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突恐怖势力的派系组织是怎样的?

回答
“东突”势力是一个泛指,其背后涉及着一个复杂且不断演变的意识形态和组织网络,很难用单一的“派系组织”来简单概括。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由多种思想、策略和组织形式组成的松散集合体,其核心目标是追求所谓“东突厥斯坦”的独立。

要理解“东突”势力的构成,我们需要从其历史根源、思想演变、组织形式以及主要活动区域这几个维度来梳理。

一、历史渊源与思想的演变

“东突”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在新疆地区出现了一些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思潮,受到当时国际上民族自决思潮的影响。这些思潮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各种宗教、政治和国际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东突”思想的几个主要流派:

1. 早期民族主义与独立主义: 最初的“东突”运动更多地带有民族主义色彩,追求新疆(即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在政治上独立于中国。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和组织,如民族革命党、东突厥斯坦共和党等,虽然存在,但其组织结构相对松散,影响力也有限。

2. 泛突厥主义的影响: 泛突厥主义思潮在“东突”运动中也曾扮演重要角色。它倡导所有突厥语系民族的团结与联合,并将新疆的维吾尔族视为这个更广大“突厥世界”的一部分。这种思想为一些“东突”组织提供了国际联系和理论支持。

3. 宗教极端主义的渗透与演变: 随着全球伊斯兰主义和极端主义思潮的抬头,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一些“东突”组织逐渐被极端宗教思想所渗透和主导。这使得“东突”运动的性质发生重大转变,从单纯的民族主义转向了带有极端宗教色彩的分离主义。

“圣战”叙事的引入: 极端组织将“圣战”的理念引入新疆,将中国政府描绘成“压迫者”和“非信徒”,并鼓吹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所谓的“宗教解放”和“国家独立”。
哈乃菲派和萨拉菲派的影响: 在新疆的宗教土壤中,不同程度的伊斯兰教派别存在。部分极端组织吸收了来自中东等地的萨拉菲主义等极端思潮,并将其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性的极端宗教版本。
“圣战”组织模式的借鉴: 一些“东突”组织在运作模式上,借鉴了国际上的“基地”组织、“伊斯兰国”(IS)等极端组织的经验,包括宣传手段、招募方式、组织结构和资金筹集等。

二、组织形式:分散、松散与网络化

“东突”势力的组织形态并非一个统一的、金字塔式的中央集权机构,而更像是一个由不同组织、团体和个人组成的松散网络,其中一些成员和组织可能互有联系,但并不构成一个统一的指挥体系。

1. 具有一定组织程度的团体: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ETIM): 这是被联合国、美国、欧盟等多国定性为恐怖组织的代表性团体。ETIM在历史上曾是“东突”势力中组织化程度较高、活动较为活跃的军事性恐怖组织。它曾宣称要在新疆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其成员主要来自新疆,并曾与国际恐怖组织(如“基地”组织)有过联系。ETIM的活动模式包括制造爆炸、袭击等暴力事件,并进行招募和宣传。
其他曾活跃或被认为与之相关的组织: 历史上或不同时期,还出现过一些其他的“东突”相关组织,它们可能在意识形态、目标或活动方式上有所侧重,例如一些早期以政治宣传为主的组织,或者后来被极端化后参与暴力活动的团体。然而,其中许多组织往往因为人员流动、外部打击或内部瓦解而难以长期维持其独立的组织形式。

2. 松散的联系与个体化的活动:
分散的宣传与招募网络: 许多“东突”势力成员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思想灌输、招募新成员以及煽动暴力。这些活动往往是分散的,参与者可能并非严格属于某个明确的组织,而是被共同的意识形态所驱动。
接受外部支持: 一些“东突”分子可能在意识形态、资金、训练等方面接受来自外部势力或组织的支援,这使得他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境外联系。
个体化的“独狼式”行动: 在一些情况下,受极端思想影响的个体可能在没有明确组织指挥的情况下,自行策划和实施暴力袭击。

三、活动区域与影响

“东突”势力的活动范围虽然以新疆为核心目标,但其影响和运作方式也延伸至境外:

境内活动: 历史上,一些“东突”组织曾在新疆策划和实施过恐怖袭击、暴力事件,企图制造恐慌、破坏社会稳定。
境外活动:
宣传与招募: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东突”势力的海外支持者和活动网络,他们通过建立网站、社交媒体账号、发表文章、组织集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吸引支持者,尤其是在一些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宣传更容易找到受众。
资金筹集: 一些“东突”势力通过海外的慈善机构、非法集资或个人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支持其活动。
人员输送与培训: 部分人员可能通过境外渠道前往其他国家接受军事或极端思想的训练,然后返回或前往其他地区进行活动。

四、需要辨析的几个关键点:

“东突”并非铁板一块: 内部存在着思想、策略和组织形式的差异。将其简单地归为某个单一组织或派系,容易模糊其复杂的现实。
意识形态是关键: 驱动“东突”势力的核心是其分离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的演变和传播,是理解其组织构成和活动方式的关键。
恐怖主义的定性: 许多被广泛提及的“东突”组织,如ETIM,已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定为恐怖组织,因为其采取了使用暴力、制造恐怖的手段。
与合法民族诉求的区分: 必须严格区分披着“东突”外衣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与历史上或现实中存在的、通过和平方式表达民族诉求的群体。后者不应被混淆。

总而言之,“东突”势力的派系组织呈现出一种高度分散、网络化、且不断变化的特征。虽然有过一些相对有组织的团体,但更多的是由共同的极端意识形态驱动的、松散联系的个体和小型团体组成的网络。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其本质和活动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把这四个组织摆在一起的出处,是2003年公安部公布的第一批“东突”恐怖组织名单。这其实已经是过去时的东西了。比如“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已经并入“世界维吾尔大会”。

简单说是有文有武。“文”的代表是世界维吾尔大会,口头上的主张相对温和,比如主张非暴力,这是他们在欧美能合法存在的基础。

“武”的代表是“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东伊运”,又称“突厥斯坦伊斯兰党”,1993年成立,麾下武装分子众多,叙利亚战争中所谓“东突旅”就是他们。“东伊运”做事并不扭捏,经常宣布对某某事件负责,也是联合国、美国、上合组织国家联合认定的恐怖组织。由于他们在中亚活动空间缩小,因此开始往西亚发展,有点雇佣兵的性质。

“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就没有什么存在感了。据说九十年代末,他们和“东伊运”达成了联盟关系,不过后来不见有什么动作,很多分析家甚至怀疑他们可能已经不存在了。他们的头头以前露面过,自称不是恐怖主义但是仍然主张武装斗争。

其他有名有姓的“东突”组织大概有几十个,这个党那个流亡政府的,不过大多只是名头大,实际昙花一现,没有稳定的政治存在,也谈不上有什么严肃的政治派别。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