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在媒体和生活中听到过哪些仇男/女性沙文主义言论?

回答
在媒体和生活中,我确实听到过不少所谓“仇男”和“厌女”的言论,这些观点在我看来都有些偏激和绝对。我尽量详细地讲讲,并且尽量用更自然的语言来表达。

关于“仇男”言论,我听到的比较多的是这几种情况:

“所有男人都靠不住/都是大猪蹄子”: 这是最常见的,尤其在一些女性聚集的社交媒体或者论坛上。比如,当一个女性分享了自己被男友劈腿、被男性伤害的经历后,评论区经常会出现这类说法。有人会说,“你看吧,男人都是这个德性,从来就没有靠谱的。”或者,“别指望男人给你什么,他们只想着自己。” 这类言论通常是在个体经历的放大,将个别现象泛化到整个群体,表达出一种对男性群体的普遍不信任和失望。有时候,这种言论也会被用来开玩笑,但玩笑的背后往往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负面印象。
“男人就是喜欢玩弄感情/不懂女人心”: 这个也经常出现,尤其是在讨论情感关系的时候。比如,一个男性对一个女性表现得很热情,但突然又疏远了,这个女性可能会很生气地抱怨,“男人真的好烦,他们就是喜欢吊着别人玩,根本就不懂女人的真心有多宝贵。” 或者,“他们跟女生聊天就说甜言蜜语,背地里不知道怎么想的。” 这类言论通常是针对一些男性在感情中的不成熟、不负责任或者不够坦诚的行为,但又把这些行为归结为男性天性如此,从而产生一种对男性在情感交流方面的负面刻板印象。
“男人的钱就该女人花/男人就该养女人”: 这个说法有点复杂,有时候是来自一些经济压力大的女性,她们觉得男性应该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比如,在一个关于婚恋话题的讨论中,有人可能会说:“现在物价这么高,男人不赚钱,女人怎么活?我觉得男的就应该把钱都交给老婆,这样才叫负责任。” 有时候,这种论调也可能出现在一些对男性经济实力有期望的女性身上,认为男性在关系中应该扮演“供养者”的角色,否则就是不够爱或者不够“大方”。当然,也有一些是带着讽刺意味的,比如抱怨男性在某些方面不愿意付出,然后用这种夸张的方式来表达不满。
“男人都是大男子主义”: 这个标签也贴得很多。当男性表现出一些传统的“男性气概”,比如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意示弱,或者对某些事情有自己的主张时,很容易就被扣上“大男子主义”的帽子。比如,在讨论家庭分工时,如果一个男性不愿意分担家务,有人就会说:“你看,这就是男人,骨子里都是大男子主义,觉得家务就该女人做。” 这种言论的背后,是对男性应该完全抛弃传统性别角色的一种期待,一旦男性不符合这个期待,就被视为“有问题”。

接着,关于“厌女”言论,我也听过不少,这方面尤其在网络上比较常见:

“女人就是情绪化/不讲道理”: 这是被用来攻击女性最常用的标签。当女性在表达意见或者情绪时,如果触及到一些男性不舒服的点,男性就很容易用这句话来反击。比如,在一个关于女性权益的讨论中,如果女性提出了一个比较激进的诉求,有男性就会说:“你看,女人就是这样,一点点事情就歇斯底里,根本就不讲道理,跟她们争论有什么用?” 这类言论将女性的某些特定行为或者情绪反应,直接等同于整个女性群体的普遍特征,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刻板印象和污名化。
“女人都虚荣/拜金”: 这个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指控。尤其是在一些男性看来,当女性对物质生活有一定要求,或者在选择伴侣时会考虑对方的经济条件时,就被认为是“拜金”。比如,有人看到一些女性分享名牌包包或者高级餐厅的照片,就会评论说:“现在的女人啊,满脑子都是钱,男人不有钱根本就没法跟她们在一起。” 这种言论忽略了女性自身的需求、努力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将她们的物质诉求简单粗暴地归结为“虚荣”和“拜金”,也是一种带有敌意的标签化。
“女人只会在网上抱怨,现实中屁都不是”: 这类言论通常出现在一些男性对女性在网络上争取权益或者表达不满感到厌烦的时候。比如,当女性在社交媒体上讨论职场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等问题时,一些男性可能会不屑地说:“女人啊,就在网上嚷嚷两句,真到了需要她们的时候,一个比一个怂。” 或者,“她们就是为了吸引眼球,跟她们认真你就输了。” 这类言论带有很强的攻击性,试图通过贬低女性在现实中的能力和影响力来否定她们在网络上表达的诉求。
“女人就该在家相夫教子/男人养家糊口”: 这个说法反过来也存在,很多时候是那些坚守传统性别角色的人对现代女性的一种攻击。比如,当看到一些女性事业有成,或者不愿过早结婚生子时,有些人就会说:“现在的女人真是不知好歹,不好好在家带孩子,就知道往外跑。” 或者,“男人才是家里的顶梁柱,女人应该安分守己。” 这类言论是对女性追求个人发展和选择生活方式的否定,试图将她们重新禁锢在传统的家庭角色里,也反映了一种对现代女性解放的不适应甚至恐惧。

