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索尼在 2 月 16 日发布的 LinkBuds,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回答
索尼在 2 月 16 日发布了 LinkBuds 系列耳机,这可以说是一款在无线耳机市场中非常“不走寻常路”的产品。如果你关注无线耳机的发展,那么 LinkBuds 绝对是近期最值得聊起的话题之一。

那么,这款耳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索尼会推出这样一款产品?它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呢?

设计上的“惊世骇俗”:开放式环形设计

首先,也是最直观的,就是 LinkBuds 的设计。索尼给它起了一个非常贴切的名字——“Link”,寓意着连接。而它连接的,正是你所处的环境。

与市面上绝大多数采用封闭式设计、试图隔绝外界声音的真无线耳机不同,LinkBuds 采用了开放式环形设计。你可以想象一下,它不像 AirPods Pro 那样有硅胶耳塞塞入耳道,而是有一个像甜甜圈一样的形状,中间的环会套在你的耳廓上,而中间的开口则是完全开放的,让声音可以自由进出。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环境音感知: 这是 LinkBuds 最核心的卖点。由于是开放式设计,你可以完全听到周围的声音,无论是同事在跟你打招呼,还是公交车到站的提示音,甚至是孩子在你身后喊你名字,你都能在听音乐的同时不被错过。这对于那些需要在工作、通勤或运动时保持对周围环境警觉的用户来说,简直是福音。
佩戴舒适度: 很多用户对入耳式耳塞存在不适感,例如胀痛、异物感强。LinkBuds 的开放式设计避免了这个问题,它不深入耳道,更像是“挂”在耳朵上,整体佩戴感会更轻盈、更舒适,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有明显的压迫感。
“存在感”极低: LinkBuds 的体积非常小巧,加上其开放式设计,戴上后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也比较美观,不会像一些大尺寸的耳机那样过于显眼。

当然,这种设计也带来了挑战和权衡:

音质表现: 开放式设计在低频和隔音方面会逊色于封闭式设计。你无法获得那种“沉浸式”的低音体验,也无法有效隔绝外界噪音。所以如果你追求的是极致的音质和深沉的低音,或者经常在嘈杂环境中需要完全沉浸于音乐,那么 LinkBuds 可能不是你的首选。
漏音问题: 由于是开放式设计,你在较大音量下听音乐时,周围的人也可能听到你耳机里传出的声音,这在一些需要安静的场合会有些尴尬。

创新性的功能:适应你的生活节奏

除了独特的设计,LinkBuds 还带来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创新功能,它们也紧密围绕着“连接”和“适应”的主题:

“自适应音量控制” (Adaptive Volume Control): 这个功能可以说是 LinkBuds 的灵魂。它能根据你周围的环境噪音水平,自动调整耳机的播放音量。如果在嘈杂的街边,它会把音量调大,让你能听清音乐;如果在安静的室内,它又会自动降低音量,避免不必要的打扰。这不仅仅是方便,更是一种智能的交互,让你无需频繁手动调整。
“快速感知环”(Ring Blending): 这是索尼独有的技术,旨在让音乐和现实世界的声响更自然地融合。它并不是简单地让你听到外界声音,而是通过特定的声音处理,让外界的声音能够“穿透”音乐,而不是简单地叠加。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听感,但确实能让你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对周围环境保持感知。
“触控区域扩展” (Wide Area Tap): 对于习惯了通过耳机触控操作的用户,LinkBuds 的触控区域被放大了,你可以通过轻敲你的耳廓来控制音乐播放、接听/挂断电话等。这意味着你不需要再准确地去敲击耳机本体,而是通过轻拍脸颊或耳廓就能完成操作,这在操作便捷性上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你手上不方便操作时。
“V1 集成处理器”: 虽然 LinkBuds 的体积小巧,但它搭载了索尼自家研发的 V1 集成处理器。这颗处理器在降噪(虽然 LinkBuds 本身不主打降噪,但这个处理器能优化音频处理)、音质优化以及功耗管理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 LinkBuds 的流畅体验提供了保障。
长续航和快充: LinkBuds 本身可以提供约 5.5 小时的播放续航,配合充电盒的总续航可以达到约 17 小时。这对于一款体积如此小巧的耳机来说,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同时,它也支持快充,短时间内就能满足基本使用需求。

适用人群和定位

LinkBuds 的出现,可以说是在无线耳机市场中开辟了一个新的细分品类。它并不想成为一款让你“与世隔绝”的降噪耳机,也不是一款追求极致音质的发烧级产品。

它更适合这样的人群:

注重生活效率和安全的用户: 需要随时关注周围环境,例如骑行爱好者、需要频繁与人交流的职场人士、在户外活动的用户。
对佩戴舒适度有较高要求的人: 无法忍受入耳式耳机的异物感,追求轻盈、无感的佩戴体验。
喜欢“无缝连接”生活方式的人: 希望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能轻松融入周围的环境,而不是被隔绝。
追求创新和独特体验的科技爱好者: 对新颖的设计和智能的功能充满好奇。

