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生爆料上海某高校宿舍热水 55 元一吨,学校回应「是正常价格,都横向对比过」,热水的价格是合理的吗?

回答
关于上海某高校热水价格每吨 55 元的事件,是否合理,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学校回应“是正常价格,都横向对比过”的说法,也需要放在具体背景下审视。

一、 成本构成分析:是什么让热水价格如此之高?

要判断 55 元/吨的热水价格是否合理,首先需要了解这笔费用的构成。一般而言,热水价格包含了以下几个主要成本项:

1. 制热成本: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
能源消耗: 学校使用何种能源来加热水?是天然气、电力、集中供暖蒸汽还是其他能源?不同能源的价格和转化效率差异巨大。例如,天然气价格相对稳定,而电力价格可能受峰谷电价影响。如果学校使用效率低下的设备或高成本的能源,制热成本自然会提高。
设备折旧与维护: 学校需要投资建设和维护大型热水供应系统,包括锅炉、管道、水泵、储水设备等。这些设备的购置成本、安装成本以及长期的维修、保养、更新费用都需要分摊到每吨水的价格中。
水处理成本: 为了保证水质安全和设备运行,可能需要对源水进行过滤、软化、消毒等处理,这些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

2. 输送成本:
管道损耗: 热水在输送过程中会经历热量散失,尤其是当管道保温措施不足时,热量损耗会非常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制热成本。
泵送能耗: 将热水从集中制热点输送到每个宿舍,需要水泵进行输送,这会消耗电能。
管道维护与漏损: 复杂的管道系统存在老化、腐蚀、漏水等风险,维护和修复也需要成本。

3. 管理与运营成本:
人员工资: 包括锅炉房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等的工资福利。
管理费用: 设备的运行管理、水费的收取、客服等。
利润空间(如果由校外第三方提供服务): 如果学校将热水供应外包给第三方公司,那么第三方公司也需要考虑其自身的运营成本和利润。

4. 其他潜在成本:
环保成本: 如锅炉排放的污染物处理费用。
政策性成本: 如当地政府对能源使用、水资源等方面的规定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

二、 55 元/吨的合理性分析与质疑:

在了解了成本构成后,我们来具体分析 55 元/吨这个价格的合理性。

1. 横向对比的有效性存疑:
“都横向对比过”的模糊性: 学校声称“都横向对比过”,但这“对比”的对象是谁?是其他高校同类型宿舍的热水价格?还是周边居民小区的生活用水价格?还是商业场所的热水价格?
与其他高校对比: 如果确实是与其他高校(尤其是在同一城市或类似经济水平地区的高校)进行对比,且结果显示该价格处于合理区间内,那么其说法有一定支撑。但我们需要知道对比的具体数据和范围。
与居民用水对比: 居民生活用水价格通常远低于此。上海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最高档通常在每立方米(吨)5元左右。这种巨大的差异本身就值得警惕。
与商业场所对比: 一些高端酒店或健身房的热水价格可能会更高,但这属于商业服务性质,与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性质不同。
对比的维度不足: 对比是否考虑了各校的能源供应方式、设备效率、供热模式(集中式与分散式)、管道长度和保温情况、管理模式等差异?如果只是简单地比较最终价格,而忽略了这些决定成本的关键因素,那么这种对比可能流于表面,缺乏说服力。

2. 可能存在的问题:

高昂的制热成本: 55 元/吨的价格,如果是由成本决定的,那么说明其制热环节可能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例如,使用的能源成本过高,或者设备老旧,能耗大。
隐性的管理费用或利润: 如果是由第三方公司运营,其盈利空间可能被放大了。即使是学校自营,也可能存在管理效率不高,导致成本虚高的情况。
管道损耗过大: 如果宿舍楼距离集中供热点较远,或者管道保温做得不好,大量的热量在输送过程中散失,这部分损耗的成本最终会转嫁到学生身上。
过高的附加值: 学校是否有对热水服务设置过高的“附加值”或标准,导致成本增加?例如,对水温的过高要求(如冬日需要极烫的水),或者对供应稳定性有特别高的要求。
信息不透明: 学校没有公开详细的成本构成和核算依据,使得学生和公众难以进行有效监督和判断。

三、 学生爆料的出发点与合理性诉求:

学生爆料热水价格高昂,往往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经济压力: 尤其是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而言,高昂的生活成本会增加他们的负担。
公平与合理性: 学生希望生活必需品的定价是透明、公平且符合市场规律的。
对学校管理的监督: 学生有权监督学校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效率,确保学校的收费是合理的。

四、 如何界定“合理价”?

