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

回答
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随着时代发展和全球格局变化,其表现形式也在不断演进。但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我们可以将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并进行详细阐述:

一、 庞大且不断壮大的人力资源和人才储备:

人口基数和庞大的劳动力供给: 尽管人口增长放缓,中国依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这意味着一个庞大且可观的劳动力队伍。这为制造业、服务业乃至新兴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供给,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不断提升的教育水平和人才供给: 近几十年来,中国在教育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显著提高。每年有数千万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其中不乏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等领域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这种人才的持续涌现,为中国在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工程师红利”的优势: 中国培养了数量庞大的工程师和技术人才,他们是制造业升级、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工程师成本相对较低,但其技术能力和敬业精神却非常突出,这使得中国在许多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庞大的消费市场: 庞大的人口基数也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这个市场不仅为国内企业提供了稳定的需求,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种内需的拉动作用,使得中国经济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更具韧性。

二、 完善且不断升级的工业制造体系和完整的产业链:

“世界工厂”的地位和规模优势: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从基础原材料到复杂的机械设备,从电子产品到高端制造,中国几乎能够生产世界上所有的工业制成品。这种规模效应带来了成本优势和效率提升。
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 中国拥有全球范围内最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这意味着从零部件生产到最终产品组装,几乎所有环节都可以在中国内部完成。这种高度一体化的产业链,在应对全球供应链中断、地缘政治风险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使得中国能够更稳定地满足全球市场需求。
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包括高速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通信网络等。这些先进的基础设施不仅支撑了国内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也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生产、流通和出口,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吸收、模仿与创新的能力: 中国企业在早期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迅速掌握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中国在一些领域已经从模仿走向自主创新,例如在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高铁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三、 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和战略执行力: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中国的政治体制使得国家在制定和执行重大战略方面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效率。在国家层面推动的重大项目,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攻关、产业政策调整等,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落实。
长期主义的战略规划: 中国政府往往能够制定长远的国家发展战略,并持之以恒地推进。例如,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体现了长期的投入和耐心,为这些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深刻理解和参与能力: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正在重塑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并不断提升其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 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日益增长的研发投入: 中国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持续上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国。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在特定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处于领先地位,例如:
5G通信技术: 华为等企业在5G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人工智能(AI): 中国在AI算法、应用场景等方面发展迅速,涌现出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一批AI巨头。
新能源汽车: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生产国,在电池技术、充电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优势。
高铁技术: 中国高铁技术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并在全球推广应用。
航天科技: 中国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空间站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 中国在数字支付、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创新和应用能力,催生了如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巨头企业。
庞大的科研人才队伍: 中国拥有庞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队伍,以及日益完善的科研体系,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中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

五、 灵活的市场机制和企业家精神:

改革开放带来的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激发了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涌现出大量充满创新精神和企业家才能的企业家。
快速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极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能够快速模仿、改进甚至超越已有的商业模式和技术。
商业模式的创新: 中国在互联网、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领域涌现出许多颠覆性的商业模式,这些模式往往能够有效地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提高效率和便利性。

需要注意的方面和挑战:

尽管中国拥有上述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例如:

核心技术瓶颈: 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如高端芯片制造、航空发动机、操作系统等,中国仍依赖于进口,存在“卡脖子”的问题。
创新体系的深度和原创性: 虽然研发投入巨大,但部分创新仍偏向于应用型和集成创新,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仍需加强。
营商环境和制度性因素: 部分地区和领域的营商环境有待优化,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方面仍需完善。
人才结构性问题: 尽管人才总量庞大,但高端、复合型人才的供给仍显不足。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长期的高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压力,如何在发展与环保之间取得平衡是重要课题。

总结:

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庞大的人力资源和人才储备、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和供应链、强大的国家动员和战略执行能力、持续增长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充满活力的市场机制和企业家精神。这些优势共同支撑着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崛起,并使其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认识到这些优势的同时,也需要正视挑战,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核心竞争力。

既然是竞争,那就是要比,跟其他国家比。

说白了就是一个国家在这个世界上的绝活。

所谓绝活,也就是独一无二,就是这个能力只有你有,其他任何国家远远无法与你相比。

以美国举例,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是民主吗?世界上民主国家多了去了。是富有吗?它人均GDP不过世界第十。是军力吗?论核弹头俄罗斯比它还多。

