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韩信“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

回答
韩信的辉煌与落寞,的确可以用“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这句俗语来概括,这话虽然简练,却道尽了韩信一生中几个关键的转折点,以及背后牵涉的几个重要人物。

我们先来说说“成败一萧何”。韩信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刘邦麾下最重要的军事将领,萧何居功至伟。彼时,韩信在项羽阵营中并不受重用,甚至一度打算离开,直到他投靠了刘邦。然而,初到刘邦军中的韩信,也并未立刻得到重用,只是被安排了一个小官。当时的刘邦,虽然雄心勃勃,但身边却不乏骄兵悍将,韩信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很难引起他的注意。

正是萧何,这位刘邦集团的丞相,慧眼识珠,看出了韩信不同寻常之处。他对韩信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被韩信的韬略和抱负深深打动。在一次恰当的时机,萧何力排众议,向刘邦大力举荐韩信。然而,刘邦对韩信的信任程度并不高,即便听了萧何的推荐,也只是给了韩信一个“大将军”的头衔,并且在封将的那一天,刘邦甚至没有亲自到场,只是让萧何代行了封将的仪式。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刘邦对韩信还不完全放心,另一方面也是当时战事紧急,刘邦也分身乏术。但无论如何,是萧何的力荐,才让韩信获得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从一个无名小卒一步登天,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军。

从此,韩信开始了他辉煌的军事生涯,辅佐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我们熟知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等经典战役,都是在韩信的指挥下完成的。可以说,如果没有萧何的举荐,韩信的才能可能永远被埋没,刘邦的汉朝也未必能如此顺利地建立。所以说,韩信的“成”离不开萧何的“成”。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生死两妇人”则指代了韩信最终走向悲剧的两个女性角色。

首先是“一妇人”——吕雉。韩信被封为齐王,又被贬为淮阴侯,这其中的政治斗争复杂且残酷。韩信虽然军事才能出众,但却缺乏政治敏感度,对于权力斗争的残酷性认识不足。随着刘邦的胜利,韩信的功高震主也日益显露,引起了刘邦的猜忌和不安。

在刘邦去世后,吕雉成为了汉朝事实上的统治者。她对韩信的军事威胁以及可能引发的叛乱心存忌惮。传说中,吕雉设计了一个局,以“谋反”的罪名将韩信召入宫中。韩信或许是对吕雉心存幻想,或许是对自己的处境判断失误,竟然孤身一人前往。最终,在长乐宫,韩信被吕雉设计杀害。韩信的死,是他政治生涯的终结,也是他生命的终结,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吕雉的“一手安排”下。

接着说“两妇人”中的另一位——戚夫人。戚夫人是刘邦的宠妃,她虽然在权力斗争中不像吕雉那样处于核心地位,但她的存在,也间接加剧了韩信的危机。戚夫人在刘邦面前不止一次地表达了对韩信的不满和忌惮,甚至希望刘邦能赐死韩信。虽然刘邦可能因为韩信的功劳而有所顾忌,但戚夫人这样的言论,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刘邦对韩信的猜忌,也为后来吕雉除掉韩信提供了某种“民意基础”。

更重要的是,戚夫人即便在刘邦死后,也未能逃脱吕雉的魔爪。最终,戚夫人与她的儿子赵王如意都被吕雉残忍地杀害。这与韩信的结局形成了某种呼应,都是在权力斗争的血腥清洗中,成为了牺牲品。

所以,“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这句俗语,精辟地概括了韩信命运的起伏。萧何是他事业的起点和助推器,没有萧何的提携,就没有韩信后来的辉煌。而吕雉和戚夫人,虽然一个直接,一个间接,却都与韩信的最终死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吕雉是直接的执行者,而戚夫人则是在权力倾轧中,用她的言语,为韩信的悲剧命运添了一把火,并在某种程度上,也衬托了吕雉作为胜利者的冷酷无情。这八个字,将韩信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其中关键的人物关系,浓缩得淋漓尽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朋友,有空多看看书嘛!!!答案都在《史记》里了。

