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米真的有那么好吗?

回答
小米手机是否“真的有那么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它取决于你的需求、预算以及对手机的期望。但从整体上来说,小米手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确实凭借其性价比、创新技术和生态系统,赢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并且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色。

为了让你更全面地了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小米手机的优点和一些潜在的不足:

一、 小米手机的突出优点:

1. 极高的性价比:
价格屠夫的称号: 这是小米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在同等配置下,小米手机通常比其他一线品牌(如苹果、三星)的价格要低不少。这使得小米手机能够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尤其是在预算有限但又追求较高配置的用户中非常受欢迎。
性能与价格的平衡: 小米善于在核心硬件(如处理器、内存、屏幕)上投入,用料扎实,即使是中低端机型也能提供流畅的日常使用体验,甚至在同价位段中拥有领先的性能。

2. 丰富的科技创新与功能体验:
激进的硬件配置: 小米在影像、屏幕、充电技术等方面经常率先搭载最新的技术。例如,在高端旗舰机上,小米往往是最早引入高像素主摄、高刷新率AMOLED屏幕、超百瓦快充(有线和无线)、以及潜望式长焦镜头等技术的品牌之一。
快充技术的领先: 小米在快充技术上的投入尤为突出,从早期的高瓦数有线快充,到如今动辄120W甚至更高的有线充电,以及百瓦级的无线充电,极大地缓解了用户电量焦虑。
影像能力的进步: 近年来,小米在影像方面投入巨大,与徕卡等专业影像品牌合作,在传感器尺寸、算法优化、镜头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其高端旗舰机型的拍照效果已经能够媲美甚至超越许多国际大牌。
MIUI/HyperOS 的功能丰富性: 小米自家的操作系统MIUI(现在已升级为HyperOS)以其功能全面、可定制性强而著称。它提供了丰富的主题、图标、字体、动画效果,以及各种实用功能,如通话录音、骚扰拦截、应用双开、游戏加速、万能遥控、跨设备互联等。虽然有时会有人吐槽MIUI广告或臃肿,但其功能性是毋庸置疑的。

3. 完善的生态系统(IoT生态):
“万物互联”的愿景: 小米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公司,更是一个围绕手机构建的庞大智能家居生态系统。通过米家App,用户可以连接和控制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电视、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智能门锁等。
跨设备协同: 小米的生态系统让手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协同更加便捷。例如,手机可以作为智能设备的遥控器,数据可以在设备间无缝流转(如投屏、文件传输、共享剪贴板等),甚至可以通过手机进行一键控制。这种生态整合能力是小米吸引用户持续消费的重要因素。

4. 用户参与和社区文化:
早期极客精神: 小米早期通过MIUI论坛邀请用户参与内测、反馈bug,这种与用户共创的模式建立了一种独特的社区文化。虽然现在规模大了,这种参与感有所减弱,但小米依然保持着对用户反馈的重视。
用户基数庞大: 庞大的用户基数意味着你可以更容易地找到手机使用教程、解决方案,并且软件开发者也更倾向于为小米手机开发适配的App或插件。

二、 小米手机的一些潜在不足或争议点:

1. 品控和稳定性(早期印象):
早期品控问题: 早期的小米手机,在一些用户看来,品控方面可能不如一些老牌厂商稳定,偶尔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例如卡顿、发热控制不佳等。
系统更新的稳定性: 虽然MIUI功能丰富,但有时候系统更新也可能带来一些新的bug或影响稳定性。不过随着品牌发展和技术积累,这种情况也在不断改善。

2. 广告推送和臃肿问题(MIUI):
内置广告: 早期的MIUI系统会在一些自带应用(如天气、日历、浏览器)中推送广告,这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反感。虽然现在可以通过设置关闭大部分广告,但这种“预装”广告的策略一直被诟病。
系统预装应用过多: 一些用户认为MIUI预装的应用过多,占用存储空间,且部分应用难以卸载。