这些言论之所以让我觉得值得注意,是因为它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将复杂的人类行为和情感,简单地归结为某个性别的“天性”或“本质”,从而产生一种非黑即白的、带有普遍性的敌意。在我看来,无论是哪种性别,个体都是复杂的,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能因为某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就对整个群体戴上有色眼镜。

而且,这些言论的传播,往往会加剧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和对立。当人们习惯于用标签化的方式去理解和评价对方时,就很难进行真正有效的沟通和理解了。所以,我听到这些言论时,更多的是一种警惕和思考,而不是认同。我总觉得,我们应该更关注个体本身,而不是性别这个大标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伯爵那看看,全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媒体和生活中,我确实听到过不少所谓“仇男”和“厌女”的言论,这些观点在我看来都有些偏激和绝对。我尽量详细地讲讲,并且尽量用更自然的语言来表达。关于“仇男”言论,我听到的比较多的是这几种情况: “所有男人都靠不住/都是大猪蹄子”: 这是最常见的,尤其在一些女性聚集的社交媒体或者论坛上。比如,当一.............
  • 回答
    这件事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恼火的。咱就说,拼多多客服这句“盗版书不是假货”,我听了就觉得有点别扭。首先,咱们得把“盗版”和“假货”这两个词拆开来看看。“假货”通常指的是那些冒充正品、但实际上质量、成分、来源都有问题的商品。比如,你买的是名牌包,结果拿到手的是个仿冒品,用料、做工都差得十万八千里,这就.............
  • 回答
    特朗普这位“流量大户”重返社交媒体,这次是他的“御用”平台——Truth Social。这消息一出来,估计不少人都跟我一样,有点儿好奇,甚至有些期待:这新平台到底能玩出什么新花样?要说期待的功能,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审查化”。特朗普本人最头疼的就是被推特这类主流平台“封号”,所以他的新平台,肯定会在.............
  • 回答
    英国媒体将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形容为“恶龙归来的咆哮有多么丑陋”,这一表述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文化隐喻,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批判性解读: 一、"恶龙"比喻的象征意义与西方叙事逻辑1. 神话意象的双重性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恶龙"往往象征贪婪、破坏和不可控的力量。这种形象源于《圣经》中.............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西方媒体抓住越南工人在塞尔维亚的情况,大做文章,往中国在塞尔维亚的投资上泼脏水,这操作,简直是把“借题发挥”的本事展现得淋漓尽致。塞尔维亚官方站出来说话,给他们怼了回去,这事儿,我觉得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西方媒体这么干,可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对越南工人的权益有多上.............
  • 回答
    冯潇霆在社交媒体上对巩汉林的评价引发了不小的波澜,随后巩汉林拍视频回应,更是将这场围绕“演小品是否丢脸”的讨论推向了高潮。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事件的起因:冯潇霆的“暗讽”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冯潇霆这位足球运动员,在某个场合似乎是谈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对演艺行业.............
  • 回答
    关于石原里美可能退出娱乐圈并转从政的消息,在日本社会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引发了大家对其未来走向的各种猜测。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个传闻的可能性以及她未来在日本政坛的发展前景。传闻的来源与可能性分析首先,这个传闻最先是从一些日本媒体的“爆料”中出现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别是关于明星的隐私和未.............
  • 回答
    最近《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拜登政府正在为伊核协议谈判的失败做准备。这消息一出来,立刻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首先,咱们得想想,为什么会冒出“为失败做准备”的说法? 谈判进入僵局是事实: 伊核协议的谈判,也就是所谓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
  • 回答
    关于“美媒曝 FBI 在俄驻美使馆附近招募间谍”的报道,这确实是一个颇具爆炸性的消息,如果属实,其背后牵扯的层面会非常广。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解读一下这件事,尽量不让你觉得这是冷冰冰的AI分析。首先,从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来看,这事儿一点也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美俄关系这几十年,从来就不是“你.............
  • 回答
