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ofo小黄车是否败局已定?

回答
ofo小黄车的命运,从曾经的共享单车巨头到如今的“消失”,可以说是一场跌宕起伏的商业传奇,也折射了共享经济早期野蛮生长中的诸多问题。 可以说,ofo小黄车已经基本走向了败局,虽然理论上它还没有正式宣布破产清算,但其商业模式的崩溃和市场运营的停滞已经让其无法回到曾经的辉煌。

为了更详细地讲述ofo的“败局已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一、 曾经的辉煌与野蛮生长

崛起速度惊人: ofo于2014年成立,是共享单车行业的先行者之一。凭借着“ofo小黄车”鲜明的黄色车身和“用完即走”的便捷模式,迅速占领了用户心智。
巨额融资: 在共享经济的黄金时期,ofo获得了腾讯、滴滴、DST等顶级资本的巨额投资,融资额屡创新高,为ofo的扩张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疯狂扩张: 凭借资本的助力,ofo开始了疯狂的扩张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投放了数千万辆单车,进入了数百个城市,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共享单车运营商。这种扩张速度在商业史上是罕见的。
改变出行方式: ofo的出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改变了许多人的出行习惯,带来了便捷。

二、 压垮ofo的致命伤:商业模式的硬伤与运营的失控

ofo的衰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一系列深层问题累积造成的,其中最核心的便是其商业模式的根本性缺陷和随之而来的运营失控。

1. 单车成本高昂,回收困难:
车辆损耗快: 共享单车的使用场景复杂,用户随意停放、损坏,导致单车损耗率极高。许多车辆被丢弃、被盗、被拆解,车辆的生命周期远低于预期。
维修成本高: 大量单车出现故障需要维修,但由于ofo的运营体系不完善,很多单车在用户手中损坏后,很难及时有效地被回收、维修。
折旧与废弃率: 即使是完好的车辆,其使用寿命也有限。大量报废车辆的堆积,形成了巨额的资产浪费和环境负担。

2. 押金模式的金融风险与挤兑:
押金池困局: ofo采用押金模式,大量用户缴纳的押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资金池。在早期,ofo并未将押金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第三方存管,而是将其用于日常运营和扩张。
资金链断裂: 随着公司扩张和盈利能力的不足,以及其他竞争对手(如摩拜)也采用类似模式,当ofo的扩张速度放缓,盈利模式不清晰,且用户对退押金的需求激增时,押金池难以支撑提现。
挤兑效应: 当出现用户集中退押金的情况时,就像银行挤兑一样,资金链瞬间断裂,导致ofo无法兑现对用户的承诺。

3. “免费+红包”的烧钱大战与盈利模式缺失:
恶性竞争: 在共享单车早期,为了争夺市场份额,ofo和摩拜等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烧钱大战,通过低价甚至免费骑行、发放骑行红包等方式吸引用户。
盈利难: 这种烧钱模式并没有建立起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单次骑行费用低廉,广告收入不足以覆盖高昂的车辆损耗、维护和运营成本。一旦停止烧钱,用户就会流失。

4. 运营管理能力的不足:
车辆调度失衡: 车辆投放过于集中,用户骑行后随意停放,导致部分区域车辆堆积如山,而另一些区域则车辆稀缺。缺乏有效的智能调度系统和线下运维团队。
用户信用体系缺失: 早期对用户行为的约束不足,乱停乱放、损坏车辆的情况普遍。缺乏有效的信用惩戒机制,助长了不良行为。
管理层决策失误: 有观点认为,ofo管理层在扩张策略、与滴滴的关系处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失误,错失了最佳的整合或调整时机。

5. 市场监管的滞后与压力:
城市管理难题: 共享单车泛滥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乱停乱放、占据公共空间等问题层出不穷,引发了政府部门的关注和监管介入。
政策调整: 许多城市出台了对共享单车数量限制、停放区域规划等政策,这给ofo的运营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 from 巨头到“消失”的演变过程