美国的核心竞争力是他的自由世界领袖地位。

同样是发达国家,是民主国家,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西方国家,但是管你是英法德加澳意,你都必须接受和承认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袖地位。

这种在政治上领导当今世界上那些最发达,最富裕,工业能力最强的国家们的能力,才是美国最核心的竞争力。除了美国,这个世界上谁也没本事让当这些发达国家心服口服地叫一声爸爸。

再举个例子,俄罗斯。俄罗斯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辽阔疆土和他的核武器。俄罗斯是在衰落,但是它再衰落,欧洲的天然气它说停就停。格鲁吉亚,乌克兰,它说打就打,而且用的武器主要都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的古董。

它为什么敢打,就是因为普京知道,不管我怎么打,只要我的核潜艇还在海里,我的天然气还在管道里,西方国家就不敢跟俄罗斯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

不是不想,是不敢和不能。

除了俄罗斯,没有其他国家有这个能力。

这叫独一无二,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说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光说人口,历史,文化,工业之类的是不够的,印度人口也多,而且据说以后要超过中国;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世界上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论吸引力美国文化还在中国之上;西方的工业化水平更是引领世界的。

中国独一无二的竞争力是拥有拥有一个十亿人规模的主体民族群体,也就是汉族。

这个世界上最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是什么?矛盾。

社会矛盾从哪来?从社会中的人来。

从人的哪来?从人的差异来。

制造矛盾的根源很多,利益的冲突,分配的均寡,阶级对立,种族歧视,宗教冲突,文化冲突。

说到底,人类社会的矛盾是由人的差异造成的。(当然,某种意义上人类发展的动力也是差异造成的,这扯起来就玄学了。)

只看中国的十亿主体民族,他们共属于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同一个文化,用同一种文字,说同一种语言。

这十亿人没有任何国籍,沟通,种族,宗教,文化上的矛盾。

国籍不同产生关税,国家利益纷争,战争;语言不通意味着降低沟通效率(比如要与世界接轨,中国人需要学习英语,外国人要学习汉语,双方都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种族不同有可能意味着权利斗争(美国的黑白之争),宗教不同意味着战争(十字军,反恐),文化不同意味着隔阂(东西方差异)

四者都相同,这意味着在这个群体中,主要力量不需要浪费在其他问题上, 所有的资源和精力都可以可以一心一意地去建设工业,研究科技,沟通贸易,创造财富。

全世界可以做到在国别,语言,文化,民族,宗教都统一的群体中,规模到亿这个级别的只有日本,也不过是个把亿。

印度的印度斯坦族有三亿人,勉强算符合条件,但印度斯坦族里面还有宗教信仰的不同以及种姓制度存在,五个条件都满足的同时,能不能上亿,存疑。

美国主流社会也勉强算吧,但能不能过亿,存疑。

(插一句,美国其实老早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它是移民国家,种族宗教不同造成的问题全世界属它最大。

但他有一个解决的办法,虽然无法彻底解决这个人群差异的问题,但是却可以有效的弥合社会矛盾造就的裂缝。

那就是创造大量中产阶级。

大家文化种族宗教不同没关系,大家阶级相同不就行了吗?大家都是小康之家,都交着房产税,还着车贷,想着这个礼拜的薪水发来了以后该把院子里的草给除了,周末还要跟邻居那个刚搬来的黑人律师一起BBQ呢。。。大家玩的东西,消费的东西都差不多,差异自然就少了。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经济不好的时候,黑人,拉丁人,亚裔移民,LGBT,各方牛鬼蛇神就都跳出来抗议游行了,因为润滑液不够了嘛~)

(再插一句。为什么美国的精英群体,那些所谓的白左,天天喊着我们要创造多元社会。因为美国社会各个群体的差异本来就特别大,你没有多元化的社会你又怎么去团结美国人民呢?

