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基础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如何合理使用奖励激发孩子学习动机。
早期莱珀对学前爱好绘画的儿童做过实际地址实验:第一组提前告知画一幅画会得到奖励;第二组在画完后得到奖励;第三组没有奖励。实验结果发现,在实验后的四天后,第一组儿童自由的绘画时间缩减为后两组儿童的一半。也就是说,物质奖励降低了儿童内在学习动机。
这个实验结果和理论被广为流传,但实际上在高龄儿童中,实验结果很难复制,并得到相反的结论:外部激励可以有效促进儿童学习。
后来的研究发现,外部激励最好和学习质量挂钩,而不是学习时间、参与活动等。所以题主孩子提出要求非常合理,也由于她学习,反而是她妹妹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很一般(弟弟前三十还是不错的),不利于学习。
物质激励之所以对高年级孩子有积极作用,而对低龄孩子有消极影响,大概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学习的深入,课程的趣味性在降低,而对抽象理解能力要求提高,显得十分枯燥,孩子需要外部激励刺激学习;另一方面,小学三四以后,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在意同伴,会有明显的攀比心理。
这种攀比心理无论对错,都是客观存在的。家长会攀比各自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会攀比各自衣着和手机。
就像工作中,努力工作得不到晋升、加工资会挫伤工作积极性一样,如果孩子得不到必要的物质激励,特别是周围人都有的物质激励,就会严重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觉得父母没有认可她,自己努力没有得到回报。
同时,我们需要慎用负面激励。“考好没奖励,考坏又批评”是家庭教育常见误区,而这个误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且本身也说明家长本身水平有限。
我估计题主夫妻二人吵架,题主肯定常常骂她老公是懒蛋,不负责任等等。批评属于负面刺激,正确的批评应该是“对事不对人”。也就说,如果老公今天打游戏,忘了洗碗,就只是批评他没有没洗碗行为本身,并表示自己有些生气,但并不延伸、借题发挥到老公人格——“他就是个懒人”。
人格攻击会降低个体纠错欲望,这是工作、生活中最需要明白的道理之一。由于题主孩子学习优秀,我估计孩子做错的题,题主根本无法理解,所以无法做到“就事论事”,肯定是批评孩子的学习动机(最近偷懒了、骄傲了等等),而且题主字里行间也透露了这样的信息。
鉴于题主学习能力,我建议题主孩子以后考试成绩不佳,题主从情绪的角度和孩子沟通,科学的训练孩子与自己的情绪管控,而不是简单的批评。至于如何科学的管控情绪,就不多说了~
学习好的孩子总体家境不错,题主孩子的家境和她朋友比可能欠佳。如果孩子要的是最新的苹果手机(一万左右),我想题主确实比较吃力,可以选择给孩子买个3000左右的国产手机。
题主需要坦诚,应该明确告诉孩子对她的学习成就感到自豪,但自己家境欠佳,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庭环境客观问题。她的朋友都有新手机,是因为她的朋友们家境普遍较好,所以存在统计“样本偏差”,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新手机,因此题主再次明确自己更加为孩子的学习成就自豪。
这样用社会语言激励,替代一部分物质激励,让孩子理解现实阻力,不失为一种教育。
最后,“学习是为自己学”这句话是错的,家长说出来欠妥。因为家长养老客观上必然要靠孩子,孩子未来的成就必然影响家长未来的生活。这是法律要求。对孩子学业的投资,本身也是对家长未来养老的投资,任何投资都需要短期储蓄。舍弃消费本身是很痛苦的,没必要要求家长为孩子无条件的付出,但家长不能把自己不愿意投资的原因,甩锅给孩子。
曾经我也是很听父母话的一个人
后来变成了我不是很相信他们说的话
你猜猜是因为啥?
合理的物质要求要满足。但不要和考试成绩挂钩,至少不要过于频繁的挂钩。
这个小孩的问题不在于要求奖励,她要求的是和亲戚家小孩同样的待遇。这么说吧,如果你的家庭条件和亲戚家不是差别很大,且亲戚家对小孩也不是过于溺爱的情况下。建议对孩子的物质生活达到和亲戚家孩子差不多的标准,比如小孩的手机该换就得给换。在此基础上,再讲道理,效果应该好些。
多少家长愿意一年花十几万几十万,只是为了孩子成绩稍有起色。你花500就能保证月考第一。你确定不是来凡尔赛的?
