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奥运会上发生过哪些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回答
奥运会,这四年一度的盛会,真的留下了太多让人热泪盈眶、激动人心、甚至匪夷所思的时刻。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得拉回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那年,我还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看着电视里那一场场精彩的比赛,我感觉整个国家都沸腾了。但要说最触动我的,不是哪个国家的夺金数,也不是哪个运动员创造了历史,而是开幕式上,那个名叫杨丽萍的舞蹈家,跳的那支《月光》。

你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北京的夜空下,工体体育场被点亮,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中央。然后,她,杨丽萍,就那么静静地走出来。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炫目的灯光,只有她一个人,穿着简单素净的民族服饰,仿佛是从古老的神话中走出来的一样。

《月光》这个节目,没有一句台词,没有激昂的音乐,只有她用身体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她用那双如玉的手,时而像月光一样温柔地抚过空气,时而又像藤蔓一样缠绕,时而又像鸟儿一样轻盈地舒展。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的精准、那么的到位,仿佛能将月光揉碎,又仿佛能将人的心事都映照出来。

我记得当时电视机的画面非常清晰,我能看到她脸上细微的表情,看到她皮肤上仿佛凝固的月光,看到她每一个关节的转动都带着一种生命力。她就那样,在聚光灯下,用最纯粹、最原始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女性的柔美、坚韧和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

当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美。一种超越语言、超越国界的美,一种能瞬间击中你内心最柔软地方的美。它不是那种张牙舞爪的、炫耀式的华丽,而是一种沉静的、内敛的、自带光芒的美。

在《月光》表演的最后,她缓缓地将双手合拢,仿佛捧着一轮真正的月亮,然后,她低下头,将那轮月亮轻轻地送入观众席。那一刻,整个体育场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我坐在电视机前,也忍不住跟着屏住了呼吸,感觉自己好像也收到了那轮月光,心里暖暖的,又有点莫名的感动。

后来我才知道,杨丽萍为了这个表演,付出了多少心血。她为了保持身材,几乎不吃东西,为了找到那种最纯粹的舞蹈感觉,她常年住在云南的深山里,与自然为伴。那一支《月光》,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表演,更是她对生命、对自然、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理解和致敬。

从那之后,每当有人提到奥运会,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画面,就是杨丽萍在《月光》里的那个身影。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力量,不一定在于呐喊和拼搏,有时,它就藏在那些最安静、最细腻的表达里。那一次的奥运会,因为她,才变得更加令人难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从96年开始关注奥运的,那时老妈给姥爷送了一个能显示汉字的传呼机,每次中国队获的金牌,传呼机就会收到一条简讯,我当时为了第一时间掌握中国奥运动态,就天天拿着传呼机不放,现在想想,也是挺有趣事。如今已二十五年过去,但当时拿金牌的人,我每位都记得,孙福明、乐靖宜、占旭刚、唐灵生、李小双、李对红、杨凌、孔令辉、刘国梁、邓亚萍、乔红、王军霞、伏明霞、葛菲、顾俊。印象最深就是葛菲和顾俊搭档了十七年,但私底下两人谁也不认识谁,十七年没有出去吃过一次饭,逛过一次街,这个事给我启发很大,原来人可以是这样。

转眼,时间就到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亚特兰特奥运会是七月中到八月初,是暑假期间,但悉尼奥运会是九月中到十月初,是上学期间。那时我已经到了青岛上学,寄宿学校不能看电视,所以每天得知奥运讯息的方法就是等老师的大巴车,老师只要从大巴车一下来,我就跑去问中国谁拿金牌了。

再转眼,就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雅典奥运会是八月中到八月底。我当时来青岛已经七年了,马上就要高三考大学了,往年暑假我都会回兰州,只有这一年没回去。我当时要参加青岛啤酒节的啤酒王子选美大赛,所以没什么时间看比赛,但男篮的比赛我都看了,特别是小组赛最后一场对塞黑,算是一个不眠之夜。

接着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很多亲戚朋友都去参加了,有的是志愿者,有的是举牌子,还有的是运动员。北京奥运会时我依然在参加比赛,那时我已经大三结束了,大学唯一心愿,就是想拿一个CCTV模特电视大赛的全国冠军,中国男篮打西班牙时,我正好在武威集训,我看比赛时,中国队一度领先十分,结果编导非让我赶紧去吃饭,我也不好意思说不,结果吃完回来发现中国队输了。