从最现实的角度来看,不是他们多想搞多元社会。是你如果不开放,不包容,不多元化,那美国恐怕内战就又要打起来了。)

而在中国,这个群体的规模是十亿,更何况中国不仅是汉族,中国更是中华民族,除了汉族还有五十五个基本都汉化的少数民族。

我实在也不是谦虚,这股力量动员起来什么样子,全世界也都看到了。

世界上比这个群体规模大的有没有?有,比如全世界说英语的有16亿人(大概,好几年前的资料),但是分属不同国家。

能同时满足五个条件的只有中国,而且中国的规模可能是后面几个的和。

所以讲真,中国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教兴国,继续提高人口素质。不要再搞什么阶级斗争,不要搞人斗人,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只是时间问题。

宏观上来看,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人的问题处理好,什么经济,军事,工业,社会,民生。。。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对比发达国家,中国在各方面的落后,我不说百分之百,但是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落后在时间上。给中国时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追平甚至赶超是没问题的。

不信你回头看看,是二十年前中国跟发达国家是什么差距?今天再看,差距是扩大还是缩小?

身心健康的人都知道是在缩小,有些方面早就赶超了。

其实,国家发展就像做生意,本钱,从秦始皇开始,老祖宗早都给你存好了,看你后辈子孙会不会利用了。

其实类似的回答我早就写过,不知道给贵乎哪个生儿子没屁眼的举报了。。。呵呵哒~

补充

关于少数民族,我不是说少数民族就破坏中国发展。

但是一个国家的内部民族越多,产生的社会矛盾就越多。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不提汉族,假如今天中国人口结构是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两千万人。中国能有今天这样和睦的社会吗?

这本来就是事实。政治正确请滚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中国不是一个多民族人口的国家。

假如中国现在是十三亿人口,其中壮族人口占据十个亿,其他民族壮化,那么我的答案就是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十亿壮族群体。

所以你不要把我当成鼓吹汉族如何如何,我指出的是拥有一个十亿人口,统一宗教,统一文化,统一语言,统一国别的主体民族是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只不过这个民族恰好是汉族。

当然主体民族的包容性也是很重要滴。。。呵呵

user avatar

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两个:

一是巨量的优质人力资源,这个不用多解释了。

二是党所塑造的政治和军事体系。这个体系有三个特点:1. 能集中力量办大事,2. 能顶住外部军事压力,3. 如果集中力量办的事错了,能承受巨大的经济政治错误,重新出发。这套体系的思想核心我总结为“以政统军,军风立政,生存第一,实用当先”。

在上面我没有提经济。实际上我认为和上面两条比,经济上的事情反倒是第二位的。有了党的政治军事体系,就可以凭着中国人的素质和规模去拼经济。不太懂怎么搞经济,学别人和自己摸索就是。如果需要集中力量,体系可以集中力量。如果经济政策出了大错误,用体系强行撑住,换一套办法重新出发就是。无论是力量的集中还是体系的强撑都有强烈的军事化特征。

该体系奠基于井冈山和苏维埃国,成型于延安和敌后根据地,巩固于50年代。之后有技术升级和其他小变化,但基本框架没有大变。

纵观党史,经济不是重点,政治军事才是。长征之后军事上就没有大的失误。政治失误有,但只是路线问题,没有对体系本身产生削弱。经济上问题就更多了,从大XX到大下岗到股市大崩盘,但如上所述,政治军事体系似乎有深不见底的容错纠错能力。

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最大误判就是以为中国成功的本质是经济成功,甚至认为中国政治体系的基石(所谓合法性)是经济快速发展。由此他们要么认为经济发展会使政治体系发生他们希望的变化,要么认为没有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中国的政体就难以维持。他们完全错了。

人力资源是当前中华文明的硬件,政军体系是软件。中国的群众(人力资源)非常服从这套软件的组织和指挥(哪怕嘴上抱怨),不信的话想想这次战疫情的骇人动员力。这套软件也很注重硬件的更新升级。这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套系统。

user avatar

大家都说很多了,我补充一个其他国家基本没有的。

全民型的政治教育!!!