好了不开玩笑了,主要不是钱的问题,还是怕孩子拿了钱不学好。这个事老祖宗早有明训“压岁钱爸妈钱给你存着。”
“我跟她讲不要这么虚荣光看奖励,她学习是为自己学的”
追求奖励是虚荣,追求排名不也是虚荣?你要求女儿别虚荣,你得先改掉自己虚荣的毛病。
“你学习是为了自己学的”这句话就是纯放屁。
你上班辛苦,她说:“你上班是为了自己上的。” 你作何感想?
你打拼的事业确实是你自己的,但同时也捆绑着全家人的经济利益和面子荣耀。
同样的,她学习获得的知识和学历是她自己的,但同时也捆绑着父母的面子荣耀和后半辈子的生活水平。你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呢???
我可跟我女儿说不出这种话来。
500就贪得无厌了,过些年嫁女儿的时候千万别图亲家的房子车子票子。
没钱的大实话呼脸或许伤人
如果被发现是冠冕堂皇的欺骗
要比这伤人一万倍
无非就是你觉得500太多。但对孩子就算是5毛也不要失信。学会成才之前,请先成人。
如果我只能送给家长一句忠告,那就是——不要说“我是为你好”这几个字。
当你说出这几个字的时候,你就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你在把她当成一个你的作品。你在尝试雕刻她,而不是引导她。你在试图给她灌输你的思想,而不是让她产生自己的思想。长此以往只有两个结果:第一,你赢了,按照你的想法塑造了一个“完美”孩子,这个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一切按照父母的旨意行事,放弃了独立思考的意愿;第二,你输了,在不断的灌输与反抗中母女矛盾越来越严重,得到一个青春期叛逆少女,和一段有裂痕的亲情。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核心,根本就不在手机和钱上,而在你女儿的一句话——考好没奖励考坏又批评她。
每个人都需要正反馈,都需要积极的信号,尤其是孩子。而为人父母,经常把子女已经得到的成就看作理所当然,然后鞭策着子女迈向更高的辉煌。
《小欢喜》里英子的妈妈宋倩,孩子考了年级第二,她的反应是——你该努力了,这样下次才有机会重回第一。这对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压力?这就是对孩子说,你之前的努力得到的是一个错误的结果。
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考第二名的,没有一个孩子不付出一点努力就考第二名的,考了第二名意味着考过了身后几百个同样在为学习付出努力的学生,这不是成就么?
“我的孩子,考前五是应该的,出了前五就应该批评。”
长久生活在这种压力下的孩子,心态会是积极阳光的么?
其实作为家长,你能做的最简单最有效的事情就是,肯定她的成就。在她考第三名第四名的时候,你表扬过她么?你和她说过,你真棒,太厉害了,考得这么好么?你和她偷偷说过,你比你的同学厉害多了,我特别骄傲么?在她考到第七第八的时候,你鼓励过她么?你和她说过,这个成绩也很不错,我们再接再厉么?你和她说过,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成绩波动是正常的么?当她的成绩下滑的时候,你是在和她一起分析原因,还是训斥她怎么排名下降了呢?
她是一个学生,任何一个学生,在成绩下降的时候都不开心,在排名降低的时候都会有压力,在没考到自己理想分数的时候都会有奋起直追的想法。
不需要家长强调。
家长做的,应该是给他们建设一个积极的心态,做好后勤工作,提供需要的支撑。不要以“我是你妈”自居。
回到这件事本身。
你女儿是虚荣么?我觉得不是。她是不平衡。
为什么周围人考的没有她好,却得到的比她多?如果你在单位里,那些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拿的工资比你高,你能平衡么?你不生气么?你不找领导争取一下你的权益么?
