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
如果进入公务员、教师这一群体的都是青年一代中的辣鸡,那么中国的未来靠谁呢?
你扪心自问一下,你有没有吐槽过家乡公务员的素质差、效率低?有没有说过“就凭这种公务员的素质,这地方一辈子也别想发展起来”?
你有没有想过“要是当年我的老师好一点,我能考上更高一个档次的学校”?你在买房的时候,如果学区房和非学区房价格一样,你买哪个?
要是你一边吐槽着家乡公务员的素质差,一边又说“中国青年一代都选择公务员,中国的未来在哪里”,这就是典型的双标。
中国的青年一代真的都选择了公务员吗?如果说要进入公务员这个系统,清北的学生显然优势是最大的。不客气一点说,如果不考虑级别和工作地点,绝大多数清北的学生都是可以当公务员的。但是清华大学发布的就业报告很清楚的显示,清华大学毕业生最后进入机关单位的比例也就是十分之一左右,60%以上的毕业生都去了企业。
不妨做这么一个设想,如果某个地方的公务员全都是大专生,而当地企业的中高层全都是985博士。那么,你觉得这群人能看懂这些企业管理者们递上来的各种报告吗?他们能了解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制定产业规划吗?他们知道怎么运用财政工具刺激经济发展吗?
更何况,如果你自己不傻的话,你也肯定愿意让孩子去一个985研究生当老师的中小学而不是大专生当老师的中小学。要是有一天985大学失心疯,除了计算机外取消所有专业,而所有的中小学教师全部都由各种地方师范学院培养。等毕业之后,985大学生全都干计算机,这样的社会算正常的?
一年就招20万左右公务员。
一年初中要招1600+万人。
一年高考都要录取1000万人左右。
合着剩下的1000多万就不是人了???
当然你们要是承认自己不是人,当我没说。
为什么公务员和教师不能是中国未来的依靠?
我作为知乎上比较活跃的生化环材劝退者,有很多话是平时不方便说的。我会对生化环材的同学说,你之所以掉进天坑,是因为信息差啦、选择大于努力啦、科技产业化停滞啦、时代的悲哀啦,等等冠冕堂皇的套话。我想让学弟学妹们着眼于如何脱坑,不想让他们过多沉迷于仇恨之中。
实际上我心里比谁都清楚。究竟是谁导致了高中生信息闭塞、一心只会应试刷题?究竟是谁导致了实体经济衰退、人人都在炒房投机?究竟是谁导致了底层劳动者待遇奇差、体面的岗位越来越少?究竟是谁导致了体制内的超然地位、一张A4纸秒天秒地?我知道是谁,你们也知道是谁。
回到问题本身,“如果中国的青年一代都选择公务员、教师等安定的工作,中国的未来靠谁呢”?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这个问题不成立。你应该问,如果中国的青年一代都有足够的文化水平上普通高中,中国的未来靠谁呢?因为,经过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国家财政供养的普通高中要考试选拔,然后才是国家财政供养的公务员、教师也要考试选拔。
请注意,从古至今,中国的未来都靠公务员,从未靠过工匠。
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大部分都是公务员。
能上史书上人,也基本都是公务员。
工匠呢?屈指可数,李冰算一个,但是人家也是公务员。
农民呢?也就陈胜吴广。除了造反农民不可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
所以,中国的历史,向来是公务员创造的。
过去是,未来也是。
啊哈,前几年的问题还是“如果中国的青年一代都选择基金经理,程序员,这样高薪的工作,中国的未来靠谁呢?”
看来大环境变化真快啊。说到底,我觉得有几点。
为什么现在大家突然对公务员,教师,医生趋之若鹜,因为很多人意识到在中国师医公几个行业是最规范的,最守法的。
对于公务员,只要不会犯违法犯罪的大错,没有人能开除你。而私营企业呢?有着一百种方法赶你走,还不想付任何赔偿。
此外,还有一大批世界五百强私营企业带头违反劳动法。马云的996是修来的福报,刘强东的不能加班就不是兄弟,华为251等等。
一个正常的足球比赛,双方都遵守规则,你上11人,我上11人,咱们公平竞技,看谁进球多。
中国现阶段是,一方上场11人,一方上场20人,自然20人的踢赢了。你投诉对方违规上场20人,裁判根本不管。最后大家纷纷效仿,你上20人,我下次上50人;你上50人,我上100人。
加班996就是这个道理,遵纪守法的八小时工作的企业,竞争不过十小时工作的企业;十小时的干不过十二小时的;十二小时的干不过996的。最后遵纪守法的都死掉了,留下的都一个比一个能压榨员工。
私企都如同脱缰的野马疯狂压榨员工,你让青年一代怎么敢还在体质外工作,谁不想赶紧进体制内,至少体制内讲规矩!
2. 体质外员工养老是大问题
师医公另外一大优势就是养老,公务员养老是国家财政拨款,教师和医生是参公拨款,总之国家兜底。说全国公立单位的平均退休金高于私营企业退休金毫无问题。
相比,体制外是社会化养老。你交多少养老保险不等于你未来那多少养老金。你现在交的钱是养现在的老人。未来你领到的养老金,是未来年轻人交的。未来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人锐减。现在是几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未来是一个年轻人养几个老人。未来养老金必然大跌。反正我交的养老金肯定是亏的,我现在交多少未来肯定领不到那么多。
这又是一重青年人的焦虑,谁不想赶紧进入体制内,以后养老美滋滋?
