆它。

美国专家给了这样的方案:建立封闭的环境,然后引爆。俄罗斯处理切尔诺贝利的专家组,也给了类似的最优方案:

扔一枚小型氢弹。

砰~~~~~~~~~~~~~

彻底解决问题。



不不不!我没开玩笑。毛熊真的给了这个方案。

真他娘的是个好主意!画面超级美!

呵。


但事实上,在安全,封闭或大范围隔离区的前提下,使反应堆迅速燃尽,确实是最佳的方案。俄罗斯有过大量核武民用的经验(近百次),用来炸大坝,开矿,救灾啥的。其实可以在多国专家的计算和优化改进后,变得非常安全有效。但日本不敢选。

评论里说的氢弹辐射的问题。氢弹是聚变,辐射范围小,半衰期短。目前福岛50年以内,可能都是无人区。氢弹有机会缩短到30年。


除此以外,堵住锅炉上的缝隙,也是一种方案。俄罗斯人给的。但日本政府在事件初期,搞笑的拒绝俄团队到现场参与。俄国人后来也没再申请去。

这里面发生了很多故事。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处理过大型核事故的俄罗斯团队,在事件开始后特别长的一段时间,被排除在讨论群外面。

据说牵扯到核机密。


另外就是做一个“封闭的,完全不扩散的,超大的盒子”,养蛊。泄露也罢,变异也罢。都闷在盒子里。德国人提的。但由于材质造价昂贵,也就放弃了。

这些方案,都比现在这种听天由命的灌水方案强。至少能解决根本问题。




6,排入太平洋,影响大不大。

答:难以界定

目前估算的结果是,十年后,太平洋将完全稀释核废水。现有检测手段,可能就难以发现放射性。

这也是日本政府选择排放进太平洋的依据。

但是!

检测不到,不代表没有。

它们的半衰期相对恒定。有些300年起步。还有几千年的。比如碘-131。钚-数字。铯-数字。钴-数字。等等等等一大堆。(我就能记得碘-131。因为我有个朋友做过甲亢手术——甲状腺化学切除手术。就用这个。这玩意辐射超级厉害。)

而且,这些辐射物就算吃进肚子里,鱼死了,也不可能被消化。我们看到的畸形,只是因为“内照射”导致的,但核元素依旧存在。所以长期的影响,有很多。专家们也基本列的很清楚。

可谁还顾得上300年呢。


当然。

也没那么可怕,毕竟含量不高。


但问题在于,一切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7,回答本题:核废水必须要排入海里吗?

答:不是!别听日本政府胡说。骗子。核废水最少有五种安置的可能方案。而且这五个方案,都是全球专家给到日本的方案。每个方案都好几十页。


A:美国方案。过滤,加热,形成水蒸气。排放到大气中,只留下核残渣。

日本人觉得不够安全,万一水蒸气里没过滤干净,下雨咋整。而且,130万吨水,给烧蒸发了,这要多大的蒸锅!哈。主要是太贵!放弃!

(评论里说的氚。美国解决。他们自己用这种方法净化核废水已经常态了。)



B:核废水固态化,然后埋到20米左右的地下。

这也是美国给的污水处理方案。贵,而且不安全。放弃!

(评论里说的固态化是冰。应该不对。不是冰。好像是树脂+化学沉淀去浓缩后的核废水。搅拌。凝胶化。)

这个方案是最昂贵的方案。



C,打地洞。深入2500米,建造一个大水池。

日本人觉得不安全,而且贵。放弃!



D:将核废水电解。形成氢气和氧气。然后释放到空气中。这样就把水给分离出去。只剩残渣。

日本人觉得不安全。而且贵。放弃!

