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司马攸?

回答
评价司马攸,得从他所处的那个复杂而动荡的时代说起,以及他自身所具备的性格、能力和所扮演的角色。总的来说,司马攸是一个在权力漩涡中挣扎,既有才干也曾抱有理想,但最终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的王爷。

早年经历与被寄予的厚望:

司马攸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出生在司马氏篡魏、建立晋朝的大背景下。作为皇子,他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且因为其出身,被寄予了极高的期望。特别是在他的哥哥、被立为太子的司马轨早夭后,司马攸便成为了非常有力的太子竞争者。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基因,似乎还展现出了不同于一般皇子的沉稳和智慧。史书中形容他“聪慧好学,有器度”,这无疑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也让司马炎对他寄予厚望。

与太子司马衷的对比:

评价司马攸,很多时候是围绕着他与太子司马衷的比较展开的。司马衷,也就是后来的晋惠帝,是出了名的痴愚昏聩。而司马攸,无论是在才干、品德还是政治敏感度上,都远远超过了他的哥哥。这使得许多人,包括朝中的一些重臣,都倾向于认为司马攸才是更适合继承大统的人选。司马攸本人也并非没有政治野心,在关键时刻,他也有机会接触到权力中心。

政治上的表现与局限:

在晋武帝晚年,他似乎也曾考虑过废太子,将司马攸立为太子。但最终因为一些原因,这个决定未能实现。这里面的原因可能很复杂,或许有皇后杨艳的反对,或许有其他朝臣的阻挠,或许司马炎自己对“嫡长子继承制”的顾虑,又或许是司马攸自己也未能完全抓住机会。

司马攸在出镇东海王时,也展现出了一定的管理能力。他能够体恤百姓,处理政务也颇有章法。这使得他在地方上赢得了民心和声望,也进一步巩固了他作为储君有力竞争者的地位。然而,这种地方上的成功,也可能被一些朝中政敌视为一种威胁,加剧了他们对他的忌惮。

命运的转折与悲剧的结局:

最让司马攸命运发生转折的,可能就是他被调离京城,前往封地。随着晋武帝的去世,司马衷即位,赵王司马伦便开始觊觎权力。而此时的司马攸,虽然有才能,但毕竟年轻,且远离权力中心,面对司马伦等人的阴谋时,显得力不从心。

史书中记载,当司马伦逼宫,要废黜皇后贾氏时,司马攸曾经试图发兵救援,但最终因为内部不合、响应者寡而失败。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是他的号召力不够?还是他的政治盟友太少?亦或是他本身的军事才能有所欠缺?这些都是导致他最终失败的因素。

最终,司马攸被司马伦设计毒杀,结束了他短暂而充满遗憾的一生。他的死,标志着一批有才能的皇室成员的消亡,也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

如何评价?

才干与潜力: 司马攸无疑是一个有才干、有抱负的皇子。如果他能够继承大统,晋朝的历史走向可能会大不相同。他展现出的聪慧和器度,在那个时期是难能可贵的。
政治手段与策略: 然而,他的政治手段和策略似乎并不足以在那个充满权谋的时代生存下来。他可能过于耿直,或者未能充分认识到身边潜在的危险,也没有建立起足够强大的政治联盟来保护自己。
时代的局限性: 他的悲剧,很大程度上也是他所处时代局限性的体现。司马氏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宗室之间的猜忌和算计,以及后宫的干政,都使得像司马攸这样有志于为国效力的人,难以施展抱负。
一种“如果”的遗憾: 评价司马攸,总会让人联想到“如果”这个词。如果他成为了皇帝,历史会如何发展?晋朝是否能避免后来的动荡?这些都是无法验证的设想,但正是这些设想,让司马攸这个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遗憾。

总的来说,司马攸是一个有潜力却没有机会实现的政治人物。他可以被看作是那个时代一个悲情的牺牲品,一个在权力斗争中不幸陨落的才子。他的故事,也提醒着我们,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仅仅有才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有的,齐王攸是西晋前期政治中最重要的人物,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可以看我在戴万琦:司马炎知道贾南风的品性吗?他为什么不废掉贾南风这个太子妃?这个提问下的回答。