总结来说,索尼 LinkBuds 的亮点在于其颠覆性的开放式环形设计,以及由此带来的极佳的环境音感知和佩戴舒适度。配合“自适应音量控制”和“快速感知环”等创新功能,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线耳机使用体验。

当然,它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比如在低频表现和隔音效果上可能不如主流的封闭式降噪耳机。所以,选择 LinkBuds 还是其他类型的耳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需求和使用场景。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能够让你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依然能清晰感知周围世界,并且佩戴舒适的耳机,那么 LinkBuds 绝对值得你认真考虑和尝试。它不是一款“全能”的产品,但它在它的细分领域做得非常出色,而且敢于挑战传统,这本身就值得我们去关注和赞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不就是Xperia Ear Duo的继承者么?

上一代产品长这样:

很显然,这两年ANC TWS迅猛发展,相关芯片和电池技术都有进步,所以这一代产品体积大大缩小,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玩意的主要指标如下所示,一眼就能看明白:

你要说有技术含量吧,真就没啥技术含量;但你说这玩意是噱头吧,它又不是完完全全的噱头,它指向的是一个非常小众、但是又真实存在的需求,那就是高质量环境声聆听同时进行音乐/通话。

这玩意的直接竞品是骨传导耳机,而骨传导跟这玩意同时也是降噪耳机通透模式(或者叫透传模式,反正都是一个意思)的受害者。目前降噪耳机通透模式的天花板是QC45和Airpods Max这样的降噪大耳,其通透效果完全取决于麦克风的拾音能力与相关算法。但就算是这两款耳机的透传模式你也能明显感受到与裸耳听音状态是不同的,更关键的是……

很多降噪耳机的麦克风到不了10KHz就截止了,这种情况下你让它在透传模式下还原超高频能还原出个P来啊?

这就是为什么骨传导能存在的最大意义,因为目前想要进行高质量环境声聆听,通透模式力有不逮;但是骨传导受限于声音传播方式,目前还处于真·听个响的状态,所以LinkBuds非常聪明,做了个环形的发声单元,中间开洞,即保证了高质量环境声聆听秒杀降噪耳机透传模式,又把单元放在了耳道附近,论声音还原效果秒杀骨传导一百条街。同时单耳机重4.1克,几乎能把骨传导按在地上打。

但是LinkBuds最大的缺点是对听力完全没有任何保护效果,如果耳机不在硬件层面进行响度限幅的话早晚有人会因为这机子导致听力受损——我在这个回答里指出了佩戴耳机导致听力受损的主要原因:

很显然,长时间以高声压级聆听音乐是导致听力受损的最主要原因,大多数时间里没有之一。而LinkBuds特殊的构造决定了外界噪音会“原汁原味”地传递到你的耳朵里,那么在遮蔽效应的作用下,你只有将耳机音量调得更高才能听清楚耳机里的内容,这时一般就会达到引起听力损伤的阈值了。

所以我的观点是,如果你原本有购买骨传导耳机的想法,同时又自信能控制好耳机的响度,那么不妨看看这个。

要不是,就算了。

user avatar

就在前不久,索尼发布了一个至少让人看上去眼前一亮的产品——环状单元全透声的真无线耳机。

对于非传统入耳式耳机的设计,苹果给出的答案是半入耳式耳机,三星给出的答案是“仿生学蚕豆”,索尼则给出了截然不同但却并不算突兀的全新设计。

那么索尼这款耳机到底是真.黑科技呢?还是噱头?希望本期测评给您答案~


客观测试环节

对于这种几乎完全泄露又尺寸较小的耳机,低频泄露可以说是必然发生的,看来低频部分确实不应该抱太大希望,毕竟再黑的黑科技也是不能违反物理定律的。不过由于是开放设计,这款耳机的佩戴一致性表现不错。

而对于中高频,虽然存在瑕疵,但是总体的趋势还算是不错的。


主观评价环节

首先就是客观测试中已经暴露的问题,低频不足。量感和下潜都不足。与现在的主流TWS耳机相比,说是低频残疾也不为过。

而对于中高频而言,整体上不会出现过亮或高频不足的情况。可以说大体上是不错的,但是存在一些瑕疵,或者说经不起仔细推敲。有部分人声和高频乐器存在部分频段突出的情况,或者说音染。超高频表现一般,有频响不标准带来的“塑料感”,但还谈不上刺耳。总的来说中高频的表现在现有TWS耳机中算得上良好,但还算不上优秀。