3. 高端定位的挑战:
品牌形象: 尽管小米近年来在高端市场发力,推出了如小米数字系列(如小米13 Ultra、小米14 Ultra)和MIX系列等高端旗舰,但其“高性价比”的标签依然深刻人心。在部分消费者心中,小米在高端品牌溢价、设计质感、售后服务等方面,与苹果、三星等品牌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堆料”与均衡: 有时小米的高端机型虽然在某些方面(如拍照、快充)非常突出,但在其他方面(如系统优化、整体设计语言的统一性)可能存在一些取舍,并非所有用户都追求极致的“堆料”,而是更看重整体的均衡和流畅的体验。

4. 设计风格的偏好:
外观的个性化: 小米的手机设计一直在尝试不同的风格,有用户喜欢其大胆的创新,也有用户觉得某些设计(如某些机型的后盖纹理、摄像头模组设计)不够内敛或耐看。

三、 小米手机到底有多好?总结来说:

如果你是:
追求性价比的用户: 在有限的预算内,想获得尽可能好的性能、屏幕和功能,小米绝对是你的首选之一。
科技爱好者/尝鲜者: 喜欢体验最新的技术,比如超快的充电速度、顶级的拍照传感器、创新的交互方式,小米旗舰机往往能满足你。
小米生态系统的用户: 已经拥有小米电视、音箱、手环等智能设备,希望通过手机实现更便捷的智能生活联动,小米手机能提供无缝的体验。
喜欢个性化和功能丰富的系统: 不介意花点时间去探索和设置,MIUI/HyperOS能给你很多可玩性。

小米可能不太适合你,如果:
你极其看重品牌的高端形象和溢价: 认为手机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倾向于选择苹果、三星等传统意义上的高端品牌。
你对系统广告和预装应用深恶痛绝: 即便是设置关闭,也无法忍受任何形式的广告推送或额外的预装软件。
你追求极致的系统稳定性和“省心”: 不想去折腾设置,希望手机拿来就能用,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绝对的流畅和稳定。
你对手机的设计有着非常独特或保守的偏好: 觉得小米某些设计语言不符合你的审美。

结论:

小米手机的“好”体现在其无与伦比的性价比、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生态系统以及贴近用户的社区沟通。它成功地打破了传统手机市场的格局,让更多人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功能。

然而,就像任何品牌一样,小米也有其成长过程中以及为了实现低成本、高配置所做的权衡。用户对广告的反馈、对高端品牌形象的认知,以及对系统稳定性的要求,都是小米需要持续面对和改进的方向。

所以,小米真的有那么好吗?我的答案是: 对于绝大多数注重实用性、追求性价比、愿意拥抱科技进步和智能生态的用户来说,小米手机的综合表现是相当出色的,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但它并非完美无缺,用户的个人需求和偏好将最终决定它是否“足够好”。在购买前,建议多了解具体型号的评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做出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自己买过从手机到耳机、充电器等等在内的一堆小米产品。以我个人使用小米产品的体验来说,小米的产品当得起性价比的名号。但小米的卖点,是建立在大多数人的通用需求基础之上的。就像这个回答里很多人所说的,小米的产品满足的是80%的人对一个产品80%的需求。只有对这个群体,谈性价比才有意义。

举几个例子,大多数人买手机没有多屏协同的需求,那小米的手机就很有性价比。但我有多屏协同的需求,那么就算是华为的产品价格比小米贵一两千,但我愿意为这个大多数人不需要的功能支付一两千的溢价,那华为卖的更贵一点我也觉得不亏。

再比如,华为高端系列手机的type-c口都是全功能type-c,但普通用户根本用不到全功能type-c。所以,小米的手机在大多数手机用户眼里就很有性价比,但在我这儿,它连“性”都没有,又哪来的性价比呢?