关于齐王攸自己的布局,可以参看夏侯湛的仕官经历,夏侯湛咸宁二年补为太子舍人,咸宁四年在齐王攸的推举下转尚书郎,太康三年由于继嗣之争被贬,出为野王令。

夏侯湛的母亲是司马师皇后羊徽瑜的堂妹,所以他与齐王攸的关系非常亲近。

唯心一点的看待这个问题的话,西晋诸王出镇就藩很常见,扶风王司马亮,汝阴王司马骏,济南王司马遂等人在泰始初年基本上都在自己的封地任职,为什么要求齐王攸就国,他就气恨发病,呕血而死呢,恐怕是知道自己的政治野心无法实现了吧。

user avatar

借用同时代冯紞的话:【齐王名过其实,而天下归之。今自薨陨,社稷之福也】

司马攸非常想当皇帝,在朝中势力也非常大,光看记载,也觉得厉害,可是司马攸可能是言过其实了。从司马攸的死就看得出,司马攸性急,这一点就完全比不过司马炎。两人的母亲也说【桃符性急】两人相差十岁,司马炎根本不敢直接对司马攸动手,最后想出把司马攸出镇藩国的办法,司马攸【齐王、大司马、都督青州诸军事,侍中如故,假节,将本营千人】【以济南郡益齐国】等于是把齐国完全实封给了司马攸,齐国军、政大权都在司马攸,军队是受司马攸控制的,司马攸曾经想解散司马攸的军队,结果【时骠骑当罢营兵,兵士数千人恋攸恩德,不肯去,遮京兆主言之,帝乃还攸兵。】所以司马攸有什么怕的?有什么不满?就是觉着司马炎应该封自己当皇太弟,所以气死了······

