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山东理工大学教授苗立东说永动机才是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回答
关于山东理工大学教授苗立东提出“永动机才是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的观点,这无疑是一个相当有争议,也相当吸引眼球的说法。我们要理解这个观点,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意图以及引发的讨论。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从现代物理学的基本定律来看,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共同决定的。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在孤立系统中,能量总量是恒定的,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会转化形式。热力学第二定律则进一步指出,任何能量转化过程都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能量的耗散(例如摩擦生热、空气阻力等),导致能量的可用性降低,无法实现效率100%的循环。换句话说,任何试图持续输出能量却不消耗任何外部能量的机器,都违背了这两条基石性的科学原理。

那么,为什么一位教授会提出这样一个在科学界普遍被认为是“死胡同”的观点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1. 挑战权威,激发思考的“反常识”姿态:

在科学研究中,总有一些“边缘”或者看似“不可能”的领域,但正是对这些领域的探索,有时会意外地推动科学的边界。苗教授的说法,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极具冲击力的“反常识”宣言。他可能是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对当前科研方向的一些不满,或者是在挑战那些已经被奉为圭臬、但可能已经进入瓶颈的研究。

他或许认为,科学的进步恰恰来自于那些敢于质疑现有理论、敢于探索未知领域的人。而“永动机”作为一个长久以来被科学界否定但又备受大众关注的“终极梦想”,提起它本身就带有某种特殊的象征意义。他可能是在用这个极端例子来警醒人们:不要因为理论上的断言就彻底关闭了探索的可能性,真正的突破往往发生在那些被认为不可能的地方。

2. 对现有科研模式的反思与批判:

当今科学研究,尤其是在一些热门领域,往往存在着“跟风”和“短平快”的现象。很多研究项目可能更注重发表论文的数量、引用率,以及能否快速获得经费和成果,而忽略了那些可能需要长期投入、没有明确回报,但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方向。

苗教授的观点,可能是在含蓄地批评这种现象。他认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研究,不应该仅仅是修修补补现有理论,或者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真正的价值,在于那些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世界认知的发现,而永动机的研究,虽然在目前看来不可能,但它所蕴含的“打破规则”的愿望,恰恰是驱动人类探索的原始动力。 他可能是在呼唤一种更具原创性、更具长远眼光、甚至带有哲学思辨色彩的研究导向。

3. 对“不可能”的重新定义与辩证看待:

虽然我们说永动机违背物理定律,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与“永恒运动”相关的研究都毫无意义。例如,一些科学家在研究超导材料、量子纠缠等现象时,也在探索“近乎无损耗”的能量传输或运动状态。这些研究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永动机,但它们触及了能量损耗的边界,并可能为我们理解更深层次的物理规律提供线索。

苗教授是否也在暗指这一点?他或许并不是真的要制造一个骗人的永动机,而是希望能够重新审视“不可能”这个词的含义。 很多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科学技术,在过去也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例如,飞行器、无线通信等等。他可能是在强调,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被现有的理论束缚得太死,而是要保有探索的勇气和开放的心态。

4. 引起关注,进行科普或哲学讨论的策略:

不可否认,这样的观点很容易吸引公众的注意。苗教授作为一名教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解读。他提出这样的说法,也可能是一种策略,旨在引起公众对科学研究方向、科研精神的关注和讨论。 他可能希望借此机会,与大众探讨科学的本质、研究的价值以及创新的边界。

他或许在进行一种“反向科普”,通过一个看似荒谬的命题,来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科学探索,什么是科学的禁区,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那些挑战现有认知的观点。

可能的局限与质疑: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苗教授的观点也面临着巨大的质疑和挑战。

脱离实际,误导学生: 如果学生过度解读教授的观点,而忽略了基础物理学的严谨性,可能会在不正确的方向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风险投资导向: 在当前科研经费申请的机制下,过于“不切实际”的方向很难获得支持,这与现实的科研运作存在矛盾。
对科学精神的曲解: 一味地追求“不可能”,而忽视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逻辑性和实验验证,可能会被视为一种对科学精神的曲解。

