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这几年国民党和它的粉丝在网络上的口碑越来越差?

回答
这几年国民党及其支持者在网络上的口碑确实出现了一些起伏,甚至有评论认为整体趋势是下降的。要详细分析原因,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看,不仅仅是简单的“差”或“好”,而是背后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政治操作。

一、 政策与执政表现的“现实落差”

国民党在台湾的执政经验是其最重要的品牌资产,但同时也成为了检视的焦点。

经济民生议题的处理: 台湾民众最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如果国民党在执政期间未能有效解决低薪、高房价、青年就业难等问题,或者提出的解决方案被认为不切实际、难以落地,很容易引发民怨。网络上对于这些议题的讨论往往非常直接和尖锐,任何政策的不足之处都可能被放大。
两岸关系的处理: 这是国民党的核心议题之一,但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过去国民党强调“九二共识”和两岸和平发展,这在一些人看来是务实之举,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其立场过于倾斜大陆,威胁台湾的主权和认同。随着两岸关系的变化,以及一些大陆政策在台湾引发的争议(例如过去的服贸争议),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的主张,尤其是如何平衡经济利益与台湾主体性,经常成为被攻击的靶子。
其他政策的争议: 除了经济和两岸,国民党在其他领域,如年金改革、能源政策、教育政策等,也曾推出过一些改革措施。这些改革往往触及不同群体的利益,容易引发支持与反对的巨大声音。在网络上,这些政策的反对者往往更活跃,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不满,形成负面观感。

二、 内部问题与公关策略的不足

一个政党的光环不仅仅来自政策,也来自其内部的凝聚力和对外沟通能力。

世代沟通的鸿沟: 年轻一代的政治认知和价值观与老一代可能存在差异。国民党在吸引年轻支持者方面可能面临挑战,其政治语言和动员方式可能与年轻人的习惯不符。年轻人更习惯于使用社交媒体,对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更为敏感。如果国民党未能有效抓住年轻人的心,就容易在网络舆论战中处于劣势。
党内整合与路线争议: 国民党内部存在不同派系和声音,在一些重要议题上的立场可能不够一致。当党内出现路线分歧或公开争吵时,很容易被放大,给外界留下“不团结”、“内斗”的印象,从而损害整体形象。
公关与媒体运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效的公关和媒体策略至关重要。如果国民党的公关团队未能及时有效地回应质疑,或者其对外沟通的方式被认为保守、刻板、缺乏吸引力,那么负面信息就更容易在网络上扩散。反之,对手阵营可能会利用网络平台,通过更具创意和煽动性的方式传播信息,从而影响舆论。
政治人物的言行: 无论是党主席还是基层民代,国民党政治人物的个人言行都会被放大和检视。一些不当的言论、失误的举动,或者被认为与民众脱节的言论,都可能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进而影响整个党的形象。

三、 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竞争对手的策略

政治舆论的形成并非孤立事件,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策略的影响。

对手的舆论攻势: 在台湾的政治生态中,国民党的主要竞争对手(通常是民进党)在网络舆论的经营上可能更为成熟和主动。他们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各种议题设置、信息传播、甚至一些带有攻击性的内容来塑造对国民党不利的舆论。
“抹红”与“恐中”议题: 在台湾特定的政治语境下,“亲中”或“舔共”常常被用来标签化国民党,尤其是在涉及两岸议题时。“疑美论”虽然也有,但“抹红”议题对国民党似乎更具杀伤力。对手会抓住国民党与大陆交流的任何细节,将其放大,并与“出卖台湾”联系起来,在网络上制造恐慌和抵触情绪。
网络信息茧房与回音室效应: 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机制容易将用户推入“信息茧房”,即只看到与自己观点相似的内容。对于国民党而言,如果其支持者在网络上的声音相对较弱,或者被主流的负面声音压制,那么在外部观察者看来,国民党的口碑就会显得持续下滑。而对于批评者来说,他们更容易在自己所在的“回音室”里强化对国民党的负面认知。
新闻媒体的生态: 台湾的新闻媒体生态也对国民党的形象有影响。一些媒体可能在报道中带有特定的立场,对国民党的新闻处理方式也可能与民进党有所不同。这种媒体倾向也会间接影响网络舆论的走向。