摩拜被美团收购: 2018年,ofo最大的竞争对手摩拜单车被美团以高价收购。这标志着共享单车市场格局的重大变化,也让ofo失去了最重要的对手和参考。
押金难退成为常态: 从2017年底开始,ofo的押金退还问题就逐渐显现。用户排队退押金的队伍越来越长,许多人需要等待数月甚至更久,最终很多用户选择放弃退款,将押金视作损失。
车辆大量闲置与丢弃: 各地出现了大量ofo小黄车被随意堆放、废弃的景象,成为一道独特的“城市景观”,也反映了其运营的失败。
业务收缩与全球撤退: 在国内运营困难的同时,ofo也逐步从海外市场撤退。
主体公司仍在,但已无力回天: 尽管ofo的主体公司——ofo(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依然存在,但其核心业务已经停摆,车辆处于闲置或废弃状态,品牌声誉扫地。用户想要找回押金变得异常困难,几乎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用户维权与争议: 大量用户因为押金问题对ofo提起诉讼或进行维权,但收效甚微,法律程序也难以真正解决其资金困境。

四、 ofo败局已定的信号

核心业务停滞: ofo的共享单车业务已基本停止运营,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押金退还承诺破产: 公司已无法兑现对用户的押金退还承诺,这本质上是商业信用的破产。
市场份额为零: 在共享单车市场上,ofo的份额已降至几乎为零。
品牌形象损毁: ofo的品牌已经与“不靠谱”、“押金难退”等负面标签紧密联系在一起,难以重塑。
被资本抛弃: 除了少数小额债权债务的纠缠,ofo已不再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也无人愿意对其进行大规模注资重组。

总结:

ofo小黄车并非“一夜之间”倒下,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衰退过程。其“败局已定”并非指其法律意义上的破产清算(虽然这只是时间问题),而是指其商业模式已经彻底失败,用户信任荡然无存,品牌价值归零,已经失去了重生的可能。它留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共享经济的成功,不仅在于快速的扩张和资本的支撑,更在于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精细化的运营管理以及对用户负责任的态度。ofo的案例,成为了中国共享经济早期野蛮生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反思对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花15万美元买下10000辆“坟场”的ofo,送给缅甸儿童!押金退不了,但可以让爱重生!

“我现在有自行车了,

就不会因为走路而太累了。”

我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了,

不再需要很早就起床,

然后走两个小时去上学了。

视频中脸上抹着“黄泥”(香木粉浆,缅甸自制护肤品)的小女孩,站在一片自行车前对着镜头镜头分享着自己的开心。

在缅甸农村的泥泞小路上,一群孩子结伴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到了学校,用链条锁一锁,叽叽喳喳相拥着挤进教室。

这些孩子的衣着打扮看着略微有点破烂,但却是人手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仔细一看,竟然发现这些自行车上印着ofo的标志,这不是在中国大街上最常见的小黄车吗,怎么会到了缅甸小学生手里?

中国共享单车成了缅甸穷学生们的代步工具,这则新闻很快就刷爆了网络,缅甸《仰光时报》、法新社、BBC等外国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由原色视频首发在微博的2分30秒视频,短短3天播放量已经超过了48万次。

小黄车刷屏外媒的情况不是第一次出现,去年6月底时,一组由摄影师吴国勇拍摄的“共享单车坟场”照片《无处安放》就在国际上引起过很大轰动。

2018年上半年,摄影师吴国勇走访20多个城市,拍下了32个共享单车坟场。

合肥庐阳,一个废弃的学校,堆着一操场废弃了的共享单车。

上海浦东,成片的红黄蓝绿色的共享单车组成像艺术品般美感的“花田”,但走近一看却是满目的狼藉与荒凉。

昔日为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应运而生的共享单车,因为70多家同类企业的涌入导致市场严重饱和,数百万辆自行车因为被闲置太久而沦为了城市垃圾,被丢进了“坟场”。

去年末,共享单车在中国彻底凉了,大街上能见到的小黄车还没有ofo门口排队等着退押金的人多。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骑小黄车这一出门方式就算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共享单车都被拉去堆在了“坟场”。

但上个月,一组缅甸儿童骑着小黄车的照片刷爆了微博。

照片中的他们穿着统一的学校制服、成群结队地骑着崭新的小黄车,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有的孩子甚至连鞋都没穿,就迫不及待地跟着小伙伴出发了。

废弃的小黄车竟然已经有了新去处,曾经的ofo用户炸了毛,自己的押金还没退款成功,车子就已经被人拖出“坟场”运到海外了?

