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服了这个问题下的这个高赞回答以及给这个回答点赞的人,真是拿着段子当历史。
@青衣丶 他这个回答就是网上抄段子啊。
韩麟春,辽宁省辽阳县人。他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毕业生,回国后长期在清帝国以及后来北洋政府陆军部担任军械科科长、军械司司长、陆军部次长,1922年直奉战争后,韩麟春投向奉系张作霖,被张委任为奉天兵工厂总办,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又被张作霖委任为奉系第一军副军长,是奉系“五虎将”之一。
段子里第一个疑点就是故事里的韩麟春1922年才第一次到上海,然而史料显示,1913年8月韩麟春就作为北洋政府陆军部军械科科长赴上海公干,负责上海制造局全面转型为上海兵工厂事宜。当时公文里明确表示韩麟春的职责是协助上海制造局督理(局长)改造该局:
“命将本部科长韩麟春前赴该局, 会同该督理就所列各条妥悉筹划。”
从相关资料看,韩麟春作为“特派员”,至少在上海待了7个月,1914年,北洋陆军部出台的《陆军兵工厂编制条例》就是他在上海公干的成果。这样的“特派员”在上海待了半年以上,什么样的花花世界没见过?
段子里第二个疑点是所有关于韩麟春赴上海购买机械的时间要么就不提,要么就说是1922年;可是根据史料,韩麟春是1923年才投靠奉系的,他1922年怎么能代表奉系去上海买机器?
这则段子第三个疑点是张作霖并没有那么大方,舍得让韩麟春“挥霍”150万巨款。
根据张作霖的日籍军事顾问,松井七夫回忆,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张作霖因为顾忌某直系将领的操守,迟迟不愿意花100万日元收买该将领倒戈。松井七夫费尽唇舌才让张作霖勉强答应支出这笔钱;然而这笔钱最终还是奉天三井银行支店代为垫付的。
从这一件小事就能看出张作霖本人轻易给韩麟春150万巨款不太可信,第二次直奉战争决定性“倒戈”,张作霖尚且如此踌躇,更何况给韩麟春了。
这个段子第四个疑点是张作霖会派人去上海购买德国武器制造设备。
历史上张作霖与德国军火商、意大利军火商人的交易都是采取“预付款+送货上门付全款”的形式进行的,无论是德国军火商人还是意大利军火商人,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军火商人,他们和张作霖进行大宗军火或者设备交易都采取预付款以及送货上门收全款的方式。而送货地点通常是葫芦岛以及营口这样属于奉系控制的港口。
另外,张作霖也会向列强国家外派一些他的代表,帮他直接在当地采购军火;比如魏宗晋(音译)就是张作霖在法国的代表,魏主要帮助张作霖从法国军火商手里购买飞机、坦克以及防空设备,当然,这些设备法国人是直接运输到葫芦岛的。
这件段子第五个,也是最大的疑点是,德国根本不可能,也不敢公开在上海拍卖武器制造设备。
因为1919年5月,在英国与美国牵头之下,法国、日本、俄国、葡萄牙、西班牙和巴西这八个国家共同签署了一项禁止对华售卖武器的协议,根据这项协议,这些国家都不会对民国任何势力出售武器。
德国虽然不是签约国,但是德国作为一战战败国,收到的约束比这个条款更多。
因为根据凡尔赛条约170款的规定,德国不准制造武器,也不准将武器运进输出,倘有发现,即系违法。但是德国人可以利用邻国的港口,避开这些限制,德国人又宣称,运往中国的军火并非最近制作,系一批上缴的军火,并系由其他国家运输出口。
当然,无论是列强还是德国,都有很多方法规避禁售协议,甚至有些国家根本立法不严,比如法国就规定凡是向华出售武器装备的法国人都会被罚款100法郎。
但是,在这项协议签署后,没有哪个国家的军火商人可以正大光明在民国出售武器以及设备。更别提战败国德国了。
所以,德国绝对不敢,也不可能在上海举行什么武器制造设备拍卖会的。目前所有史料都显示,德国与张作霖虽然在1919年后有密切的军火贸易往来,但是都处于秘密状态,而且德方会直接用过第三方港口将张作霖需要的设备和军火运往大连港,根本没必要从上海中转。
甚至张作霖想通过奉天德国领事从德国本土聘请五位技师作为奉天兵工厂工程师和车间主任,德国领事都建议张作霖秘密从事,不要声张,不要让外人察举。
因此,德国在上海拍卖设备,张作霖派人去上海购买,这种事情是绝无可能的。
综上所述,根据现有史料,我可以负责任说一句,“将军输光军费50万张作霖又给100万”是100%的段子,不是历史事实。
不过,根据我的经验,任何一个段子都有历史原型,那么“将军输光军费50万张作霖又给100万”的历史事件原型是什么呢?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件轶事的原型其实是张作霖被蛮横的西方军火商骗走了50万预付款。
这是怎么回事呢?