这个方案其实绝对靠谱。执行也绝对没问题。旁边5,6号机组都还能用。发电支撑电解方案,是可以的。但这么多水,时间久,而且贵。



E:排进海里。

缺德但简单还便宜。就是几台大水泵的事儿。

就它了。(腊鸡)




8,核废水入海前,经过净化处理了吗。

答:福岛目前30%的核废水,进行了分解净化处理。剩余的做过一般性净化(也就是一个叫什么阿尔卑斯ALPS?的净水系统)处理,然后直接入海。


这里面,当时研讨会的大学教授给我们解释,如果不做原子分解处理,所谓的脱核废水净化,只能让放射性元素的活跃性降低。

所以阿尔卑斯对常规核电厂是有效的,对已经泄露的核废水处理效果存疑。(大概意思吧,原话很多专业术语,我就这么理解的。)


(这个比例是一些外媒说的。也有报道称,30%的这个数,不是什么分解净化处理,就是走阿尔卑斯的部分有30%。剩余的70%是做40倍的稀释处理。稀释而已,没别的。我不是太懂。都要排海里了,为何还要稀释?这能起到什么净化作用呢?我不理解。)


但不论如何,至少有70%的废水,安全性极差。

那就有个疑问。

技术上没问题。时间也赶趟儿。为啥不全部深度分解净化,多建几套净水系统,净水厂,不就得了?

本质原因就一个:贵!

周边全是隔离区。建一大堆净水系统,光投入,没收益。不值。有这个钱,不如挖地下水池了。(啊呸!)




9,核废水经过净化后,是绝对安全的吗?

答:纯技术指标上看,如果能经过人类最牛批的净化处理——人类净化核废水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能跟纯净水差不多。是安全的。但专家说,不排除长期的概率性风险。

这他娘的是啥意思?说了等于没说!专家说话有时候也不靠谱。



至于福岛这个。肯定不行。别听日本政府胡说。

他们说绝对安全。

那既然已经绝对安全,至少可以用做工业用水。至少不用担心储水塔被腐朽渗漏。那在隔离区再建5000个储水塔不就行了?又说怕储水塔被腐蚀,怕水流出来。MMP!不是绝对安全吗?

又嫌贵?那干脆,拿水泥,做个全封闭的超大水池。不是也行?不是绝对安全吗?

对吧。

所以显而易见,这个所谓绝对安全,日本人自己是不信的。


恕我直言,我一直认为他们的净水方案是这个↓

你说没用吧,至少能把枯枝烂叶过滤掉。你说有用吧。。。这能有啥用!都是心理作用。。。




10,专家认为的事故严重性。

答:远小于切尔诺贝利。

原因很简单:死人少。

就技术而言。其辐射的严重程度,以及后续处理的可靠性,专家给切尔诺贝利评B。福岛是D。福岛属于很不稳定。有进一步扩散风险。




11,解决的根本性手段。

答:日本无核化。

这是个大问题。地震多,台风飓风多。这东西特别不稳定。日本就不应该用核能。

还什么72小时能造出核弹。MMP!


日本必须去核。可以用蜡烛。

蜡烛不够,可以用芯片跟中国换。

好吧。不开玩笑。

无核日本才是好日本。


另外台湾。菜省长的2025无核家园。

干得漂亮!



谢谢。

user avatar

至少除了中韩,其他国家和组织是不准备阻止了

1、欧美目前正在装看不到

最近几天cnn和bbc很关注日本的环境变化的,不过不是核废水,而是…

今年的樱花季来得特别早。

对,樱花,反复推送了七八遍。

“樱花开得那么早,说明气候变暖很严重啦!”

至于核废水,不好意思,已经大半年没关心过了。


2、日本政府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一致对外,认为处理过的污水没问题的

日本目前的态度总结如下:

Even if the water is continuously drunk by 2 liters every day, the annual exposure is about 0.001-0.11 milli-sieverts, which is not a level that affects health.
每天喝2升这个水,一年也才0.001-0.11毫西福,不影响健康的,洒洒水啦~

东京电力公司发言人高野龙之助是这么说的,你信吗?我觉得在他自己喝这么多污水之前,没人敢完全相信。

而国际原子能机构呢?