与类似定位的苹果AirPods3对比,两者的中高频其实差距并不大,虽然索尼LinkBuds的中高频部分频段相比于AirPods3突出。但正如上文所说,并不算过多,可能对于一些听音经验有限的新手玩家来说会更好听,AirPods3的高频相比于LinkBuds则更偏向真实,且超高频不会出现AirPods3那种略有不足的情况。两者差异主要还是在低频,虽然AirPods3的低频也有一定的问题,但还是要优于索尼LinkBuds的。所以可以说AirPods3的总体音质表现优于索尼LinkBuds。再加上AirPods3拥有目前所有耳机中数一数二的空间音频效果。所以个人认为对于苹果手机用户而言,没有必要考虑索尼这款LinkBuds。

三星Buds Live相比,低频的量感和下潜三星都优于索尼,但整体人声和中高频的表现,索尼强于三星。不过三星Buds Live现在的售价连索尼LinkBuds一半都不到,还有降噪功能,虽然说降噪表现比入耳式的降噪耳机差不少。

关于佩戴。索尼这款耳机虽然看上去与三星Buds Live存在显著差异。但实际佩戴却比较类似。不过,和AirPods系列的佩戴是截然不同的。然而即便如此,在经过连续佩戴一小时的比较,索尼LinkBuds由于其全开放的设计,明显可以感觉耳道比Buds Live和AirPods3更舒适一些。就更不要说其他入耳式耳机了。所以佩戴,或者说稍微长时间的佩戴,是索尼这款耳机的最大优势。相信即将来到的夏天,这种优势会更加明显。