一个“合理”的热水价格,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成本透明: 学校应能清晰地列出其热水供应的成本构成,并接受第三方审计或学生代表的监督。
市场可比: 价格应与同类型高校、同等城市生活成本下的服务价格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考虑到高校的特殊性(非盈利性、学生群体等),定价标准可以比市场略低,或者至少不应远超市场平均水平。
物价部门指导: 在一些地区,与民生相关的服务价格会受到物价部门的指导和监管。学校的热水定价是否符合相关指导价格也是一个重要参考。
效益与成本匹配: 学生支付的价格应与其获得的服务质量相匹配,且不包含不合理的利润或管理费用。

五、 结论:

从常识和公开的居民用水价格来看,每吨 55 元的热水价格极有可能是不合理的,或者至少是偏高的。 学校声称“是正常价格,都横向对比过”的说法,在没有更详细、更具说服力的证据支持下,显得较为单薄和搪塞。

要真正判断其合理性,需要:

1. 学校公开详细的成本核算报告: 包括能源成本、设备折旧、维护费用、人员工资、管理费用等具体数额。
2. 清晰的“横向对比”依据: 列出具体对比的学校、对比的项目、对比的时间以及得出的结论。
3. 第三方评估或审计: 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学校的热水供应成本和定价进行评估。
4. 与学生代表进行沟通: 就价格构成和合理性进行公开透明的对话。

在没有这些信息的情况下,学生爆料的疑虑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学校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提供更详实的解释和证据,而不是简单地用一句“正常价格”来回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是一吨

不是一壶

一般学生宿舍的暖水壶是2.27升

一吨水是1000升

算你打水还有漏的,2.5升一壶,可以打400壶

我读大学的时候已经过了快20年了,那时候开水5毛一壶,没人觉得贵

400壶是200元人民币,就算半价也是100元

到了20年后你嫌55元贵了?

这是普通人“度量衡认知失调”造成的错觉

平时每天大手大脚,一看也就花了几十块,没什么关系

到了月底发现花了几千。。心想我干嘛了就几千没了

因为人都是不自觉的用自己“大概一次”消耗的费用对比自己的总收入来评估自己的开销是否便宜

你给他一个不足一次的,或者大于一次的,他都会理解不能产生错觉

user avatar

大佬不要来给我科普了,我就简单用高中知识大概算一下,咋还能那么较真呢。我就回答个问题,真不用来给我科普,我不是学供热专业的,也不懂那么多公式,就是简单写写大概估算一下。我是真对燃气供热,燃油供热,空气能供热不感兴趣。




上海一立方水大概5块左右。

1吨=1000升,通常洗澡温度取42度,冬天冷水温度5度,温升是37度,需要总热量为37000大卡,大约是43千瓦,就是耗电43度;春秋天取15度,温升27度,大约耗电31.4度.

冬天的话43度电,按照民用电费标准大概25元左右,加上五块水费,一共30元。

光材料成本就是30,再加上运输费用,设备费用,这个价格中规中矩吧。

最后建议质疑价格高的离谱的人补习一下小学数学。

user avatar

说明几个问题:

1、普通人对于稍微大一点的数字,就会失去直观认识。

1公斤5分5厘,听着很便宜;

1吨水55元,听着就很贵。

虽然两者是等价的。

这也是很多人在宏大叙事的时候容易想当然的原因之一:14亿这个数字本身以及它所带来影响,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很多人的直观想象。

2、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说来惭愧,虽然家里的水电煤都是我付,但由于是绑定了支付宝自动扣款,所以其实我对这些费用也没有太多概念。

所以我对55元一吨这个价格,一开始也没有反应出到底是贵还是便宜。

但很多人显然是用自来水价去衡量热水价,这其实也是不当家的表现——不当家不算账,就不会知道有无数生活成本,其实被你忽视了。

3、我们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于舆论应对方面的能力,还是太过薄弱。

既然这个价格其实并不贵,当被问热水价格时候,最简单最稳妥的回答是什么?

