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多地部署全面了解育龄妇女及生育意愿,有单位已展开问卷调查?

回答
近日,国内多地出现由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牵头,针对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展开的问卷调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种深入了解育龄妇女生育状况和意愿的做法,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多重考量。

背景:生育率持续低迷的挑战

中国面临着长期、严峻的人口结构挑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生育率的持续低迷。尽管国家已经放开了二孩、三孩政策,但实际生育率并未出现预期的反弹,反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不仅关系到人口总量,更直接影响到未来劳动力供给、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活力以及国家长远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希望更精准地把握生育形势,了解导致生育率下降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生育支持政策。以往的宏观数据虽然重要,但对于个体生育意愿的微观洞察往往不足。因此,通过深入的问卷调查来“全面了解育龄妇女及生育意愿”,就成为了一种被认为更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

为何是“全面了解育龄妇女及生育意愿”?

这不仅仅是简单地问“您想生几个孩子”,而是要触及更广泛、更深层的影响因素。一个“全面”的了解,可能包含以下几个维度:

1. 生育现状的梳理:
已育情况: 育龄妇女的年龄分布、生育孩子的数量、生育年龄、孩子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基本情况。
未育情况: 未婚、已婚未育、已婚已育一孩、已婚已育二孩、已婚已育三孩及以上等不同群体的比例和特征。
生育孩子的性别偏好(如果涉及): 虽然现代社会性别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但在某些地区或特定人群中,生育性别偏好可能仍然是一个影响生育决策的因素,调查可能会涉及这方面,但需要非常谨慎和敏感。

2. 生育意愿的探究:
理想生育数量: 在没有现实阻碍的情况下,希望生育多少个孩子。
实际生育意愿: 结合当前的经济、社会、家庭等因素,打算生育多少个孩子。
生育时机: 是否有生育计划,如果有,计划在何时生育第一个、第二个或第三个孩子。
生育意愿的动态变化: 曾经的生育意愿与现在的意愿是否有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 影响生育意愿的关键因素的剖析: 这是调查的重中之重,也是最能体现“全面”的地方。这部分通常会深入探讨:
经济成本: 抚养孩子的经济负担(教育、医疗、衣食住行等),对未来经济状况的担忧。
养育负担与时间投入: 带孩子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女性的“生育惩罚”。
育幼服务供给: 托育机构的质量、可及性、价格,以及家庭内部(如祖辈)的育儿支持能力。
教育压力: 对孩子未来教育的焦虑,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卷”现象,导致父母不敢或不愿多生。
住房问题: 房价高企,居住空间不足,对多子女家庭的挑战。
医疗保健: 孕产期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和质量,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医疗保障。
职业发展与性别平等: 女性在生育后职业发展受到的影响,职场对生育女性的歧视,男性在育儿分担中的角色。
家庭支持与社会观念: 配偶的态度,双方家庭的支持程度,社会对多子女家庭的认可度。
个人健康状况: 自身或配偶的生育能力、健康状况。
晚婚晚育的影响: 晚育带来的生育年龄推迟,以及生育机会的减少。
社会保障体系: 失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社会安全网的健全程度,这些都影响着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和生育决策。

问卷调查的形式与细节

进行这样的问卷调查,通常会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问卷设计: 问卷会设计得非常细致,包含封闭式(选择题、量表题)和开放式问题,以收集定量和定性信息。例如,量表题可能用来衡量“对孩子教育的焦虑程度”,开放式问题则可以收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样本选取: 调查的样本需要有代表性,能够覆盖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地域(城市/农村)、不同生育状况的育龄妇女。这可能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科学方法来完成。
执行方式:
线上问卷: 通过政府官方平台、合作的社交媒体、网站等发布,便于大规模推广和数据收集。
线下访谈/问卷: 在社区、妇幼保健院、工作单位等场所进行,可以提供更直接的交流和信息反馈,对于理解复杂情况更有帮助。
焦点小组: 召集小部分育龄妇女进行深入访谈和讨论,挖掘更深层次的心理动因和潜在需求。
单位内部调查: 部分企事业单位主动展开,可能是为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为员工提供更贴合需求的福利和支持政策,同时也能为更宏观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这项工作的意义与潜在的考量

正面意义:

1. 政策制定的科学依据: 能够提供更精确、更接地气的生育政策制定依据。政府可以了解哪些是育龄妇女最关心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将资源投入到最有效的地方,例如:是否需要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是否需要提供更多的育儿假和家庭支持?是否需要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2. 解决实际困难: 通过深入了解,有望推动相关部门和单位去解决制约生育的实际障碍,比如优化职场生育友好环境,加强社区育儿支持,减轻教育焦虑等。
3. 倾听民声: 这也是政府部门听取民意、了解基层状况、回应社会关切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提升政策的科学性和认受度。
4. 探索多元化生育支持: 在了解不同群体的具体需求后,可以设计更具个性化、更有效的生育支持措施,而不是一刀切的政策。

