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当然有恶化:
后备西图璋,留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
等到关羽镇守荆州,与鲁肃边界相邻时,才开始多次产生猜疑,疆界纷乱交错。
即,当初孙夫人携刘禅回江东被张飞、赵云拦截并救下刘禅。等到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俱入蜀作战,荆州由关羽当家,两家边境始有冲突。
为啥?不就是因为孙权趁人之危,要挟持刘禅作为人质,导致双方关系恶化么。
良好的邦交关系不复存在,往日睁只眼闭只眼,模棱两可的事情自然不再客气。当时的疆域观念远比后世宽泛,边疆归属做文章的空间非常之大,产生冲突并不足为奇。
但挟持刘禅也好,边疆纷争也罢,都是基于联盟内部的小打小闹,不足以影响合作抗曹这大前提,正因为有这条线,才没必要过度的防范盟国,只不过二家关系难复当初。
况且,关羽坐镇南郡,只要本郡不丢,便可控制长江水道,保证与益州的交通,这才是根本。荆州局势再危急,只要南郡不丢,刘备即可率领益州军前来参战;反之,若南郡先失,那么荆南将沦为飞地,难以相救。
建安二十年,孙权背盟袭取三郡,关羽按兵不动,便是如此——孙权、鲁肃二军牵制关羽,吕蒙入荆南作战,这种配备下关羽自然难以轻动。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前多留守军,沿江也早设烽火,即便后来调走了多留下的守军,南郡也是正常的守备力量——奈何公安、江陵二投,这并非没有戒心和防备的缘故。
戒心不是没有,防范也已做足,但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徒呼奈何。
你说孙权是否担心关系恶化,会有这个担心,但收益足够诱人,而恶化后的关系又不至于联盟中止,那么决定搞刘备一波也可以理解。
这种利益结合体看的就是收益,不外乎着重于长远利益,还是贪图短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