她在父母那里既得不到精神上的肯定,也得不到物质上的追求,她可不不开心么。
至于为什么她不能理解“学习是为自己好”,她肯定理解啊,不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她怎么还成绩这么好?她肯定知道“学习是为自己好”,是个人都知道。你不知道好好工作是为自己好么?你也知道。
那这个事情怎么解决呢?要从你自己开始。这个500块给她不给她其实并不关键,但是你应该和女儿开诚布公地谈一下。她初中了,能听懂人话,把她当个人。首先你要肯定她得到的成绩,你应该告诉她你很为她骄傲,别说那些“我是为你好”的废话,尤其不要在夸奖之后试图升华的时候说。表扬就好好表扬,真诚地表扬。然后和她商量一下这次的奖励机制,争取统一意见。比如在已经达成协议的基础上,考一次第一多给50之类的。
为什么要聊物质?为什么要用钱来做交换?
因为你之前精神上欠债太多,就当是还债吧。
等你精神上给了她足够多的支撑和积极信号,她就不会对物质这么在意了。
我当年考第一就从来没管我爸妈要过钱,我爸妈的无脑吹就是我最大的奖励。
——心智脆弱者退散警告——
你知道有一种无力感么?
就是你在学校呼风唤雨,把其他同学当傻子一样嘲弄,能把一些学到癫狂但是成绩始终上不来的奋斗B同学给逼转学
但是回到家
要面对两位自称父母的巨婴
长期年级前五是个什么概念,我相信这位家长是不知道的
需要多有天赋,需要多少努力,需要多稳定的发挥和扎实的基础……
从父母两个人加起来月收入才8000可以看出来,哪怕你是十八线小城市,孩子都初中了,你们也算人到中年是精力和经验均衡的巅峰,两个人加在一起8000就是你们的上限
以这样的上限来揣测你女儿的天赋,是用2D的眼睛来看3D的世界
说实话
”一般“年级前五的人是吊打同龄人的智商
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生出来的,我甚至想建议你们看看孩子长得像不像你们,是不是医院抱错了
题主你的那些小九九,你女儿要反驳是很容易的
但是你总能用一句【我是你妈】、【我是为你好】,这样玩不赢游戏就掀棋盘的方式,来沟通
那你女儿应该是很辛苦的
那种谢耳朵要依靠王启年的串剧感,无法交流,只能忍耐
最后
不是你女儿贪得无厌,是你德不配位
不是你女儿那么虚荣,是你言而无信
又扣又烂又撒谎,没才没德没沟通
这样的家长啊……充分说明了当年优生优育的政策没有得到贯彻
不看问主的说明,完全理解到了其他方面,歧义太多了!
好吧,问主其实是在问如何优雅地根女儿讨价还价。我们不妨站在你女儿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你女儿觉得只有把条件上升成四次考试有一次年级第一才觉得有点儿把握。用另外一种表述就是,假如你不答应,她就认为她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没必要尝试了!那么你女儿说得对不对呢?
很对!她已经计算了胜率,可行性和付出的关系。她提出的要求很合理!
这就好比你工作,老板跟你说,如果你完成任务就给你发工资,如果你不完成就一分钱没有。你自己想想这样的项目你愿不愿接手?
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是你制定的规则不合理!因为不合理,你女儿提出了异议。但她提出的方案也不对,因为那样的话一旦学习当中遇到一些无法短期克服的困难,她就会迅速丧失斗志。因为你的规则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拆分目标,允许失败,可以积分。也就是每次考试达到一个标准就可以换得一点积分,积分达到某个数值就可以兑换奖励。比如你的目标是年级第一,你女儿是年纪前二十,每提高一个名次就增加0.5的积分,降低一个名次减少0.4的积分。只要最后达到10分就兑换奖励。积分一直有效!
你一定要记住,你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拿第一名,而是帮孩子全力以赴。能不能拿第一还有运气的成分,但只要全身心努力就要肯定她,鼓励她。当你对她一丁点的进步都肯定和奖励,她才会抛开害怕失败的心思,全力以赴。
相反,如果你不制定合理的规则,过于强调最后的结果,就会催生作弊,自暴自弃和恐惧失败的精神压力。这些才是孩子学习工作真正的敌人!