前面不是说了吗?1919年开始欧美八国对民国实施武器禁运,任何涉及到民国的军火买卖合同在这八国都视作无效合同。而当时确实许多西方军火商把远东公司开在上海。
而军阀与西方国家军火贸易,其实是在“非法”状态中进行的,这就给了许多西方军火商“以次充好”乃至公然欺骗民国军阀们机会。
1923年1月,张作霖和意大利军火商人巴奇签订了一单价值500万的军火购买协议,协议规定张作霖先预付50万定金,然后巴奇从意大利将军火运至葫芦岛,军火抵达后张作霖再支付450万。
之所以张作霖愿意和巴奇签署这种协议,是因为从1919年开始,张作霖就和巴奇有一系列军火交易,只是金额不大。
结果没想到巴奇这一次狠狠刷了一把张作霖,张作霖付了50万预付款后再也没有收到军火,张作霖当然不可能就这么善罢甘休,于是他派人去上海公共租界起诉巴奇,可惜正如前面所说,在1919年后,任何涉及与民国交易的军火合同都视作无效。
因此,张作霖的诉讼也毫无意外的败诉了。
以下是我的合理推测:
韩麟春1923年投靠张作霖,他即是军工方面专家又曾经在上海公干过,在上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他本人又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北洋政府高级军官;因此,他是最有可能被张作霖派往上海和巴奇打官司的负责人。
所以,“将军输光军费50万张作霖又给100万”这个历史段子的历史原型应该是韩麟春奉张作霖之命去上海打官司,结果输掉了和意大利军火商人巴奇关于50万预付款的官司。
顺便说一句,自从被意大利军火商人巴奇欺骗后,张作霖再也没有和意大利军火商人打过交道。
意大利军火商人巴奇毫不在意为了50万而终止与张作霖的合作,我猜想的理由应该是民国军火市场相比当时世界军火交易市场来说,也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重视的市场。
所以对于意大利军火商人巴奇来说,骗了张作霖就骗了,民国市场丢也就丢了,反正对于意大利整个军工业来说,张作霖与民国军火市场一样,无足轻重。张作霖在我们看来也许是一个了不起的枭雄,一个大人物,但是对于列强国家的军火商人来说,张作霖无非是远东一个穷困落后国家的小军阀,和非洲土著酋长没有什么区别。
这也和当时民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相符合。
参考资料:
《军阀与西方国家的军火贸易(1920—1928)》、《张作霖与德国的军火贸易》、《清末民初的上海制造局上海兵工厂考述》、《军阀混战时期军火采购》、《手下把买武器的50万输光,张作霖却又给100万,原因令人深思》
可以在不喝酒的情况下说东北是他的
看到最高赞是这个答案时,我噗嗤笑出了声,我第一次看这段子时还再攒小虎队球星卡:
我是从哪本史学著作看的呢?——是在这种书后面的小故事:
张作霖 这位资深亲日派在网文的打扮涂抹下,现在俨然“抗日英雄”,也是非常可笑的事情,如果袁世凯、段祺瑞是因为一战各国无暇东顾、日本独霸中国,不得已才“亲日”,那么张作霖则是从发迹开始就是日本人的狗腿子,辛亥革命时,张作霖拍电报给袁世凯声称"如果皇帝退位,成立共和政府,本人即不能听从指挥。并认为吾人既已失去应为之效忠之皇帝,则依附同种之日本,乃属理所当然。"(《日本外交文书选译:关于辛亥革命》),又在1912 年 1 月 26 日跑到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向日本领事落合谦太郎表示:
