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若沙俄赢得日俄战争会如何?

回答
如果俄罗斯帝国在日俄战争中获胜,历史的轨迹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足以重塑东亚乃至世界格局。

俄国在远东的巩固与扩张

首先,沙俄将得以巩固其在旅顺口和辽东半岛的军事存在。战争的胜利将赋予俄罗斯更大的合法性和地区影响力,使其能够进一步推进其在满洲的经济和政治渗透。中东铁路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它不仅是连接俄国本土与远东的生命线,更将成为沙俄在东北亚经济活动的支柱。俄罗斯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其在满洲的铁路网,并鼓励更多的俄罗斯移民涌入,试图建立一个事实上的俄国势力范围。

其次,对朝鲜半岛的影响也将随之加深。日俄战争本就是两国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的关键冲突。俄国的胜利意味着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将无法实现,甚至可能被俄国的影响力所取代。沙俄可能会在朝鲜建立更稳固的军事和经济存在,阻碍日本在此地的扩张野心,甚至可能在朝鲜半岛建立更直接的傀儡政权,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日本的命运与东亚格局的重塑

反过来,日本将遭受沉重打击。在日俄战争中战败,将严重挫伤日本刚刚建立起来的国威和现代化进程。日本会失去从俄国手中获得的权益,包括旅顺口和库页岛南部。更重要的是,日本的现代化奇迹将被质疑,其民族自信心将遭受重创。这可能导致国内政治动荡,军国主义势力可能会受到压制,或者更加激进地寻求复仇。日本在东亚的扩张势头将被遏制,其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被迫重新审视其对外政策。

中国的影响与民族主义情绪

对于当时的中国,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可能带来复杂的后果。一方面,中国作为战场的提供者,其领土完整和主权将再次受到严峻考验。俄国作为战胜国,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其在满洲的权益,并可能借机提出更多不利于中国的要求。这会加剧中国人民对外国列强的反感和民族主义情绪。

另一方面,如果俄国战胜日本,对于某些追求中国富强的有识之士来说,可能会带来新的思考。他们可能会更加警惕俄国的扩张,但也可能从中看到,即使是东亚的“黄色人种”国家(日本)也能在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取得一些成绩(尽管最终失败)。这种复杂的心理可能会加速中国国内的革命思潮,加速清政府的垮台,或者促使新的救亡图存方案的出现。

全球政治的连锁反应

在更宏观的层面,俄国的胜利将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大英帝国的担忧加剧: 英国虽然是日本的盟友,但其真正担忧的是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如果俄国在日俄战争中获胜,英国将更加警惕俄国对印度和中亚的潜在威胁。英俄在亚洲的“大博弈”可能会进入一个更紧张的阶段。

欧洲平衡的微妙变化: 俄国的军事胜利将暂时提升其国际地位和威望,尤其是在欧洲大陆的舞台上。然而,战争的巨大消耗也会进一步暴露俄国自身的经济和管理问题,这可能会被其他欧洲列强所利用。

殖民地体系的潜在冲击: 一个强大的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可能会对其他欧洲殖民国家在亚洲的利益构成潜在威胁,从而引发新的地缘政治博弈。同时,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也可能成为其他被压迫民族的某种激励,尽管可能性较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改变: 日俄战争的结局是导致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俄国因为日俄战争的胜利而增强了实力和信心,或者由于战后国内政局稳定而未能发生1917年的十月革命,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间、参战方和进程都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例如,德国的战略可能需要重新调整,因为面对一个在远东更加强大的俄国,其东线压力可能会更大。

沙俄内部的变化

战胜日俄战争,短期内可能会巩固沙皇的统治,平息国内的不满情绪。人民会将胜利归功于沙皇,这对革命力量是一种打击。然而,战争的巨大消耗和随之而来的财政压力,以及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的社会矛盾,很可能还是会成为埋葬沙皇统治的隐患。只是,爆发革命的时间、形式以及最终的领导者可能会与历史上的十月革命有所不同。也许,如果沙俄内部改革能够跟上,或者革命党人的力量未能汇聚,沙皇的统治可能会延续更长的时间,但最终的命运,在20世纪初的时代背景下,依旧充满变数。

总而言之,如果沙俄赢得日俄战争,那将是一个更加“沙俄”的东亚,一个在远东地区具有更大影响力的俄罗斯帝国,一个可能更加焦躁不安、但仍未被彻底击垮的日本,以及一个在列强阴影下继续寻求出路的中国。历史的巨轮将沿着一条截然不同的轨道前行,其影响之深,足以让任何熟知这段历史的人为之侧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可能俄罗斯会出现一个汉族的俄罗斯总统。

因为尼古拉二世不是把东三省当做殖民地,而是把东三省整体并入俄罗斯。

当时,东三省差不多有接近3000万人,立刻就能成为沙俄第二大民族,而且和俄罗斯族差距不大。

如果沙俄/后续新生俄罗斯/苏联能在一战后保住东北,那么我可以肯定的说,那就没人能撼动汉人作为俄罗斯/苏联第二大民族的地位。

这么样一来的话,俄罗斯民主化后,很有可能出现一个汉族的俄罗斯总统。

user avatar

那英国可能就要真的扶植大清打远东反击战了。

那个年代欧洲的国家观念和大清完全不一样。欧洲人的观点是先圈下来慢慢等,总会有不怕死的商人赌命去开发,到时候收税就成;中国这边是农业帝国,不能直接收农业税的地盘就是负资产。所以外东北这种没法种地只能收点毛皮的化外之地,除非沙俄直接原地爆炸变身苏维埃,迟早都会被大清弃掉。也就是说,只要沙俄在远东没有面临巨大压力,边界线迟早会划到黑龙江大兴安岭一代。

但英国是绝对不会坐视沙俄无压力扩张的,扶植日本就是对抗沙俄的手段之一。如果日本崩盘了,英国再不情愿(中国只要进入国际贸易市场就是英属印度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也会手把手的教大清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天寒地冻的远东地区放俄国的血,逼俄国在谈判桌前拿出更多的条件。这场战争,从一开始,清国的利益就无足轻重。

所以这条世界线的结果恐怕是英国顾问团指导下的清军远征外东北,多年徒劳无益的战争打到全民厌战之后,北方清军发动兵变推翻清政府,清廷逃到广州南北对抗,最后由某个患有手疾的大臣出面南北和谈就任临时大总统,清帝退位,世界线收束。

user avatar

英国会推动中国南部半独立(只在名义上是清朝下属,但军事,外交,税收和清朝没关系),这个政权联合日本和美国组成新的对俄封锁线,英国会把大清的债务依然让清政府还,而新政权则有海关大部分税收支持,这样就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英国的军舰和武器,加上现代化训练,可以和俄国对峙一段时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