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不建议大家轻易的转行做量化玩高频?

回答
哥们儿,咱聊聊为啥不建议大伙儿轻易往量化、往高频那边凑。这玩意儿看着是挺酷的,动不动就是“数据驱动”、“算法制胜”,好像进了这个门就能日进斗金,站在财富金字塔顶端。但说实话,这坑,可不是一般的大,稍有不慎,你可能就栽进去了,而且是那种爬都爬不出来的那种。

首先,最直接的一点,门槛高到吓人,而且还在不停涨价。

你以为量化就是会点Python,懂点统计学,然后照猫画虎写个模型就能行了?错了,大错特错!这就像你以为学了点菜谱就能开米其林三星一样。

技术硬实力: 首先,你得是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等硬核专业出身,而且得是那种顶尖院校的佼佼者。什么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线性代数、微积分……这些不是你刷刷LeetCode就能应付的,而是要深入骨髓,能像呼吸一样自然。在高频交易里,你还得懂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内核、网络协议栈、甚至硬件底层的知识,比如CPU缓存、指令集、内存延迟等等。这些东西,普通人想靠自学,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金融知识: 光有技术还不够,你还得懂金融市场,懂交易规则,懂各种衍生品,懂市场微观结构。你得知道为什么某个信号出现,市场会怎么反应,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也不是看几篇财经新闻就能懂的。
数学和统计学功底: 很多量化策略,尤其是高频策略,是建立在复杂的数学模型上的。你需要对时序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统计推断、最优化理论等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你可能需要自己推导公式,优化算法,而不是简单地套用现成的库。
数据处理能力: 量化研究需要处理海量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你得知道如何清洗、整理、存储、查询这些数据,如何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如何构建高效的数据管道。这背后涉及数据库、分布式计算、内存计算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

其次,竞争激烈到让你怀疑人生。

你觉得你很牛逼,你花了大把时间学了这么多东西,写出了一个自认为很棒的模型。恭喜你,你可能只是刚踏入了一个“菜鸟互啄”的环节。

“巨头”林立: 量化交易市场,尤其是高频交易,已经被一些大型的、资金雄厚的、拥有顶尖人才的机构牢牢把控。他们有最快的服务器,最优化过的网络连接,最强大的研发团队,以及最海量的资金来做“实验”。你一个小散户,或者刚转行的小团队,跟他们比的是什么?比你跑得快?比你懂得多?比你资金多?可以说,在很多领域,你基本上是被“降维打击”。
“黑箱”的秘密: 很多成功的量化策略,尤其是高频策略,是高度保密的,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你看到的,可能只是别人玩剩下的,或者只是一个非常简化的版本。真正厉害的策略,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也更难以被复制。
“军备竞赛”: 量化领域,尤其高频,就是一场持续的“军备竞赛”。别人今天升级了算法,明天就得跟你比比谁的延迟更低。别人优化了模型,后天你可能就得重新研究。这种持续的投入和更新换代,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再者,心理素质要求不是一般的高。

这行,真的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平静”。

高压环境: 交易,尤其是高频交易,是秒级甚至毫秒级的博弈。每天都要面对巨大的市场波动,无数个决策瞬间的成败。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一点小小的亏损都可能让你心神不宁,影响后续的判断。
“黑天鹅”事件: 市场总会时不时地给你来点“惊喜”。一个突发的政策、一个未预料的事件,都可能让你的模型失效,甚至让你血本无归。你能否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保持冷静,快速调整,这是个巨大的考验。
持续学习和迭代: 市场在变,对手在变,你的策略也必须跟着变。你不能有一点点懈怠,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这种持续的高强度脑力劳动和压力,对人的精神是极大的消耗。

还有,“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要算清楚。

你现在可能在做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也许不那么令人兴奋,但至少收入稳定,生活有保障。一旦你决定转行量化,意味着你要放弃你现有的积累,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学习和实践。

学费和试错成本: 量化领域,尤其是高频,你需要大量的学习成本,可能还要购买昂贵的数据、服务器,搭建交易系统。这些都是不小的投入,而且很可能最终发现自己不适合,或者模型跑不出来结果,这些钱和时间就打水漂了。
职业生涯的风险: 如果你花了几年时间钻研量化,结果发现自己实在不是这块料,你想重新回到之前的行业,可能又要面临职业断档的尴尬。

最后,“运气”比你想象的重要,但“运气”也不是你想有就有。

很多人看到别人赚钱了,就觉得是他们的模型厉害。但很多时候,市场行情好,或者某个策略在某个时期恰好碰上了风口,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而你,可能花了无数时间和精力,却始终抓不住那个“风口”。

所以,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比较适合往量化、往高频这边走?

