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班。
不解决。东西到时间做不完不会死。欧美没那么多奋斗逼。
这实际上是个劳资关系的问题。如果法律和政策足够保护劳动者,对加班有非常苛刻的限制,胆敢越界的必遭重罚,那么你公司对进度的要求就不是你现在看到的这样。全行业如果在加班上都规范化了,恶性竞争(在知乎上经常看到「奋斗逼」和「工贼」这两个词)就会减少,因为不加班而造成损失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反正我再换工作的时候,肯定优先去加班少的,工作生活平衡的公司。我的职业生涯说短也不算短了,可是加班还有效率这种事,我几乎没见过。
2017.8.16 补充一点。工作量的问题应该通过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解决,而不是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解决。
资本主义包产到户啊!「包产到户」包的是工作量吗?当然不是啊,包的是产出啊。上头要的是产出,不是你具体花多少时间在田里,否则就叫做「包时到户」了。
尽管我觉得我的工作效率已经十分足够了,仍然不得不经常加班才能赶得上进度。
如果这些公司的项目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项目延期?延期造成损失怎么办?
互联网公司绝大多数项目没有外部的甲方,项目期限是内部人为设定的,进度赶不上就延期啊。这就如同你自己买木板回家做个柜子,做一半发现剩下的木板不够做完这个柜子,能怎么办呢?去买更多的木板啊,然后脑子里记住「下次要准确计算做一个柜子需要多少木板」。
有些事情无论是否延期都很赶,例如说「不修复广告系统的这个 bug 就每天少赚几百万」,那怎么加班都要尽快搞掂。我也经手过项目,在项目启动会议上我问「这个项目有多紧急?需要什么时候交付?」我老板说「COO 希望这个项目昨天就交付了」。那就拼命赶啊,能怎么样?
如果不是救火的话,普通项目的进度更多是靠横向比较来判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老板们都会思考,同一个项目如果给另外一个级别相同的人来做会怎样,不仅仅考虑速度,还考虑质量等其它因素。假设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加班,横向比较下来大家的工作也都不错。
当然这个假设不总是成立,有些公司、有些部门、有些组招了很多自愿加班的人之后,老板通过横向比较获得的期望就会变高,工作环境就变得内卷了。大家之前听说的「阿里员工加入微软后怎样怎样」的故事不仅仅在中国会发生,在美国也会发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