了解了真相才知道,这些共享单车是被一个缅甸的公益组织Lesswalk买走的。

发起这个公益项目的人,是33岁的缅甸青年企业家Mike Than Tun Win(迈克丹顿温)。

Mike出生在缅甸,8岁时随父母移民到新加坡,在新加坡从小学读到大学,一直到从南洋理工大学商业管理专业毕业之后,2010年他才带着他独特的梦想回到了祖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缅甸的企业家精神。

回国还不到五年,Mike创办的公司就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公司的业务涵盖了汽车、分销和石化行业。

他创办的在线旅游门户网站Flymya.com,公司一年就创造了150万美元的收入,他发起的BOD科技投资公司,也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缅甸的创业生态,为许多互联网公司提供了帮助。

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但最初回国的梦想却没机会实现,为了能为改变祖国贡献一点力量,Mike一直在努力寻找着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7月,机会来了。

“2018年7月,当Obike(新加坡共享单车品牌)开始关闭其业务并于2018年6月25日进入清算时,我首次提出了这一项目理念。”

Obike公司倒闭后,新加坡街头随处可见散乱停放的共享单车,因为无人看管和维护,这些单车早已在日晒雨淋之后生锈,成了以干净著称的城市新加坡的“负担”。

此情此景让Mike深受触动,他想到自己在缅甸郊外公路旅行时所见到的场景:学生们排成一排沿着泥泞的路边走1个小时,才能从家所在的村庄走到学校。

对于缅甸村庄的学生来说,校车是一个听都没听说过的词语,像自行车、摩托车这样简单的交通工具,也是他们家庭无力负担的奢侈品。

为了不迟到,学生们天不亮就要起床,每天要耗费两小时时间在路上。雨季的时候,这个时间还会变得更长。

一家学校的校长说,在雨季的时候,很多学生的家庭甚至都买不起雨具,孩子们只能用废塑料遮着去上学。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缅甸大约有55%的孩童生活在贫困中,17岁的青少年中有一半没受过教育或者只接受过很有限的教育。

在缅甸5000万的人口中,有900万都是学生,但每年都会有很多学生因为距离问题而选择辍学。

贫困,是阻碍他们获取知识的最大原因。

缅甸学校校长说,我的很多学生每天都要走2-3小时上学。

一边是资源过剩导致的浪费,一边是因为贫穷导致的资源严重不足,巨大的差距让Mike感到沮丧。

但与此同时,他突然想到“如果我可以购买这些自行车并将它们捐赠给这些可怜的学生,那就太棒了”。

Mike拿出自己创业者的执行力,快速与obike的清算人员取得了联系,第一步非常顺利地迈出,但接下来的事情却令人沮丧。

Obike公司虽然关闭了业务,但是也遇到了和ofo小黄车同样的问题,用户账户内的余额、押金都还没有完成退款,清算过程还不能进行到卖车这一步。

随后,Mike提出的第二种方案——以和垃圾场回收旧车一样的价格购买车辆,也因为各种繁文缛节的流程而失败。

交涉了9个月后,2019年4月末,他才终于从新加坡买进了3300辆全新的Obike自行车。

在和新加坡方面沟通的同时,Mike也瞄准了中国的废弃单车市场。

今年3月1日,他在Facebook上发布了一张求助帖,希望能和中国的企业取得联系,为中国的废弃单车找一个新的归宿。

很快,15天后他就奔赴北京,在走访了最大的共享单车“坟场”后,他从ofo新加坡仓库下单购买了5000辆ofo单车。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脚踏车供过于求,把它们送去回收的成本更高,所以这些公司愿意把脚踏车卖给我。”

加上后来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收购的共享单车,到今天他已经累计购买了10000辆车,每辆车的平均成本是15美元,加上运输费、修理改装费、配送费,这个价格要上升到35美元,约合人民币240元一辆。

这些钱一半由厂商赞助,另一半则由他自掏腰包。

为了能让这些车子物尽其用,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Mike为这项活动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公益组织——Lesswalk。

Lesswalk,意为“少走路”,缩短学生们的上学时间,降低学生的辍学率,是这项行动的主旨所在。

Lesswalk创办原因:

•许多学生走路超过2公里到学校,来回花费超过1小时

•由于距离远,许多学生辍学并错过了课程,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童年和教育机会

•我们相信,我们的自行车将帮助他们节省超过80%的上学时间,从而提高学校升学率,更好的专注力和更多的课堂兴趣

•教育和知识是减轻贫困的关键

单车的捐赠对象也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受捐赠的学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年龄要在12-16岁之间,二是学校与家之间的距离超过2公里,三是家庭无力负担代步工具。

