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第三针一个月后抗体水平大概提升 5 倍,这一说法有哪些科学根据?

回答
关于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第三针一个月后抗体水平大概提升 5 倍的说法,这确实是基于一些已发表的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的数据分析得出的普遍观察。为了理解这个说法的科学依据,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点:

1. 疫苗的诱导免疫机制:

灭活疫苗的工作原理: 新冠灭活疫苗,例如中国的国药(Sinopharm)和科兴(Sinovac)疫苗,是通过将导致新冠肺炎的病毒(SARSCoV2)进行物理或化学灭活,使其失去感染能力但仍保留其抗原特性。当这些灭活病毒被注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物质。
免疫识别与抗原呈递: 负责免疫反应的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会吞噬这些灭活病毒,并将其中的表面抗原(主要是刺突蛋白)呈递给淋巴细胞,特别是T细胞和B细胞。
B细胞活化与抗体产生: 在T细胞的辅助下,B细胞会被激活,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是专门负责产生抗体的细胞。这些抗体,主要是中和抗体,能够结合到病毒的刺突蛋白上,阻止病毒入侵人体细胞。
记忆细胞的形成: 免疫系统在接触抗原后,还会产生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这些记忆细胞可以在将来再次遇到相同病原体时,触发更快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2. 加强针(第三针)的意义:

“重温”免疫记忆: 初次接种疫苗(第一、二针)是建立免疫基础的过程,相当于给免疫系统做了一次“训练”。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疫苗诱导的抗体水平可能会逐渐下降,免疫记忆的效应也可能有所减弱。加强针的作用,就是再次向免疫系统展示病毒的抗原,重新激活或“重温”已经建立的免疫记忆。
增强免疫反应的幅度和持久性: 加强针就像是给免疫系统一次“复训”。它能有效地重新激活记忆B细胞,使其迅速增殖并分化成产生大量抗体的浆细胞。同时,它也能增强记忆T细胞的反应,为细胞层面的免疫提供支持。因此,加强针能够显著提升体内的抗体水平,并且可能延长免疫保护的持续时间。

3. 抗体水平提升的“5倍”说法的科学依据:

临床试验数据: 在疫苗的研发和后期研究中,通常会进行多项临床试验,包括早期临床试验和更大规模的III期临床试验,以及上市后的真实世界研究。这些研究会监测接种疫苗人群的抗体水平,包括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
结合抗体(Binding Antibodies): 指的是能够结合病毒表面抗原(如刺突蛋白)的抗体,它们可以通过ELISA等方法检测。
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ies): 指的是能够阻止病毒感染细胞的抗体,这被认为是与疫苗保护效力更直接相关的指标。通常通过假病毒中和试验或活病毒中和试验来检测。
多项研究的普遍观察: 多项针对不同人群(包括健康成年人、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等)接种灭活疫苗加强针的研究都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
在完成基础免疫(两剂)后一段时间,抗体水平会自然下降。
接种第三针加强针后,抗体水平会迅速上升。
关于“5倍”的数字: 这个数字并非一个绝对精确的固定值,而是一个基于大量研究数据平均或普遍观察到的趋势。例如,一些研究报告显示,在接种第三针灭活疫苗后一个月,中和抗体水平可以达到或超过完成基础免疫时的高峰值,并且通常比基础免疫后的平均水平高出数倍。在一些研究中,这个提升的倍数可能在3倍到10倍之间不等,但“约5倍”可以作为一个相对普遍的中间值来描述这种显著的增强效应。
研究的测量指标和时间点:
提升倍数是相对的: 这个“5倍”是相对于接种第三针之前的某个时间点(通常是加强针接种前不久,抗体水平较低时)而言的。
时间点的选择很重要: “一个月后”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因为大多数研究发现在接种加强针后的数周内,抗体水平会达到峰值,然后可能缓慢下降,但通常在数月内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
真实世界数据支持: 除了临床试验,真实世界的大规模人群数据分析也为加强针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例如,通过分析疫苗接种记录和感染发病率,可以间接评估加强针对降低感染、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果,而抗体水平的提升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4. 影响抗体水平提升的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5倍”是一个平均值或普遍观察,实际的抗体提升幅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个体免疫系统差异: 不同个体的免疫反应能力存在差异,这与年龄、性别、遗传背景、免疫抑制状态等有关。
基础免疫的水平: 接种第一、二针后的抗体基础水平高低,会影响第三针后的绝对提升量。
距离上一剂疫苗的时间: 加强针接种前的时间间隔,会影响免疫记忆的活跃程度。
疫苗的批次和生产工艺: 即使是同一种疫苗,不同批次之间也可能存在细微差异。
测量方法和实验室差异: 不同的抗体检测方法(如ELISA、中和试验)以及不同的实验室标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总结来说,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第三针一个月后抗体水平大概提升 5 倍的说法,是基于对疫苗诱导免疫机制的理解,以及大量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它反映了加强针通过激活和增强免疫记忆,能够显著提升体内中和抗体的水平,从而为个体提供更强的保护力。这个数字是一个普遍的观察趋势,实际的提升幅度会因个体差异和研究设计而有所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马来西亚卫生部引用了多个国家的研究,评估哪种疫苗最适合作为加强针。