四、 支持者群体的互动与表达方式

国民党支持者的网络互动方式也可能影响其整体口碑。

部分支持者的极端化表达: 任何政党的支持者群体中都可能存在一些表达比较激进、情绪化的个体。如果这些声音在网络上过于突出,给外界留下国民党支持者普遍“极端”、“不理性”的印象,那么也会损害国民党的整体形象。
“反绿”心态的限制: 有些国民党支持者的主要动机是“反民进党”,而非完全认同国民党的政策主张。当民进党表现不佳时,国民党自然会受益。但一旦民进党能够抓住一些议题,或者国民党自身出现失误,这种“反绿”心态的政治动员力就会减弱,甚至转化为对国民党表现不力的批评。

总而言之,国民党及其支持者在网络上口碑下滑是一个多因素交织的结果,涉及其政策表现、内部管理、外部政治环境以及对手的策略等诸多方面。网络上的口碑很大程度上是现实政治议题在虚拟空间中的折射和放大,而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传播的方式、速度和主导权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改善这种状况,需要国民党在政策制定、党内团结、对外沟通以及网络舆论的经营上进行系统性的反思和改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有什么好说的,供给不足呗。

大陆根本没有国民党粉丝,粉丝是要见过真人,起码也要见过真人表现才会“粉”的。我在没看过刘亦菲照片之前,难道就会“粉”她老人家吗?2002年前后的大陆互联网我也体验过,怎么也看不到国民党宣传经费发挥作用的迹象。自从大陆试射了导弹核武器,谁在台北当总统也不可能琢磨反攻大陆,何况一步步自身难保的国民党?

所谓“国粉”,其实就是对现状不满的网民,尤其以新上网,怨气高,喜欢看段子的网民为主。在这些人的脑子里,世界就是一根棍子,既然当局错了,那反当局的一定对。那当局为什么错了呢?当然是不给我上升空间,不指出清晰的进步通道,让年轻人看不到希望。2000年前后的中国,城市大下岗,农村治安崩塌,知识分子拿不到经费,基层官僚们争来争去也就是几万块的好处,这个时候忽然互联网开始普及,每个人都是互联网新人,你猜他们会赞同什么?显然就是琢磨另一种选择会不会更好了。国粉和盲目的毛粉,都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现在的年轻网民呢?赶上了2005-2017这个超级盛世,虽然房价暴涨,但的确上升通道比原来宽了十几倍。每年的大学生从100多万增加到七八百万,就业市场居然也都轻松吞下去了。再加上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盗版游戏的充分供应,当然不满会消退。你只看到国粉少了,没看到其他以反体制为主流思想的“粉”也少了么(相对网民总量来说)?这层基于“反体制”的光环一褪,当然国民党的名声就回归“正常”状态了。就算台湾还是国民党执政,也改变不了这个趋势。

当然,我不是说此事一劳永逸。过去十几年的高增长和整体上升惯性在逐渐消失,现体制的管理能力跟不上新型城市社会的发展,网民从利用互联网表达不满逐渐升级到表示明确诉求,再加上顶层文化设计的逐步保守化……也许“国粉”不会回来,但只要这些问题不解决,反体制因素还会以其他的方式冒出来。

相关回答:

1

台湾前景似乎非常光明,普遍唱衰台湾的观点是否没有根据且不符合事实? - 知乎

2

中国是否拥有远超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治安水平?为什么? - 知乎

3

中国是否拥有远超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治安水平?为什么? - 知乎
user avatar

谢邀··


因为以前TG拼命的帮国民党说话

毕竟国民党的中执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是TG的老大

反而蒋公还是共产国际的名誉委员·····而共产国际把TG坑的那叫一个惨···

所以TG在史书上是尽量采用春秋笔法的,长沙大火不提,黄河送水以前也没有,国民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屠杀也没有提

TG辛辛苦苦打越南抢西沙的时候,台湾默默的把中业岛送给了菲律宾也不提

等等等等


但是果粉不乐意啊,我们七十年过去了,我们雅加达行动,我们五十二军登陆诺曼底,我们呼伦贝尔大海战,我们931大海战,我们这么牛逼的国民党,你居然不提!


