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蜀汉为何而灭亡?

回答
蜀汉的灭亡,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某个单一事件的直接后果。这是一个错综复杂、层层叠加的过程,是战略失误、政治弊端、人才凋零以及外部强大压力的共同作用。要深入剖析,咱们得从蜀汉建立之初,一直捋到它最终的灭亡。

一、 根基不稳:汉祚的“蜀”姓之殇

刘备集团之所以能在四川立足,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汉室正统”的旗号。刘备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自然能吸引不少怀揣复兴之梦的士人和官僚。然而,这种“汉祚”的先天设定,也为蜀汉埋下了隐患:

地理上的孤立: 蜀地,也就是四川盆地,虽然易守难攻,但同时也意味着其战略纵深有限,对外扩张的难度极大。与曹魏和东吴相比,蜀汉缺乏能与中原直接对接的地理优势。要想“兴复汉室”,就必须走出这片山地,才能与曹魏争夺天下。
人口与资源的相对劣势: 相较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曹魏,蜀汉在人口、耕地、经济实力上都处于劣势。这意味着蜀汉在长期战争中,人力和物力上的消耗会更快,恢复也更慢。
“汉贼不两立”的意识形态: 虽说“汉祚”是旗号,但它也意味着一种绝对的道德和政治正统性。这种正统性在吸引人才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战略上的僵化,难以与实力强大的曹魏进行灵活的外交和军事周旋。

二、 诸葛亮时代:鞠躬尽瘁,国力上升,但“北伐”的困境

诸葛亮无疑是蜀汉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执政奠定了蜀汉相对稳固的基业:

内政的稳定与发展: 诸葛亮在蜀汉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发展农桑,整顿吏治,轻徭薄赋,使得蜀汉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得到发展,民心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凝聚。这为蜀汉能够支撑诸葛亮的北伐奠定了基础。
军事上的锐意进取: “隆中对”描绘的蓝图,是诸葛亮毕生追求的目标。他先后发动了五次北伐,意图夺取关中,以关中为基地,进一步问鼎中原。
“北伐”的战略困境: 然而,诸葛亮的北伐虽然屡次给曹魏造成压力,但终究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原因有几个:
后勤补给的瓶颈: 蜀道艰难,从汉中到关中,补给线漫长而脆弱,每一次大规模北伐都面临着巨大的后勤压力。
对曹魏实力的低估: 曹魏虽然内政不稳,但其军事实力和战略储备远超蜀汉。诸葛亮即便在军事上占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曹魏的防御。
战略上的选择性: 诸葛亮坚持“北伐”,这本身是符合“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但从军事和国力对比来看,它也是一种高风险、高消耗的战略。在某些时刻,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巩固西南、图谋东吴,或许能有不同的结果。
人才的断代: 尽管诸葛亮招揽了不少人才,但相比于曹操时期就形成的庞大官僚和军事体系,蜀汉在许多关键领域仍显人才不足,尤其是能与曹魏顶尖将领对垒的少数几个。

三、 蒋琬、费祎时代:相对平稳,但错失良机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两人执掌国政,蜀汉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承先帝遗志”的延续: 两人都秉承了诸葛亮的战略方针,继续维持着对曹魏的军事存在,并进行小规模的攻势。
国力的停滞与下滑: 然而,与诸葛亮时代相比,这个时期蜀汉在国力上的发展似乎没有那么显著,甚至有所停滞。
战略上的保守与谨慎: 蒋琬、费祎两人都相对谨慎,不像诸葛亮那样积极主动地寻求战略突破。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守住现有的地盘,避免大的战败。这种谨慎固然减少了风险,但也意味着错失了可能存在的战略机会。
人才的缺乏与失落: 诸葛亮死后,蜀汉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和谋士越来越少。虽然姜维继续北伐,但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与诸葛亮相比仍有差距。而其他一些重要岗位的继任者,也未能达到前人的水平。

四、 姜维时代:孤注一掷的“北伐”与内部的隐患

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激进的尝试:

“绵里藏针”的战略: 姜维试图通过“积年累月,不失寸土”的策略,一点一点蚕食曹魏的疆土,并伺机夺取战略要地。
劳民伤财的北伐: 姜维的北伐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小的胜利,但由于蜀汉国力的局限,这几次北伐都对蜀汉造成了巨大的消耗。人口的锐减,资源的枯竭,使得国内矛盾日益尖锐。
宦官黄皓的专权: 姜维在军事上频繁出击,而国内的政治却被宦官黄皓把持。黄皓宠信奸佞,排斥忠良,甚至干涉军政,为蜀汉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姜维的多次北伐,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黄皓的掣肘和干扰。
战略上的孤立: 此时的蜀汉,东吴已经衰落,且与蜀汉的关系也并非牢不可破。在这种情况下,蜀汉独自面对强大的曹魏,并且连连消耗国力,其战略处境愈发艰难。