马来西亚已紧急获批了7种新冠疫苗,目前完全接种率已经达到了76%。并且马来西亚对于疫苗接种数据有比较详细的研究,因此是个很有价值的参考。


1. 首先无论哪种新冠疫苗,有效率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马来西亚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辉瑞疫苗预防感染的有效率从前两个月的88.7%,降低至3~5个月时的68%,而科兴疫苗则从76.1%降低至27.9%。

2. 加强接种对于提高疫苗有效率至关重要,尤其是预防感染方面。智利的真实世界加强针研究结果是10月25日递交给WHO的,全文在WHO官网可以查到,这里简单说一下结果。

加强针对于提高预防感染有效率的作用:

-两针科兴+第三针科兴:71%;

-两针科兴+第三针牛津:91%;

-两针科兴+第三针辉瑞:93%。


3. 而泰国通过抗体水平的监测评估了不同加强方案的差异,在不同的实验组中:

-第1组:两针科兴(8~12周后)的抗体水平(BAU/mL) 44,第三针国药 218;

-第2组:两针科兴 53,第三针牛津 1559;

-第3组:两针科兴 46,第三针辉瑞 5723;

-第4组:两针科兴 45,第三针辉瑞(半剂量) 4598;

-第5组:两针辉瑞(4~8周后)1931;

-第6组:康复者血清,发病后4周181,发病后8周117。


4. 马来西亚卫生部的整体加强针建议:

-前两针辉瑞,推荐6个月后使用辉瑞加强;

-前两针牛津,推荐6个月后使用辉瑞加强;

-前两针科兴,推荐3个月后使用辉瑞加强;

-前两针康希诺,推荐6个月后使用牛津或者科兴加强(单剂量);

-前两针国药,推荐3个月后使用辉瑞加强。


这个加强针接种建议已经提交给马来西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PRA) 审查,预计近期就会有正式结果。


最后我个人的建议是,我们国内目前整体的疫情情况控制得很好,遵循现行的加强接种方案即可。如果计划出国前往高风险国家,为了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可以考虑缩短加强针的接种时间,或者到国外后采取异源加强接种。

user avatar

第三针加强免疫6个月后抗体水平和第二针1个月、第三针1个月后比较呢?将来是否可能需要接种第四、五、六针?