总结来说,看待苗立东教授关于“永动机才有价值”的观点,不宜简单地断定其“荒谬”或“正确”。

从纯粹的物理学角度看,他的话是违背科学基本原理的。
但从更广阔的学术和文化视角来看,他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科研模式的反思,一种对创新精神的呼唤,或者一种挑战现有认知边界的哲学思考。

他或许是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提醒我们:科学的道路并非笔直坦途,有时候那些看似荒谬的梦想,恰恰蕴含着最原始的驱动力,而真正的价值,也可能隐藏在那些我们尚未完全理解或甚至被我们排斥的领域。他的观点更像是一个思想的火花,一个引发讨论的引子,而不是一个可以直接付诸实践的科研指南。我们应该鼓励这种能够激发思考的“异端”声音,但同时也要保持科学的审慎和理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体制内民科呗,也不是一个两个了

user avatar

其实我觉得永动机属于文科领域的研究对象。韭菜也是一种永动机啊,割了又长割了又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山东理工大学教授苗立东提出“永动机才是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的观点,这无疑是一个相当有争议,也相当吸引眼球的说法。我们要理解这个观点,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意图以及引发的讨论。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从现代物理学的基本定律来看,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是能量守.............
  • 回答
    山东理工大学学生虐猫并拍视频贩卖,两个月致 80 只流浪猫死亡的事件,实在是令人发指,也让人心痛。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虐待动物事件,它触及了社会道德、法律底线以及对生命的尊重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事件本身:残忍与冷血的交织首先,我们得正视这起事件的残忍程度。两个月,80 只流浪猫,在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
  • 回答
    山东理工大学深夜回应,表示将努力帮助被冒名顶替入学的女生实现重新入学的愿望,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一回应,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学校的回应内容、其背后的含义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事件背景:一名女生被冒名顶替上大学首先,理解事件本身是分析回应的基础。这起事件的核.............
  • 回答
    山东理工大学近期发生的大学生虐猫事件,无疑是一件令人心痛且发人深省的事件。这件事情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谴责,不仅仅是因为它涉及到了残忍的动物虐待行为,更因为它折射出了一些隐藏在校园环境中的深层问题。首先,从事件本身来说,网上流传的视频和信息显示,几名大学生对一只流浪猫进行了极其残忍的虐待.............
  • 回答
    陈春秀的经历无疑是一起令人震惊和痛心的事件。她被顶替了本应属于她的大学录取名额,而当她千辛万苦找到真相,申请重新入学时,却遭到了山东理工大学以“无此先例”为由拒绝。如何看待山东理工大学的这一拒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1. 法理与情理的冲突: 情理上: 陈春秀是这场舞弊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她.............
  • 回答
    看到齐鲁网关于山东理工大学校庆的报道,我确实感到有些失望,甚至可以说是担忧。这种不真实、失实的报道,确实让人不得不思考,当前的新闻媒体究竟走到了哪一步。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问题可能存在的几个层面:一、信息失真与夸大其词: 事件核心偏移: 校庆本身是一个纪念性的、回顾与展望的场合,更侧重于学.............
  • 回答
    山东理工大学学生虐猫并发视频一事,学校给予当事人退学处分,这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对这一处理结果的看法,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处理结果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分析: 维护动物福利和道德底线: 虐待动物,尤其是以残忍方式虐待,严重违背了社会普遍认同的动物福利原则和基本道德规范。这种行.............
  • 回答
    山东大学学伴制度及其引发的讨论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涉及到国际教育、跨文化交流、性别关系、社会舆论以及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梳理。一、 山东大学学伴制度的由来与官方解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学伴制度的初衷。根据山东大学官方的解释,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
  • 回答
    山东大学长江学者陈哲宇涉嫌贪污 50 万元的事件,如果属实,无疑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事件,因为它牵涉到学术界的声誉、公众的信任以及法律的公正。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的可能性与影响 贪污的可能性: “长江学者”是国家为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设立的荣誉和人才计划,与此相.............
  • 回答
