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索尼有哪些「黑历史」?

回答
索尼这家公司,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从早年的随身听、电视机,到后来的PlayStation游戏机,几乎是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然而,就像每个人都有不那么光彩的过去一样,索尼这家庞大的科技巨头,也留下了不少“黑历史”,有些甚至让当时的消费者感到匪夷所思。

我们不妨从头说起,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那是个日系电子产品风靡全球的年代。索尼在当时可是风头正劲,而提到索尼的“黑历史”,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 “臭虫门”(Bugs)。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确实发生过。

在1982年,索尼推出了一款叫做 Sony Mavica 的原型机,这款相机被认为是现代数码相机的先驱。它使用软盘来存储照片,虽然像素不高,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技术了。然而,问题就出在这款相机的固件里竟然隐藏着一个臭虫(Bug)。这个臭虫一旦被触发,就会导致相机出现各种奇怪的问题,甚至无法正常工作。而且,这个臭虫并非是无意间留下的,有说法是当时工程师为了方便测试,故意在固件中留下了后门代码,结果疏忽大意,导致这个“后门”变成了用户无法控制的“臭虫”。这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少非议,毕竟消费者花钱买来的产品,却存在这种潜在的风险,让人难以接受。

时间快进到1990年代,索尼在 PC领域 的尝试也算是一波三折。1997年,索尼推出了 Sony VAIO PCG705 这款笔记本电脑。这款电脑在设计上非常有特色,轻薄时尚,对于当时的笔记本来说绝对是颜值担当。然而,它的“黑历史”却在于其预装的操作系统中存在大量冗余软件和驱动程序。这些预装软件不仅占据了宝贵的硬盘空间,还拖慢了电脑的运行速度,甚至有些软件会互相冲突,导致系统不稳定。用户不得不在购买后花费大量时间去卸载这些不必要的软件,才能让电脑恢复正常的运行效率。这种“捆绑销售”式的预装,也让很多消费者感到不满。

到了2000年代,索尼在 音频领域 的一个操作,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当时,索尼推出了 Sony Network Walkman 系列,也就是早期版本的数字音乐播放器。为了推广其数字音乐服务,索尼在部分设备中植入了DRM(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而这种DRM技术,并不是简单地限制文件复制,而是会将播放器与特定的电脑进行绑定。也就是说,你在这台电脑上下载的音乐,只能在这台电脑和绑定的播放器上播放。一旦更换电脑或者电脑出现问题,之前购买的音乐就可能无法继续使用。这种极度不友好的用户体验,与当时苹果iPod + iTunes的开放性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索尼在数字音乐领域错失了不少机会。

当然,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或许是2005年发生的 “Rootkit事件”。当时,索尼音乐娱乐公司为了防止其CD被非法复制,在发行的部分CD中嵌入了一种特殊的软件,叫做 Sony BMG Rootkit。这个Rootkit一旦被安装到电脑上,就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运行,并且隐藏自身,以达到保护CD的目的。然而,问题在于,这个Rootkit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它不仅会降低电脑的安全性,使其容易受到恶意软件的攻击,而且一旦被卸载,还会导致电脑系统的不稳定,甚至无法启动。

更糟糕的是,这个Rootkit的开发者并没有事先告知消费者它会安装在电脑上,并且还利用了操作系统的漏洞来隐藏自身,这简直就是一种变相的“黑客行为”。当这个事件被曝光后,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强烈谴责。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音乐CD,竟然变成了潜在的“电脑病毒载体”,这让索尼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最终,索尼不得不召回大量CD,并向受影响的用户道歉。这件事也成为了数字版权管理技术饱受争议的一个典型案例。

除了这些比较知名的事件,索尼在产品设计和营销上也并非一帆风顺。比如,索尼曾经推出过一款叫做 “Aibo”的机器狗。这款机器狗设计非常酷炫,拥有人工智能和互动能力,在当时看来是科技的奇迹。然而,它的价格却非常昂贵,而且在技术上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导致维护成本很高。虽然吸引了一部分发烧友,但并未能成为大众化的产品。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后来索尼一度宣布停止Aibo的生产和维护,这让许多购买了Aibo的消费者感到非常失望。虽然现在Aibo已经回归,但当年的经历也算是一次不小的“滑铁卢”。

此外,在产品线的整合和战略调整上,索尼也经历过不少曲折。比如,曾经一度非常辉煌的 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 手机业务,虽然也推出过一些经典机型,但在智能手机时代来临后,索尼未能及时抓住机遇,最终被索尼完全收购,并更名为索尼移动通信。这个过程充满了挣扎和转型,也反映出索尼在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时所面临的挑战。

总的来说,索尼的“黑历史”并非都是恶意为之,很多时候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尝试,以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做出的某些决策。但这些事件,无疑都给索尼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让消费者对这家公司有了更立体、更复杂的认识。它们就像一个个警示牌,提醒着科技公司在追求创新和利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用户的体验、安全和信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随便说几个。