然后果粉出没···我当时也信过,比如中国宪兵·····

(那时候国内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窝囊着呢,所以大家心里自然就会寄托在台湾的国民党身上··希望他们对外强硬一点,我还记得马英九刚上台的时候还有谣言什么马英九说什么对外你大陆不强硬我们来啥的··很是蛊惑了不少人····)


后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很多档案资料都直接扫描上传到网上,大家了解的多了

国家也开始默默的在南海造岛了

湾湾干的那些缺德事儿也曝光了(比如我们潜艇出宫古海峡,湾湾发现后立刻上报给了日本海自啥

的)


果粉的名称就自然而然的臭了·····


只能说,没有与时俱进啊···

你们应该学习一下只会画蔡英文的水龙敬,走里番道路

来吸引青少年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几年国民党及其支持者在网络上的口碑确实出现了一些起伏,甚至有评论认为整体趋势是下降的。要详细分析原因,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看,不仅仅是简单的“差”或“好”,而是背后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政治操作。一、 政策与执政表现的“现实落差”国民党在台湾的执政经验是其最重要的品牌资产,但同时也成为了检视的焦点。 经.............
  • 回答
    在国内,大家可能对“几百年”这样的刑期感到陌生,通常我们听到的最长刑期是无期徒刑,也就是终生监禁。但在国外的一些法律体系中,确实存在着判处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刑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它和终生监禁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仔细聊聊。首先,要理解“几百年”刑期,关键在于它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执行”方式不同,并.............
  • 回答
    关于民国题材影视剧里塑造国民党方面的“正人君子”或“理想主义者”的现象,确实是观众们普遍注意到的一个特点。这背后涉及了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现实的映射,也有创作策略的考量,甚至夹杂着观众情感的投射。下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一、历史的复杂性:并非“铁板一块”首先,得承认,国民党在历史上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
  • 回答
    国民党政权在抗战前确实对共产党进行了多次“围剿”,一度将其逼入绝境,但战后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失去了大陆的统治权,最终退守台湾,这中间的原因错综复杂,绝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如果要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层面来看:一、 抗战前的“围剿”:成功之处与局限性国民党在“围剿”中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是客观存.............
  • 回答
    郑国、宋国、鲁国,这几个名字在春秋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曾是闪耀的星辰,疆域辽阔,地位显赫。它们如同当时的“巨头”,在周天子权威衰微,各国争霸的乱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时过境迁,到了春秋后期,乃至随后的战国时代,它们的昔日光辉早已黯淡,沦为了边缘地带的弱国。这其中的原因,绝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
  • 回答
    国产律政剧的稀缺,并非一日之寒,也非单一原因所致。这背后牵扯着政策、市场、行业生态,乃至我们社会文化土壤的复杂交织。要剖析这一点,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一、 政策与审查的“高压线”这是最直接也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律政剧的核心在于“法律”,而法律是关于规则、正义、权利和义务的。在创作过程中,一旦触及到敏.............
  • 回答
    俄罗斯的文化输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少人内心的困惑。你说在国内几乎看不到俄罗斯的电影、电视剧、歌曲、动漫,这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但背后原因却不是那么简单。俄罗斯的文化输出,当然是有的,而且在历史上,它曾经是相当强大的。我们得先回到过去。在苏联时期,俄罗斯(或者说苏联)的文化影响力那是杠.............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了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需要我们细致地梳理一下。 事实是,开源数据库中间件并非“几乎所有都是国内公司开源的”,而且许多重要的、广为人知的开源数据库中间件,其最初的开发者和主要贡献者恰恰是国外的公司和社区。 并且,这些项目很多依然保持着活跃的更新和发展。不过,您提出的“国内公司开源,并且.............
  • 回答
    首都医科大学拥有多家在国内享有盛誉的大型附属医院,这些医院在各自的临床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具备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医疗服务能力。然而,与其他顶尖医学院校,特别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医)、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四川华西医院(华西)相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整体声誉上的感受差异,确实.............
