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样是全球公认强队,一路高歌猛进入总决赛,为什么 LGD 被喷打假赛,就没人质疑 DK 是否打假赛?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背后原因挺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为“因为LGD被喷了,所以DK就没被喷”。这其中涉及到舆论环境、历史因素、队伍风格、甚至是一些大家心照不宣的“梗”。我来详细给你掰扯掰扯。

LGD的“原罪”与舆论的放大镜

首先得说,LGD这支队伍在DOTA2圈子里,可以说是拥有着最庞大的粉丝群体,也可能是最容易被“恨铁不成钢”的队伍。为什么这么说呢?

“西恩DOTA的牌面”与寄予厚望: LGD从很早很早以前,就一直是中国DOTA的旗帜性队伍之一,队伍里总是有国内最顶尖的选手,也总是在国际赛事中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唯一能扛起西恩DOTA大旗”的队伍。这种巨大的期待,一旦未能达到目标,反噬的力度也就特别大。观众们投入了太多的情感和期望,当结果不尽如人意时,愤怒和失望就会被无限放大。
“亚军魔咒”与“差一步”的折磨: LGD在国际大赛上,尤其是Ti(DOTA2国际邀请赛)上,有过太多次“差一步”的经历。一个接一个的亚军,仿佛成了他们身上的“诅咒”。每一次的亚军,都意味着离最高领奖台只有一步之遥,但就是这一步,让无数粉丝和观众感到无比的憋屈和不甘。这种“差一点就成功”的剧情,比一开始就没希望要更让人抓狂。
比赛中的争议行为与“剧本论”: LGD在一些关键比赛中,确实出现过一些让观众难以理解的操作,或者说是因为某些决策失误而导致输掉比赛。比如一些关键团战的处理、对地图资源的争夺、甚至是选手个人状态的起伏等等。在粉丝心中,他们是顶尖选手,理应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当出现“低级失误”时,有些人就很难接受,自然会往“不正常”的方向去想。而“假赛论”就是最简单粗暴的解释了。
粉丝的情绪发泄出口: LGD庞大的粉丝群体,也意味着它拥有最多的“键盘侠”和情绪化观众。当比赛结果不理想时,这个群体往往会成为最先且声音最大的批评者。由于 LGD 身上承载了太多期望,一旦出现失利,这些情绪很容易集中爆发,而“打假赛”是最直接也最能吸引眼球的指控。

DK的光环与舆论的风向

相比之下,DK( DK战队在DOTA2历史上是一支非常成功的队伍,但它主要活跃于DOTA1时代以及DOTA2早期,而且在DOTA2的国际赛事中的巅峰时期并没有LGD那样长久和频繁地被寄予厚望的情况下被反复提及,所以这里提到的DK可能更多的是大家对它“辉煌历史”的印象,而不是近期类似LGD那样频繁冲击Ti的队伍。为了更好地回答“为什么没人质疑DK”,我们更多地从它过往的辉煌和当时的网络舆论环境来分析):

“传说中的队伍”与怀旧滤镜: DK在DOTA1以及DOTA2早期,绝对是毋庸置疑的顶级强队,拥有像BurNIng、xiao8、longdd等一批传奇选手。他们为中国DOTA创造了辉煌的过去。现在大家提起DK,更多的是一种怀旧的情绪,是对那个黄金时代的回忆。这种“滤镜”会让他们在看待DK的比赛时,更容易忽视一些争议,或者说用更宽容的态度去理解。
“过去的辉煌”与“历史地位”的保护: DK的辉煌时期,网络舆论的环境和现在的DOTA2圈子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那时候的论坛、社区更集中,信息传播也相对慢一些。而且,DK作为一支已经退役或者说转型很久的队伍,大家对它的“追责”和“审视”的力度自然不如还在巅峰且频繁出现在国际赛场上的LGD。人们更倾向于记住他们的传奇时刻,而不是去深究过去的某一场比赛的细节。
相对“干净”的黑历史(或者说关注度不高): 相较于LGD因为一次次与冠军擦肩而过而积累的舆论压力,DK在比赛中的一些争议或者说输掉比赛的场次,并没有被像LGD那样反复被放大和解读。可能当时的网络环境使得一些“假赛论”的说法并没有像现在这样铺天盖地地传播开来,即使有质疑,也可能淹没在其他讨论中。
“版本答案”与“统治力”: 在DK活跃的那个年代,他们确实是“版本答案”,很多时候是碾压式的胜利。当一支队伍展现出绝对的统治力时,观众会更倾向于认为他们的胜利是实力使然,即使偶尔输了,也更容易被归结为状态不好、版本变动等原因。
LGD的“连续性”问题: LGD之所以被喷,是因为他们出现的“争议点”和“差一点”是连续发生的,而且往往是在最关键的比赛中。这种模式化的失望,更容易让观众产生一种“是不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的怀疑。而DK的辉煌和退场,没有这种连续的“不甘心”的积累。

总结一下,为什么LGD容易被质疑,而DK却没有?