将最高境界的统治技术作为普及教育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我们在中学的时候就学过了,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所以每个中国人都明白法律是怎么回事,都知道别拿法律当挡箭牌是怎么个逻辑。这要是跟外国人解释就很困难了。

再举个例子:中国的各路搬砖党们,喝多了吹牛时,谈起国际时事。都会从国力,从战略博弈的角度切入,虽然观点有时很荒谬,但高出白左们不知多少。有这样的民众基础,我国的战略部署和政治人才储备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user avatar

日本发达起来了,有人写书《日本第一》,总结日本的核心竞争力;

韩国发达起来了,有人讲“汉江奇迹”,说韩国道路独一无二;

台湾发达起来了,有人讲,我们跟对面那群泥腿子不一样,我们的道路才是对的;

中国的道路本身没什么独特的,独特的是国家状况和历史的轨迹。不要迷信我们有什么“独一无二”、“与生俱来”的优良品质,那很可能都是我们贫弱时认为自己落后和无可救药的特质,变的只有发展的阶段和心态。

曾经有很多个帝国认为自己可以万世一系,现在我们都只能在博物馆看他们了。

user avatar

祖国的核心竞争力:

1,大家都相信:妇女能顶半边天。

2,大家都相信:阶级平等,努力就有机会;

3,大家都相信:缠足、三从四德、族权应该被废除;

4,大家都相信:落后就要挨打;

5,人人知道:不识字是要吃亏的;

6,已经把能犯的错误都犯过了。

所以珍惜当下,警惕复古吧。

user avatar

嗯,对中国的信心从哪里来的?就凭两点:

1:世界上的民族都只有一次崛起的机会,只有中国有多次

人类社会三四千年的文明史以来,先后出现的民族有几千个,甚至可能上万个,

然而在人类激烈的种族竞争中,只有极少数的民族能够获得崛起的机会,对这些能够获得崛起机会的民族而言,机会的窗口在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只有一次。

这次机会对他们来说,这一次机会的窗口简直就是如金子般的珍贵,能抓住这一次机会的,都是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民族,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上,能抓住这一次机会的民族也不过只有区区几十个, 按照比例来说,仅仅只有1%

然而对他们来说,这次机会也是唯一的机会,犹如烟花绽放一般,辉煌之后再也无法达到往昔的光荣,甚至整个民族集体消失在历史之中。

说人类历史上能抓住一次崛起机会的民族有几十个,其实还是夸大了,如果不算中国,再把延续到近代的奥斯曼土耳其和大英帝国除开,

世界古代史上真正影响大的国家,

亚历山大帝国,古罗马帝国,蒙古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法兰克王国,匈奴王朝,也就是八个而已

古代史上还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民族,但他们始终影响力有限,没有能够完成统一,建立的国家国运只有短短一百多年,例如突厥,鲜卑,契丹,女真等等。

时至今日,这些曾经影响到数百万,数千万人的命运,占据了地球上数百万平方公里辽阔土地的伟大民族和国家,不是消失了,就是彻底四分五裂。

近代以来,世界上也诞生了一系列的强大帝国主义国家,然而到今天,

曾经每时每刻国旗都有阳光照耀的大英日不落帝国,今天国土已经只有不到25万平方公里,还要请东亚大陆的洋人来修铁路,修核电站。

曾经在拿破仑领导下军队横跨欧洲大陆,一路打到莫斯科的法国人,如今连欧洲领袖都不是。

曾经占领了整个欧洲,控制面积达到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纳粹德国,如今领土不过区区36万平方公里。

曾经创造世界第二辉煌,能够和美国硬碰硬的苏联,解体后丧失了五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俄罗斯经济总量如今不到美国十分之一。

日本千年内不停的试图冲破岛屿的限制,走向大陆,然而每次都被中国阻挡,他们唯一的一次机会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然而彼时已经占据了朝鲜,台湾,中国东北的大日本帝国,犯了严重的战略错误,野心竟膨胀到妄图吞并整个中国,结果实际控制的土地从100多万平方公里又缩回了他千年来应该有的水平。

日本民族自身的局限导致其没有抓住其诞生千年来的唯一一次冲出岛屿的机会。

美国好不容易在19世纪末的1891年当上了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可惜这个宝座预计坐了130多年就会在2025年左右被取代。

不管是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消失的匈奴人,古罗马人,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还是现在仍在种族延续的俄罗斯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他们都只有一次机会。

英国人下一次重返大英帝国的荣光是什么时候?天知道。

德国人下一次重新统治欧洲是什么时候?天知道

俄罗斯下一次成为苏联那样的超级大国是什么时候?天知道

日本下一次是亚洲霸主是什么时候?天知道


当然这个地球上有一个国家例外,就是中国,从秦汉,到隋唐,到宋明,再到民国+本朝,中国总是能重新崛起,更重要的是,每次重新崛起的这批中国人,就是历史上强盛时期的中国人的后代。