这样的规定既能让贫困孩子的上学方式得到改善,又保证了单车的利用率,避免缅甸也陷入资源过剩的处境中。

有了自行车以后,原本1小时的上学路程被缩短到15分钟。

有个小男孩特别的高兴,“我再也不用走这么远的路上学了”。他的家比别的同学都要远,在没有自行车代步的时候,他每天6点就要从家出发,走2个小时山路才能赶到学校。

同样要早起2小时去上学的小女孩,现在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小伙伴玩。

讲到玩耍这个词时,她激动的甩头幅度都不由地变大了。

学生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在和小伙伴的玩耍上,上学放学不再是让他们头疼的事情。

现在的他们可以大笑着骑着自行车,笑着骑进校园,笑着享受学习生活。

Mike曾说,知识是摆脱贫困最有力的方式。

他希望在五年内,为缅甸学生送出10万辆自行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没有后顾之忧的接受教育。

希望骑着自行车的他们,能一路骑出贫穷,开启崭新的人生。

共享单车设立的初心是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现在,废弃的单车被用于帮助解决缅甸贫困儿童上学的最后10公里,距离被延长,爱心也得到了延伸。

缅甸能做到,中国也可以。

单车有价,爱心无价。希望每一辆被丢在“坟场”的自行车,都能找到重生的地方,废物利用,让爱重生。

lesswalk.org

facebook.com/than.t.win

user avatar

从长远看,共享单车能成功的前提是,能够让单车低成本的在市面上运行足够长的时间。从这个角度看,小黄车走上邪路,不可能成功。

user avatar

不知道当初点反对的各位,ofo还没还给你押金/工资呢?手动猪头.jpg


被建议修改,服气。

肯定吃枣药丸。

标准学生党一枚。

从ofo入驻我们学校我就一直在使用。此为背景。

今年暑假七月份的时候,我因为有事回学校,骑了一辆小黄车。过了大概十多天左右,收到一个来电,电话那头内容大概是,你在几号骑了一辆小黄车,今天被我们在你们学校附近水塘里发现,我们怀疑是你丢的,你去联系我们财务商量赔偿的事。


我 ???


当时我以为是骗子,就马上联系了总公司,就是ofo app里面那个客服电话。我打了四五次,每次总公司客服都说:我们公司的员工都是有工号的,你去问问那个联系你的人有没有工号,另外所有电话里跟你提钱的事你都不要相信。

于是我问之前联系我的人
我:你有工号吗?
他:手机号就是我的工号。
我心里:大公司的员工都这么随意吗?

于是我又联系了他留给我的所谓分公司的财务。
接电话的是一个小姐姐。
因为之前谨记总公司客服的话,上来我先问:你工号是多少。
她:.....没有 我们都没有工号的,你有什么事快说
后来我就把我的事情跟她说了,她就说让我赔。
后来我说有没有什么别的解决办法,比如等你们调查清楚了再来找我,她马上态度就很恶劣,说让我赔。


我心里真的是无语了,也不说明原因就那么肯定是我丢的?小黄车的锁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们说最后一个骑的人是我难道就是一定是我丢到水塘里的?

我一个遵纪守法的,花呗白条从来没逾期的好少年要背这个黑锅?

后来选择移交派出所处理。

派出所介入。到现在还没给出结果。

小黄车你自己用的什么锁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小学生都能打开,我真是呵呵了。

事情发生后都是我自己跑派出所,跑学校调监控,他们那面的人除了冷嘲热讽高喊着抓典型之外什么事情都没做。

派出所结果都没出来就一口咬定是我丢的让我赔?


分公司客服主动挂我电话,这是一家正常公司的客服能做出来的事。

大公司员工都厉害,小老百姓惹不起。
溜了溜了。

-------------11.8的分割线------------



希望ofo能调查一下是否存在泄露用户信息的事情(之前的回答是加了地名的)@ofo共享单车e

-----------------------------
针对评论的问题统一回复:
我不是什么喷子也不是水军,我也只是实事求是地发表了我的经历和想法。我去找监控之类的也只是想找到真的丢车的人,以此来证明不是我丢的。
反倒是评论里说我是喷子还有格局不高的人,我又问问你格局有多高?最起码我说的清楚话吧。还说我找监控奇怪,一群连话都说不清楚的人跑到我的评论区骂我,你不回家看看你家xx冒烟没?
ofo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之前存在的问题不能因为换了新设备或是新的服务体系就掩盖不提。

关评论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