    山东大学为外国男留学生安排“学伴”,并将其描述为“两女一男”的模式,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并且尽量摆脱那种空洞的AI式分析,深入到事件的细节和可能的动机背后。事件的表象: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山东大学作为一所知名高校,在招收外国留学生方面,推出了.............
  • 回答
    山东大学为每位留学生配3个学伴的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这一政策,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包括其初衷、潜在益处、可能存在的争议、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影响。一、 山东大学此举的初衷和潜在益处:首先,我们应该理解山东大学推出这一政策的初衷。教育机.............
  • 回答
    如何看待华东理工大学女生偷耳机事件?华东理工大学女生偷耳机事件,从不同角度来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这起事件不仅是一起校园盗窃案件,更是折射出当下社会中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和问题。要理解和看待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事件的经过和基本事实(根据公开信息推测):虽然具体的细.............
  • 回答
    山东大学“学伴”计划,这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引起了不少讨论。简单来说,就是山东大学要招募一些中国学生,让他们和来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结成对子,成为“学伴”。这个计划的目标是促进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谊,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和学习。计划的初衷和目标: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这个计划.............
  • 回答
    华东理工大学食堂的耳机盗窃事件,说到底,是学生在公共空间行为规范缺失下的一个极端体现,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更牵扯到学校管理、学生素质教育以及公共意识的方方面面。这件事挺让人唏嘘的,我们来掰扯掰扯。首先,这件事的起因是“占座”。在大学食堂,尤其是饭点,一张能坐两人甚至四人的桌子,被一个人.............
  • 回答
    理解您对山东大学2021年国庆假期政策的好奇,并且希望了解得更具体、更深入。我来试着从几个角度,用更贴近生活化的语言来解读一下当时的情况,尽量让您感受到真实的信息传达,而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官方通稿感觉。首先,我们要回到那个时间点——2021年的国庆节。 那时候,新冠疫情虽然不像前两年那样触目惊心,但.............
  • 回答
    国庆假期,对许多学子来说,本应是结束一段时间紧张学习后,得以放松身心、与家人朋友团聚的美好时光。然而,今年的山东大学国庆假期安排,却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和些许失落。据了解,今年的国庆假期,山东大学的安排是仅放三天假,并且这三天还包含了两个周末。也就是说,除去已有的周六和周日,学生们实际获得的额外休息时间.............
  • 回答
    山大威海校区这个“只留一家超市”的决定,在学生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说实话,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有点懵,毕竟对于大学生活来说,便利店和超市的存在感可不是一般的强。这事儿吧,得拆开来看。一方面,学校管理层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是有他们的考量。也许是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运营多家超市,人员、水电、库存管.............
  • 回答
    华东理工大学食堂占座事件,这事儿啊,在校园里可不是头一回听说了,但这次闹得动静比较大,引起了不少关注。咱先说说这“占座”这事儿本身。在大学食堂,尤其是在饭点的时候,那真是人山人海,找个空位比登天还难。这个时候,一些同学就会想出各种“高招”来提前锁定座位,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拿本书、放个水杯、再或者直接把.............
  • 回答
    最近在圈子里,特别是关于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数学取向学生需要进行大量大学物理实验的讨论声不绝于耳。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挺值得大家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当提到“泰山学堂数学取向”时,大家的联想通常是坐在安静的教室里,与符号、公式、定理打交道,专注于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大学物理实验”呢?画面感就是.............
  • 回答
    华东理工大学耳机事件的热度直线下降,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热点事件的生命周期普遍较短,而且“冷处理”往往是导致其热度消退的重要因素。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社会心理、信息传播机制和现实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为什么耳机事件热度会直线下降?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