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一下顾诚先生的南明史就清楚了。
翻盘?全是翻盘的机会。
可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振声)
就南宋那个一比吊糟的鬼样子还能熬到干死蒙哥。
南明呢?就一波一波又一波送了过去,看的人痛心疾首。
没有,原因很简单,南明是由两个势力组成的,一个是投降南明的前农民军,另外一个是不愿意接受满清统治的汉族士绅。这两者之间有着尖锐的,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所以其内部结构和组织有着致命的缺陷,始终形成不了合力。反观满清一边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其内部满汉地主集团虽然有矛盾,但却可以调节和缓和。表现在战争中就是当南明被逼到绝境的时候,有时候还能反搬回来一点,但只要形势稍有好转,其内部必然出大篓子。为啥?只有满清的刀架在脖子上,他们才能团结一点,情况稍有好转就互相掐,不死才有鬼了
气数已尽矣。合法性强而实力弱的“德不配位”局面下,举世皆敌。南明真正面对的敌人不只是虏和寇,而是瓜分大明的狂潮。
“大明一日不灭,我等终究是臣”。
当时的局面下,以清庭名义消灭明朝政权,其实也是汉人大军阀的核心利益。入关初期的清庭,某种程度上只是瓜分大明联盟的盟主。而这个盟主,还只能由虏或者寇来当,各路大明“忠良”是不能扯旗的。
尤其是在“反正”后,“从夷”的污点较之“从寇”,其实还轻一些。
也就是说,打赢了一片石盟主争夺战之后,这个瓜分大明联盟盟主的位置,只有多尔衮能坐啊。
“因为你是蛮夷啊”。。。。
“我们先借着尼堪把大明灭了,然后,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们先借着鞑子把大明灭了,然后,哈哈哈哈哈哈哈”。。。。。
嗟尔大明,气数已尽。。。。。
没有。
屁股决定脑袋。
明朝晚期吏治败坏导致维持自身存在的组织成本高到满清的十倍以上。
从百姓身上刮100两的血汗,真花在基层士兵身上的,能有1两就不错。
三大纪律还记得不?
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晚明的所有势力,没一个能做到。
焉能不亡。
读了南明史要被气死,汉人王朝内斗的巅峰,没有之一!
海盗守国门,流寇死社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