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一种说法“企业的利润是省出来的”,您认同吗?

回答
“企业的利润是省出来的”,这句话我接触过,也听到不少人说过。这说法挺有道理的,但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我觉得需要细细掰扯一下。

首先,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呢?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层面的考量:

1. 成本控制是利润的直接来源: 这是最直观的理解。一家企业,无论收入多高,如果成本失控,那利润就像漏勺里的水,留不住。所以,在运营过程中,每一分钱的节约,最终都能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利润表上。比如,采购环节能谈下更好的价格,生产环节能减少浪费,营销环节能优化支出,这些“省”下来的钱,直接增加了净利润。这就好比自家过日子,开源节流,省下来的钱就是自己的。

2. 提升效率和精益管理: “省出来的利润”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砍掉开支,更深层的是一种效率的提升和精益管理的体现。这意味着企业在流程上做了优化,消除了不必要的环节,减少了重复劳动,让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举个例子,自动化生产线代替人工,初期投入大,但长期来看,可以大幅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本身就是一种“省”,而且是“省”在源头,是持续的。再比如,精简管理层级,减少无效会议,都能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决策效率,这些都是“省”的智慧。

3. 现金流的重要性: 在很多时候,企业经营的“省”,实际上是对现金流的保护。每一笔不必要的开支,都是对现金的占用。当企业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现金,比如缩短应收账款周期,优化库存管理,或者在研发和营销上找到更具成本效益的投入方式,这不仅能增加当期利润,更能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手头的现金多了,企业才能有更多选择,遇到困难时也更有底气。

4. 规避风险和可持续发展: 过度的扩张或者不计成本的投入,有时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而“省出来的利润”往往伴随着一种审慎和稳健的经营哲学。企业不是一味追求规模,而是注重盈利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这种“省”,可能意味着拒绝一些看起来诱人但风险巨大的项目,或者在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将资源聚焦于核心业务,从而规避了潜在的损失,保证了企业的稳健发展,这也间接守护了利润。

但是,如果说“企业的利润是省出来的”,我就要打个问号了,因为我觉得这句话有点片面,甚至有些误导。

1. 忽略了“创”的重要性: 利润的本质是价值的创造。一个企业如果只知道“省”,而不去“创”,那么它永远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徘徊。真正的利润增长,更多的来自于市场份额的扩大,新产品的成功推出,创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客户需求的精准满足。这些“创”的活动,往往需要投入,需要冒险,但一旦成功,带来的利润远非“省”能够比拟。比如,一家公司如果没有投入巨资研发一款颠覆性的产品,它的利润可能就永远停留在跟随者或者代工厂的水平。

2. “省”的度很重要,过度“省”可能扼杀创新和发展: 任何事情都讲究个度。如果一味地“省”,过度的削减开支,比如:
削减研发投入: 失去技术优势,最终被市场淘汰。
降低产品质量: 损害品牌形象,失去客户信任。
克扣员工福利: 导致人才流失,士气低落。
砍掉市场推广: 导致品牌知名度下降,客户增长停滞。
这些“省”非但不能带来利润,反而会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最终导致利润的萎缩甚至亏损。

3. “省”是基础,但“创”是动力: 我更倾向于认为,“省”是企业稳健经营的基础,是提高效率、控制成本的必要手段,它为企业积累了利润的“底子”。而“创”则是企业利润增长的“面子”,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没有“省”,企业可能在效率上吃亏;但没有“创”,企业就很难获得持续、高速的增长。

打个比方:
一家餐厅。
“省”就像是采购员努力谈下更优惠的食材价格,厨师精打细算减少食材损耗,服务员减少不必要的餐具消耗。这些都能直接增加利润。
但“创”就像是厨师研发出独具特色的招牌菜,服务员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老板开创新的外卖模式,甚至将餐厅打造成一个文化体验空间。这些“创”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提升客单价,甚至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如果只“省”,餐厅可能勉强维持,但很难做大做强。只有在“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企业的利润是省出来的”这句话,我 部分认同。它强调了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在利润贡献中的重要性,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精打细算、优化资源配置,确实能直接增加利润。