user avatar

自己跟自己比倍率太玄乎了,你直说总数值吧。

2020年对比2019年,圭亚那经济增长43%,有人认为他是经济强国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第三针一个月后抗体水平大概提升 5 倍的说法,这确实是基于一些已发表的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的数据分析得出的普遍观察。为了理解这个说法的科学依据,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点:1. 疫苗的诱导免疫机制: 灭活疫苗的工作原理: 新冠灭活疫苗,例如中国的国药(Sinopharm)和科兴.............
  • 回答
    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受试者均产生抗体,两针接种阳转率100%,这一研究结果无疑是疫苗研发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全球疫情仍然严峻的当下,这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希望。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这句话的几个关键点,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意义。 “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 这句话首先点明了这款疫苗的类型和.............
  • 回答
    国产新冠灭活疫苗预计12月底上市,两针不到1000元,你会去打吗?对现阶段疫情防控有哪些意义?最近关于国产新冠疫苗上市的消息,无疑给焦灼的疫情防控形势带来了一丝曙光。特别是那句“预计12月底上市,两针不到1000元”,更是让不少人眼前一亮。那么,面对这样的消息,我们该如何看待?我会不会去打?它又对我.............
  • 回答
    新冠灭活疫苗正式获批在中国317岁人群使用,这无疑是中国疫情防控的一项重大进展,其背后蕴含着多方面的实际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扩大免疫屏障的深度和广度,为校园疫情防控提供坚实支撑。长期以来,未成年人群体,尤其是学龄儿童,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方面一直处于“空白”或“低覆盖”状态。而学校作为一个相.............
  • 回答
    国产新冠灭活疫苗预计12月底上市,价格方面,两针不到1000元。这个消息无疑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特别是在全球疫情依然严峻的背景下。那么,这款疫苗的上市,对于控制疫情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疫苗的作用机制。灭活疫苗,顾名思义,是通过杀死(灭活)病毒,然后.............
  • 回答
    关于中国新冠灭活疫苗在阿联酋获批上市,并且数据显示有效率达到86%这一消息,其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值得我们详细探讨。首先,对中阿两国关系以及全球疫苗合作来说,这是个重要的里程碑。 提升中国疫苗的国际认可度: 阿联酋作为中东地区重要的经济和交通枢纽,其对中国疫苗的审批和大规模推广,无疑是对中国疫.............
  • 回答
    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三期临床数据终于尘埃落定,中国两款疫苗的保护效力分别定格在 72.8% 和 78.1%。这个数字,看似只是冰冷的百分比,背后却承载着无数人的期盼,也标志着我们对抗这场全球性疫情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那么,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一、 वैज्ञानिक 证据的确凿性与信任基石.............
  • 回答
    欧美国家没有广泛研发和使用新冠灭活疫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历史、技术、成本、市场需求以及对不同疫苗技术平台的偏好。以下将从几个主要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1. 历史经验与技术偏好 对灭活疫苗的历史认识: 灭活疫苗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疫苗技术,历史悠久,例如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狂犬病疫苗、流感疫.............
  • 回答
    国产新冠灭活疫苗实物首次亮相,应用前景与积极影响深度解析9月5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日子,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实物首次公开亮相,这标志着我国在新冠疫苗研发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这项成果不仅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更是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希望。那么,这款国产灭活疫苗的应用前景.............
  • 回答
    在中国新冠疫苗的研发道路上,选择灭活技术路线并非偶然,而是综合考量了技术成熟度、安全性、生产能力以及国家战略等多种因素的战略性决策。至于西方国家为何普遍未选择灭活疫苗,也同样涉及技术路径的偏好、研发策略的差异以及市场准入等复杂原因。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中国为何选用灭活技术路线?灭活疫苗顾名思义.............
  • 回答
    南京大学鼓楼医院的研究成果,关于灭活疫苗对部分新冠病毒变异株抵抗力不足的发现,的确引发了不少关注。这并非一条简单的“要点提炼”,而是一项严肃的科学探索,其背后的逻辑和细节值得我们细细解读。首先,这项研究的出发点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而且速度不容小觑。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基因组难免会发生.............
  • 回答
    新冠疫苗的选择,灭活和重组蛋白(CHO)各有千秋,到底哪个更适合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尽量说得明明白白,让你心里有个谱。先说灭活疫苗,这可是疫苗界的“老前辈”了。你可能听过“科兴”“国药”,它们用的就是灭活技术。这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导致新冠病毒的活病毒,用化学方法或者物理方法杀死,让它失去.............
  • 回答
    面对新冠疫情反复的挑战,接种疫苗依然是我们保护自己和他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市面上我们常见的疫苗主要分为两大类: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那么,这两种疫苗到底有什么区别,我应该选择哪一种呢?咱们这就来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疫苗的作用原理。疫苗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我们的身体“认识”病毒,并在真正遇到病毒.............
  • 回答
    “外国为什么没有灭活新冠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这个问题背后,其实隐藏着疫苗研发中一些复杂的技术、商业和监管考量。简单来说,不是“没有”,而是目前我们看到进入三期且广为人知的,确实以外资研发的mRNA、腺病毒载体等技术为主。至于灭活疫苗,它们的发展路径和策略与前两者有所不同,这背后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 回答
    关于普通人是否有必要接种灭活新冠疫苗的第三针,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在关心的问题。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我们要明白,新冠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病毒,激发人体产生抗体,从而在真正遇到病毒时能够有效地抵御它,减轻感染后的症状,甚至避免感染。为什么会考虑打第三针?疫苗.............
  • 回答
    新冠核酸检测假阴性的原因有很多,高温灭活处理导致 RNA 降解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因素,但并非唯一原因,也不是所有专家都持此观点,或者说,这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一下核酸检测的原理以及不同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核酸检测的原理回顾首先,我们要明确新冠核酸检测(RTPCR)的基本.............
  • 回答
    新冠肺炎疫情的结束时间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问题,受病毒变异、公共卫生措施、疫苗接种率、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国际协作等多重因素影响。以下从科学、社会和国际视角详细分析疫情可能结束的路径和关键因素: 一、病毒变异与传染力的演变1. 病毒变异的规律 新冠病毒(SARSCoV2)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
  • 回答
    关于“新冠肺炎死亡率仅0.2%”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数据来源、统计方法、国家差异以及防控措施的影响,才能全面回答这一问题。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析: 一、关于“新冠死亡率0.2%”的说法是否正确?1. 数据来源与统计口径 权威数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官方统计.............
  • 回答
    新冠疫情作为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之一,极有可能被写入历史书。其记录方式和内容会因历史书的编纂标准、地域视角、学术立场和时代背景而有所不同,但其核心事件和影响必然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新冠疫情在历史书中的位置与时间线1. 时间框架 起因:2019年12.............
  • 回答
    新冠肺炎(COVID19)如果完全不采取任何隔离措施,人类面临的最坏结果将是一个极其严峻且可能导致文明崩溃的场景。虽然“最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我们可以从科学、社会和经济等多个维度来描绘这样一个极端情况的后果。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病毒的传播速度与感染率的爆炸式增长: 无阻碍的传播: 新冠病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