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隋书的质量非常一般。也许是因为修得很快,内容很潦草,不够丰富。下面我就一个例子。
開皇中,昌黎豆盧寔為黃門侍郎,稱為慎密。河東裴術為右丞,多所糾正。河東士燮、平原東方舉、安定皇甫聿道,俱為刑部,並執法平允。弘農劉士龍、清河房山基為考功,河東裴鏡民為兵部,並稱明幹。京兆韋焜為民曹,屢進讜言。南陽韓則為延州長史,甚有惠政。此等事行遺闕,皆有吏幹,為當時所稱。
这一段说这些人“事行遺闕”,是否属实呢?完全不是。
裴镜民:贞观十一年,李百药给裴镜民写了碑文,详细记叙了他的生平。
所以可见修史诸人并没有详细收集资料。
那么为何他评价那么高呢?是因为隋书和五代史志合刊了。
五代史志,是唐朝人看到齐周梁陈隋五朝史书无志后,统一编写的志书,记载了五朝礼法、律历、地理、职官、经籍等的变化,也是研究南北朝制度的必用史料。
五代史志的质量很高,所以当隋书和它合刊之后,隋书的评价才如此之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