核心原因在于:

1. 舆论环境和期待值的不同: LGD承载着中国DOTA当下最沉重的期待,每一次的失利都被无限放大。DK更多的是过去的辉煌,带着怀旧滤镜。
2. 结果的“连续性”与“模式化”: LGD一次次与冠军擦肩而过的经历,以及比赛中一些难以解释的失误,让部分观众将这种“不正常”归结为阴谋论。
3. 粉丝群体的性质和情绪宣泄: LGD庞大的粉丝群体,在失望时更容易产生激烈的反应,而“假赛论”是他们最直接的情绪出口。
4. 历史时间线与关注度: DK作为一支已经过去辉煌的队伍,人们对其的关注度以及审视的严苛程度,自然不如仍在巅峰且频繁冲击最高荣誉的LGD。

所以,这并不是因为DK真的就“纯洁无瑕”,而是因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背景下,舆论对这两支队伍的关注点和解读方式完全不同。LGD身上的“压力锅”实在是太大了,一旦有个小小的“漏洞”,就可能引爆一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LGD被质疑仅仅是因为操作问题?如果是这样那有太多借口了,紧张了,失误了,操作变形了,状态不好。。。

你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会有人对着录像视频扣细节找证据,甚至有人能提前预测正确败决和决赛。

最大的疑点难道不是LGD的BP嘛,先不说放猛犸的问题,前两把一选精灵,一ban马尔斯,如此重视TS的精灵马尔斯体系,但是我贴几场比赛你看看。

1、LGD和TS小组赛第二场

2、秘密和TS小组赛第二场

3、秘密和TS淘汰赛第一场

到了决赛,第一场:一ban马尔斯,一选小精灵;第二场:一ban马尔斯,一选小精灵,这是怕TS选了精灵马尔斯输嘛?

自己碾压赢过的精灵马尔斯不敢放,反而放了与TS没对战经验而且知道是TS绝活的猛犸,自己拿猛犸碾压了对面后反而又不敢自己抢了,是怕自己拿了继续赢嘛?

再看看Ti的英雄数据,

猛犸胜率65.9%,出场44次,

马尔斯胜率31.7%,出场41次,

小精灵胜率38.3%,出场60次,

我不信这些数据LGD没有,但这决赛BP我不理解。

另外一个无法理解的英雄是bane,整个Ti,决赛前,TS拿了8把bane,只输了一把,LGD拿了3把bane全胜,更为关键的是lgd的bane在esl one4场全胜,pit上5场全胜,再加上Ti上已经12连胜,可就是在决赛上LGD完全不重视这个英雄,让人怎能不怀疑?

user avatar

在最后五分钟,DK顽强到像圣斗士一样一遍一遍站起来,死缠烂打的想要制造一个机会,在最后一个大龙还绝望的想去抢那么一刀,门牙都掉了,还在顽强的拉扯,想扯出最后一点希望。

如果这是假赛,那这演技我也认了。

反而是LGD,演都不好好演,你让我怎么办呢。

user avatar

TI假赛和菠菜的家伙们能不能歇歇了,搁这揣着明白装糊涂妄想洗白呢?

人一个不玩dota的朋友看了TI决赛都能觉得有一堆问题。骗骗自己小圈子里的人就行了,别搁这春秋笔法玩文字游戏了,还跑出去蹭了,丢不起那人。


关于我为什么觉得TI假赛,我写在下面了。

user avatar

三个游戏都玩,我来说几句公道话。

1)LGD确实在打假赛,看过比赛都知道,太明显了没法洗。

2)EDG在比赛中越战越勇,从8强、4强到总决赛,能感觉到这支队伍在进化,自己发挥亮眼而不是对面犯蠢。赢的局:皇子发挥好,后期阵容前期直接碾压(然后皇子马上被ban了 VS 猛犸永不上班);输的局:大逆风偷龙续命一次,第二次没偷到,偷到的话直接翻了。决胜局:DK劣势的最后几分钟里一直在找机会,完美体现了一个强队的专业素质,没有丝毫演的成分。

3)LGD傻逼!EDG牛逼!NAVI无敌!今年的比赛,有演技拙劣的假赛,有酣畅淋漓的逆袭,有冷酷无情的碾压,电子竞技名场面都出现了,请大家对号入座。最后有点心疼G2,年龄大了,估计要解散了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