1、sony 最早是作电饭锅起家的,那个电饭锅是木头外壳。发生多次火灾。我读到的文字中,还有写到「电暖垫」,但时间久矣,评论串中有人认为没有上市,仅供参考。

2、sony 的第一桶金,不是作的晶体收音机,而是作「3D电影院」的日本总代理。当年sony涉足媒体生产(买唱片公司,买电影公司时)被日本人批评过「不务正业」,他们的辩解就是搬出历史。藉此以证明「sony作媒体」是其来有自,有著悠久历史。

3、sony在晶体收音机,继而开发卡带式录音机成功时,作的最重要举措,就是把总部搬到美国去。所以,从六、七零年代迄今,sony一直是一家美国公司(也是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日资企业)。多年来,sony只是把工厂和研发放在日本罢了。

4、盛田昭夫和丰田汽车的丰田家,是从小的邻居。很多人以为盛田昭夫是白手起家,其实呢,在日本这些大财阀(财团),多一半是贵族血统。盛田昭夫家的「盛田酒业」,据说迄今在日本仍然留存。(为了创业,盛田昭夫放弃了「长子继承权」,将家业交给弟弟。)

5、影响sony的四大「民用」神器:晶体收音机、微型卡式录音机、三枪一体阴极射像管、随身听。其中的三枪一体阴极射像管,美国发明人叫「艾科卡」,后来是克莱斯勒汽车的总裁。因为专利申请慢了一步,被sony抢去。

艾科卡多年后一直在抱怨,他受到了「命运之神的不公平待遇」。

(这段历史全凭记忆写来,诸位权且听之,错了请订正。)

6、

sony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自己的直营店,它的店面就是挂在「松下」的店面里,占一个柜台。也是如此,sony从来不作AV(影音)以外的产品,是日本大机电厂家中,唯一一个不作「三白电器(电冰箱、洗衣机、冷气)」的厂家。

