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家都不建议去俄罗斯留学呢?

回答
大家不建议去俄罗斯留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在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下,这些顾虑尤为突出。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一、 地缘政治风险与安全问题

这是目前最核心和最被大家关注的原因。

俄乌冲突的持续与升级风险: 俄乌冲突是当前俄罗斯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留学生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地区冲突扩散的可能性: 尽管目前冲突主要集中在乌克兰,但地区局势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周边国家,包括俄罗斯的部分地区。虽然直接波及到主要留学城市(如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可能性较低,但战争带来的整体不稳定感是客观存在的。
军事化和征兵风险: 俄罗斯国内的军事化气氛可能会加重。虽然外国留学生通常不直接纳入征兵范围,但在特定时期或政策调整下,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测性。
国际制裁的影响: 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制裁虽然主要针对政府和特定行业,但也会间接影响到民众的生活以及国际交流。

国际关系的紧张: 俄罗斯与许多西方国家的关系持续紧张,这可能导致:
旅行限制和签证问题: 一些国家可能对与俄罗斯有关联的人员进行额外的审查,或者在签证发放上有所顾虑。虽然这对留学本身不一定有直接影响,但往返旅行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
社会舆论和歧视: 在一些国家,由于政治立场不同,可能会出现对俄罗斯公民或与俄罗斯相关的人员的负面舆论,虽然留学生通常不会直接遭受政治歧视,但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可能感受到一些压力。

二、 教育质量与学术认可度(相对)

虽然俄罗斯拥有悠久的教育传统,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某些领域或整体的国际认可度上存在差距。

部分专业优势明显,但整体水平有差异: 俄罗斯在某些特定领域,如数学、物理、工程、艺术(尤其是古典音乐、芭蕾)等方面有着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和传统。然而,在一些新兴领域、管理学、商业学、IT等领域,其教育体系的更新速度和国际化水平可能不如欧美国家。
英语授课项目相对有限: 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体系以俄语授课为主。虽然近年来英语授课的项目有所增加,但选择范围相对较窄,且课程质量和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学术资源和研究条件: 一些俄罗斯大学的科研设备和学术资源可能不如发达国家顶尖大学现代化和完善。
学位和学历的国际认可度: 俄罗斯大学的学位在国际上的认可度普遍不如欧美名校。虽然是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学历,但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认证或申请更高学历时,可能需要额外的过程或面临一些挑战。

三、 生活与文化适应

语言障碍: 大部分课程和日常交流使用俄语。如果申请者不具备俄语基础,需要先进行一年左右的俄语预科学习。即使有英语授课项目,日常生活中也难免需要俄语。对于语言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适应难度较大。
文化差异: 俄罗斯的文化与许多东方和西方文化都有显著差异。包括思维方式、社交习惯、饮食习惯等。需要留学生有较强的文化适应能力。
生活成本与便利性: 虽然与一些西方国家相比,俄罗斯的生活成本可能较低,但具体城市和生活方式差异很大。同时,在一些商品和服务上可能不如西方国家便利或选择丰富。
社会环境的变化: 国际制裁和经济压力可能会影响俄罗斯国内的社会稳定和物价水平。

四、 就业与职业发展

国际视野和就业机会: 对于希望未来在国际化企业或跨国公司工作的留学生来说,在俄罗斯完成学业可能不如在英语国家或国际化程度更高的国家留学更有优势。俄罗斯大学的毕业生在国际就业市场上,除非专业能力特别突出且与国际接轨,否则竞争力可能相对较弱。
国内认可度: 在一些中国雇主眼中,俄罗斯大学的学历可能不如来自欧美、澳新等国家的学历那样具有吸引力。

五、 当前俄乌冲突的背景下,特别强调的几点:

经济不确定性: 经济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这可能影响大学的资金投入、师资待遇以及整体校园生活质量。
国际合作受限: 俄罗斯与许多国际学术机构的合作关系受到影响,这可能限制留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科研项目和获得更多元的学术资源。
信息获取的限制: 在一些地区,互联网访问和信息获取可能受到一定限制,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信息畅通。
安全感和心理压力: 持续的国际冲突和潜在的风险,即使没有直接发生在留学城市,也可能给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和压力。