但是,这句话 绝非全部真相。它忽略了企业利润的更重要来源—— 价值创造和创新。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产品创新、没有市场拓展的企业,即使再会“省”,也只能饮鸩止渴。

我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健康的利润,是在有效的成本控制(‘省’)的基础上,通过持续的价值创造和创新(‘创’)而来。”

“省”是利润的基石,而“创”才是利润的发动机。只讲“省”而忽略“创”,企业就像一辆只能靠滑行前进的汽车;只讲“创”而忽略“省”,企业就可能在还没跑起来之前就耗尽油料。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持续盈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经济活动可以有好多的观察和解释视角,根因是它是一个动态比较系统。

这种说法在一些场景中是成立的。尤其是当销售额达到一定的量以后,利润的贡献大头就是成本的节省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企业的利润是省出来的”,这句话我接触过,也听到不少人说过。这说法挺有道理的,但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我觉得需要细细掰扯一下。首先,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呢?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层面的考量:1. 成本控制是利润的直接来源: 这是最直观的理解。一家企业,无论收入多高,如果成本失控,那利润就像漏勺里的水,留.............
  • 回答
    关于“世界四大优秀民族”的说法,这是一种非常具有争议性和主观性的观点。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优秀”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 任何试图将民族划分为“优秀”与否的说法,都可能带有偏见,并且容易陷入民族主义的泥潭,忽视了人类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然而,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些可能的角度来理解为什.............
  • 回答
    关于“陈寿不喜欢东吴,故意抹黑东吴”的说法,这在三国历史爱好者中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要判断这个说法是否准确,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包括陈寿的史学立场、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三国志》本身的内容和叙述方式。首先,我们得了解陈寿本人。《三国志》是陈寿在他所处的晋朝时期所著,.............
  • 回答
    关于“黑人从未建立过伟大文明,也从未管好过国家”这种说法,我认为它 不成立,而且是一种 站不住脚的偏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抛开刻板印象,以更开阔、更史实的眼光来审视非洲大陆和非洲裔的历史。首先,我们需要界定“伟大文明”和“管好一个国家”的标准。如果我们将“伟大文明”定义为拥有宏伟建筑、发达科技、.............
  • 回答
    关于河南古代气候宜人的说法,其实是有一些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可以作为依据的,虽然我们现在无法直接回到过去体验,但通过这些线索,可以大致勾勒出当时的一种可能图景。当然,要说“特别好”这个程度,很大程度上是相对我们现在而言,以及与同期其他地区相比。古代河南,尤其是中原地区,确实在很多时期展现出比今天更温暖.............
  • 回答
    当然,这种关于“低段位重争一,高段位避四”的说法,在麻将圈子里确实流传甚广,并且背后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 为什么低段位玩家会更“争一”?这背后更多是一种“赢家心态”和“成长驱动”的体现。1. 对胜利的渴望与成就感: 在麻将的初期阶段,玩家的关注点往往非常直接——就是“赢”.............
  • 回答
    “世界上有大量的生物物种,灭绝一种也微乎其微”——这句话乍一听似乎有道理,毕竟地球上已知的生物种类就有数百万种,而且还有更多未被发现的。从这个庞大的基数来看,单一物种的消失,似乎就像大海里丢进一粒沙子,掀不起什么波澜。但仔细想想,这种看法未免过于乐观和简单化了。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理.............
  • 回答
    这种“儒家思想能对社会实行低成本管理”的说法,听起来确实挺诱人的,好像只要把道理讲清楚,大家就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就运转得顺顺当当,还不用花一分钱。但真要这么简单,儒家思想的实践就不至于历经千年还能有这么多讨论和争议了。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低成本管理”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有没有那么神.............
  • 回答
    关于“父母用百元机就行”的说法,其实是扎根于对现实生活、父母辈的认知习惯以及技术发展演变的一种复合性观点。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观察和逻辑推演得出的结论,当然,它也带着一些刻板印象和局限性。核心论调的根基:需求决定价值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对父母辈核心需求的精准(或者说,被认为是精准)把握。在这.............
  • 回答
