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记得这位早早看穿一切的大妈吗?
记者:马云推出无人超市了,您怎么看?
大妈:那啥?超市都没人啦,那还不关门干嘛?
记者:大妈,无人超市不是没有人这个意思,而是说,超市里没有售货员收银员等等员工了。
大妈:那应该叫无员工超市啊!哎,就你们这语文水平,还当记者呢?
记者:是是,大妈说得对,应该叫无员工超市。大妈,那您对这种新型的超市有什么看法呢?
大妈:超市不需要养员工了,那东西是不是更便宜啦?
记者:这个?我们暂时还没了解到。
大妈:瞧瞧你们这些记者怎么当的?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你们不去了解,整天只会关心马云又弄啥玩意了。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有没有假货,是不是更便宜啦!超市里有没有员工,关我啥事?
记者:您不觉得无人超市的推出将会改变我们传统的购物方式吗?
大妈:改变啥哟?买东西不花钱啦?刷刷支付宝那也是花钱呐!
记者:大妈,看来您还是不能理解时代的发展潮流。
大妈:哟,弄个没有员工的超市就是时代潮流啦?每天都弄些专门裁剪底层员工的玩意算啥本事?有本事弄个没有老板的超市啊?要不弄个没有公务员的政府啊?
记者:大妈,您对马云是不是有意见啊?
大妈:我不是对马云有意见,是对你这种无聊的记者有意见,问问题从来都问不到点。马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改变,而是带来幸福的改变。现在很多改变不仅没有增添我们的幸福,还增添了许多烦恼!这才是你们记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我也没有视频链接,不过人民日报报道过关于无人超市,这位大妈的回答亮了,记者晕了!。
当一家公司横看像和小商小贩抢饭碗,竖看像和小商小贩抢饭碗,躺着看还是像和小商小贩抢饭碗,那它绝对是在和小商小贩抢饭碗。
如果他们没有和小商小贩抢饭碗,那美国的实体制裁清单里怎么没他们名字?
这句话我能翻译翻译,它其实是这么个意思:
“你太高看他们了,他们懂什么是资本主义?最多倒退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本主义是靠侵略和掠夺别的国家而积累资产的,他们敢侵略谁呀?不被侵略就阿弥陀佛喽。”
“他们只能剥削本民族的百姓,或者贱卖自己国家的资源,以满足自己贪得无厌的私欲。”
光吃不吐就算了,逮着一只羊往死里薅,现在羊阴阳怪气几句,你还怪羊?
干点资本主义该干的事吧,华为不是干得挺好吗?怎么到你们这了,就只会画ppt?
人们主要对后半句话有共鸣,前半句换成什么都无所谓,一样有共鸣,比如:
所以这儿没马斯克什么事,你们看后半句就行了
阶段不同。
在美国如果你想做零售团购这类业态,你的对手是沃尔玛、target这样的连锁集团;在中国,是多层级的分销体系和末端零售——个体户或者小贩。
全世界零售发展轨迹都差不多,最开始也都是本地化供给服务本地人群,历史上美国也广泛存在着生鲜菜市场(欧洲有些城市还有,波士顿郊区也有,现在只作为补充)、杂货店。
互联网巨头收拾一遍之前,工业化的零售企业比如沃尔玛已经把这些业态“刮”过一遍了。
传统的美国大型百货,也不进小镇,沃尔玛当年用的就是农村包围城市:
沃尔玛的扩张方式是先向外抢占据点,再向内填满,最后全面占领市场。
沃尔玛进驻的小镇,零散的个体生意或者小型零售商就会消失掉一部分。在工业化的供应链和更多的SKU面前,这些单打独斗的人显然没有什么优势。
如果大家去一些美国的小镇也会发现,虽然人数比较少,但是街面上的品牌也都是连锁:
是的,互联网时代以前,这些巨型集团已经抢过小贩的生意了。
在中国,“抢小贩生意”,还有巨大机会。
现在你是一个科技巨头,你认为自己的技术和平台比现在的市场运行模式,更有效率、更有商业机会。
那么,你会选择和浑身肌肉的沃尔玛和target死磕么?(Amazon这么看是很牛的),还是找一个更容易的对手:
比如社区菜贩?