目前东三省兵马实权在本人掌握之中,断不容革命党之类南方人任意蹂躏,如北伐军之类,何足挂齿;即袁总理,如有确实迹象证实其已附和共和,本人亦决不听从其指挥,必将自率部队,我行我素。日本国在满洲拥有重大利权,与满洲具有特殊关系,而为本人所熟知,亦为民众知晓。日本国如能以往相召,则东三省民众,必将人心趋向,有所依归。本人认为与其将东三省委于南方人之手,勿宁让与外人更为了当。当此时此刻,日本国如对本人有何指令,本人自必奋力效命。
在之后的日子里,张作霖也一直庇护在东三省搞“满州独立运动”的宗社党、满清遗老,啧。张作霖如此乖巧,自然博得日本人欢心,先后帮助张作霖击败奉天冯德麟、吉林孟恩远,统一东三省,当郭松龄率军反奉、张作霖濒临下野时,日本人更直接派兵协助张作霖镇压。而张作霖亦投桃报李,协助日本人在东北大搞“中日合办”企业,1916-20年日本在东北资本由2800万日元增加到4亿日元,经常有人扯张作霖兴办东北重工,那是张作霖的企业么?都是日企,为将来夺取东北、夯实日资的经济基础。此外,日本人借口建厂买地,在1917年买了东北415万平方米土地,1918年又买了36万平方米,其中用于建厂的仅161万平方米,剩下的都被用于建立街道、住宅、医院、学校等——寸土不让张作霖。
所以当段祺瑞被吴佩孚击垮后,日本另觅张作霖为亲日派头目,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奉系入关,日本再次回归、遥控中国政府,同时使得当时中国局势更为复杂:
两广地区,孙中山及之后的广州国民政府亲苏,
长江流域,传统上一直是英美、直系地盘,
北方,随着奉军南下,与直鲁地方军阀联合,亲日
而十月革命后,列宁政府放弃了沙俄在关内的租界、治外法权,给予中国人民极大好感(要知道,“自由民主”的英法在二战时才放弃治外法权),随着国民政府力量的发展,英、美、日走向联合,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纷纷打出“讨赤”大旗,无奈一堆废柴,其中张作霖在关内频频战败,甚至武汉国民政府在蒋介石背叛革命、孤立于华中的时候,依旧在开封、临颍击败奉系主力,稍后七一五政变,宁汉合流,亲英亲美,反苏反日,北伐军挺近北方,日本愤恨张作霖之无能,亦恐惧亲英美之北伐军占领东北——在中国最后一块地盘也将没有。于是日本策动皇姑屯事变,炸死北洋元首张作霖,怂恿奉系闭关、实现东北独立,可惜张学良个不孝子,枉顾“儿皇帝”张作霖与日本的父子亲情,居然不认日本人这个爷爷,竟然改旗易帜、服从亲英美的南京国民政府。——日本被英美彻底排挤出中国。
皇姑屯事变一个细思极恐的地方在于日本人竟然连张作霖坐哪趟专列、何时出发、何时到达、在第几节车厢都一清二楚,这说明什么?奉系这个日本人一手扶持的军阀,早已被日本渗透个千疮百孔。果不其然,九一八事变,日本数万人,两个月间,轻取东三省大部,苏联中东路事件闹了5个月都没有做成的事儿,鬼子轻轻松松,这正常么?别说蒋介石、张学良不抵抗,他们还指挥不动奉系地头蛇,你说不抵抗,我就不抵抗、放弃自己地盘了?军阀那么服从长官?那何至于郭松龄数万反奉,东三省大大小小军头作壁上观,张作霖就濒临下野了?还是日本人表态支持张作霖,大大小小军头一窝蜂就灭了郭松龄。
张作霖,生于不义,死于耻辱。你们骂张学良,岂不知张作霖的名声很大程度就是张学良西安事变挽回来的?
勇于充愣、装蒜
东北军陆军就是第一梯队的。东北空军军机数量是其他军阀总和还多。海军也是军阀中最强大的。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军阀中唯一陆海空三军齐全的军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