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斯克称年内达到L5级自动驾驶,但麻省理工报告指出完全自动驾驶至少还需10年。你怎么看?

回答


马斯克(Elon Musk)和麻省理工(MIT)对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分歧反映了技术、伦理、法规和现实挑战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1. 技术实现的现实挑战
(1)L5级自动驾驶的定义与需求
L5级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环境感知:在所有天气、光照、地形条件下,通过传感器(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实时感知周围环境。
决策能力:在复杂场景(如交叉路口、突发障碍物、行人突然横穿)中进行毫秒级决策。
系统冗余:确保在传感器故障或通信中断时,系统仍能安全运行。
人机交互:无需人类干预,且在紧急情况下可无缝接管(若必要)。

(2)特斯拉的Autopilot与L5的差距
特斯拉的Autopilot(目前为L2级)已具备部分自动驾驶功能(如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但其技术路线依赖于:
传感器依赖:主要依赖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对激光雷达的依赖较低。
数据训练:通过大量实时数据(如特斯拉车队的行驶数据)训练AI模型,但尚未覆盖所有极端场景。
安全边界:系统在遇到复杂情况时会提示驾驶员接管,仍需人类参与。

马斯克的预测可能基于特斯拉的“FSD(全自动驾驶)”技术(目前为L3级)在特定场景下(如高速公路上)的进展,但L5需要突破更多技术瓶颈,例如:
复杂城市环境:需处理动态障碍物(如行人、骑车人)、交通信号灯、红绿灯、突发事故等。
极端天气:雨雪、雾霭等环境对摄像头和传感器的干扰。
系统可靠性:确保在无人类干预的情况下,系统能做出正确决策。



2. 麻省理工报告的现实考量
MIT的报告可能基于以下关键因素:
(1)技术成熟度
传感器技术: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等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成本高昂且技术瓶颈(如激光雷达的分辨率与成本平衡)。
AI算法:当前AI在处理复杂场景时仍存在“黑箱”问题,无法解释决策逻辑,导致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不足。
系统冗余:L5需要多层冗余设计(如多个传感器、多个计算单元),这增加了系统复杂度和故障率。

(2)法规与伦理问题
责任归属:若自动驾驶系统发生事故,责任应由谁承担?是制造商、车主还是系统本身?
法律框架:目前各国对自动驾驶的法律框架尚不完善,例如:
美国:部分州允许L3级自动驾驶,但L5仍需立法支持。
欧洲:欧盟正在制定统一的自动驾驶法规,但尚未明确L5的准入标准。
伦理困境:在紧急情况下(如必须牺牲一人保全多人),系统如何决策?这一问题尚未有明确答案。

(3)基础设施与社会接受度
道路条件:许多国家的道路标志、交通信号灯、交通规则不统一,增加了系统适应难度。
公众信任:即使技术成熟,公众对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仍存疑,可能导致推广受阻。
经济成本:L5级自动驾驶车辆的成本可能远高于当前车型(如特斯拉Model S),导致普及率低。



3. 马斯克的愿景与现实的矛盾
(1)马斯克的预测逻辑
马斯克的“年内实现L5”可能基于以下假设:
技术突破:特斯拉的AI能力(如Dojo超算中心)和传感器技术(如FSD硬件)将实现技术飞跃。
成本下降:随着规模化生产,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成本将大幅降低。
法规宽松:政府可能加速审批,允许L5级自动驾驶在特定区域测试。

(2)现实中的技术瓶颈
技术迭代周期:从L2到L5的升级需要数年时间,涉及算法、硬件、软件的协同优化。
测试难度:L5需要在数百万公里的复杂场景中测试,而当前测试数据量远未达到这一规模。
安全冗余:L5需要多重安全机制(如冗余传感器、紧急制动系统),这增加了开发难度。



4. 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
(1)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的阶段
L2/L3级:特斯拉、Waymo、Cruise等企业已实现部分L3级自动驾驶(如Waymo的“完全自动驾驶”在特定区域运营)。
L4级:Waymo、Cruise在部分城市(如凤凰城、旧金山)提供L4级服务,但仅限特定场景(如封闭道路)。
L5级:目前尚无公开的L5级自动驾驶商业化案例,多数企业仍处于L4阶段。

(2)未来10年的技术可能
传感器技术:激光雷达成本可能下降50%以上,高精度地图(如Waymo的“数字孪生”地图)将更普及。
AI算法:基于强化学习和大模型(如GPT4)的AI可能提升决策能力,但需解决“可解释性”问题。
法规与标准:各国可能出台更严格的自动驾驶标准,但L5的普及仍需时间。



5. 结论:技术与现实的平衡
马斯克的预测:可能过于乐观,但体现了对技术突破的期待,尤其是特斯拉的“硬件+软件”模式可能加速进展。
MIT的报告:更贴近现实,强调技术、法规、社会接受度等多维度的挑战,L5级自动驾驶至少需要10年时间。
未来路径:L5级可能在2030年后实现,但需依赖技术突破、法规完善和公众接受度的提升。