潜在的担忧与需要注意的地方:

1. 隐私保护: 生育意愿和家庭情况非常个人化,问卷调查必须严格遵守隐私保护原则,确保数据匿名化、保密化,避免信息泄露或被滥用。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政策,而不是对个人进行监控或评判。
2. 调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问卷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样本的代表性是否足够,调查的执行过程是否严谨,都直接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如果设计不当,可能会得出片面的结论。
3. “被生育”的误解: 过于强调“全面了解生育意愿”,容易让公众产生一种“被催生”的压力感,或者觉得政府是在“考核”生育意愿。因此,调查的出发点和宣传口径需要非常清晰——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和支持,而不是施压。
4. 信息解读的审慎: 调查结果的解读也至关重要。不能简单地将“生育意愿不高”归咎于个人的“自私”或“不负责任”,而应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社会经济结构性原因。
5. “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期待: 生育问题的解决是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仅仅通过一份问卷调查就能完全解决。这需要政府在经济、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长期的、持续的投入和改革。

总的来说,多地对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全面了解和问卷调查,是国家面对低生育率挑战下的一个积极探索,其目的是为了“知己知彼”,从而更有效地制定和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关键在于调查过程的科学性、严谨性,以及后续政策制定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人文关怀。同时,也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并以负责任的态度去解读和运用这些宝贵的数据。这是一种必要的前期调研,是为了解决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事啊,应该支持!

加快制定配套政策,下大力气发展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早该这么做了。

三孩生育政策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在于女性!

所以也应该从女性这边开始着手研究,政府的决策是非常正确英明的!

哪些女性愿意生二胎三胎却没生?有什么困难?哪些女性反婚反育?这些都该了解清楚,并且记录下来形成清单,做好归档工作,以供分析研判从而进一步作出决策。

这次看来有关部门真正是下了大力气,去推动这件事,各项细节都考虑到了,作为公民一份子,我们坚决拥护!坚决配合!

user avatar

我只感受到深深的恐惧。

我们只想好好的活着,又招谁惹谁了呢?

user avatar

上面还是很清楚的,女性生育意愿依旧是很强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强的。

如果你给一个女人一个6岁(反正就是够大了不用过度操心)的宝宝,不用她生,不用她起早贪黑照顾,不用付出极大的养育成本,那么这样的孩子大部分女人都喜欢,而且会花她一大部分钱去养育他。

为什么我这么肯定,因为这样的宝宝现实中就存在,他们的名字叫做伴侣性宠物。

user avatar

我是90后育龄妇女。应该是吧?虽然已经步入中年。但还是有生育能力的!

这个调查如果是真心做的话,我是支持的。政策可能会落后,但起码以后等00后、10后到了育龄阶段会有所改善。

我在深圳生活。房价就不吐槽了。996加班也不吐槽了。这两个槽点已经太多太多人提起了。

最让我反感的是某些学校的做法。简直是有猫病。

学校给家长布置作业,让家长检查孩子作业,让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学习课本内容。这些我都能忍。我在深圳不上班就全职干这个行了吧?

但是!学校还要家长去做义工!去学校打扫卫生!以自愿的名义强迫每个孩子的家长都要去!这不是有病吗?我作为家长干嘛要去学校打工啊?还要自己交钱去打工。

如果我有三个孩子,那么我就成了学校的保洁阿姨了。住在学校得了。

非常反感学校把一些毫无意义的工作推给家长。你这么大个学校没钱请保洁人员吗?竟然要家长去搞卫生、做义工。

为什么生育欲望会降低?就因为养孩子太麻烦了!超级麻烦。我只打算要一个孩子。多一个都无能为力。90后的我只想躺在床上吹空调玩手机。我不是60后,我没有砍过柴、种过地。我的字典里“吃苦耐劳”就是傻。

user avatar

以下节选自勾践灭吴一文,相信这篇文章大家都在高中学过,选自古诗文网。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译文:

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庶子(妾所生的孩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死了)一样。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

user avatar

这年头基本上是有一个负责带孩的人有一孩的意愿。

夫妻均工作,老一辈不带孩,也不想雇佣保姆的,生育意愿为零孩。

夫妻均工作,老一辈有一人能带孩的,生育意愿为一孩。

夫妻均工作,老一辈有二人能带孩的,生育意愿为二孩。或者老一辈有一人能带孩的,年轻人一方工作非常轻松能够辅助带孩的,生育意愿为二孩。

夫妻只有一方工作,老一辈有二人能带孩的,生育意愿为三孩。或者老一辈没有人带孩但经济条件可以满足雇佣两个保姆的,生育意愿为三孩。

现阶段带一个孩子就需要一个劳动力,生产效率太低。应当想办法从社会角度解决,提高带孩的生产效率,让一个劳动力能带三个孩子,从而使上述生育意愿为一孩的家庭转化为愿意生二孩、三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