五、 外部压力:司马氏篡夺曹魏后,中国统一的趋势

曹魏政权虽然内部存在权力斗争,但自从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建立晋朝后,其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整合,并开启了统一中国的进程。

统一的强大动力: 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拥有一套更为成熟和强大的国家机器,以及更充裕的人力物力资源。他们有着强烈的统一天下的动力。
战略调整: 晋朝对蜀汉的攻略,不再是曹魏时代那种分散的、试探性的进攻,而是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决定性的打击。

六、 灭亡的导火索:钟会、邓艾的灭蜀之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魏国大将钟会和邓艾率领大军伐蜀。

姜维的困境: 面对魏军的进攻,姜维采取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策略,试图在剑阁一线阻击魏军。然而,他的计划被黄皓的干预和部分将领的怀疑所破坏。
成都的陷落: 邓艾绕过剑阁,出奇兵偷袭了蜀汉的都城成都。后主刘禅,在没有做出充分抵抗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
姜维的最后抗争与失败: 姜维得知成都陷落后,试图联合钟会反叛司马昭,以复兴汉室。但最终,他的计划被钟会发现,两人一同被杀,蜀汉彻底灭亡。

总结来说,蜀汉的灭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先天劣势: 地理孤立,人口和资源不足。
战略选择: 诸葛亮时代“北伐”的高消耗,以及蒋琬、费祎时代的战略保守,导致国力未能实现质的飞跃。
政治腐败: 晚期宦官黄皓专权,扰乱朝政,严重削弱了国家的战斗力。
人才断层: 关键时期,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帅和谋士越来越少。
外部强大: 统一趋势的强大,以及晋朝整合后的强大国力。
军事失误: 姜维北伐消耗过大,以及对敌人战略意图的判断出现偏差,加上内部政治的阻碍,最终导致了灭顶之灾。