我们和两千年前的中国人用着一样的文字,冠着一样的姓氏,那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文化和赫赫战功的文臣武将,修筑了长城,大运河,杭州城,北京城,长安城,开封,南京,成都城墙的普通百姓,就真真切切的是我们的祖先。

在2017年这个世界上还在延续的民族,

就拿目前地球上的优秀民族,美国,德国,日本,英国,俄罗斯,法国来说

俄罗斯民族历史上达到的上限是世界第二,苏联时期军事,政治,经济都处于第二;

日本民族历史上的上限是经济第二(2010年以前),军事力量二战时候鼎盛时期也不如美德苏英四国,排第五。

德国的上限就是二战时期的军事世界第三,战后的经济世界第三。

法国…..不说也罢

只有英国人历史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但是英国人没有能够做到第二次登顶。

只有美国人能够和我们有一拼,但是目前中国取代美国的势头已经不可逆转,未来10-20年将是从经济开始的全面超越。这次被中国超越后,美国能否做到第二次重新崛起呢,天知道,等他证明了再说吧。

他们要么就从来没有做到过世界第一,要么只有那么一次。这就是我们不同于他们之处。

2:只要中国内部不出问题,内部不分裂,谁也战胜不了中国,谁也阻挡不了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超大型国家之一,而且是真正的超大型国家。

秦汉和古罗马帝国几乎是同一时期,然而古罗马内部存在着大量不同的民族,而秦汉疆土内部则几乎都是认同同一文明的华夏民族。这样独特体系使中国很早就掌握了巨大的力量,在中国历史上,无数的民族向华夏文明发起挑战,基本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的败亡,问题都是出在内部。

西晋五胡十六国,唐朝安史之乱,是内部民族政策出了问题,导致内部分裂战乱,国家衰败了下去。

元朝灭宋的战役,南下30多个万人队,有20多个万人队是汉人。元军灭宋战役的主将汉人张弘范,是南宋灭亡的关键战役,持续了六年的襄樊战役的主要指挥者。南宋彻底灭亡的崖山海战,张弘范是元军的统帅,丞相陆秀夫背着幼帝跳海殉国后,张弘范命人在石壁上刻字“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清灭明之战,大批汉人精英投敌,洪承畴为满清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范文程在自己的老婆被满将欺辱的情况下仍为清朝献计献策,在多尔衮犹豫之际力劝其下定决心进军中原。

决定中国命运的山海关战役,吴三桂的明军和李自成的农民军力战数日,清军以逸待劳,大获全胜。湖北地主武装袭击李自成,直接造成李自成遇难。清军南下过程中的各种大屠杀,军队中多以汉人人数居多。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更是清军南下主要功臣之一,吴三桂更在昆明杀死南明永历帝。

宋朝和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竟然都是汉人杀死的。

清朝末年面临的入侵,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不过一万多人;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不过两万多人;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总人数不过两万多人。他们都隔着万水千山,孤军深入,却能一次次战胜我们,不是他们有多么强,而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

二战期间,大批中国人投敌当汉奸,从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中共一大代表周佛海,刺杀满清摄政王的革命者汪精卫,甚至连中国的末代皇帝都投敌。数百万中国人当伪军,超过了侵日日军总和。

直接开枪杀死英雄杨靖宇的,是抗联的特等射手张奚若;叛变日军,捣毁70多个存储物资密营的,让杨靖宇陷入弹尽粮绝境地的,是从小跟在杨靖宇身边的叛徒程斌;最终泄露杨靖宇行踪的,是当地村民赵廷喜。

然而,为什么二战时期的中国没有重蹈覆辙?1936年的西安和1644年的山海关简直是300年历史的重演,所不同的是20世纪的中国人,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决定,避免了内部的分裂,使得面临日寇入侵国家有统一的指挥和抵抗力量。中国有了统一的指挥,即使中国在技术上是个弱国,日寇也怎么也亡不了我们。

将杨靖宇逼到弹尽粮绝境地的叛徒程斌,解放后被镇反枪毙。那个主动向日本人报告杨靖宇行踪的赵廷喜,当时在场四人,只有他举报了杨靖宇,解放后被人民政府在杨靖宇墓前枪毙。