It's obvious that any methodology can be criticized. What we are saying from a technical point of view is that this process is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
显然目前做什么都会被批评。我只能说,目前(东电)所作的都符合国际惯例。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葛罗西无奈的说道。哦对了,他之前是个外交官,阿根廷常驻奥地利大使,不太懂原子能。

user avatar

2年后排,我估计这2年日本就是拿着这根鸡毛变着法子满世界要钱要东西。。。。最好成立个福岛xx处置基金,没钱了就各个国家派点钱。

而且我觉得如果日本这招顺利的话,扔在这不排的一直攥着要钱远比排了的好处多啊。

user avatar

无法阻止了。

下面视频是一篇文献里对日本核废料排入太平洋后的污染模拟【1】

左上角个是核废料泄露后的时间。

可以看到,在核废料泄露140多天后,中国的海域将开始受到污染。

最终整个北太平洋都无法避免核污染。

————无法阻止————

其实日本是有办法来处理的。

处理核废料,本来就有异地储存的做法,按照日本的国力,异地建设储存罐,然后储存核废料进行处理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日本不愿意这么干。

日本不愿意这么干,那么我们就无法阻止。

除非美国出面来干涉,然而美国到目前为止连个像样的举动都没有。至于联合国,更是没办法了。事实上,这些年来,各种国际事件,主要是依靠美国为代表的世界警察来维护,谁不听管教,轻则制裁,重则战争,直到对方听话,比如前面的伊拉克、利比亚,现在的伊朗、朝鲜等。

但是,如果美国不动的话,那么其他国家就很难在世界范围内约束另外一个国家。

结果就是全世界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日本向大海排污。


我们可能最多做到以下两步

1,说动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管日本排污

2,保留对日本索赔的权利。

但是,我们无法阻止日本排污。


很多人用日本的资料来以此科普日本排污无须担心,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日本方面关于污染的说明,我就一句话:不可信【2】。

因为日本已经彻底失去了信誉了。2002年,东电承认伪造安全记录。当时,日本政府勒令东电关闭旗下17座反应堆,全面自查。
2007年,东电承认,自1977年起,在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和新潟县柏崎刈羽核电站199次例行检查中篡改检测数据,隐瞒反应堆故障。
日本原子力资料情报室成员菲利普·怀特说:“人们不信任东电,从不指望东电说实话。”

这样一个机构,以及日本一贯的造假文化,让我们如何相信日本方面的数据?

近些年来,日本大规模造假屡次爆出,近几年就有神户制钢数据造假、三菱材料造假、小林化工长达四十年的数据造假等等。

跟别提小保方晴子这种著名的造假都让导师上吊了。


1 Behrens, Erik, et al. "Model simulations on the long-term dispersal of 137Cs released into the Pacific Ocean off Fukushima."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7.3 (2012): 034004.

2 资料:东电造假前科不止一次_新闻_腾讯网

user avatar

能不能阻止日本得看美国。

美国人要是不许,日本人就是喝,也得喝掉这些水。

我特意查了查美国三个主流媒体的报道,也就是cnn,nyt和fox,也是涵盖了大部分政治光谱。

cnn的导报论调是这样的:环团反对,但是有些科学家说实际很安全。

nyt的报道是这样的:环团反对,有些说实际很安全,但是另一些科学家说质疑其安全性。

fox的报道是这样的:倾倒很安全,很必要。

所以,你懂的。

美国主流媒体都这样说了,美国政府应该会采取听之任之的策略。

反正就是全世界海洋都污染了,那些议员还是可以喝到喜马拉雅上的雪水。

user avatar

我倒是在想,以后我们地动山摇台湾的时候,English Tsai效仿常凯申花园口决堤、文夕大火,提前预埋好炸药,等大军一登陆就把自己的核电站反应堆、台积电的先进制程生产线等炸毁,我们该怎么处理?