我初中一年级,英语很不好。期末考试,我妈说你只要及格,就给你100人民币。没记错的话应该是93年的事情。
我连怎么花都想好了,和同学表弟们策划了好几天。
结果我还是没及格。
我妈没打我,算是不错。但我相信,如果我真及格了我妈是肯定会给我100块的。
不得不说,这是我小时候最大的遗憾之一。
高赞回答写的已经蛮好了
但是我写下回答是因为我有自己的疑问。
你说的没错,学习固然是为了自己学的。
所以考的好是自己的,考的坏也是自己的。
考的好没有奖励是可以的,那考坏了为什么要批评?
既然考的坏是自己的,那为什么你要批评她?
她可以自己心里批评自己,因为考的坏是她自己的事,问题在于,你为什么要批评她?既然是她自己的事,为什么你要发出批评?
所以你女儿说的没错啊,既然说学习是自己的事,考坏了你为什么要批评她呢?
更让我有疑问的是,你为什么会觉得不可理喻?
PS:如果是我的孩子,考好了我会鼓励他,考差了我会安慰他,但是我不会批评,因为考差了本身就已经是个相对负面的结果了,对一个负面结果发泄负面情绪没有任何意义,除了让孩子变得更难过之外,身为家长,我会帮助孩子找出他那里可以改进,哪里可以做的更好,我会去尽量的改善结果,而不是对一个已经既定的结果发泄自己无用的负面情绪。
我会告诉他,不管你考好考差,我都爱你,你不需要用乖或者很好的成绩来赢得我的爱,我希望你也能爱你自己,因为真正爱自己的人,也会自然而然的去爱这个世界。
附一张图,很早以前截的图了,忘记是哪位写的。
我有个问题哈。
题主说了,她和老公夫妇两人加起来,一共月收入也只有八千多。这样算下来,五百五百地给女儿做零花钱,可能家庭经济确实有点吃不消。
问题就在这儿:题主为啥这么穷,收入这么低,夫妇两人一共只能一个月挣来八千多呢?你为啥不能月入过万呢?
题主可能认为我太苛刻,路人网友可能也认为我太苛刻了。拿出中国人均收入统计来看,哪有那么多人月入过万,是吧?更何况题主家不是在北上广,是在五线小城市。
但我想说的是,题主自己不能月入过万,为啥有脸让女儿拿年级第一呢?假如考试失误没进前五,只考到年级第八,是不是还要挨批评?
我不了解题主工作单位的具体情况,只按照常理设想一下哈。设想女儿一个年级有120学生,题主如果不是销售等职业,可能微信列表里也差不多是120个好友。你说说看120个好友里,你收入能排到前几?能排到前五不?你们单位(或者当地分公司)或许有120员工?你收入能排到前几?能到前五不?今年上半年能不能争取一下第一呢?
题主你自己初中同学校友群里,你的月薪能在里边排第几?为啥不是第一?为啥不是你们同校同届老同学里如今最能挣钱的那一个?年级第一!知道什么叫年级第一吗?
哈,到你自己身上你知道困难了?真以为120个人里稳居前五是那么容易的事?那么容易那你自己先做到啊。
真的,我苦口婆心说这些是为你好。你挣钱不是为你自己挣的?自己不觉得自己月入过万很爽?还需要我提醒你?你为啥不努力呢?
但凡你有你自家女儿一半的本事,也不会为了五百块钱发愁了。就这,你还有脸在你女儿面前惦记家长权威。
不用理由,直接拒绝就好。
反正你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五线城市+爹妈收入8000+
这种起步点别说换手机+500,单独500肯定都舍不得啊。
孩子聪明点的话就该说每月不吃用住家里的,还往家里交500
这才是不让题主操心的好女儿啊~
要么不许诺,许诺了就要执行,孩子也是独立个体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我读初一的时候,我妈来开全校家长会,看着那些上台领取奖学金的优秀同学,我妈对我说“如果你也能拿奖学金,那都随你支配。”
我当时听见这句话,整个人都开心起来了。我从小都没零花钱,零食没吃过多少饮料也没喝过多少,连买个一块钱的沙包都被骂。很多同学拥有的“童年回忆”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陌生的。
当时我们学校设置的奖学金有三个档位,3800,1900,1000
我当时就想,这么多钱,要是能拿到奖学金,我就不用过得那么难啦,别人有的快乐,我也能有啦。
我眼睛里闪着光,问我妈:“真的吗?”