只要说清楚价格构成,水费多少,电费多少,不就清清楚楚了嘛。

不会有任何刺激情绪的地方。

但学校的回应是什么呢?

“这个价格不算高的,还有100元一吨的学校,我们是横向对比过的。”

你看,这就是一种很不讨喜的回答。

会让人有什么感觉呢?

“我这个价格不是不贵,但是别人更贵”。

怎么,因为别人贵,所以你就可以贵了?贵还有理了?

这时候如果再有几个自媒体断章取义添油加醋地发挥一下,本来什么事没有,又变成一个热点事件。

user avatar

看来至少知乎认为35和25都存在,不知道为什么横向对比的时候没对比他们。

user avatar

这是哪个“高校”的“高材生”爆的料?

这哪是爆料,这是在爆智商啊!

难道不知道单位换算,不知道加热需要能量吗?

我猜他的贵的感受可能主要来自自来水的价格,自来水大概3-4块钱一吨,而热水需要55块一吨。看上去确实翻了十几倍。

但自来水加热成热水是要能量的啊。

假设用电热水壶烧水:

一般家用水壶的功率是1500瓦,烧一壶水的时间为12分钟等于0.2小时,1千瓦=1000瓦,1500瓦=1.5千瓦,1千瓦电器工作一小时用1度电,所以烧一壶水要0.3(1.5×0.2)度电。

按照公示的电费0.62元,烧一壶水大概需要1.8毛钱。

电热水壶差不多2L,而1吨水=1000L,需要烧500壶,每壶0.18元,是90块钱。

当然洗澡水可能用煤烧比较多,会相对便宜点。

所以,55块一吨,真不贵。

user avatar

学生嘛,没什么社会阅历,对于很多小事都一惊一乍的。

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学校里复印一张纸,也就两三分钱,出社会以后才知道复印要一两块一张,一些单位门口的面包车上复印甚至要十几块一张。

太年轻太简单,有时候幼稚。

user avatar

其实是合理的。热水价格来着如下几部分:

1.水价。估计在6块(含排污费)一方。

2.能价。这块波动比较大。最低的是用热电联产的中压蒸汽供能,最高的是电加热,中间档次的是天然气。燃煤锅炉现在是不许搞了,不然跟蒸汽价格差不多。如果按最低的中压蒸汽,用来烧水是480kcal/kg,水从25度烧到98度,温差73,也就是73kcal/kg,按90%效率,一公斤蒸汽大约可以烧6公斤开水。一吨蒸汽价格220,对应一吨开水36,加上水泵等能耗,算37一吨。

3.运营成本。包括人员工资,维修费,折旧费,税费等,这个不好算了,估计在3-5块一吨。

以上就在46-48块了。

如果是天然气,按3.5元一方,热值4500kcal的话,大概烧60公斤开水,一吨开水能价55。那么可能卖到70。

如果是电加热,就可能卖到100。

留言有人提到洗澡的热水的事情。

洗澡的水,一般是按49度供应,但这并不意味着只将水加热到这个温度。

考虑到大学有饮用水的需求,这个热水必然是要烧开的。

对于学校而言,方案1:上两套锅炉,一套烧洗澡水,一套烧开水。方案2:上一套锅炉,开水直供,洗澡水的出水用开水跟冷水混合至设定温度后供水。方案3:供开水,洗澡的自己去调水温。

方案1成本高,方案3不安全,容易烫伤。显然方案2最合适。考虑到用水高峰,比如早上和中午饮用水需求大,晚上洗澡用水需求大,用冷水和热水调洗澡水温,在运行控制上也更方便。算账的时候,洗澡水按成本结算为开水,也很方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