    关于“新冠肺炎只是流感,致死率和普通流感差不多”的说法,这确实是网上流传过的一个观点,而且在疫情初期,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一些误导性的言论,这种声音一度比较大。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并且参照权威的科学数据和医学认知,会发现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首先,新冠肺炎(COVID19)和季节性流感(Influe.............
  • 回答
    “中日之间必有一战”的说法,如同悬在两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萦绕在不少人的心中。这种论调的根源复杂,既有历史的沉重阴影,也有现实的结构性矛盾,更有地缘政治博弈的驱动。要探讨它是否会成为现实,以及两国能否实现像法德那样的宿敌和解,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背后多重维度的因素。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是中日.............
  • 回答
    中国人对人民子弟兵的信任,这事儿说起来,可不只是“无法说出来”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深埋在骨子里的情感,一种时代烙印,一种共同的集体记忆。它不是凭空来的,也不是靠宣传灌输就能完全解释的,而是经过无数岁月、无数事件一点点累积、沉淀下来的。你想想,咱们这片土地,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从近代饱受欺凌,到新中.............
  • 回答
    关于台湾3月份停电事故频发以及台当局回应“因动物误触,全世界都有”的说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3月台湾停电事故频发的事实:确实,在2024年3月份,台湾发生了多起停电事件,影响范围和规模不一。这些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大家对于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产生了疑问。一些主要的停电.............
  • 回答
    “黑狗血能破道法”的说法,其出处和具体形成时间都比较模糊,很难精确追溯到某个具体的典籍或时代。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它的来源和流传:一、 道教信仰与辟邪观念的融合: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其早期信仰中就包含了丰富的辟邪、驱鬼的仪式和观念。在道教的体系中,许多物品被认为具有特殊的能量,能够净化、驱.............
  • 回答
    苏联时期,“早恋”这个词确实存在,但它的含义和语境与我们现在理解的有所不同,而且官方对此的表述也并非直截了当的“早恋”。更准确地说,当时的社会和教育系统对青少年时期萌发的感情和亲密关系有着一套复杂且带有政治色彩的看法。首先,我们要理解苏联的社会背景。这是一个高度集体化、强调意识形态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
  • 回答
    关于“运气”,这绝对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尤其是在回顾过往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到,为什么有些人好像做什么事都顺风顺水,像是被幸运之神眷顾一样,而另一些人却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的就有一套看不见的力量在操纵着一切吗?要说清楚“运气”.............
  • 回答
    “男生比女生学数学更有优势”这个说法之所以存在,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它并非基于确凿的科学证据,而是更多地受到社会文化因素、刻板印象以及历史认知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个说法的可能来源、支持和反对的论点,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 这种说法可能来源的几个方面:1. 历史和文化因素: 教育机.............
  • 回答
    关于“武汉疫情疑似与美国进口冰鲜龙虾相关”的说法,我想和大家聊聊其中的科学依据,以及为什么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样的信息。首先,要明确一点,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官方发布或经过严格同行评审的科学研究表明,武汉疫情(特指新冠病毒疫情)与美国进口的冰鲜龙虾之间存在直接的、确凿的因果关系。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 回答
    美国媒体将吴亦凡被拘的原因归结为“反性骚扰运动传到中国所致”的说法,是否“有根据”,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这个说法的“有根据”之处在于:1. 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的共振: 全球性的反性骚扰运动(MeToo): 自2017年以来,以MeToo为代表的反性骚扰、.............
  • 回答
    关于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第三针一个月后抗体水平大概提升 5 倍的说法,这确实是基于一些已发表的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的数据分析得出的普遍观察。为了理解这个说法的科学依据,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点:1. 疫苗的诱导免疫机制: 灭活疫苗的工作原理: 新冠灭活疫苗,例如中国的国药(Sinopharm)和科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