之前台媒也叫嚣过开战时用远程巡航导弹炸大陆沿海的核电站,估计到时候两个会一起来。

这种情况,Tsai知道自己只有死路一条,就是要恶心我们一下,让我们多拿出大量人力物力来处置此事。

user avatar

先来看看主要放射性元素的影响:

之前学过一门专业课《核电厂原理》,老师简单提过放射性元素的问题。

氚对人体的危害,远不止日本所说的这样,氚是氢的同位素之一,其物理半衰期为12.3年。
核废水中存在的氚,可经由食物链、呼吸道和皮肤等途径被人体摄入,部分可通过理化和生物作用,转化为有机结合氚。
在DNA大分子中,人体组织与氚结合,代谢过程非常缓慢,氚不但能通过β粒子的电离作用产生直接生物效应,还可通过转换突变方式,使得组织靶分子致畸、致癌,产生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

核辐射物质将随洋流影响周边各国。

核辐射物质会沿着赤道方向流经菲律宾,最后从我国台湾地区东侧回到日本。

除了中国台湾之外,中国这些海域也将受到影响,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东北部,这个区域主要的海流有两支。一是从北往南的“千岛群岛洋流”。通常情况下,这支海流会从北向南流经福岛核电站所在的位置,然后在千叶县东北部的铫子市往东转入太平洋。

另一支海流则是著名的“日本暖流”。日本核辐射物质会被日本暖流带到东北方向,但遇到美洲大陆就会发生转向,向北向南运动。向南运动的水团在北纬20度左右向西运动,在亚洲东部又会发生转向,分别向北南运动,形成环流。

回到问题。

至于怎么处理,日本的科技不是非常牛掰吗?净化水技术不是领先世界吗?

难道到了这种时候就不行了?

实在不行可以找找周边合作处理呀。

比如,我们国家的首座铅基核反应堆零功率装置——启明星 2 号核废料处理装置。

该装置将核燃料的使用率提高到了 95% 左右,大大降低了核废料的累积量。
与此同时, 它还能将极难处理的核废料回收再利用,在安全性和环保性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你们自己乱排放,这不是搞得反人类么?

这次不能只是谴责,网络隔空重拳了。

该联合起来抵制了,国际赔偿和国际公约先扔过去。在人类道义上先制衡他们一波。



我是 @来发发 ,愿你我未来美好,浮生无忧。

user avatar

没办法。

现阶段航母数量不够。遮住西方世界腐臭的裹尸布还揭不开。


19年,东京法院宣判,因福岛核泄漏而被起诉的东电董事长等3名高管无罪。这事要是发生在中国,全世界媒体能瞬间高潮。

21年,东京宣布要将核废水直接排入太平洋。这事要是发生在中国……

user avatar

其实我蛮相信某位知友说的:

以日本人的品性和处事风格,当日本说准备要排核废水的时候,核废水已经快被日本排完了!

因为日本人对于核泄漏这块隐瞒是有过先例的啊。

1978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临界事故,被隐瞒至2007年才公之于众。
2005年,里氏7.2级地震,导致核电站中存储核废料的池水外溢。
2006年,福岛第一核电站6号机组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
2007年,东京电力公司承认,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反应堆数据,曾在1979年至1998年间先后28次被篡改。

为什么要隐瞒?

一方面是因为钱。2011年日本大地震,海啸使核电站停电,无法及时送冷却水给反应堆降温。当时一个工程师就建议注入大量含硼海水,强行冷却反应堆,但这样的后果是使价值数亿的美金的反应堆彻底报废。

另一方面就是福岛核电站中二代堆会产生大量制造原子弹时要用到的重要材料:钚。

所以日本人刚开始时是把此次福岛核事故定为四级核事故,隔了一个月实在瞒不住了,才定为7级重大事故。

随后在发布会上此次核事故负责人以极为诚恳的态度45°鞠躬.....