就国苟住,等司马衷上位,齐王支持者满朝都是,还怕会没有上位的机会吗?结果还死在司马炎前面这么早,毫无司马懿的心机。若齐王没有早死,司马衷继位,三公必要有宗室辅政,历史上是司马亮这个怂逼,司马亮怂的和曹爽一样,杨骏也不敢动他,杨骏敢动司马攸?司马攸以大司马出镇,回朝辅政名正言顺,周公辅成王也,然后,有的是时间巩固权力,当周公也好,当皇帝也好,看发挥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评价司马攸,得从他所处的那个复杂而动荡的时代说起,以及他自身所具备的性格、能力和所扮演的角色。总的来说,司马攸是一个在权力漩涡中挣扎,既有才干也曾抱有理想,但最终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的王爷。早年经历与被寄予的厚望:司马攸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出生在司马氏篡魏、建立晋朝的大背景下。作为皇子,他自小.............
  • 回答
    司马南在2023年发布的视频《蓝领工资两万无需加班,小白领为啥不愿意去做?》引发了广泛讨论,其核心在于对比蓝领与白领的就业选择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视频内容及社会背景进行详细分析: 一、视频核心论点与逻辑结构1. 现象描述 司马南指出,当前部分蓝领岗位(如建筑工人、物流配送员等)提供约2万元.............
  • 回答
    评价司马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人物,观点两极分化严重。要详细评价他,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考察,并且尽量避免使用过于标准化或笼统的 AI 式语言。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司马南的公众形象和影响力。司马南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学者”、“评论员”、“反伪斗士”。他以其犀利的语言、激进的观.............
  • 回答
    提起司马懿,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可谓是五味杂陈,褒贬不一,但总体来说,他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值得深入探究的人物。要评价司马懿,不能仅仅看他最终建立的晋朝,更要深入他漫长而充满算计的一生。司马懿,一个“隐忍”的时代巨匠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司马懿,那“隐忍”无疑是最贴切的。他的一生,尤其是在曹操、曹丕、曹叡这三.............
  • 回答
    司马炎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一统三国,结束了近一个甲子的分裂局面,建立西晋,这无疑是件大事,功绩不小。但要是细琢磨,他之后的很多问题,也就能从中找到一些苗头。出身与上位:顺风顺水,也藏着些许不光彩咱们得从他怎么当上皇帝说起。司马家族当年也算是权臣,司马昭就是曹魏后期权势最大的.............
  • 回答
    司马昭其人,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他生在乱世,长在权谋,最后更是踩着前朝的尸骨,为自家建立了一统天下的基业。论功过是非,这盘棋局得好好掰开了看。出身与少年时代:乱世的烙印与权谋的萌芽司马昭是曹魏重臣司马懿的次子。他出生时,曹魏政权已经开始显露出内耗的迹象,而司马懿本人更是野心勃勃,早已在暗中.............
  • 回答
    司马孚这个人,得从他的出身和所处的大时代说起。在那个魏晋风云变幻、权臣更迭的年代,能稳稳当当地活下来,并且还能有所作为,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司马孚,他还是司马懿的弟弟,这个身份光环,说起来是助力,有时候也是一把双刃剑。出身与早年经历:司马孚是司马懿的亲弟弟,家里算是书香门第,世代为官。他的.............
  • 回答
    司马懿与司马家族:三国末世的权谋者与篡权者提到“司马”二字,对于熟悉中国历史的人来说,脑海中往往会立刻浮现出三国末年那个深不可测的权谋家——司马懿,以及他最终建立的那个延续近百年的王朝——西晋。评价司马懿与司马家族,绝非一句简单的“好”或“坏”可以概括,他们是一群在风云变幻的三国乱世中,凭借着超凡的.............
  • 回答
    司马防:三国乱世中的低调名士与坚韧父亲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群星璀璨,英雄辈出。我们谈论曹操的雄才大略,刘备的仁德宽厚,孙权的少年英姿,以及无数文臣武将的传奇事迹。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舞台背后,也活跃着一群默默无闻却同样重要的人物。司马防,便是这样一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父亲。提起司马防,或许很多人第.............
  • 回答
    司马朗:三国魏初的一位儒雅名士,为何与晋朝宗室擦肩而过司马朗,这个名字在三国历史的舞台上或许不如他的兄弟司马懿那样响亮,但他在曹魏早期政治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以及他身上所体现的儒雅风范,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然而,当我们翻阅史书,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在《三国志·魏书》中有独立的传记,却在《晋书·宗室.............
  • 回答
    铁血下的温情,历史的注视:如何评价司马辽太郎?提起司马辽太郎,在中国读者心中,他或许是那个笔耕不辍、为我们打开日本战国乃至幕末风云的窗口。他的作品,如《国盗物语》、《宛如飞将》、《镰仓殿》、《坂上之云》等,在中国读者中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对日本历史的认知。那么,如何评价这位被誉为“.............
  • 回答
    司马光,一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他的评价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他既是声名卓著的政治家、史学家,也曾是影响朝政的关键人物。要全面评价他,需要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主要成就以及他留下的争议之处等多个维度进行审视。时代背景:新旧党争的漩涡中心理解司马光,首先要了解他活跃的宋朝,特别是北宋.............
  • 回答
    说到晋惠帝司马衷,这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差不多就是“傻子皇帝”的代名词,一提起他,人们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关于“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这一个故事,就像一颗钉子,把他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也几乎概括了所有关于他的评价。然而,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一个能坐上皇位的人,即便是能力平平,也总得有过人之处,.............
  • 回答
    方舟子和司马南,这两位在中文互联网上都曾掀起过不小波澜的人物,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关注,也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评价。要理解他们,需要分别审视他们的“成名之路”、关注点、以及公众对他们的态度。方舟子:打假斗士还是“网络流氓”?方舟子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打假斗士”。他的打假生涯从早期的“生物学”相.............
  • 回答
    话说咱们王者峡谷的司马懿,这位靠着沉默和收割能力吃饭的法师,最近出了个新皮肤,叫“暗渊魔法”。说实话,这个名字一出来就有点意思,暗渊,听起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魔法,又透着一股神秘。那么,这皮肤到底值不值得掏出钱包,咱们细细道来。首先,咱得从外观上唠唠。你一看这皮肤,第一感觉就是“哇塞,这有点东西!”.............
  • 回答
    评价一位网络小说作者,尤其是像起点这样体量的平台上的活跃作者,确实需要多维度地去审视。对于“司马”,如果指的是在起点中文网比较知名、曾经活跃或者目前仍有作品的作者,那么他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作品题材与风格的独特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司马”所擅长的题材是什么。在起点,作者们往往在某个领.............
  • 回答
    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这部剧中,荀彧和郭嘉对曹操自称“臣”,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细节,因为它直接触及了人物关系、权力格局以及汉末政治生态的核心。要评价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一句“忠诚”或“臣服”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汉朝末年,虽然名义上是.............
  • 回答
    《虎啸龙吟》里这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简直是这部剧最点睛、也最被观众津津乐道的一笔。它不光是推动剧情的一句狠话,更是一次绝妙的隐喻,把司马懿和曹魏政权之间那种微妙又充满张力的人物关系,以及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残酷性,都给浓缩了进去。要评价这句话,得从几个层面来看:1. 曹操与司马懿之间那微妙的“.............
  • 回答
    《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在演绎空城计这一经典桥段时,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也引发了观众不少讨论。我个人觉得,这部剧对空城计的呈现,既保留了其戏剧张力,又加入了一些更符合历史和人物性格的解读,整体上是相当精彩的,但也并非完美无瑕。亮点之处:首先,最直观也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极强的心理博弈和氛围营造.............
  • 回答
    权谋的棋局与人心的博弈:浅析《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第十八、十九集《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作为一部以三国为背景,聚焦于司马懿人生前半段的权谋剧,其精妙之处在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和对政治斗争的层层剥茧。来到第十八、十九集,剧情已进入高潮,曹操晚年的多疑猜忌与后宫的暗流涌动,将司马懿置于一个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