最终观点:马斯克的愿景具有前瞻性,但L5级自动驾驶的实现需要技术、法规、社会三方面的协同推进,短期内(12年)难以实现,而10年后的技术成熟度可能使L5成为可能。因此,MIT的报告更符合现实,而马斯克的预测可能更多是技术理想主义的表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特斯拉就是个智商检测器,特粉马粉基本上都是完全不懂技术又想以此装x的人群,特粉中绝大部分人不知道PayPal和特斯拉的创始人不是马斯克,他是通过资本运作排挤走了创始人,夺取公司控制权的。他在所有的营销故事里删除了创始人的信息,制造个人神话。马斯克还公开人身攻击特斯拉创始人是个什么也不懂的可怜的发明家,马斯克此人的品德非常卑劣,特粉的命在他眼里就是个屁。

关于汽车电动车桥和电动驱动方面的国际专利情况,中德美三国的这方面专利申请占全世界的87%,几乎垄断了全球电驱动的技术,而其中中国538件占全球50%,德国258件24%,美国139件13%,而很多尬吹嘴里的日本,呵呵,极少,两只手能数过来,另外申请个人方面,更多尬吹嘴里的神人马斯克,榜上无名,前十名排位为通用,舍弗勒,戴姆勒,ZF,保时捷,吉林大学,博世,博格华纳,比亚迪,尬吹最瞧不上的比亚迪专利申请数量和持有数量比特斯拉高了几个数量级

马丁和马克于2003年创办了特斯拉,一年后,他们遇到了马斯克。马斯克向公司投资了600多万美元,并成为董事会主席。2007年,由于在产品外形和变速箱等上的分歧以及一些其他原因,马丁被解除特斯拉首席执行官职务,并于同年晚些时候离开公司。第二年,马克也离开了。而马斯克最终于2008年10月成为特斯拉首席执行官,此后一直担任该职位。

斯克不是Paypal 的创始人,而是http://X.COM的创始人。http://X.COM和PayPal 合并以后,马斯克挤走了paypal的原创始人彼得蒂尔,自己出任CEO,结果因为经营不善,被员工和董事会联合弹劾了,彼得蒂尔重回Paypal。

在特斯拉的维基百科页面上,2009年的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埃伯哈德提起的诉讼,指控马斯克在2007年被罢免首席执行官后试图改写特斯拉的历史。据报道,诉讼后出现了一项协议,承认特斯拉有五名创始人。

马斯克也对维基百科持批评态度,他在8月份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除了维基百科。”然后,马斯克还在Twitter上“乞求”粉丝在维基百科上辱骂他,导致他的页面不得不被锁定。

泰国青少年足球队12名球员和1名教练在清莱一处洞穴探险被困。泰国发起了大规模的搜救行动。在救援人员积极营救时,马斯克却利用别人的灾难蹭热点出馊主意,收割脑残粉的盲目崇拜,在被专业救生人员揭穿了之后,恼羞成怒,在Twitter上搞人身攻击,骂救生人员是恋童癖。

2016年1月,23岁的高雅宁驾驶父亲的特斯拉ModelS,在京港澳高速邯郸段行驶时,与前方的道路清扫车发生追尾事故身亡。

此案件被特斯拉作为司机操作失误意外事故处理,家属也信了特斯拉的说辞。而且事故发生后,没有任何媒体报道,在网上,你找不到9月份以前的任何相关报道(百度搜到几个3/4月份的报道,404了,不知道什么原因)。

为啥9月份以后有报道了呢?因为司机的父母,偶然听说了同年5月份,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的特斯拉自动驾驶撞卡车事故,被称为“特斯拉首例自动驾驶致死”……司机父母才意识到了什么,重新去查……

然后,走法律程序,为儿子讨公道。这一讨就是5年

中机中心在事故发生两年以后,也即2018年,司法机构做了海量的工作(为什么不用特斯拉提供的证据呢???司法机构和女车主一样背后有团队了?),通过拆解车辆、提取和鉴定行车数据给出的报告显示,事发时,高雅宁所驾驶的特斯拉Model S处于“自动驾驶”的状态。

然后……没然后了,直到今天,官司还在打……原因很简单,特斯拉法务集团牛啊,这种官司,真是想拖多久拖多久。

马斯克一个公开吸毒的人,一个公开参与美国军方行动的人,一个公开叫嚣要颜色革命侵略他国的人,一个疫情期间强迫工人开工的人。一个私自散布私有化抬升股价,被SEC勒令卸任特斯拉董事长的人,一个买完狗狗币,就开始煽动炒作区块链的人。就这还有人相信他的品德,说我人身攻击????对马斯克来说,品德卑劣是一种客观描述!!!

user avatar

自动驾驶行不行,不是看他L几,他可以自己订一套标准然后说自己是L100都没关系。

自动驾驶成型的标志,是保险。啥时候由车主投保变成厂家投保,然后自动驾驶时的事故,由车主全责变成厂家全责,啥时候这自动驾驶才算真正支楞起来了~

马一龙别光吹牛逼,既然都年内L5了,赶紧把厂家责任担起来做个表率。

你马一龙只要敢说“今后处于自动驾驶模式的事故,均由特斯拉厂家替车主承担责任并全额赔付”,特斯拉立马就卖脱销~

这个广告比吹L5管用多了。

user avatar

炒股看前半句,开车看后半句。就这么简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