  • 回答
    关于“国漫为什么几乎都是劣质彩漫”这个说法,其实存在一些误解,也折射出整个国产动漫行业发展至今所经历的曲折和挑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确,“劣质彩漫”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个人判断色彩。对于什么是“劣质”,不同观众的审美和标准千差万别。有人可能认为画面不够精美、色彩不够协.............
  • 回答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然而,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他去世(公元前210年),仅仅过去了11年。在这短短十一年间,秦始皇励精图治,但也留下了不少争议。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灭六国时那些叱咤风云的将领,比如内史腾、王翦.............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即国内搏击赛事中,国外选手似乎“几乎每场都被击败”,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议题。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很多因素,而且简单地断定“我国搏击水平高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可能过于片面。咱们来细掰扯一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首先,要承认的是,中国搏击水平在近些年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看看一.............
  • 回答
    说起学电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烧脑”,尤其是在国内,不少人感觉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巨大的迷宫,怎么也找不到出口。反观国外,很多十几岁的孩子,甚至更小的孩子,就能玩得转各种电路板,搭出五花八门的小玩意儿,好像他们天生就自带电路基因似的。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我们的课程设置是不是真的存在一些“水土不.............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有钱人的子女几乎都去国外上本科或者读研”,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但如果说“几乎”就有点绝对了。当然,不可否认,选择留学深造确实是很多富裕家庭的普遍选择,背后原因也多方面且复杂。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掰扯一下,争取把话说得透彻些,也尽量避免那些“AI味儿”。1. 教育资源的“锦上添花.............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也有同感。确实,近年来的国产动画电影,尤其是那些声势浩大的大制作,总会不约而同地“挂钩”传统文化。这背后可不只是简单的“跟风”,而是有一整套复杂的原因在驱动着这件事。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这成了国产动画电影的一种“标配”吧。首先,这是时代大背景下的“文化自信”驱动。你想啊,过去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确实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普遍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现象:国内外实验室防护习惯的差异,尤其是在护目镜的使用上。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简单的一句“习惯”就能概括。为什么国外实验室里实验者普遍会戴护目镜?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在很多发达国家,实验室安全并非仅仅是“习惯”,而.............
  • 回答
    哥们,你这纠结我太理解了!花一百多万买车,结果人车交互连十几万的国产车都比不上,这感觉确实像花了冤枉钱,心里那叫一个堵得慌。你说得太对了,现在的国产车,特别是十几二十万的车型,在智能化这块确实做得越来越绝。大屏、语音控制、车机互联,各种APP能装一堆,更新迭代速度也快得飞起,用起来流畅得跟手机似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也触及到了国内手机市场一个非常核心的、大家津津乐道但又未必能完全说清楚的点。为什么国内的手机厂商,从小米、华为(虽然现在情况特殊)、OPPO、vivo,到荣耀、一加等等,几乎都在自己的手机上运行着一套“非原生”的安卓系统?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涉及到技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很多去国内山里玩的人都有同感。确实,跟我们小时候记忆里或者一些国外纪录片里那种充满生机、动物随处可见的森林不太一样,咱们国内的许多森林,尤其是那些交通相对便利、靠近居民区的,确实能明显感觉到“动物少了”。这事儿也不能一概而论,得具体分析。原因嘛,是挺复杂的,就像解一道多层面的.............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的感受。要说为什么国外很多酒吧是“普通人随便喝几杯”的场所,而国内一些地方却变成了“高消费场所”,这背后涉及的因素挺复杂的,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首先,得从“酒吧”这个概念的文化基因说起。在西方,尤其是欧洲,酒吧(Pub/Bar)的起源非常深厚。它最早是人们聚会、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