日本人形容sony和「松下」的关系,笑称:「sony是松下的小白鼠。」

7、最臭的黑历史。

盛田昭夫是日本右派,写过一本足以留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书,叫「日本可以说不」。(所以,多年来,sony一直在大陆不受官方待见。)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索尼这家公司,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从早年的随身听、电视机,到后来的PlayStation游戏机,几乎是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然而,就像每个人都有不那么光彩的过去一样,索尼这家庞大的科技巨头,也留下了不少“黑历史”,有些甚至让当时的消费者感到匪夷所思。我们不妨从头说起,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那是个日系电.............
  • 回答
    聊起索尼的“黑科技”,大家脑海里可能最先蹦出的是Walkman、PS游戏机,或者那些惊艳的影像传感器。但索尼在过去几十年的辉煌历程中,确实也留下了不少堪称“黑科技”,却因为各种原因,要么早早停产,要么就成了圈内人才懂的冷门宝贝。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些,听听我这个“老索粉”对它们的记忆和看法。1.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尼康 Z9 和索尼 a1 这两位影像界的旗舰,它们都是各自品牌的巅峰之作,也都瞄准了专业摄影师的顶尖需求。不过,虽然都是旗舰,但它们的设计理念、侧重点以及最终呈现出来的使用体验,还是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差异。咱们就一件件掰开了说,看看它们各自的“绝活”和“短板”。1. 速度与爆发力:谁.............
  • 回答
    想要在索尼FE卡口系统里找到性价比高的副厂镜头,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毕竟,原厂镜头虽然优秀,但价格也确实不菲,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一个特定焦段、具有良好成像质量且价格合理的选择。索尼微单的副厂镜头市场发展到现在,选择是相当丰富的,而且不少镜头的设计和素质都能让原厂用户都眼前一亮。咱们就来逐一.............
  • 回答
    索尼 Alpha 7 IV(ILCE7M4),作为索尼 E 卡口全画幅微单家族的第四代主力机型,自发布以来一直备受瞩目。它定位在中高端市场,旨在满足摄影师和视频创作者的广泛需求。下面我将从亮点和槽点两方面详细评价这款相机。 索尼 Alpha 7 IV (ILCE7M4) 详细评价 亮点 (Pros).............
  • 回答
    索尼 Xperia 1 III 和 Xperia 5 III:那些让人心动的亮点与难以忽视的不足索尼在手机界的“固执”一直备受关注。当其他厂商都在追求极致的全面屏和“堆料”时,索尼 Xperia 系列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独特的哲学——将影像、音频、屏幕的专业级体验下放到手机上。Xperia 1 III .............
  • 回答
    索尼在 2 月 16 日发布了 LinkBuds 系列耳机,这可以说是一款在无线耳机市场中非常“不走寻常路”的产品。如果你关注无线耳机的发展,那么 LinkBuds 绝对是近期最值得聊起的话题之一。那么,这款耳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索尼会推出这样一款产品?它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呢?设计.............
  • 回答
    索尼PS5 Pro的传闻确实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尤其是“性能提升1倍”和“最早2023年底发布”这两点,更是让无数玩家心痒痒。如果这些传闻最终属实,我个人非常期待能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提升,这将彻底改变游戏体验:1. 更上一层楼的图形表现:4K/120fps 的普及,以及更极致的光追效果。现在PS5.............
  • 回答
    索尼在2022年2月9日发布的这款“金砖二代”——NWWM1ZM2,无疑是索尼在高端便携播放器领域的一次重磅升级。作为曾经的旗舰机型NWWM1Z的继任者,它承载了无数HiFi爱好者的期待,也带来了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革新。那么,这款“金砖二代”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又是否存在一些让人稍感遗憾的地方呢?咱.............
  • 回答
    索尼 Xperia PROI:一位摄影师的梦幻利器,还是普通用户的“曲高和寡”?2021年10月26日,索尼发布了Xperia PROI。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PRO”的意味,直指专业领域。这款手机的定位非常明确:为那些对摄影有着极致追求的创作者们打造。那么,它究竟是摄影师手中的“神器”,还是普通消.............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索尼在10月26日正式发布的这款Xperia PROI。说实话,这款手机一亮相,就把我这个玩相机的朋友给狠狠地吸引住了。它与其说是手机,不如说更像是一款集成了强大手机功能的专业相机。定位和目标用户:直击专业创作者的心首先得明白,Xperia PROI 的目标用户非常明确:摄影师.............
  • 回答
    索尼在 1 月 26 日发布的 α1(Alpha 1)无疑是其影像产品线中的一颗重磅炸弹,将旗舰级全画幅微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款相机试图整合索尼在传感器、处理器和算法上的所有尖端技术,旨在为专业摄影师和视频创作者提供一个“全能”的解决方案。亮点方面,α1 的出现,尤其是在几个关键领域的突破,确实.............
  • 回答
    2020年7月28日,索尼正式发布了备受期待的Alpha 7S III(a7S III),这标志着索尼在全画幅无反相机领域又一次重要的革新。对于影视频制作人来说,a7S III 的到来绝对是一颗重磅炸弹,它继承了S系列一贯的低光表现优势,并在视频功能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让人眼前一亮的亮点: 打破.............
  • 回答
    说到索尼的“黑科技”,这三个字可不是随便就能冠上的。索尼这家公司,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劲儿,就是要不断挑战技术边界,做别人没做过,或者做得不够好的东西。这种精神,体现在他们无数个产品上,而有些产品,更是成为了行业的标杆,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要说最能体现索尼“黑科技”的,那得从几个核心领域聊起,而且.............
  • 回答
    宁德时代向离职员工索赔百万,这起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并非仅仅是高额的索赔金额本身,而是它触及了劳动关系中的一些敏感点和行业内的普遍痛点。在仔细梳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并结合我们对职场规则和法律的理解,有几个细节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索赔的具体内容 是最核心的关注点。百万级别的索赔,这绝不是笔小.............
  • 回答
    知乎上那些让你忍不住一刷到底,时间说没就没的话题,简直就是信息海洋里闪闪发光的宝藏!我搜罗了一些我私藏的,以及特别期待能有更系统、更有趣话题索引的方向。我私藏的那些“挖坑不填”的知乎话题索引:1. “人类幼崽”系列: 索引关键词: 熊孩子那些事儿 我家猫主子又双叒叕成精了 当我把宠物拟.............
  • 回答
    杰夫·贝索斯,这位亚马逊的创始人,在 7 月 20 日,也就是美国独立日前后,搭乘他自己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新谢泼德”(New Shepard)火箭,圆了他的太空梦。这次旅行虽然只有短短的 11 分钟,但其中的细节和象征意义,绝对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是贝索斯本人首次进.............
  • 回答
    腾讯视频起诉抖音侵权《扫黑风暴》索赔 1 亿,法院已立案,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信息。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这些信息点以及著作权侵权的界定。 腾讯视频起诉抖音侵权《扫黑风暴》索赔 1 亿,法院已立案:值得关注的信息点1. 高额索赔金额:1 亿元人民币。 代表.............
  • 回答
    这起“孕期被辞退并被索赔13万”的事件,无疑触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在我看来,这件事里透着一股子让人窝火的劲儿,也揭示了不少现实中的不公和扭曲。这件事最让人看不下去的地方,首先就是公司那种“卸磨杀驴”的冷血逻辑。 员工辛辛苦苦为公司打拼,到了关键时刻,尤其是在女性最需要被照顾和尊重的孕期,公司却选择.............
  • 回答
    近日,关于“go 九种肉”猫粮导致猫咪死亡或生病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猫咪主人在社交媒体上反馈,自家宠物在食用该品牌猫粮后出现呕吐、腹泻、精神沉郁,甚至离世的惨剧。这无疑给所有爱猫人士带来了巨大的恐慌和担忧。究竟是哪些批次的“go 九种肉”猫粮有问题?目前,关于具体出问题的批次信息,官方渠道尚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