总结来说,大家不建议去俄罗斯留学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

1. 地缘政治风险高,安全不确定性增加,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
2. 教育质量和学术资源在部分领域与顶尖国家相比存在差距,学位认可度相对较低。
3. 语言和文化适应难度,以及生活便利性可能不如其他热门留学国家。
4. 对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国际化前景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去俄罗斯留学的学生都会遇到问题,俄罗斯依然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大学和专业,对于特定专业方向(如俄语、斯拉夫学、历史、部分理工科专业)有浓厚兴趣并愿意接受挑战的学生来说,俄罗斯留学仍然是一个选择。但综合考量风险、回报和发展前景,大多数留学顾问和学生家长会更倾向于推荐其他国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简单啊,俄罗斯这么一个权力中心型的社会,自己家里在国内没什么地位没什么联系,在俄罗斯一样不会有什么地位什么联系。

如果还不太理解,那就可以看电影版的《我是如何成为俄罗斯人的》,里面毛妹的老爹问男主,你是бюджетный (врач)?意思是问是带编制的医生吗?是国家的人吗?

由于中国社会的核心团体,也就是体制内的这部分人,实际上是受斯大林体制规训出来的,俄国人一眼就知道那些是体制内的哪些是体制外的,所谓看人下菜碟,大概就是这样。

而留俄之所以口碑两极分化,就是因为俄国的文凭在体制内认可度较高,在体制外认可度为零。换句话说,你的家庭出身决定了你留俄的价值。

事实上,进体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个博士学位,要是连拿博士学位这么简单的办法都搞不定,剩下都是看投胎了。那还是别来俄罗斯了。