这次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主要还是因为省钱、省事。

究极利己主义,不考虑核污水排入大海后对海上环境和周边地区以及对自己的子孙后代和周边地区住民的影响。

怎么阻止?其实很简单,拿西方对付我们那套对付日本就行。

试想一下,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中国身上,西方那群老政治家们会怎么想。

估计开心的睡不着觉了,连夜发布相约几个国家线上座谈会,联合联合国共同对我们发起抵制。

可是这次放到日本身上呢?美国沉默。平时叫的最凶的、打着维护人权主义旗号的火车头沉默了。

这次排放是从北海道开始。因为北太平洋环流和日本暖流的存在,核污水会顺时针随着洋流首先运到北美。

这次该轮到我们主动反击了。

有两个计划。

planA:主动出击发起抵制。

planB:去年日本人不是放声说核废水“稀释”后可以做为饮用水吗?让他们自己喝下去!

user avatar

世界警察呢?

人权卫士呢?

来制裁啊。

user avatar

我有个办法。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以国民素质高闻名的国家。

人与人相互之间特别尊重,非常不好意思给别人添麻烦。

体现民族特色的时候到了!根据2016年的数据来看,日本人目前1.26亿人口,而核污水有137万吨,平均每人10kg。

建议日本环保部门把水处理一下,统一分装成桶装饮用水,挨家挨户分发。

人均也就每人10kg水而已,这不比4v每天18斤凤梨好多了?