再比如,我喜欢轻薄手机,但小米的旗舰机都奔着200g以上去了……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小米肯定称得上一个好的品牌。品质上虽说不上最好,但肯定有保障,而且价格是真的香,生态也很完善。

只是,如果你需求的功能不是80%而是90%,那小米的劣势就很明显了。

我对小米这个品牌本身没什么坏印象,但对极端米粉这个群体我是非常讨厌的。因为他们一方面,他们根本不理解对于需要90%功能的人来说,你80%的产品卖得再便宜,也是没什么价值的。另一方面,他们也根本不理解有的时候,很多人买产品的核心是解决一两个痛点就可以了,不追求面面俱到。(比如很多女生喜欢买一个能把人拍得好看的手机,米粉们就叨叨“那个手机配置低”、“那个手机屏幕烂”、“那个手机处理器垃圾”等等)

我用电脑举个例子,ThinkPadX1c入门款售价9999,但屏幕还是1080P分辨率。而5000价位的小新13Pro都用上了2K屏。可我买X1c看重的是轻薄便携和键盘手感,屏幕能用、耗电低就够了——当然,如果我愿意加钱,可以买2K甚至4K屏的产品。但某些米粉对别的品牌的攻击就类似于,人家5000价位的电脑都上2K屏了,你这万元档位的还用1080P呢?

那你怎么不说锤子起售价1798的坚果Pro2S就上了全功能type-c,小米快6000的手机还用阉割版呢?

所以,喜欢什么就去买,你自己不需要就别整天叨叨别人。如果米粉能给小米少惹点事,那小米的口碑还是能再升一截的。

user avatar

我觉得小米的出色的地方在于

他成为了一个标准

小米价格是一个尺度

如果你质量跟我差不多

那么你的价格只能朝着小米看齐

如果你价格比小米高

那么你一定质量要比小米好很多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这是用户最希望看到的

他帮助所有用户 在各个领域里面做了一个最简单的度量

用户不需要去了解很多专业术语 很多检测标准

我们只需要知道 这东西价格比小米如何

如果比小米高 那么他的质量 品牌一定要超过小米很多

不然就没有竞争力

杜绝了很多厂商可以忽悠大众付费的方法


从这种角度上来说 小米的产品是很良心的

有人会说 小米东西的质量不行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很主观的

每个人对于产品的需求都是不同的 质量好坏的定义也是不同的

比如说 同样一个吹风机

普通用户要求的就是风量大 短时间可以吹干的吹风机就是质量好的

但是有些用户 需要外观好看 噪音小 有负离子 这些要求的才是好的吹风机

然而 这些用户并不是最大的群体

既然如此 小米划了一道线

我这个价位的 是以上所有需求的平衡点

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日常需求

如果你想买更好的 那么就要付出更多的钱去买别的大厂的产品了


性价比来说 小米的确很符合这个词的定义

user avatar

小米旗下有一个箱包品牌叫做 90分,这个名字可以很好的反映小米这个公司的调性。

当然这里不是说小米的产品都能达到90分,不过基本上还是能做到80分的水准的。

如果发挥的好些,能有85分甚至90分(米10),发挥差些,就只有70来分(米8)。但80分的基准是能够达到的。

这在手机行业里没什么,因为经过激烈的厮杀,现在市场下还活着的几家谁都不是省油的灯。在几个优秀的幸存者中,良好的小米就有些不够看了。

可架不住小米做得东西多,什么都要掺和一脚。

很多产品行业群魔乱舞,如果这时小米杀入其中,80分的产品就足够颠覆市场重塑标杆了。

比如手环,比如冲电宝,比如插线板,甚至是中性笔。

小米就像是差班里空降了一个好学生,他并不是什么学霸,但做到良好就已经足够了。

十年前的手机市场也是这样。

但如果小米引发的鲇鱼效应能让行业类的玩家快速进化,小米就显得后劲不足,比如手机,比如电视,虽然依旧是行业内的顶级玩家,但也常常力不从心。

如果他进入的是一个特优班,同样也讨不到好果子吃。无人机和运动相机两个产品线在受锉后,很快被放弃就是这个原因。

但整体上,小米依旧是那个小米,他做的东西杂而全,而且基本上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水准。这是为什么说这品牌闭着眼睛买也不会踩坑的原因。