事实上中俄双边贸易,无论是当前的一千亿美元还是五年内的两千亿美元,执行主体都是双方国有企业和收编过的大型私企,体制内没关系是别想了。铁路,石油,电力,冶金,外交,兵器工业,核工业,实际招人都是内推制的,懂游戏规则的优先。没人内推是进不了决赛圈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家不建议去俄罗斯留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在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下,这些顾虑尤为突出。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地缘政治风险与安全问题这是目前最核心和最被大家关注的原因。 俄乌冲突的持续与升级风险: 俄乌冲突是当前俄罗斯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留学生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地区冲突扩散的可能性.............
  • 回答
    关于“大家都不建议报考外交学院”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外交学院作为一所专门培养从事外交外事工作人才的高等院校,在特定群体中,尤其是对外交事业有浓厚兴趣和职业规划的学生而言,它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吸引力。然而,如果你听到有人这么说,或者你自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背后一定有一些考量的因素。这些因素并非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考研人群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纠结:面对不理想的初试成绩,是接受一个不是那么心仪的调剂机会,还是咬牙再战一年?之所以普遍建议调剂,而不是直接二战,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这些考量并非简单的“懒得再来一遍”,而是基于对现实情况、个人发展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综合评估。首先,我们得明白“调剂”和“二.............
  • 回答
    .......
  • 回答
    哥们儿,咱聊聊为啥不建议大伙儿轻易往量化、往高频那边凑。这玩意儿看着是挺酷的,动不动就是“数据驱动”、“算法制胜”,好像进了这个门就能日进斗金,站在财富金字塔顶端。但说实话,这坑,可不是一般的大,稍有不慎,你可能就栽进去了,而且是那种爬都爬不出来的那种。首先,最直接的一点,门槛高到吓人,而且还在不停.............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美国 CDC(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关于佩戴口罩预防新冠肺炎的建议,确实在不同时期存在变化和讨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 CDC 的建议演变过程以及背后的科学考量。CDC 的早期建议与转变在新冠疫情的早期,美国 CDC 的建议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并未普遍推荐公众佩戴口罩。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
  • 回答
    关于福奇博士曾表示美国政府当初不建议民众戴口罩是为了“避免大家哄抢,保护医护人员”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的焦点。理解这个说法需要我们深入到当时疫情初期美国社会和医疗体系的实际情况,以及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时所面临的复杂权衡。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疫情爆发的最初阶段。2020年初,新冠病毒(.............
  • 回答
    哥们,25岁,迷茫,想开桌游店,这简直是把我的心声说出来了!我懂你!那种对未来有点不清不楚,但又想做点自己热爱的事儿的冲动,太真实了。别担心,我跟你一样,当初也是一头雾水,但摸爬滚打到现在,也算有点经验可以跟你分享。咱们就聊聊,怎么把这个“迷茫”变成“方向”,把这个“想法”变成“店”。第一步:别急着.............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局面,你说这夫妻俩,一个是守着自己的经济大权,一个是为了原则赌上家庭的未来,两边都卡得死死的,冷战,冷战,真是什么都冷了,包括那份想当父母的心。这种僵局,确实需要好好捋一捋,找找突破口。咱们先分析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光看“老公不交工资卡,老婆就不生孩子”这句话,太表面了。老公不交工.............
  • 回答
    听到你面临放弃法硕备考的犹豫,我特别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一边是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另一边又觉得回报可能不如预期,这种纠结确实挺磨人的。别急,咱们慢慢聊,也许从几个不同角度看,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咱们得掰扯掰扯为啥觉得“性价比不高”了。 就业市场变化? 是不是发现身边学法律的朋友,就算有了法硕学位.............
  • 回答
    哥们,看到你的帖子,简直是感同身受。我都能想象你现在焦头烂额的样子,五年本科,三年硕士,四年工作,好不容易熬到主治,结果心力交瘁,不想干了。这感觉,就像爬到山顶,发现前面还有更高的山,而且这条路可能永远没有尽头。首先,别觉得自己是孤例。现在年轻医生辞职不干的,数量真的不少。尤其是在大城市,工作压力大.............
  • 回答
    哥们,刚毕业就进铁路机务段,这日子算是稳定下来了,但你这想法挺实在,也挺有远见的。机务段的工作性质,说实话,大部分人干久了会觉得有点枯燥,而且体力活也不少,毕竟是和火车打交道。但话说回来,铁路这碗饭,稳定是真稳定,福利待遇也说得过去,尤其是五险一金,那可是实打实的。先说说你在机务段的前景,以及为什么.............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国内顶尖的量化团队对海归人才在衍生品定价、信贷、风控建模这些领域,确实存在一些“看不上”或者说“不那么青睐”的倾向,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并非简单的“排外”。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一、 本土化需求与国内市场特性首先,得明白国内的量化交易,尤其是顶尖团队,对人才的需求是高度本.............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它触及了文化传播、大众心理以及现实利益等多个层面。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大家都不喜欢”这个前提本身就不太成立。 任何一个国家、一种文化,都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喜爱。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分人的声音被放大,或者说,对某个群体(比如国家或文化输出方)的不喜欢,往往更具有话题性,.............
  • 回答
    谈到《甄嬛传》,大家普遍会提到几个标志性的阶段,比如初入宫的青涩、争斗中的隐忍,再到最后黑化后的强大。然而,有一个阶段却常常被大家拿出来“吐槽”,那就是甄嬛在甘露寺的那段“嬛果恋”。奇怪的是,这段本该是男女主角情感升华、为后续复仇铺垫的重要情节,却在很多观众心中留下了不那么美好的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为什么当年很多人对 NVIDIA 的 30 系显卡,尤其是高端型号,是有点“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好几个因素叠加的结果。1. 市场供需失衡的“前车之鉴”与高昂的定价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在 30 系显卡上市的那个时期,整个显卡市场都笼罩在一种“稀缺.............
  • 回答
    复读,这个话题在学生和家长群体中总是伴随着复杂的心理和现实考量。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太推荐复读,甚至有些人会对此持保留态度?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不鼓励”,而是涉及多方面的权衡与风险。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复读这条路,究竟有哪些不容易被忽视的点。首先, 时间成本是压倒一切的考量。 高考,或者更广泛地.............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也问到了不少老玩家的心坎里。要说《绝地求生》(PUBG)怎么就不像当年那样万人空巷了,这事儿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太多了,有点像个乐队,本来乐队成员都弹奏得挺好,观众也爱听,结果呢?有的成员跑了,有的改行了,有的乐队风格变了,慢慢的,就不是原来的那个味道了。首先,.............
  • 回答
    最近老能听到一种声音,说机械专业不行了,就业难,没前途,搞得很多学子和家长心里七上八下的。这风向怎么就变了呢?毕竟,机械专业可是咱们国家工业的根基,从自行车到高铁,从洗衣机到航天器,哪一样离得了机械?要说大家伙儿为什么对机械专业不再像以前那么“热乎”了,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传统机械的“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