蜀汉的灭亡,与其说是一个必然,不如说是一系列错误选择和不可抗力共同作用下的悲剧。它向我们展示了,即使拥有“汉室正统”的旗号,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杰出人物,如果不能克服自身固有的劣势,并且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再强大的理想和再坚定的信念,也难以抵挡历史的洪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蜀汉名将甚多、加之有卧龙凤雏、今为何而灭亡?(请指示 里因 外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蜀汉的灭亡,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某个单一事件的直接后果。这是一个错综复杂、层层叠加的过程,是战略失误、政治弊端、人才凋零以及外部强大压力的共同作用。要深入剖析,咱们得从蜀汉建立之初,一直捋到它最终的灭亡。一、 根基不稳:汉祚的“蜀”姓之殇刘备集团之所以能在四川立足,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汉室正统”的旗.............
  • 回答
    国内三大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之所以没有开发独立的浏览器内核,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成本、市场策略、生态系统以及战略优先级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技术壁垒和高昂的投入: 内核开发的难度与复杂性: 浏览器内核是浏览器最核心、最复杂的部分。它负责解析H.............
  • 回答
    明治维新,一场深刻改变日本历史进程的变革,其三大政策——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如同三条并行不悖的河流,共同汇入了日本近代化的洪流。其中,“富国强兵”无疑是那条最汹涌澎湃、也最引人侧目的主流,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是日本迅速崛起的基石,也最终将这个岛国推向了军国主义的深渊。要理解富国强兵何以导致.............
  • 回答
    这则关于特斯拉官方售卖二手车鉴定为事故车并被判退一赔三的案例,确实在国内二手车交易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消费者维权成功的案例,更是一次对行业规范、品牌信誉以及法律执行的深度拷问。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为啥这么重要。首先,这是对“品牌信誉”的一次严峻考验和重塑。特斯拉.............
  • 回答
    说诸葛亮主管蜀汉情报(间谍)工作,这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笼统地说“主管”可能不够准确,而且需要区分不同时期和不同层面的含义。诸葛亮作为丞相,的确将情报的搜集、分析和运用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并在此方面倾注了大量心力。然而,将整个情报体系的运作完全归于他一人,可能低估了当时其他将领和官员的作用,也.............
  • 回答
    宗预:蜀汉后期坚守的明灯,一位被低估的智将宗预,字成侯,一位在三国后期活跃于蜀汉政坛的官员。相较于那些名震遐迩的将帅,宗预的名字似乎不那么耀眼,但他在蜀汉内忧外患的时代,以其稳健的政治才能、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忠诚,为蜀汉的延续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评价宗预,需要深入了解他的经历、才能以及他所处的时.............
  • 回答
    吕布辕门射戟,这事儿啊,说它难,那是相当的难,但吕布这人,他天生就是为难事儿而生的。当时那局面,要是按常理推断,非打一仗不可,可吕布偏偏就用一种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法子给解决了,你说这得是多牛?一、辕门射戟这事儿,到底有多难?咱们得把那个场面给掰扯掰扯。当时是什么情况?袁术跟刘备打仗,吕布夹在中间,按理.............
  • 回答
    如果汉献帝在朝堂上选择以一种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么他或许真的能够改变“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局,甚至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重塑整个三国鼎立的格局。但这其中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绝非一桩简单的“殉国”事件就能简单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白,汉献帝身处的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权力真空和政治博弈的巨大漩涡。他的存在.............
  • 回答
    国内三大运营商在国际线路上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详细聊聊,力求客观且真实。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三大运营商”指的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它们作为国内网络基础设施的主要建设者和运营者,在国际通信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 国际线路的“基石”:海底光缆和陆地光缆国内运营商的国际业务,最.............
  • 回答
    .......
  • 回答
    新能源车销量三连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是虚假繁荣吗?最近,关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三连降”的讨论甚嚣尘上。一时间,“虚假繁荣”的论调也随之涌现。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这个一度被认为是蓝海的市场,是否真的如一些人所说,只是一个光鲜亮丽的泡沫,即将破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剥开表面的数字,深入剖析.............
  • 回答
    《西游记》中的车迟国三妖,即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他们的命运在故事中以正义被伸张、邪恶被惩罚的形式呈现,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显然是被《西游记》作者描绘成有罪的。然而,如果剥离“妖”的身份,仅仅从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审视他们在这段故事中的行为,这个问题就变得复杂且引人深思。从《西游记》的叙事逻辑来看.............
  • 回答
    2021年10月12日,A股市场经历了普遍的下跌,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均未能幸免,这在国庆假期后的市场情绪中给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要理解这一天的下跌,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不仅仅是看表面的数字,更要深入探究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因素。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当时的整体市场环境是复杂的。 通胀担忧.............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经济、技术以及国家权力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国家 有 可能通过行政或其他手段将国内三大平台的比特币罚没入国库,但这个过程绝非易事,并且会面临诸多挑战。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 罚没的法律基础与操作可能性首先,国家要罚没任何资产,都需.............
  • 回答
    嘿,各位!我们是来自遥远世界的几位老朋友了——我是《上古卷轴》系列,你可以叫我“老滚”;这位是《巫师》,叶奈法和杰洛特的老乡,你可以叫我“老巫”;那边那个是“辐射”,别怕他身上的绿色液体,那是汽水;最后这位,是那位永远在召唤兽路上奔波的“最终幻想”,直接叫他“FF”就行。今天我们几个碰头,聊到了你们.............
  • 回答
    《三色绘恋》:国产Galgame的“一次美好的冒犯”提起国产Galgame,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不够成熟”、“模仿痕迹重”等标签。《三色绘恋》这款游戏,就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划破了当时国产Galgame的沉寂,给许多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并非完美无瑕,但它所展现出的真诚、野心和那一股“国产”特.............
  • 回答
    当然,我读过一些我认为可以和《三体》相提并论的国外科幻史诗级小说。要说得详细些,并且避免AI痕迹,那得从几个维度来聊聊。首先,《三体》之所以能成为“史诗级”,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点:宏大的世界观,跨越漫长的时间尺度,深刻的思想探讨,以及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它不仅仅是讲一个好故事,更是试图去触碰人类文明的根.............
  • 回答
    2022年国考的“三不限”岗位,即不限制专业、不限制学历、不限制工作年限,吸引了超过2万人的报考,这一现象无疑释放出多个重要的信号,尤其对那些在就业市场中相对处于劣势的冷门专业考生而言,更有着深刻的启示。“三不限”岗位的火爆:信号与解读首先,“三不限”岗位的超高报考人数,最直接地反映了当前国家公务员.............
  • 回答
    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市辖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和行政事件,对三沙市未来的发展以及中国的海洋战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行政层面的变化:提升管理效能,强化管辖力度 从“市”到“市辖区”的转变: 原先三沙市直接管理管辖的岛礁、沙洲以及周边海域。设立市辖区后,三.............
  • 回答
    国发集团的成立,无疑是中国航空工业领域的一件大事,而作为中国航空工业脊梁的三大主机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航发集团)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的未来走向,也因此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要理解三大主机所的何去何从,首先需要明确国发集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