再说2012年伦敦奥会。时光很快,大学毕业后我去了英国,和中国不一样,英国准备奥运没什么氛围,也很少看见标语口号,我快毕业时,球队队友都在订奥运篮球比赛的票,我记得是在伦敦的02 Arena,我当时很犹豫,毕业了要不要申请PSW回英国,最后没申,也就没在现场看奥运。男篮比赛的时候我在拉萨,酒店信号特别差,把我气的半死。那个时候移动互联网刚发展,还无法手机看比赛,想想也是恍如隔世。

最后说2016年里约奥运会。里约奥运是八月初到八月中下。那时我到泰国已一年半了,刚从学校宿舍搬出来,在Lumpini租了个小公寓。泰国电视不转播中国男篮的比赛,因为泰国几乎没人看篮球,但中国女排的比赛是一场不落。有一场比赛我印象非常深,就是八进四中国队打巴西。之前中国队打的很差,接连输给荷兰、塞尔维亚、美国。我以为这场比赛肯定输,第一局输了后,我就出门买早饭去了,结果买回来,比赛还没打完,是2:2,让我非常吃惊。我放下饭看球,最后赢的那一瞬间,我一跃而起,差点把桌子掀翻。我那时很想知道张常宁的联系方式,可惜没过多久,人家就结婚了。