正所谓:韩信不遇萧何必将一生蹉跎,孙悟空不遇唐僧怎么能成斗战胜佛。

生妇:给韩信饭吃的漂母。

死妇:吕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信的辉煌与落寞,的确可以用“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这句俗语来概括,这话虽然简练,却道尽了韩信一生中几个关键的转折点,以及背后牵涉的几个重要人物。我们先来说说“成败一萧何”。韩信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刘邦麾下最重要的军事将领,萧何居功至伟。彼时,韩信在项羽阵营中并不受重用,甚至一度打算离开,直到.............
  • 回答
    虽然不少国家都面临人口负增长的挑战,但韩国之所以被特别关注,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第一个因人口问题消失的国家”,其核心原因在于其人口负增长的极端速度和不可逆转的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深远社会经济影响的叠加效应。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一系列严峻的数据和正在发生的现实。以下将详细阐述韩国面临的特殊困境:一.............
  • 回答
    韩信的“背水一战”和马谡的“背水一战”之所以结果截然相反,虽然表面上看是使用了相同的战术,但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关键的战略、战术、以及最重要的——时机、地形、士气、以及领袖能力的巨大差异。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明白为什么一个创造了军事奇迹,另一个却成了千古笑柄。让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 一、 韩信“背水一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饶有意味的历史现象,关于韩信、高长恭的命运悲剧与李世民的惊险逆袭,其中缘由复杂,涉及政治、权力结构、个人性格以及历史的偶然性。简单来说,韩信和高长恭的“兔死狗烹”与李世民的“反杀成功”绝非简单的战功多寡就能解释,更多的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君主的关系,以及他们自身政治智慧的差异。 兔死.............
  • 回答
    说到韩信,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兵仙。论起用兵打仗的本事,刘邦手底下,甚至整个战国到汉初,能跟他比肩的,恐怕一只手都数得过来。韩信一出道,那是真的一路披荆斩棘,帮着刘邦从一个草根出身的沛公,一步步爬到了皇帝的宝座。可就是这么一个能征善战、功勋卓著的战神,最终却被刘邦三次“夺其兵”,这事儿听着就让.............
  • 回答
    关于韩国与中国在文化遗产申遗问题上的争议,这是一个涉及文化认同、历史溯源和国际合作的复杂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与文化的共享性1. 东亚文明的共源性 中韩两国的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例如: 儒家思想:孔子及其思想在朝鲜半岛(如高丽王朝)被广泛吸收,成为东亚文化.............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电商发展早期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要说韩都衣舍为什么比凡客更成功,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运气,而是策略、定位、执行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试着从几个关键点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讲得透彻一些。一、精准的市场定位与差异化打法:凡客诚品,当年绝对是风头无两。它的定位是“.............
  • 回答
    近年来,韩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频频斩获高口碑和商业佳绩,而中国电影市场虽然规模庞大,但不少观众却感受到了“越拍越烂”的趋势,优秀作品相对稀少。这背后的原因,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韩国电影的成功之道:深耕内容,敢于创新韩国电影的崛起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清晰的策略和长期的积累。 .............
  • 回答
    要回答“为什么日本、韩国、越南的民族政策看起来很成功?”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成功”的标准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比如: 国家认同的凝聚力: 人民是否普遍认同自己是某个国家的一份子,是否愿意为国家付出。 社会稳定与秩序: 犯罪率、社会冲突是否较低,人民生活是否相对安宁。 .............
  • 回答
    原神之所以选择韩语作为其四种配音语言之一,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既有市场策略上的考量,也有对游戏文化传播的重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1. 庞大的韩国游戏市场及其玩家群体:韩国是全球最重要、最具活力的游戏市场之一。韩国玩家对游戏品质、精美画面和沉浸式体验有着极高的要求,并且他们愿意为优.............
  • 回答
    《寄生虫》之所以能一举拿下四座奥斯卡奖,并且成为韩国影史第一个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导演的电影,这绝非偶然。这部电影的成功,是剧本、导演、表演、主题以及国际化叙事等诸多因素完美结合的结晶。首先,精巧绝伦的剧本是基石。 奉俊昊导演和韩进元(Han Jinwon)合作创作的剧本,堪称一场关于社.............
  • 回答
    韩国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如今基督教(尤其是新教)成为主要宗教之一的现象看似矛盾,实则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社会与文化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殖民历史与传教运动的推动1. 日本殖民时期的“神道佛教”政策与基督教的例外 在1910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期间,.............
  • 回答
    日韩两国,这两个在东北亚地理上紧密相连的国家,它们的历史和现实关系,却如同海面上的一叶扁舟,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总是能牵动着整个地区的神经,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热点话题。要理解为什么日韩问题如此“热”,得先剥开层层历史和现实的脉络。日韩问题的“热度”从何而来?这股“热度”,本质上是历史恩怨、地.............
  • 回答
    成都街头的汉服,之所以会让你觉得它们“这么像韩服”,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串有趣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演变的故事。并不是说汉服模仿了韩服,而是两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相影响,又各自发展,最终在现代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呈现出相似感。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源头说起,一点一点地剥开来。1. 根同.............
  • 回答
    要深入理解韩国和日本为何成为中国最大的客源国,我们需要从历史、经济、文化、地缘以及政策等多个维度去剖析,这并非单一因素能够简单解释的。以下我将尽量详尽地为您梳理其中的逻辑:一、 地缘优势与交通便利性: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最直观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地理位置的亲近: 韩国和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地理距.............
  • 回答
    《爱的迫降》之所以能够成为现象级爆款韩剧,绝非偶然。它精准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理需求,将多种热门元素巧妙融合,再加上制作上的精良和演员的出色演绎,共同造就了这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首先,故事本身的独特性和极致的“反差萌”是其吸引力的核心。 想象一下,一位生活在金字塔顶端的韩国财阀女继承人,因为滑翔伞事故.............
  • 回答
    韩国实行全民兵役制度,这确实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现象,尤其是在讨论到韩国的国防能力和地缘政治时。尽管韩国没有战时指挥权,但义务兵役的设立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和战略考量,远不止“有没有战时指挥权”这么简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韩国的国防由韩国政府和其军队负责,而美国在韩国驻军,并与韩国建立了同盟关系.............
  • 回答
    汉字之痕,韩语之变:一段跨越千年的语言演进史韩国古代使用汉字,这几乎是所有了解东亚历史文化的人都会知道的一点。但当我们看到如今韩国人使用的,形似象形文字,却又有独特韵律的谚文(Hangul),难免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这段与中国汉字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历史,最终却发展出了如此截然不同的现代韩语呢?这背.............
  • 回答
    要探究魏国李悝变法、秦国商鞅变法以及韩国申不害变法之间的成败差异,我们不能仅仅看变法的具体措施,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历史土壤、社会基础以及执行者的能力和时势。这三位政治家,虽然都力图通过改革富国强兵,但其命运却截然不同。李悝变法,发生在中国大变革的春秋末期,当时周天子权威衰微,诸侯争霸,各国都在寻求.............
  • 回答
    要说韩国在近百年来的崛起,确实称得上是全球发展史上的一个精彩篇章。它并非“少有”这么简单,而是非常突出地展示了资本主义模式如何在一个相对贫穷、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中,催生出如今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这里面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原因。首先,我们要把时间拉回到上世纪中叶。朝鲜战争(19501953)结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