你可以理解为,做生意都不是来用爱发电的,有软柿子捏的时候,干嘛不捏呢?
至于捏柿子的人心里怎么想的,是不是捏完之后沉溺于垄断利润,这个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以上,供参考。
前者通过科技创新的溢价赚钱,后者通过欺凌垄断套现。
本质上资本家对这两件事都不排斥,但问题是,不完成前者,直接去做后者,吃相太难看。
更何况,这直接打了宪法第一条的脸,是可忍孰不可忍。
随便话唠几句居然这么多赞,搞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此次六大门派围攻菜市场一战,反映的是国内资本市场极端的不成熟,直说吧,就是愚蠢,不仅违背了基本的政治逻辑,商业逻辑上,也是一塌糊涂。
我们复盘一下这次围攻前的三次大战。
分别是淘宝脚踩零售商,滴滴吊打出租车和美团横扫小餐饮。
商业逻辑暂且不提,政治逻辑上这三次大战至少表面的道义还是有的。
淘宝降低了零售商门槛,虽然影响了税收,但催生了快递行业的勃兴,还是扩大了就业。
滴滴降低了出租车门槛,虽然受到一些地方的抵制,但总体也是扩大了就业,还打破了被诟病已久的出租车公司行业霸权。
美团横扫小餐饮,更是真真切切地扩大了就业。
基本上不用太复杂的商业模型我们也能发现,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学的理论,这三次大战确实动了一些人的蛋糕,但总体来说,被动蛋糕的阶层是有转型出路的,更大范围来看,总体就业扩大了,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于底层民众总体来说是有利的。
然而这次围攻菜市场一战,动的是谁的蛋糕?
从总量上来说,刺激生鲜消费的动力是有限的。毕竟一家人吃多少菜,是不会大幅度增长的。这个盘子变大的可能性不大。
从动蛋糕的对象上来看,都是很不好转型的,菜贩是辛苦活儿,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干,这部分人本小利薄,根本无力和资本对抗,他们没饭吃,谁来负责?
从扩大就业的角度来看,生鲜超市和配送带来的就业极其有限,一个小区一般五六个人足够,弥补不了菜贩的就业流失。
所谓的政治逻辑,本质上是民生逻辑,硬指标就是就业,就业少了,就意味着民生质量的下降。
那么从商业逻辑上,围攻菜市场能成立吗?
实际上,也是不成立的。
商业的本质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长期来看,单纯提高利润是不可行的。
说白了,你想多赚钱,要么就多开荒一块自留地,要么就提高现有的产量质量,否则你想多赚钱,就只能靠垄断欺凌。
前三次大战,本质都是开荒自留地,所以没有问题。
而眼下的围攻菜市场,却是妥妥的垄断欺凌的前奏。
垄断欺凌不要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就算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那么容易。
就算这事发生在当下的美国,菜贩协会上找律师打官司,下暴力围攻线下门店,搞到你玩不下去。
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菜贩协会搞暴力围攻,国家一样会出来为他们做主。
过程不同,结果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值得抱怨。
你要用钱砸别人的命,就真的会有人拿命砸你的钱!