如果你愿意在购买每个东西之前都做足够多的功课,看很多体验报告,分析原理,比较渠道。并非找不到比小米更好的产品,比小米品质好的有,比小米性价比高的也可能有(当然也可能没有)。

但次优解往往都是小米。

如果一个品牌在所有领域都做到次优解的时候,他离全局最优解也就不远了。

user avatar

某米的一些东西是用一块钱的售价做到了一块五的效果,然后吹自己秒杀两块钱的东西。

你如果把它当一块钱的东西,那它就好。

你如果把它当两块钱的东西,那它就不好。


说回我比较了解的音频领域,其实小米的一些耳机,从大概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算是做的挺不错了。入门价位的产品非常有性价比,主流价位的产品也很有竞争力。可以说是横向能打,纵向相比过去的小米有很大的进步。产品本身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奈何还是改不了一贯的那种营销模式。其实不止是小米,很多国产厂家都是这个样子。狂吹猛吹往死里吹,超秒平默秒全,无脑饭圈,宗教信仰,动不动就集体出征。谁敢说一丁点不好或者和吹的不一样的东西,就开始组团攻击。

现在又开始“鬼斧你变了”、“你不对劲”、“懂得都懂”之类的。

要么就是赤裸裸的诈骗,纯把消费者当傻子忽悠。

至少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样的营销是负面的,是扣分的。如果就算一个产品本身很不错,但是碰到这样的营销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品牌形象和用户群体,我可能也就不想买了。我想有类似感触的应该不止我一个。

小米的一些产品还是很好的,但显然其他方面是脱节的,没有跟上产品的进步,还在原地踏步。不止是小米,很多国产品牌都是这样。

user avatar

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

这就是刚发布不久的红米9A,只需要499元。我查了查,主流国产手机厂商HMOV,除了小米,其它品牌早就不做四五百块钱的手机了。

不做四五百块钱的手机的原因也很简单,根本就不挣钱。我说它不挣钱的意思是就是它字面的意思:真的是不挣钱。去除掉研发、人工、渠道、物流等等的费用,一台售价499元的手机真的就剩不下多少钱了,可能高通收取的知识产权费用可能都比小米卖手机挣的钱多。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手机没有存在的必要:谁会去买这样一款低端机中的低端机?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人仍然还是需要499元的手机。甚至还有很多人连这样的手机都买不起。

今年3月份,河南女生李某某因为家里3个孩子只能购买一部智能手机而自杀的新闻刺痛了社会的神经。我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即使是如此便宜的手机也占他们月总收入的一半,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我最佩服小米的地方也就是在这里:他们真的是在践行“让每个人都享受科技的乐趣”的理念。

上面这张图片是Counterpoint统计的主流手机厂商2018年一季度到2019年3季度的利润率趋势图,大家可以看看小米手机的利润率趋势图。小米自己说卖手机不挣钱如果你不相信还情有可原,第三方的数据总不会说谎吧?

许斐说小米手机不赚钱,并不是夸张之言(当然她的表达方式有问题)。

再回到红米9A,红米9A的价格很低,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款手机很难摆在它的目标人群面前,因为小米手机的线下渠道做的一直不怎么样。也就是说,知道存在这样一款手机的人买的不多,本该买这款手机的人却又不知道。

但是,如果真的建设线下渠道卖这样一款手机,它的价格势必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否则无法维持线下渠道。

这个问题不好解决。

所以,小米真的那么好吗?是的,小米真的很好,我愿意去支持它。

近期买手机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绝对不会失望的:

告别选择困难——值得购买的手机推荐(2021年4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