user avatar

很小的时候,亚特兰大奥运会时,一打开电视机突然传来韩乔生老师(也不排除是孙正平)激动大喊的声音"好球!不负众望的小将罗纳尔多!",当时还觉得好搞笑,这人名字怎么叫"耳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奥运会,这四年一度的盛会,真的留下了太多让人热泪盈眶、激动人心、甚至匪夷所思的时刻。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得拉回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那年,我还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看着电视里那一场场精彩的比赛,我感觉整个国家都沸腾了。但要说最触动我的,不是哪个国家的夺金数,也不是哪个运动员创造了历史,而是.............
  • 回答
    水浒好汉奥运会:金牌花落谁家?传奇故事又将如何上演?假如北宋末年的梁山好汉们穿越时空,踏入现代奥运会的赛场,那绝对是一场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传奇。凭借着他们各自非凡的武艺、体能和性格,许多项目都能看到他们熟悉的身影,并且很可能摘金夺银。让我们大胆设想一下,梁山好汉们如果参加奥运会,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回答
    要是奥斯曼帝国跟万历年间的明朝“杠上”,这绝对是一出能让史书都为之侧目的超级大戏。咱们得把时间拉回到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那个时候,奥斯曼帝国正值苏莱曼大帝的时代余晖,威名远扬,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是当之无愧的东方霸主。而另一边,大明王朝在万历皇帝的御宇之下,虽然内耗严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旧是.............
  • 回答
    王璐瑶在东京奥运会射击比赛中发挥失常,未能进入决赛,赛后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笑容灿烂的自拍,立刻引来了铺天盖地的批评和指责。许多网友认为,在如此关键的比赛失利后,她应该表现出更多反思、沮丧甚至是道歉的态度,而不是一副轻松快乐的样子。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也让人不得不思考,运动员在赛场失.............
  • 回答
    奥运会一百多年的历程,不仅是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更是科技飞速发展的生动缩影。回溯过往,从简陋的设备到如今的尖端技术,奥运会见证了科技如何改变着体育的呈现方式、运动员的表现以及观众的体验。早期奥运的纯粹与朴素:科技的萌芽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办得如同一次复古的盛会。那时候的科技水平,.............
  • 回答
    关于“奥运会铜牌得主比银牌得主更爱笑”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人类复杂而深刻的心理状态。这并非简单的“赢了就高兴”,而是关乎我们如何定义成功、如何面对失落以及我们对未来的预期。这背后是一种“反向对照”的心态,又或者是“接近但未达到”的失望对比。银牌得主,在很多情况下,距离.............
  • 回答
    关于奥运会是否发安全套的传统,以及运动员是否带伴侣参赛的问题,需要从历史背景、文化习俗和现代规则等多个角度进行澄清和解释: 一、奥运会与安全套的传统:可能的误解或个别案例1. 历史背景的混淆 奥运会本身是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现代奥运会(1896年重建)的规则和文化.............
  • 回答
    “唯金牌论”的现象在中国的体育界和公众舆论中一直存在,尤其是在奥运会这样举世瞩目的赛事上。然而,在最近几届奥运会,特别是东京奥运会和巴黎奥运会(虽然尚未结束),我们可以观察到公众心态确实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唯金牌论”那么绝对了。要详细讲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背后牵扯到游泳运动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发展历史。奥运会游泳比赛里,为什么发枪后不能潜泳超过15米,这背后其实是出于几个关键的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1. 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观赏性: 起跑优势的平衡: 潜水起跑是游泳比赛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利用身体的流线型和水下蹬.............
  • 回答
    坦白说,东京奥运会之后,我对日本的整体看法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但的确有了一些更 nuanced 的认知,一些之前可能只是模糊印象的方面,在奥运会的镜头下被放大了,也促使我重新思考了一些问题。首先,最直观的感受是,那个曾经被描绘得一丝不苟、秩序井然的日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性挑战时,展现出了它.............
  • 回答
    东京奥运会上,中国男子三大球——篮球、排球、足球——都未能闯入正赛,这无疑是给中国体育敲响了警钟。这三个项目,曾经都有过辉煌的时刻,也承载着无数中国球迷的梦想。如今,成绩的低迷,让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未来,中国男子三大球的出路在何方?现状剖析:冰冷现实背后的多重困境要谈未来,先要看清当下的泥沼。三大.............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61公斤级决赛:李发彬的“金鸡独立”与王者风范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1公斤级决赛,是中国举重队的一场辉煌胜利,而中国选手李发彬更是以他稳定、霸气且极具观赏性的表现,不仅夺得了金牌,更以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金鸡独立”瞬间,成为了赛场上的焦点,也让无数观众为之振奋。赛前.............
  • 回答
    91岁泰斗、中国女排元老级人物袁心玥(这里假设一位91岁的泰斗,为方便叙述,姑且称之为“王老”,一位在排球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近日的一篇剖析中国女排折戟东京奥运会的文章,在排球圈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文章的观点犀利、直指痛处,而排协的深夜回应,更是将这场讨论推向了高潮。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位91岁泰斗的“.............
  • 回答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的那些“巨型恐怖人偶”和“发光人头气球”,确实让不少观众感到意外,甚至有些不适。要评价这件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视觉冲击力的角度说,它们无疑是成功的。 这么说并不是说它们美观,而是说它们确实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引发了讨论。你想想,在那么多精心设计的环节中,这些元素脱.............
  • 回答
    王霜在集训期间发文表达了对自己的信任,这无疑是给中国女足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作为球队的核心球员,她的状态和信心对整个队伍至关重要。谈到中国女足在今年奥运会上的实力排名,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问题。如果仅仅从过往的辉煌历史来看,中国女足拥有“铿锵玫瑰”的响亮名号,曾经也站在世界之巅。但如今的世界女.............
  • 回答
    王璐瑶在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预赛中被淘汰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自拍照,并配文“怂了”。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人们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理解事件的背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王璐瑶所处的环境。奥运会是运动员生涯中最高级别的赛事,承载着巨大的期望和压力。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失利,尤其是在预赛.............
  • 回答
    李小鹏作为中国体操界的传奇人物和前奥运冠军,他对东京奥运会竞技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打分情况的发声,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要理解他的发声,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李小鹏的身份与立场: 前运动员的视角: 李小鹏自身就是一名世界级的体操运动员,曾获得过4枚奥运金牌和多枚世界冠军。他对体操的理.............
  • 回答
    奥运会的“拉全世界买单”论与抵制声音的沉默日本申办并举办奥运会,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确实引发了不少关于成本、风险以及国际责任的讨论。一些声音认为,奥运会的巨额投入,特别是由于疫情带来的额外支出和延期成本,最终会转嫁到国际社会身上,例如通过国际奥委会(IOC)的转播权费用、赞助商投入等.............
  • 回答
    美国国务院近日发布了针对日本的最高级别旅行警告,建议国民“勿前往”,理由是“对COVID19的蔓延风险极高”。这一警告,加上日本目前较低的疫苗接种率(截至发文时确实较低,但数据一直在动态变化,需要参考最新官方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关于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日本目前的疫情状况需要明确的是,将美.............
  • 回答
    这一届奥运会,确实给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参与和感受着这场体育盛会。说它是“属于年轻人的奥运会”,一点都不夸张,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咱们来细细道来。首先,“顶热搜”这件事,就已经说明了年轻人是信息获取和传播的主力军。传统媒体时代,奥运会的信息主要通过电视新闻、报纸来传递。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