不是听说日本厕所特别干净,检验标准是刷完厕所从马桶里舀一杯水喝吗?马桶水都喝了,还在乎什么核废水。

发扬日本传统优良美德,我看行。

user avatar

你以为是宣布要开始排了

其实更可能是排了太久瞒不住了

user avatar

通过外交渠道已无法阻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处理水排入大海,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涉及科学、环境、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理解“真的没办法阻止了吗?”,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日本政府的决定及理由 背景: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导致大量海水被.............
  • 回答
    日本政府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的排放决定,无疑是牵动着亚洲乃至全球的敏感神经。这背后涉及的不仅仅是环境科学,更掺杂着地缘政治、国际信任以及世代责任的复杂考量。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层层叠加的忧虑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韩国。两国一衣带水,地理距离的接近使得韩国民众对核污水的担忧尤为强烈。 海产品安全问题:.............
  • 回答
    日本政府于2021年4月13日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的经过处理的核污水排入太平洋。这一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日本政府的理由:日本政府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的核污水数量庞大,并且正在不断增加,现有储存设施已接近极限。他们认为,将核污水经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处理后,其.............
  • 回答
    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处理水排入大海,这无疑在全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依赖海洋获取食物的人们来说。很多人都在问:“以后海产品还能放心吃吗?”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可以简单回答,它涉及到科学、环境、监管以及个人风险认知等多个层面,需要我们仔细.............
  • 回答
    日本政府于2018年12月26日正式宣布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并于2019年7月1日开始恢复商业捕鲸。这一举动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招致了国际社会的批评和担忧。日本政府声称此举是为了“确保日本可持续的捕鲸活动”,并“致力于以科学为基础的海洋资源管理”。然而,深入分析其目的和可能带来的影.............
  • 回答
    日本政府在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经过处理的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后,推出一个以“放射性氚”为原型的吉祥物,这件事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令人费解且可能适得其反的宣传策略。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吉祥物出现的时间点和背景。在历经了多年的讨论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关切下,日本政府最终做出了排海的.............
  • 回答
    关于日本医生对日本政府防疫措施的评价,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定论。事实上,日本国内在如何看待政府的防疫政策上,也存在着相当的讨论和不同的声音。支持日本政府防疫措施的观点,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可能得到一些日本医生的认同:1. “三密回避”(避免密闭.............
  • 回答
    “日本人不全是右翼分子,民众是无辜的”这种说法,从字面意思来看,是符合事实的。任何一个国家,其国民构成都是复杂多元的,不能简单地将所有人都贴上某种标签。日本社会同样如此,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政治观点和立场,不能一概而论。然而,深入思考这句话背后是否在“帮日本政府洗白”,就需要更细致地分析了。为什么说“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也很复杂。很多人会直觉地认为,从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全面战争爆发,这十年间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对抗,当然就是战争。但如果仔细审视,情况又显得没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明确“战争”这个词的含义。通常我们说的“战争”,是指两个国家之间大规模的、有明确的军事行动和政治目标,并且双方都承认或.............
  • 回答
    卢布结算令搅动欧洲能源格局,德国工业界忧心忡忡;日本核聚变新进展,能源未来何去何从?近期,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要求对俄天然气实施卢布结算,欧洲能源市场迎来又一次震荡。这项命令一经生效,立即引发了德国工业界的广泛担忧,他们警告称,若因此导致天然气供应中断,将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与此同时,在.............
  • 回答
    中国大陆对日本动画实施“先审后播”政策,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管理政策,其背后涉及的考量是多方面的。这项政策的正式实施日期是 2021年4月2日,但其前身和准备工作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间。理解这项政策需要从其背景、具体内容、影响以及各方反应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政策背景:为什么会实施“先审后播”?“.............
  • 回答
    日本东电于 2021 年 4 月 13 日正式向日本政府提交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处理水排海的申请,并预计于 2023 年春开始分批排放。这一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其潜在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环境、经济、社会、健康等多个层面。以下将尽量详细地讲述这些可能的影响:一、 对环境的影响:1. .............
  • 回答
    台积电正式宣布在日本建造先进半导体工厂的计划,这无疑是一件牵动全球科技产业神经的大事。这一举措不仅仅是台积电自身发展战略的调整,更是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地缘政治以及技术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影响。一、 为何选择日本?战略考量细说分解台积电选择在日本建立工厂,绝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背后.............
  • 回答
    安倍晋三的第二次内阁总辞职以及菅义伟的正式接任,标志着日本政坛一个长达七年多的时代——“第二次安倍政权”的结束。这不仅仅是一次政府的换届,其背后蕴含着多层面的意义,对日本国内政治、经济乃至外交格局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安倍时代的落幕与政治遗产的延续与挑战安倍晋三作为日本战后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其政.............
  • 回答
    小米即将进入日本市场这件事,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也引发了我不少思考。作为一名关注科技发展和市场动态的人,小米在日本的这一步,绝对是个值得好好说道的话题。初印象:大胆的挑战者首先,让我感到小米在日本的这一步是相当大胆的。日本市场以其独特的消费者习惯、严谨的产品标准以及盘根错节的本土品牌势力而闻名。想想看.............
  • 回答
    2020年9月16日,菅义伟正式接替安倍晋三,成为日本新任首相。这场政权交接在日本国内乃至国际社会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菅义伟的上位,是在安倍晋三因健康原因突然宣布辞职的背景下完成的,因此他肩负着维持政局稳定和继承安倍政策遗产的双重任务。那么,菅义伟的上台会对日本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日本与德国在二战后的反思和忏悔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1. 历史背景与战争性质的认知差异 德国: 德国在二战后被盟军占领,其纳粹政权被彻底推翻。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尤其是犹太人大屠杀,是.............
  • 回答
    关于日本首相接任的问题,需要明确时间点。安倍晋三于2020年10月正式辞去日本首相职务,其后接任者为菅义伟(2020年10月2021年4月),但因国会不信任投票辞职。此后,首相职位由茂木健一郎(2021年4月2022年5月)接任,但同样因不信任投票辞职,随后由河野太郎(2022年5月2023年10月.............
  • 回答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2020年8月28日正式宣布辞职,这一事件在日本政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背后涉及健康问题、政治权力交接、政策延续性以及日本国内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后续发展: 一、辞职背景与直接原因1. 健康问题的公开化 安倍晋三在2019年.............
  • 回答
    日向型直升机驱逐舰“加贺”号服役记:一艘多功能舰艇的崛起2017年3月22日,日本海上自卫队(JMSDF)正式接收了其第二艘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加贺”号(Kaga,舷号DDH184)。这一事件标志着日本海上自卫队在装备现代化、提升区域作战能力以及应对复杂地区安全挑战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加贺”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