自嗨是没有用的
等土地财政彻底凉透
三线城市鹤岗化
大家就会发现臃肿的公务员体系创造不了任何价值
一个财政供养人员占主体的城市,会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最后政府会走上财政重组,公务员停招,直到减编清退。
如果公务员真的创造了巨大的价值,那一个城市财政供养人员占比越高,这个城市就该越发达
各位聪明的公务员们,用你们卷过公考的脑子想一想,这样的发达城市存在吗
——————————————————————————————————
我不知道是我的表述有问题还是有的人理解能力有问题
为什么要扯到谁为因、谁为果的问题
题目问的是“如果中国的青年一代都选择公务员、教师等安定的工作,中国的未来靠谁呢?”
这个问题问的是“结果会如何”,而不是“原因是如何”
我的回答是,“如果中国的青年一代都选择公务员、教师等安定的工作”,中国的发展必然是不可持续的,最后工资都可能发不出来。证据就是鹤岗这样财政供养人员占主体的城市,发展都难以为继。
至于你说为什么这城市发展弄成这样,这跟题目里的问题有半毛钱关系吗
我们讨论的是现象造成的后果,而不是产生现象的原因
你没钱,问你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会饿死。
至于你为什么没钱,有可能是创业失败,有可能是被人抢了,也有可能是你自己把钱花光了。这跟问题有什么关系。
所以各位公务员,逻辑题不要考完就忘了,要对得起自己刷的那么多真题模拟题
靠体制内喝茶嗑瓜子的吧。。。
你这个问题等于在问,如果每一个高三考生都报考清华和北大,其他学校怎么办?
因为,公务员和教师工作,每年招聘是有名额限制的。
你可以考,但是不保证你能考上。
提出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对我们国家的目前的创新体制不太了解,其实真正在做技术前沿性突破的——恰恰还真的是“公务员”+“教师”这两个群体。
我国之前的经济文化以及其他体制决定了,政府在主导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的研究。所以每年会由政府牵头,实际性的去做一些研究课题。这些投入很大,企业在这种项目里的作用很少。各种课题,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又或者教育科学,还是思想士气,或者是基础科学,全部都是由国家——省——市三级发放课题。
课题主要承担的科研人员就是大学老师+各种研究所。没做过具体统计,不知道是大学占的多,还是科研所占的多。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各种科研所和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本身就是有教学资格,可以培养自己的博士,硕士,博士后。
而公务员系统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在协调,监管产业创新。公务员的部分会更加的庞大一点儿,有科研处,有招商办,有贸工局,各个城市可能略有不同,以个人经验来看(早年家父在政府系统),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职责,有的负责贴补民企的技术发展,有的负责帮助企业技术发展,有的负责监管进度,总之,这些公务员,恰恰是决定了中国未来技术走向的中坚力量。
只能说,我觉得应该在高中或者大学政治,适当加入一些实际的我国社会运行现状的介绍,这些常识,似乎很多大学生都不了解,理解偏差很大。我们国家整个学术界的研究方向,其实也基本都是遵守“top-down”路线,就是由最顶级的精英专家(一般为院士)决定,中国未来应该研究什么,发展什么,然后由公务员们去组织,处理,审查,回收,监管资金投入;而由各个不同层级的教师科研团队,一一承接不同的项目,去逐步处理。
所以,这两个地方,往往是对人才要求最高的(当然,具体岗位还是不同;比如教师有分大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就算进了大学里面也分科研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政府分的就更加细了,到底是什么岗位,哪个地域,很重要)。公务员很难考很难升,大学很难进教授很难评。如果可以进去,基本上算是被国家层面认可的。
所以,好好学习,才真的可以帮助我国的未来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公务员并不是其他国家传统意义上的“看门狗”式的公务员,也是身兼经济任务的,而且可以说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像地方融资平台,产业引导基金,这些都依靠公务员来执行,更不要说招商引资。从改革开放以来,zf不但是规则制定者,也一直都是中国经济的深度参与者。国有经济不但占据GDP很大比重,而且也在很多私企有股权占比。如果用企业/政府这样的二分法理解中国经济,那就是在用美国的逻辑思考中国的问题。这样的制度下,必然需要全社会最好的人才进入公务员系统。
这问题根本就不成立,如何“都”选择公务员、教师等安定的工作?
公考每年都要提前公布岗位数量,考不上的是显然是大多数。
虽然教师的需求数量比公务员多,事业单位的招考没有公考严格,但是想进事业编也不是那么容易,大多数人甚至连城市学校的聘用人员都难,只能去培训机构(甚至培训机构还有大量的人做着教学的事,连教师资格证都考不过)。
所以你这个问题,问了个寂寞。
你发什么梦?
是你想当公务员就能当的?
是你想当老师就能当的?
为什么都愿意选择公务员,老师这些职业呢。因为待遇稳定,很少加班,不用每天担心被辞退,不用违心的喊996是福报,也不用把老板当祖宗,也不用担心过了35被辞退,不用担心自己生病之后被放弃。未来,想起很可笑。
现在国家在越来越多的岗位要求上设定最低服务年限,并三令五申未到最低服务年限不准调动
恰如其分的说明,中国的未来,就是靠你,靠你进来,007
大部分是公务员来自吹自擂,就问一句,改开前国家财政是出自何处?是公务员?是城市工人?是特么最底层的农民,收的农业税交的公粮占大多数。而现在呢?地方财政大部分靠地产,卖房子给谁?买房增量也是城市化进程中被去驱赶到城市的农民工。
既然你们是学马列的,就应该知道,中国的未来永远是靠人民,而不是管理人员,自称是“人民公仆”却又把“中国未来”往脸上贴,真够有特色的。
虽然公务员也是人民一部分,但是别说什么未来靠谁不靠谁,搞得对国家贡献最大的都是你们一样,自己不臊得慌么?
说起话来一套一套,自己的根本路线都搞不清楚,这样的公务员还真不少。
前两天,不是刚有人说:如果你……那就请公务员?
结果,现在公务员就不能了(半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