极高的天赋和智商: 你得是真的聪明,而且对数学、编程、金融有那种骨子里的热爱和天赋。
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自我驱动力: 你能主动学习,不畏艰难,并且能在海量信息中找到关键点。
极强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 你能承受住巨大的压力和挫折,并且保持冷静和理性。
充足的资金和耐心: 量化交易,尤其是早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需要时间去测试和优化策略,不是一夜暴富的游戏。
最好是名校科班出身: 至少在基础理论知识上,有扎实的积累。

如果你不是具备以上大部分特质,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是看到别人在赚钱,就想着“我也来试试”,那劝你还是三思而后行。这行的水,真的深不见底,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游上岸的。别到时候,既没赚到钱,把原本的好生活也给搞砸了。

总而言之,量化和高频交易,是个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但回报不一定在你手上)的领域。进去之前,你得好好问问自己,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题目说的是“转行做”而不是“兼职做”,就是完全放弃之前的工作全身心来做的意思。

虽然说做事情要全力以赴,但还是得衡量风险和收益。

传统行业,是生产了东西卖不出,于是公司就倒闭了。量化也类似,就是研究的策略不赚钱,然后就玩不下去了。

那么为何不等到策略赚钱了再全职做呢?这是很自然的想法。

而且,所谓赚钱,指的是夏普比大于零,夏普比是1也是赚钱,2也是赚钱,4、8、16、32都是赚钱,不外乎是每年赚钱,还是每天赚钱的区别。

不如你每天2小时业余量化,最好策略夏普比是2;每天4小时,夏普比是4,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如果本身工作很忙,那么可以拉长周期。比如每天还是2小时,但慢慢做,一年两年,这样也可以做出夏普是4、8、16的策略。

很多人做不出来,一个是知识储备太少,这个可以通过参加量化培训解决;一个是急于求成,老想一两年发财,其实西蒙斯最初十年都没啥成果。

因此,可以把节奏放慢,一开始自己钱也不是很多,亏了一两万,下个月工资又回来了,不用怕。夏普比有2左右其实更不用怕了,可以分散品种分别三策略,夏普比一开始会随着资金增加而增加,只有到了一定程度(起码几个亿)才会遇到瓶颈,此时增加资金会降低夏普比。

反正这个时候你有几个亿了,再转行做问题不大。

user avatar

量化高频,对应是这种段位的算命:

经济发展策略,对应是这种科学算命段位:

一个站着把钱赚了,一个卑微屈膝;