我妈点点头“只要你拿的到啊。”
她可能是觉得以我的成绩,应该拿不到奖学金,才敢这样承诺我的吧,哈哈。
我上的是省级一类示范性中学,用老师的话来说:每一个xx(我们这的地名)学子的梦想
这所学校学费便宜,学风开放优良,获奖无数,相应的,招生条件严苛。
想在这样的学校里拿到奖学金,难度可想而知。
可是我做到了。
初二第一学期,每晚12点睡觉,5点起床。
期末考试,语文126/150,数学99/150(这玩意我是真的学不会),英语118/120,物理96/100,化学(初二就学了)60/60,政史地289/300。
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哭了,没人知道我那一刻的心情。
我拿到了1900奖学金。
班主任把那个鼓鼓囊囊的信封递给我的时候,我的手都在颤抖。
学生得到奖学金,学校都是会告知家长的。
那天下午放假,这是我读初中的两年半里,她唯一一次来接我。
可是,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
“钱呢?”
哈哈,现在想起来都好想笑。
我听到这话,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我眼睛里原有的兴奋,在一瞬间就褪了全部色彩。
可是我能怎么办,我把那个鼓鼓的信封慢慢地挪到了她面前,给了她。
我不甘心。
我问:“你一个月9000的工资,差我这点钱?”
“别乱说话。我怕你乱花,先给你放着,你什么时候想用就说。”
行吧,又来压岁钱那一套是吧。
可是我傻傻的,还是信了。
我只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上初三后,我遇到了几个非常重要,对我一生都有巨大影响的朋友。
我从小就比较“懂事”,从来不过所谓的生日,在我记事后,我只吃过一次生日蛋糕,还是好朋友的妈妈给我过的。
我保送重点高中了,初三上学期读完就直接去高中,这几个朋友以后很难见到了,年底我生日,我想好好地请他们吃一顿饭。
我打电话问我妈,我想约好朋友吃饭,可以用我这笔奖学金吗,我要五百就够了,实在不行就三百吧。
我妈在电话里答应了,我很开心,就把朋友们都约好了。
一月一度的假期,我兴致勃勃回到家,我妈一直没有提奖学金的事,我也不敢要。直到快要回学校了,我才小心翼翼的问了起来。
她说
“那点破钱谁还给你留着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
是,我保送了,还免学费。
要知道,那所学校是全省前500才有保送机会。得知我被保送时,我觉得我三年后上个国内一流大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在接二连三的欺骗后,我厌学了,不仅厌学,我还讨厌身边的一切,讨厌与人接触。
毕竟,连我“最亲”的人都能这样对我啊,要是换成和我非亲非故的人,又会怎么伤害我呢?
厌学,厌人。
今年刚高考完,排名全省两万多,可以说是很垃圾了。
这件事对于我的伤害,深深的刻进了我的骨子里,一辈子也无法忘记。
我在乎的从来不是那19张钞票,我在乎的是,你明明是我最亲的人,为什么三番五次对我出尔反尔,不履行对我的承诺。
初中毕业后,我再也没和我妈在一张桌子上吃过饭,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在那之后我一直觉得,在我妈眼里我没有钱重要,我和我妈只是金钱交易而已,她养我小,我养她老,我们没有感情。
所以啊,题主,看看我,再好好看看你的女儿吧,你女儿真的很不容易啊。
求求你了,不要让她变成我这样。
也不要让你和女儿的关系变成我和我妈这样。
求求你了。
——————————————————
12.12更新
评论区每一条我都认真看了,但是碍于表达能力不足,我没办法一一回复,所以再更新一波吧。
我看到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遭遇,我非常感同身受,也替大家惋惜,只希望这段阴影可以早点被往后生活中即将出现的光芒所照亮,也希望未来这样的家长可以少一些。
也很感谢安慰我和为我说话的朋友们,这件事其实在我心里憋了很久,我一直都找不到倾诉的窗口,偶然看到这个问题,就拿自己的这件事来举例子了。谢谢大家的安慰和关注,也让我的这段经历被更多人看到。