我去过美国的菜市,那就是如果这次六大门派围攻菜市场得逞后的结果。
说实话,围攻以后,我们市面上的菜能留下三成品类都不错了。
内脏,小动物,特别一点的时令蔬菜,小众土特产,要么涨成天价,要么直接消失。
因为这些都很难进入工业链条。
届时,受害的不止有失去生计的菜贩,还有起草贪黑的菜农,更多的,则是被迫改变生活习惯的普通人家。
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居然有人认为抢你饭碗的是“马云的10块钱一双的袜子”、“拼多多上20块钱一份的盒饭”,而不是知乎上叼飞盘公公们无限吹捧的“海量顶级专家精确计算”下的10万一平米的房子。
这是韭精中毒,得电。我看豫章书院迟早得为你们这帮人重新营业。
马斯克做的是科技产业企业,国内相同类型的是华为,中航技等企业。
而阿里,百度,腾讯都是互联网企业而非科技产业企业。
两者的业务逻辑就不一样,前者是用技术进步做增量市场,后者是用互联网为手段重构贸易与服务链条的。
大家都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只不过阿里,百度的口嗨把自己包装成科技公司了而已。但本质上这些家还都是互联网企业,与科技企业有根本的不同。所以骂骂这些吹牛行为即可,不用再深入了。
马斯克倒是也想抢呢,沃尔玛分分钟教他做人。大家都是逐利而已没有谁比谁高尚一说。
中国资本家情愿把钱埋在后院烂掉也不会去投资高科技的,
原因之一是中国还有资本可以跑马圈地的领域。
更重要的是马斯克背后有NASA,有美国的盟友体系,它可以保证只要肯花钱美国的民间商用火箭公司一定可以得到一个商业公司可能得到的最好技术。它可能不知道最终哪家公司会成功,但他可以保证,如果有一家公司可以成功那它一定是一家美国公司。
中国可能吗?海思筚路蓝缕,卧霜露,斩荆棘,刚见到曙光,美国一纸禁令,你十数年的坚持和努力瞬间就成了笑话。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谁也不敢投中国高科技,也只有跑马圈地才能维持得了生活的样子。你说蚂蚁金服100倍杠杆风险高,蛋壳公寓高进低出风险高,这点风险和美帝的长臂比起来算个p,你斩不断这条咸猪手,在中国高科技就是个稳陪不赚的活。
说这话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你敌视马云就说马云,非要扯上马斯克干什么?说这话的人就是故意把人引入一个陷阱,那就是比“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还要恶劣的逻辑陷阱,那就是“外国人只做好事,中国人只做错事”。
马斯克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卑鄙的人,也许他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这些成就是通过牺牲安全性换来的,别人只敢在实验室跑的车,他敢忽悠人上路。成就是有的,但是卑鄙也是有的。
国内互联网巨头抢小贩的业务,虽然说出来不好听,但是仔细想一想,巨头一没有违法,二没有官商勾结,三没有修改法律,虽然对小商贩不好,但能坏到哪里去?
你再看看美国,还TM有小商贩吗?你拿谁做对比不好非要拿一个美国人来对比。等到了美国那个地步,互联网巨头是不会去抢小商贩的业务了,因为小商贩早就被从法律层面消灭了。
互联网巨头抢小商贩业务我看没有什么不好,淘宝最初兴起的时候大家都受益,实体店确实受损了,但是工业4.0要实现,实体店的没落是必然的。互联网巨头犯的错误不是抢了谁的饭碗的问题,如果它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抢了小商贩的业务,最多只是道义上的问题。但是他们的错误是用“倾销”式手段去抢,这是资本以大欺小的手段,这是恶性竞争,是垄断,这才是他们的错误。
丧心病狂的争论
国外的资本家,国内的资本家,哪一个是高尚的?哪一个是卑鄙的?
这个马师傅,那个马师傅,哪一个是先进的?哪一个是落后的?
某个马师傅确实在造火箭放卫星造电动车,但他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高呼“复工”,把工人不当人,把工人的生命当草芥;他和特朗普走得很近,大喊“我们想颠覆谁就颠覆谁”;马师傅不只搞996,他还搞007,甚至凌晨两点开全员大会……你还觉得他是高尚的、先进的吗?
国内的师傅们确实也不像话,乘着时代的东风,得了政策的支持,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收割了最多的流量,一个个富可敌国,成立的互联公司也纷纷成了平台巨头……却只想着( )
在初期,这些互联网企业确实推动了效率的提升,大家享受到便捷生活的同时,花钱更快了,消费更方便了,财富的集中更加速了。但是……十年下来,除了几个制造业背景的科技企业,我们并没有看到任何技术层面的大突破(华为、大疆并不算互联网企业)。
而网购、网贷、网约车、共享单车、团购、外卖平台、长租公寓.......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移动互联网催生了无数“模式创新”,它们无一不是以低价开路、恶性竞争、追求垄断市场、随意涨价、大数据杀熟.....小商户要么加入,要么倒闭,普通消费者失去了选择,所有人都被绑在了一个平台上,长成了固定韭菜……
我们经历过近十年的互联网创新,我们确实得到了便捷的生活,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无数小商户的破产倒闭、无数消费者失去了议价权、失去了选择权、大量的社会资源被浪费、报废的共享单车堆积如山、无数用户维权无门、平台肆意涨价、长租公寓暴雷、租户被赶除家门、露宿街头还要还银行贷款......某些“科技公司”真的就是科技公司吗?他们难道不就是私人银行、打车平台、外卖平台、拼团网购、租房业务、集资贷款?科技在哪里?创新在何处?