小国家,再怎么团结一致,其国力也有上限。而中国自己不出问题,内部不分裂,不管敌人怎么强大,也无法战胜我们,这是中国作为超大型国家的巨大优势。

今天的中国也是一样,只要内部不出问题,内部不分裂,谁也阻挡不了我们重返世界第一。

即使是美国也不行。

user avatar

在于老百姓信任政府。

user avatar

人没有只有中国有的。。。。。












只能是我党了

user avatar

大半夜打开知乎吓了一跳,这应该是我赞数最多的一个答案,但是当时写的时候却没太用心,以至于有些话没说明白,实在惭愧!

但我也不想补充什么了,毕竟,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就想立个flag,只要中国没发展成世界第一,那么我们内部就不会出现大问题!除非所有国家一起崩溃,否则任何情况都阻挡不了中国的发展!

再有,那个在评论区质疑我说“五千年文明”的,还有那个说中国只有两千年历史的,我只能表示呵呵…

——————分割线,以下为原文————————

五千年辉煌的历史和近现代100年的耻辱

中国的古代史,就是告诉你,我们的祖先有多牛逼,我们创造了多么璀璨的文明,我们曾经万国来朝,四夷俯首。

而近现代历史又告诉你,在那100年中,我们是如何的落后,如何的愚昧,如何被我们之前视为蛮夷的国家摁在地上摩擦!

而当我们可以重新站起来的时候,我们是憋着一股劲儿的!那就是,老子早晚要超过你们所有人!

所以大家会看到,但凡我们国家做不到世界第一的领域,都会引起公众或多或少的不满。这也许显得有些自卑,但也许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的骄傲。