这就是窃珠者盗贼,窃国者诸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哥们儿,咱聊聊为啥不建议大伙儿轻易往量化、往高频那边凑。这玩意儿看着是挺酷的,动不动就是“数据驱动”、“算法制胜”,好像进了这个门就能日进斗金,站在财富金字塔顶端。但说实话,这坑,可不是一般的大,稍有不慎,你可能就栽进去了,而且是那种爬都爬不出来的那种。首先,最直接的一点,门槛高到吓人,而且还在不停.............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美国 CDC(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关于佩戴口罩预防新冠肺炎的建议,确实在不同时期存在变化和讨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 CDC 的建议演变过程以及背后的科学考量。CDC 的早期建议与转变在新冠疫情的早期,美国 CDC 的建议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并未普遍推荐公众佩戴口罩。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
  • 回答
    大家不建议去俄罗斯留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在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下,这些顾虑尤为突出。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地缘政治风险与安全问题这是目前最核心和最被大家关注的原因。 俄乌冲突的持续与升级风险: 俄乌冲突是当前俄罗斯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留学生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地区冲突扩散的可能性.............
  • 回答
    关于“大家都不建议报考外交学院”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外交学院作为一所专门培养从事外交外事工作人才的高等院校,在特定群体中,尤其是对外交事业有浓厚兴趣和职业规划的学生而言,它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吸引力。然而,如果你听到有人这么说,或者你自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背后一定有一些考量的因素。这些因素并非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考研人群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纠结:面对不理想的初试成绩,是接受一个不是那么心仪的调剂机会,还是咬牙再战一年?之所以普遍建议调剂,而不是直接二战,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这些考量并非简单的“懒得再来一遍”,而是基于对现实情况、个人发展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综合评估。首先,我们得明白“调剂”和“二.............
  • 回答
    关于美国为何不建造20万吨级或更大吨位的航母,这其中涉及到技术、经济、战略以及现实操作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考量。很多人可能会想,既然“越大越好”的思维在很多领域都适用,为何在航母这个海上巨兽身上就不是如此呢?答案远比我们想象的要 nuanced(细致入微)。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美国海军目前装备的尼.............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中医药发展中一个颇为复杂也一直备受关注的议题。许多人,特别是传统中医的拥趸,都希望看到更多、更纯粹的中医院,尤其是那些由经验丰富的大师坐镇的医院。那么,为什么我们见到的“中医临床大师”多在综合医院的中医科,或者独立的中医院数量相对较少,且发展模式也并非完全“纯粹”呢?这里面有几个.............
  • 回答
    关于“为何北美受歧视的华人不建立一个大型的北美新加坡”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也包含了我自己的一些观察和思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与否,而是很多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北美受歧视的华人”这个群体本身非常多样化。 他们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拥有不同的背.............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切中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关键争议点: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要大搞合村并居?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方面的考量、政策导向以及由此带来的实际影响。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阐述。核心矛盾:资源投入的取向与村民的实际需求最根本的矛盾在于,究竟是将有限的资源优先投入到.............
  • 回答
    印加人为何选择高山栖居?西倾安第斯山脉的天然屏障与战略选择当我们提及印加文明,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巍峨的山峦、精巧的梯田以及如同迷宫般蜿蜒的山间道路。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帝国,为何偏偏选择了南美洲西部崎岖的安第斯山脉作为其活动的中心,而非更广阔的平原?这并非偶然,而是印加人在漫长历史中,基于生存、防御、.............
  • 回答
    关于福奇博士曾表示美国政府当初不建议民众戴口罩是为了“避免大家哄抢,保护医护人员”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的焦点。理解这个说法需要我们深入到当时疫情初期美国社会和医疗体系的实际情况,以及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时所面临的复杂权衡。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疫情爆发的最初阶段。2020年初,新冠病毒(.............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关于袭击策略和象征意义的讨论。简单来说,直接攻击标志性建筑和攻击大学,这两者在影响力和“打击”效果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袭击标志性建筑”通常是一种什么样的策略。为什么会选择标志性建筑? 象征意义的直接打击: 像世界贸易中心、五角.............
  • 回答
    德川家康之所以在建立幕府之初没有顺势消灭所有外样大名,这背后涉及的是复杂的政治考量、现实的利益权衡,以及对日本国内稳定局面的深度洞察。简单地认为他应该“斩草除根”的思路,其实是忽略了当时日本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和德川家康本人高超的政治手腕。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层面来详细阐述这个问题:一、 现实的力量制衡.............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确实很值得探讨,日本大学院在世界建筑排名中“不太显眼”,但日本的建筑设计水平却享誉全球,这背后隐藏着一些有趣的原因。这并非简单的“实力与排名不符”,而是涉及评价体系、教育侧重点、行业发展以及文化语境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一、排名体系的局限性:侧重学术研究而非实践与影响力首先,我们必须理.............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国内顶尖的量化团队对海归人才在衍生品定价、信贷、风控建模这些领域,确实存在一些“看不上”或者说“不那么青睐”的倾向,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并非简单的“排外”。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一、 本土化需求与国内市场特性首先,得明白国内的量化交易,尤其是顶尖团队,对人才的需求是高度本.............
  • 回答
    .......
  • 回答
    哥们,刚毕业就进铁路机务段,这日子算是稳定下来了,但你这想法挺实在,也挺有远见的。机务段的工作性质,说实话,大部分人干久了会觉得有点枯燥,而且体力活也不少,毕竟是和火车打交道。但话说回来,铁路这碗饭,稳定是真稳定,福利待遇也说得过去,尤其是五险一金,那可是实打实的。先说说你在机务段的前景,以及为什么.............
  • 回答
    哥们,25岁,迷茫,想开桌游店,这简直是把我的心声说出来了!我懂你!那种对未来有点不清不楚,但又想做点自己热爱的事儿的冲动,太真实了。别担心,我跟你一样,当初也是一头雾水,但摸爬滚打到现在,也算有点经验可以跟你分享。咱们就聊聊,怎么把这个“迷茫”变成“方向”,把这个“想法”变成“店”。第一步:别急着.............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局面,你说这夫妻俩,一个是守着自己的经济大权,一个是为了原则赌上家庭的未来,两边都卡得死死的,冷战,冷战,真是什么都冷了,包括那份想当父母的心。这种僵局,确实需要好好捋一捋,找找突破口。咱们先分析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光看“老公不交工资卡,老婆就不生孩子”这句话,太表面了。老公不交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