所以说,一个是把故事讲到天上,说要带人类去火星;一个把饼画在地上,说要帮老百姓解决吃饭问题……你觉得哪个更可信?
对不起,我一个都不信。
我信中国共产党,我信人民政府,我信人民群众。
其实你应该考虑到两点。
一,国内很多互联网巨头做的事情,在马斯克所能伸进手的国家,已经被谷歌和脸书这些企业形成了近乎绝对的垄断,马斯克想伸手进去是不可能的。
而国内前段时间折腾的金融、花呗、白条,西方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形成了完整的金融-信用-借贷体系,超前消费这种东西他们玩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二,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很多东西在国外并没有太大的市场。
滴滴、租房、外卖、社区团购这些东西,国外是没什么市场的,首先国外真没那么卷,外卖这种东西本质上就是因为国内实在太卷了,强行催生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实际上不卷的地方有必要搞外卖这么折腾的事儿吗不是?
我在老家的时候,几个月没点外卖,攒下来的各种券全都给女朋友喝奶茶了。
其他房地产、滴滴这些东西无一不是类似的原因。
而社区团购这种东西,归根结底就是中国人还有大量人口聚集区的不发达社区存在,换成老美那种地方,乡下人住距离能差二百米,城里早就彻底城市化商业化完成了,人吃三明治都不跟你玩社区团购自己折腾的。
最后,卖菜这种事本质上是三农问题的一个体现,你不让卖是不行的。
说句不太客气的话,国外搞服务业,你搞得过脸书谷歌微软吗?除了一个苹果强行以硬件优势打出了一片软件的天,你还能想出哪个例子来?
那马斯克想搞事,可不就只能接着硬件打软件了?
况且国外这几年很多传统互联网公司也开始搞硬件优势硬打软件了,谷歌不也搞量子计算机吗?微软不也要开始造芯片了吗?传统市场被侵蚀的差不多了,不就得开始搞新市场了。
况且马斯克也真没啥好吹的,人类幻想也不是什么搞可重复回收火箭什么电动车,而是可控核聚变和星辰大海,那才是真正的浪漫,借着NASA几十年老本搞重复回收利用的东西,说句不太客气的画就是——如果NASA想搞,那他们搞不成吗?
一个60年代末就把人类送上月球的组织,真要按照政治任务去折腾,月球城我觉得悬,搞个住几百人的太空城我看早就差不多了。
马斯克起家做的是PayPal,这是一款电子支付软件。
和PayPal对标的是谁呢,想不起来。
所以说“国内互联网巨头抢小贩饭碗”是不准确的,没这个人嘛。
我正在改变世界,你却热衷于网上撕逼……
就算马斯克能把火箭射上冥王星,只要美国的铁锈带工人们,南部的红脖子农民们还在吃糠咽菜,找不到工作,马斯克那点理想只不过是一个有钱人的无病呻吟,和美国未来的发展无半点关系。
一个十几亿人做牛做马的印度,就算出个爱因斯坦又能怎样呢?印度的精英聪明的多了去了,可这改变印度人吃不上肉,上厕所没有卫生纸的现实了么?
怎么这事换到中国身上,就开始无条件的跪舔白人了?社区送菜比造火箭重要多了,前者是在一步步的踏实走向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在全民的生活品质和科技融合的过程逐渐前进。
后者又能干什么?在国家整体经济和科技没有达到那个层次的时候,几亿美国人被疫情折磨,一天增加49万病例的时候,就算火箭上天了又能怎样呢?
谁给他那个钱去继续研发,谁给他钱继续做实验,他最后又能反哺多少利益给美国人?他马斯克能拖着上亿连1000美金存款都没有的美国人往前跑?