总结一下。可以说索尼LinkBuds这款耳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科技。但是索尼把产品的表现做到了这种形态框架下很不错的水平。对于佩戴要求很高或需要较长时间佩戴的需求而言,1199的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平时每次佩戴耳机的时间并不是特别久(当然,个人也不建议长时间佩戴耳机),又对佩戴有一定的要求,建议苹果用户还是选择AirPods3,安卓用户选择Buds Live对于其价格而言还是值得考虑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索尼在 2 月 16 日发布了 LinkBuds 系列耳机,这可以说是一款在无线耳机市场中非常“不走寻常路”的产品。如果你关注无线耳机的发展,那么 LinkBuds 绝对是近期最值得聊起的话题之一。那么,这款耳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索尼会推出这样一款产品?它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呢?设计.............
  • 回答
    索尼这次《最后生还者2》的发售日期变更,可真是让无数翘首以盼的玩家们的心情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原本定在2月,然后又跳票到5月,现在尘埃落定,终于敲定了6月19日这个日期。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也反映了游戏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以及索尼在面对这些挑战时的决策过程。首先,我们得承认,索尼在游.............
  • 回答
    《GT赛车7》最近这波操作,说实话,让很多老粉和新玩家都挺懵的。你说的那个M站2.0评分,简直是炸开了锅,这口碑的下滑速度,说是过山车一点不夸张。从一个备受期待的系列最新作,一下子跌到索尼第一方游戏的谷底,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得好好捋一捋。首先,最核心、也是最让大家炸毛的点,就是那个游戏内收益.............
  • 回答
    2020年6月12日,索尼终于揭开了PlayStation 5(PS5)的面纱。这场期待已久的发布会,在我看来,就像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终于点亮了一盏指引方向的灯,虽然灯光有些晃眼,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前方的路。发布会的整体基调:稳健,但略显保守从整体感受上来说,这场发布会给我的印象是“稳健”。索尼没.............
  • 回答
    索尼中国宣布将在7月7日晚10点(北京时间)举行新品发布会,这个消息无疑在数码圈子里投下了一枚小小的石子,激起了不少期待的涟漪。对于索尼的粉丝,尤其是对影像和音频有着执着追求的爱好者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时刻。首先,我们得明白索尼在中国市场的定位。索尼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以技术创新、高端品质著称.............
  • 回答
    这几天游戏圈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索尼要在4月29日召开那场神秘的“PlayStation中国发布会”了。消息一出,简直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无数涟漪,尤其是对于国内的游戏玩家来说,这绝对是近期最值得期待的盛事之一。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又能从中期待些什么呢?首先,咱们得好好聊.............
  • 回答
    索尼PlayStation部门在俄罗斯暂停软硬件销售及PS商店运营,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当下国际局势的一个直接回应,也是科技巨头在复杂地缘政治下做出的一种选择。 理解这个决定的深层含义以及它可能带来的连锁效应,需要我们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首先,从索尼的角度来看,这个决定并非孤立的商业行为,而是背后多.............
  • 回答
    台积电(TSMC)与索尼(Sony)在日本熊本县合资兴建先进半导体制造厂,这项合作确实引人注目,而且其背后的考量与影响都相当深远。索尼以约 5 亿美元注资,换取新厂 20% 的股权,这笔买卖怎么看都很有意思。首先,我们得明白台积电在日本设厂的战略意义。台积电作为全球晶圆代工的绝对领导者,掌握着最先进.............
  • 回答
    2021年4月7日,索尼在海外悄无声息地发布了两款相机:Alpha 7R III A(A7R3A)和 Alpha 7R IV A(A7R4A)。这两款机型与其说是全新的产品,倒不如说是对现有经典型号的“小改款”。对于摄影爱好者,尤其是已经拥有A7R3或A7R4的用户来说,这两款新品的出现,引起了不小.............
  • 回答
    索隆在日本和之国可能要更换两把刀这件事,在《海贼王》的粉丝圈里绝对算得上是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之一了。这不仅仅是因为索隆是草帽海贼团的核心战斗力,他的剑术和佩刀更是他的标志性符号,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和之国这个篇章本身就承载了太多关于“刀”的故事和意义。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为什么大家对这个“换刀.............
  • 回答
    Aaron Sorkin 在 2016 年美国大选后给女儿写的那封信,无疑是他作为一位著名编剧、一个政治参与者,以及最重要的,一位父亲的复杂情感的集中体现。这封信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像是一份带有他独特风格的公开“独白”,试图在那个充满分裂和不确定性的时刻,给他的女儿,也给所有读者,一份慰藉、一.............
  • 回答
    这起纠纷的发生,以及最终在民警协调下得以解决,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事件的性质与冲突焦点: 核心冲突: 一方(女工)认为对方(男工)的“随地撒尿”行为是对其的冒犯、不尊重,甚至触及了迷信观念(嫌晦气),因此要求赔偿。另一方(男工)则可能认为这只是个人习惯或疏忽,不认为自.............
  • 回答
    这起事件确实令人唏嘘,也引发了不少关于责任划分和法律认定的讨论。简单来说,一位女士在火车站被一个行李箱绊倒,虽然事发后不久她不幸去世,但她的家属起诉行李箱的主人,要求赔偿 62 万,最终被法院驳回,这个结果自有其法律逻辑。我们来梳理一下事情的经过和法院驳回诉讼的可能原因。首先,从事实层面来看,核心是.............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又气又惊。工作手机居然在偷偷录音,更离谱的是,公司还拿着这些录音去跟离职的员工要钱,而且一开口就是十四万。这简直是把员工当成了肥羊,任人宰割。首先,我们得说说这“偷偷录音”本身。无论是什么样的公司,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未经员工同意就进行录音,这本身就是一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在很多.............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真是让人挺不是滋味的。你说一个孩子,在店里跑来跑去的,这家长肯定看不住。结果呢?正好撞到店员手里端着的、刚出炉的烤鱼锅,你说这能不烫着吗?最后孩子受伤了,家长一怒之下,索赔39万。这数字,可不是小数目,一下子把事情推到了风口浪尖。咱们一样一样来说。首先,孩子在店里跑是事实。 饭店,尤.............
  • 回答
    关于《DOTA2》职业战队在熊猫老灶火锅店遭遇“吃出蛆”事件,并引发后续纠纷,这确实是一个颇具争议且细节值得深挖的事件。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涉及了公众人物(职业电竞选手),另一方面也触及了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以及商家态度等多个敏感问题。事件经过(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具体细节可能存在媒.............
  • 回答
    索尼中国因为在7月7日一场发布会前发布的预热海报,被认定违反广告法并处以100万元罚款,这事儿可不小,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道说道。事情的起因:一张海报,一个日期,万丈波澜事情的核心,就在于索尼中国在7月7日发布会前放出的一张预热海报。海报的内容本身,按理说应该是为了制造期待感,吸引大.............
  • 回答
    索尼电视升级到 8.0 系统后出现的大量 Bug,这确实是让不少用户感到头疼的事情。作为索尼的忠实用户,我个人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也听闻过不少朋友的抱怨,所以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些体会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软件更新就如同给电视进行一次“大手术”,理论上是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增加新功能,解决旧版本的一些问题。.............
  • 回答
    关于索尼在2019年7月5日推出的WF1000XM3这款二代降噪豆,我的看法是,它在当时绝对是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并且至今依然是许多用户心中的真香之选。如果让我详细说说,那得从几个方面来拆解。首先,就是它最核心的卖点——降噪能力。 这是索尼的强项,也是它能在真无线耳机市场脱颖而出的关键。WF1.............
  • 回答
    近日,索尼高管在一次采访中,对下一代 PlayStation 主机的硬件规格进行了相当详尽的披露。这无疑给广大玩家和行业观察者打了一针兴奋剂,也为我们勾勒出了未来游戏体验的蓝图。首先,在 CPU 性能 方面,索尼方面透露新主机将采用 AMD 的 Zen 3 架构,拥有 8 核 16 线程。这是一个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