有些知友说我不应该拿学习来报复她,这是在报复自己。我想说的是,这并不是报复,而是心态崩溃。我妈对我做的事远不止这一件,在一次次的打击后,我变得内向、自卑、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在家里被伤害后,因为过于内向,在学校里也没有朋友,很幸运遇到了一个懂我的人,她看到了我的压抑,主动和我交朋友,但是人家也有自己的生活,我没办法厚着脸皮每时每刻去骚扰她。
就在这种孤独的日子里,我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学习成绩自然就跌落了,而且我的健康状况也比较糟糕。
所以这并不是报复,这是一个自然结果,是一个未成年人被压迫时的无奈和挣扎。
还有一些知友说,当时就该把钱撕了或是怎么样,反正就是不给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我敢吗?我不敢啊,我一旦这样做了,当时她可能就把我撂那儿不让我回家了。我必须为自己的安全负责,我不能在本就灰暗的日子里让自己再蒙上一层终生阴影。(可能有人会说才初二怎么会想到那么多,我想说我当时的的确确就是这么想的,可以理解为我比较怂,怕睡大街被坏人拉去干什么)
退一步说,就算她还是愿意把我带回家,我面临的会是没饭吃、毒打等一系列的艰难处境。
我本来就是做事比较求稳的性格,我不想承担不必要的风险。思及此,我不得不把奖学金交给她,这并不是我能控制的。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此事的关注。
我的家长在我眼里是恶魔,希望未来在我的孩子眼里,我是个天使,是筋疲力尽后可以停靠的港湾,是遍体鳞伤后可以投入的怀抱。
————————————————
12.28更新
大家应该都看到女孩子为买手机殴打母亲的新闻了吧。
那个女孩子在旁边哭得撕心裂肺,路人都懂得安慰她,那个母亲却还无动于衷,让我看到了我和我妈。
哦,不对,我妈是过来给我一巴掌,“哭什么哭,你还有脸哭?”
我看到了那个女孩子的无助和心酸,辛辛苦苦挣钱想换个手机,妈妈同意补差价,出尔反尔后不仅想独吞女儿兼职挣来的钱,还故意把车停着不走,让女儿接受路人的指责,即使女儿多次要求她走她也不为所动。
她的手敲在她母亲的头盔上时,一定也很疼吧,就和她的心一样。我看到了她的绝望,看到了她的挣扎,这也是曾经的我。
让人哀婉叹息。
我是这样长大的女儿。
我已经看穿你们这种父母的套路了。
我甚至想得到到了高中你会怎么做,到了大学你又会怎么做。
当然我不会告诉我爹妈的那些做法的,我不想让你女儿跟我一样,对父母彻底失去信心。
我不是在吓唬你,答主妈妈,你每一次自以为是的为你好和食言,我们小孩子都看的清楚。
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好我们也心里明白。
但是我们就是想要父母的鼓励和奖励。
哪怕你家一个月只能赚三四千,我也希望考试结束后我能有奖励。
另外一个答主说的对,很大程度因为你们平时精神鼓励太少了,我们小孩子会不停要求物质鼓励。你女儿从来没说过妈妈你再多夸夸我这种话吧?因为从你那要这种话比要手机和钱难得多了。
换个角度想想吧。
若干年后,你女儿工作了,很少回家。
你希望她每年回家两次(春节一次,其他时间一次)。
她告诉你她工作忙,只能保证最多春节回去。
你说她不孝,你的同事家的孩子还一年回七八次呢。
她说你贪得无厌,她工作忙的要死你怎么就不能为她想想。她赚钱也是为你养老,为你好。
你也许不缺钱只是想见她。但是想想那种情况,你觉得自己受得了吗
受不了就别这样苛责自己女儿行吗?
女儿能年级第一你就偷着乐去得了
真tmd生在福中不知福
你们俩也不先照照镜子,问问自己从小到大有没有考过年级第一
你们女儿有可能考到年级第一,平常是年级前五水平已经说明你们中了彩票了,因为你们的后代明显智商比你们高,这还不偷着乐。
说真的,像你们这种水平实际上已经没法比自己女儿有更好的见识了,老老实实的,人家干嘛你主动配合就完了,不要给人家扯后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