太空探索是一个非常系统,复杂和持久性的工程,背后需要几十个实验室,上百个学校,成千上万的工程师,训练完备的宇航员,充足的供应商提供材料,以及足够的工厂研制特定的不量化的精密零件,这哪一样不需要天量的财政拨款才可以做到?
世界这么大,能够登月的国家也只有两个,而现在的财力美俄两国政府都已捉襟见肘,整个欧盟的太空研究也只是跟在后面,马斯克区区一家个人企业,他又能做出多大的突破?
私人上市公司,每年的财报都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股东和对冲基金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必须看到确定的成功,它对一个领域实验的失败承受力和布局长远的能力远远弱于政府。政府可以承受数十年不出成功的研究,仍然还能继续研发。但是一家私人企业如果看不到希望,就必须立刻决定是否放弃投资和研发,因为这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马斯克对太空的热爱以及商业的敏锐嗅觉和独树一帜的营销,确实让spaceX获得了极大的关注,甚至在耗材以及成本的降低方面都有所突破,但是对于整个太空领域的发展来讲,它更多的是需要雄厚的国家实力作为依托,个人企业还是靠不住的,充实国内的经济实力并不比重复一遍政府能做到的送火箭上天的实验低等。
吹马斯克,瞧不起国内的互联网,就是新时代的中日夏令营,美国的企业多高大上,国内的企业多土气,还是那个味。
“(无政府主义者)不懂得社会的发展——大生产的作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发展。”——列宁,1901
很显然,提出这种说法的人根本不懂什么叫资本主义和社会化生产(嘲笑)。
美国早在1850-1920就已经经历了大规模的小资产阶级破产浪潮,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解放了大量的生产资料,人力资源和市场。
如果美国依然是两百年前那个小商业主为王的时代,根本不会有任何生产能力支持太空商业活动。
然而现在不少人对资本的想象力如此贫瘠,以至于觉得个体户卖个茶叶蛋就是“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的极限了(嘲笑
对于中国的大资本,要辩证的看。这些大企业搞996,用各种手段剥削工人,这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要支持工人的斗争。但是,大资本不断消灭小资产阶级的过程,则要肯定,因为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那末,资产者大人先生们,勇敢地继续你们的战斗吧!现在我们需要你们,我们在某些地方甚至需要你们的统治。你们应该替我们扫清前进道路上的中世纪残余和君主专制。你们应该消灭宗法制,实行中央集权,把比较贫穷的阶级变成真正的无产者——我们的新战士。你们应该通过你们的工厂和商业联系为我们建立解放无产阶级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为了奖励这一点,你们可以获得短期政权。你们可以支配法律,作威作福。你们可以在王宫中欢宴,娶艳丽的公主为妻,可是别忘了“刽子手就站在门前”——恩格斯,1847年的运动
资本其实都是一个德行,有增量的时候,则一切都是美好的,如果没有增量,就会跑过来吸老百姓的血。
但是你要说资本a,要比资本b高尚,毛选都白读了吗?
资本从来都是一个鸟样。
不光马斯克在干,Google,Facebook,Amazon,Microsoft等企业都在。以Google为例,搞出Alpha Go,炒热Machine Learning的Deepmind人工智能实验室,四年烧掉20亿美元。搞出来的基本都是没什么商业价值的前沿算法。类似的项目数不胜数,甚至大部分直接开源在GitHub上,养活了国内多少造壳公司。(就比如上海那个前段时间疯炒的人脸识别...UI怎么看怎么像Openpose)。
而国内,以马云的达摩院为例,一个前沿技术部门,居然要自负盈亏?满奶子想着捞钱的low B公司能静下心搞前沿技术?想想都可笑
至于为什么美国企业这么热衷于搞赔钱的前沿开发,我自己估摸着是因为企业亏损可以用来抵税,就算deepmind自己4年亏20亿美元,但因为Google本身盈利能力太强,亏损额依旧填不平每年的报税单。而开发出来的开源项目挣口碑,还能顺便培养自家的大佬工程师,万一不小心押中就是血赚。
双输,输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