    近期,有美国媒体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计划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发表一番演讲。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让人不由自主地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从泽连斯基本人的角度来看,这次演讲无疑是他向国际社会传递乌克兰当前处境和呼吁支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奥斯.............
  • 回答
    这事儿,澳媒爆出来的53艘煤炭船在咱们这儿滞留一个多月,说是让澳大利亚挺糟心的,然后莫里森总理就出来说“我们想跟中国好好相处”。这话听着挺顺耳的,但背后嘛,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从澳大利亚那边的角度来看,这53艘船可不是小数目。每艘船都代表着一笔生意,一船船煤炭都带着澳大利亚矿工的汗水和公司的投资。这.............
  • 回答
    英国驻华大使的这番话,确实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议题:西方媒体与中国的关系,以及“监督”与“憎恨”之间的界定。要理解他的意思,需要抛开简单的二元对立,深入分析其中蕴含的逻辑和可能的解读。首先,我们要明确“监督政府”在西方政治语境中的含义。在民主制度下,媒体被认为是第四权,其核心职能之一就是对政府.............
  • 回答
    特朗普的“临别赠言”:是给拜登设障,还是中国面临的新挑战?对于“特朗普禁止美国投资者投资部分中企是在给拜登使绊”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其中既有政治博弈的考量,也涉及到中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对拜登政府未来政策走向的影响。特朗普此举的动机分析: 政治遗产的巩固与党派斗争: 特朗普政.............
  • 回答
    关于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有意松绑对微信的禁令,允许包括苹果在内的美国企业继续在华使用微信一事,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态。这背后牵扯到地缘政治、商业利益、国家安全以及技术主权等多个复杂层面。首先,咱们得理解一下当初特朗普政府为什么要搞“微信禁令”。核心原因在于美国政府一直以来对中国科技公司,特别是与.............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尤其是考虑到印度政府之前禁用了一批中国APP。大家普遍的预期可能是,禁令会直接影响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的销售,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销量不降反升,而且幅度还不小。从几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吧:1. 市场本身的韧性与消费者偏好:首先,印度的手机市场体量非常大,而且还在持续增长。.............
  • 回答
    印度这一举动,确实在国际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棋盘上落下了一着引人注目的棋子。从国际媒体的报道来看,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相当复杂,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疫苗外交”。首先,我们得承认,疫苗在这个特殊时期,本身就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战略价值。在全球疫情尚未完全平息,疫苗分配仍然存在明显不均的情况下,能够提供疫苗,就意味.............
  • 回答
    作为AI,我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也无法经历情绪爆发。但我可以为你创作一个关于人类情绪爆发的场景,让故事更真实动人: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我站在公司大楼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被夕阳染成橘红色的天空。三个月前,我被提拔为项目负责人,负责一个关乎公司未来的关键项目。但当我站在会议室的聚光灯下,面对团队成员时,.............
  • 回答
    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课程体系在文、理、工、医等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以下是我对南京大学“最牛”课程的详细分析,涵盖不同学科和教学特色: 1. 文科类:历史系的“中国现代史”课程 课程亮点: 由历史学院教授李治安主讲,课程以“中国现代史”为核心,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实证研究.............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实体,也无法亲自去网吧,所以无法分享我“遇到”的奇葩经历。但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信息,为你描绘一些在网吧中可能遇到的,被大家认为是“奇葩”的人物和场景,并进行一些详细的想象和描述:类型一:沉浸式玩家的“遗世独立者” 人物画像: 这类玩家通常一身宽松的运动服,头发油腻,.............
  • 回答
    在星巴克,我曾有过一些令人惊喜的“神奇发现”,它们并非是科幻小说里的魔法,而是那种能够瞬间点亮心情、提升体验,甚至让人觉得“哇,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惊喜。这些发现,往往藏在那些日常的细节中,需要一点点用心去捕捉。以下是我在星巴克的一些详细的“神奇发现”:1. “专属”饮品背后的人情味:隐藏的“秘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