那100年的耻辱就像是一条鞭子,抽打着中国人不得不前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随着时代发展和全球格局变化,其表现形式也在不断演进。但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我们可以将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并进行详细阐述:一、 庞大且不断壮大的人力资源和人才储备: 人口基数和庞大的劳动力供给: 尽管人口增长放缓,中国依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
  • 回答
    2019年,中国的创业者们在海外舞台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模仿者或低成本生产者。他们所展现的核心竞争力,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是长年累月积累和市场验证的结果。要说清楚这一点,得从几个关键角度深入剖析:1. 极速迭代与市场敏锐度:近乎“野蛮生长”的实战经验这是中国创业者最鲜明的标签之一。过去十年,国内互联.............
  • 回答
    OPPO 125W 超级闪充:一次技术飞跃,还是“数字军备竞赛”的延续?7 月 15 日,OPPO 准备发布他们的 125W 超级闪充技术,这无疑又一次将手机充电速度推向了新的高度。在如今这个电池续航焦虑与快充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一次新的闪充技术的出现,都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 回答
    中国能稳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积累了数十年,并仍在不断演进的复杂体系。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概括,或许“韧性”能描绘出它最鲜明的底色。但“韧性”之下,是一系列相互支撑、相互强化的核心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强大生命力。首先,我们得谈谈那无可比拟的“超大规模市场”。 这不仅仅是.............
  • 回答
    在男女交往这件事上,咱们得聊聊,男性身上那些真正能让对方心动、长久维系的“硬实力”,不光是外在条件,更是内里真东西。这玩意儿,叫“核心竞争力”。1. 情绪稳定与担当:定海神针般的存在想想看,感情这事儿,总会有起起伏伏。这时候,如果男人像个“情绪过山车”,一会儿喜怒无常,一会儿又歇斯底里,哪个女人愿意.............
  • 回答
    您好!关于Zen 4规格的提升以及在与Intel 12代、13代酷睿处理器竞争中的多核表现,我来为您详细剖析一下。首先,关于Zen 4规格是否会有提升,答案是肯定的。每一代AMD Ryzen处理器在设计上都会寻求进步,Zen 4自然也不例外。虽然我无法透露具体的内部规格信息,但我们可以从AMD过往的.............
  • 回答
    餐饮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抓住那些最能决定胜负的关键点。在我看来,餐饮企业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要素,绝非单一的点,而是 “以人为本”的价值创造能力,这其中又细分为几个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维度。1. 卓越的口味与品质:这是餐饮的基石,是消费者最直接的感知。 对食材的极.............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要说美国掌握了哪些中国“没有”的核心科技,其实用词需要更精确一些。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很多领域都存在竞争和差距,但很少是完全的“没有”。更准确的说法是,在某些关键领域,美国在技术深度、成熟度、生态系统构建以及前沿研究的持续投入上,目前可能还领先于中国,或者说拥有.............
  • 回答
    “插眼踢裆”这个说法,在讨论中国传统武术时,很容易引发误解,甚至将其归为核心技能,这其实是对传统武术的片面理解。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剥离掉那些标签化的、带有耸人听闻色彩的表述,回归到武术本身的技击原理和训练体系上来。首先,中国传统武术的“核心”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值得深入探讨。如果我们将“核.............
  • 回答
    要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核心,这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更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它如同蜿蜒流淌的大河,承载着千年的积淀与变迁,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若要细细道来,我认为其核心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维度:一、 天人合一:对宇宙秩序的认知与追求中国传统文化最古老的思想源头,便是对自.............
  • 回答
    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之间存在着深刻而复杂的核心区别,这些区别源于它们各自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哲学基础、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结构。要详尽地阐述这些区别,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核心区别概述: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么最核心的区别在于: 西方政治思想 更侧重于个体权利、政治秩序的建构与制.............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好奇《JOJO的奇妙冒险》会不会有以中国为核心的故事。说实话,荒木老师作为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漫画家,他的想象力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而且JOJO系列本身就充满了对世界各地文化、历史、艺术的致敬和融合。所以,从理论上讲,中国绝对有可能成为JOJO故事的舞台,并且出现以中国为核心.............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游戏设计和历史认知上的考量。简单来说,在《欧陆风云4》(EU4)这款游戏里,中国(也就是游戏中的“中华帝国”)的“核心”设定,更多的是为了服务于游戏机制和玩家的代入感,而并非完全照搬历史上的所有朝代。为什么会有秦朝和唐朝的核心,却少了宋朝,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层面的.............
  • 回答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升级和创新转型。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其中既有显著的进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足。“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过程中究竟缺少了什么?可以说,中国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主要缺少了以下几个核心要素:1. 原创性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广.............
  • 回答
    鲍鹏山先生之所以认为“驭民五法”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中最阴暗最核心之处,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人性洞察以及对国家机器运作本质的揭示。他并非简单地指责法家思想,而是将其置于中国古代政治的宏大叙事中,剖析其极端性和对社会个体生命的深刻影响。要理解鲍鹏山先生的观点,我们首先要明白“驭民五法”大致指的是什.............
  • 回答
    中国传统文化,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智慧结晶和民族精神。要探究其内涵和核心,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字、器物,更要深入其背后蕴含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而要谈“大体完整传承”,则需要审视哪些元素在时代变迁中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核心如果用几个.............
  • 回答
    关于英飞凌(Infineon Technologies)是否愿为中国供应芯片,以及这是否构成对美国“芯片封锁”的突破,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关键点。英飞凌的表态:核心知识产权在德国,愿为中国供应芯片英飞凌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其业务范围涵盖汽车、工业、消费电子和安全等多个领域。关于“核心知识产权.............
  • 回答
    中国核武器数量相对较少,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战略考量,也有现实发展需求,更有国际关系与政治因素的影响。首先,我们得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初衷说起。和美国、苏联不同,中国发展核武器并非为了追求核霸权或主动威胁他国,而是出于一种被逼无奈的自卫需求。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敌对.............
  • 回答
    中医的“道”与“术”:为何其核心本质鲜为人知?中医,一个承载着数千年智慧的古老体系,其核心之处,却似乎笼罩着一层薄纱,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甚至难以窥探其真正的精髓。我们耳熟能详的针灸、推拿、草药,这些都是中医“术”的层面,是具体的实践技法,它们相对直观,容易被感知和学习。然而,真正让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
  • 回答
    中医的争论,说到底,是关于“知识体系”和“科学范式”的根本性分歧。一方面,我们有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的实践者和捍卫者。他们认为,中医是一套历经数千年实践检验、传承下来的独特知识体系。这套体系不拘泥于微观的物质结构,而是更侧重于人体整体的动态平衡、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概念,通过望闻问切来感知人体的“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