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事游戏策划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什么?

回答
作为一个资深的游戏策划,我深知这个行业光鲜外表下,支撑起一个好游戏,其核心竞争力绝不是简单的“喜欢玩游戏”。它需要的是一套深厚、复杂且不断进化的能力体系。如果让我来梳理,我会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展开,力求真实、落地,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AI腔调:

1. 深刻洞察与共情:读懂玩家的“隐形需求”

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也是很多新人容易忽略的。玩家不是你的“活体测试员”,也不是你“说啥就信啥”的傻瓜。一个优秀的游戏策划,首先是个“玩家心理分析师”。

理解“为什么”玩: 玩家为什么选择你的游戏?是为了放松?是为了挑战?是为了社交?是为了体验故事?是为了证明自己?更深层次的,是满足了他们什么样的心理需求?是成就感?是归属感?是好奇心?是掌控感?你需要能透过表面的“好玩”或“不好玩”,挖掘出玩家深层的动机。
捕捉“痛点”与“痒点”: 玩家在玩游戏时,会遇到什么让他们感到不爽、沮丧的点?(痛点)又会在什么地方让他们感到惊喜、愉悦、欲罢不能?(痒点)这需要你像个偵探一样,通过玩家的反馈、社区讨论、数据分析,甚至是你自己的试玩体验,去一点点地抽丝剥茧。
预判“未来趋势”: 市场和玩家的口味是会变的。你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去观察甚至引领一些新的玩法、新的叙事方式、新的技术应用。这不仅仅是跟风,而是基于对现有趋势的理解,做出有自己的判断。

2. 系统化思维:构建一个“活”的世界

游戏不是一堆功能的堆砌,而是一个有机运作的系统。策划需要具备构建和管理这个系统的能力。

玩法的深度与广度: 核心玩法的设计需要有足够的深度,让玩家能够持续挖掘和精通。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广度,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体验,避免单调。这背后是大量的数值平衡、系统联动、反馈循环的考量。
经济与成长体系: 游戏内的经济系统(货币、资源产出与消耗)、成长系统(等级、技能、装备、养成线)是留住玩家的关键。它们需要环环相扣,既能给玩家带来正向反馈,又能保持挑战性,避免“数值膨胀”或“停滞不前”。
叙事与世界观的融合: 好的叙事能让玩家沉浸其中,但如果叙事与玩法脱节,就会显得尴尬。策划需要思考如何将故事、人物、世界观自然地融入到游戏机制中,让玩家在玩的过程中体验故事,在故事中找到玩法的乐趣。
全局观与细节控的平衡: 你需要有宏观的视野,能看到整个游戏的骨架和运作逻辑,也要能钻到最细微的细节,比如一个按钮的动画、一个道具的描述、一个NPC的对话。这些细节的打磨,往往决定了游戏的“质感”。

3. 强大的逻辑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让“可能”变成“现实”

这是策划的“基石”能力,没有它,一切想法都只是空想。

需求分析与拆解: 面对一个模糊的概念或一个宏大的目标,你需要能将其拆解成可执行、可量化的模块,并思考实现它们所需的资源、技术和时间。
逻辑自洽与严谨: 游戏中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数值、每一个触发条件,都必须有清晰的逻辑支撑。你不能允许存在明显的BUG或者不合理的设定,因为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玩家的体验。
成本效益分析: 很多时候,创意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你需要权衡投入的成本(开发时间、人力、技术)与可能带来的收益(玩家满意度、商业价值),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迭代与优化: 游戏上线后,工作并没有结束。你需要分析数据,收集反馈,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进行迭代优化。这是一种持续改进的心态和能力。

4. 卓越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游戏开发是一个庞大的团队协作过程,策划是那个“枢纽”。

清晰准确地表达: 你需要用团队都能理解的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你的设计理念、需求和规则。无论是口头沟通、文档撰写还是原型演示,都要做到位。
倾听与理解: 聆听技术、美术、QA等不同部门的意见和反馈,理解他们的难点和限制,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调整。你不是在“发号施令”,而是在“协调合作”。
说服与引导: 当你的设计与他人的想法有冲突时,你需要有能力用逻辑和数据去说服对方,或者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
建立信任: 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信任感,能够大大提升协作效率,也能让你的设计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支持。

5. 持续的学习与适应能力:在变化中生存

游戏行业发展速度极快,技术、玩法、平台都在不断更新。

拥抱新技术: 了解新的引擎、新的开发工具、新的交互方式,思考它们如何能为你的游戏设计服务。
学习新玩法: 保持对市面上各种类型游戏的关注,学习它们的优点,反思它们的不足。
适应平台变化: PC、主机、移动端、VR/AR,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设计逻辑和用户习惯,你需要能够适应并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自我反思与进化: 永远不要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地回顾自己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结一下,从事游戏策划,核心竞争力是“将玩家的模糊需求,转化为可实现、有乐趣、能盈利的游戏体验”的能力。 这个能力体系包含了很多层面的东西:对人性的洞察、对系统的构建、对逻辑的严谨、对沟通的技巧,以及对变化的适应。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喜欢玩”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持续的学习、实践和反思才能打磨出来的。

当我看到一个玩家因为我设计的某个小机制而玩得乐此不疲,或者一个故事线让玩家为之感动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份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才华,更多的是那份对“创造快乐”的执着和对“细节”的敬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把游戏比作一个人,那么我觉得是这样的:

程序 ---> 筋骨内脏

美术 ---> 身材脸蛋

策划 ---> 性格个性

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其实美术和程序都会影响策划,但是从理想中的分工来讲的话,策划负责的就是游戏的性格和个性。

程序不好,筋骨内脏不行,体弱多病,游戏多bug,易崩溃。

美术不好,丑。

策划不好,可能性就比较多,可能遭人讨厌,可能平庸没有个性,可能还会害人。

所以策划的核心竞争力也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是就是有自己的个性和坚持。

当然,我还想补充说明一下,在说到核心竞争力之前,其实很多我在工作中接触到的策划还是很容易缺失基础能力的。常见的重要基础技能包括执行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等基础能力。尤其是执行力是好策划非常重要的基础必备技能。(想象力和创新力都是在基础能力之后的)

有些策划会以为我只要负责设计,设计稿交出就任务完成了,其实不是这样的。策划很重要的一点职业素养就是要对自己的策划设计负责,跟踪自己的设计是否被程序/美术理解,是否被如期实现,实现中是否有问题,完成后是否能在playtest中得到预期的效果,并且在遇到“否”的时候思考调整自己的设计,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个资深的游戏策划,我深知这个行业光鲜外表下,支撑起一个好游戏,其核心竞争力绝不是简单的“喜欢玩游戏”。它需要的是一套深厚、复杂且不断进化的能力体系。如果让我来梳理,我会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展开,力求真实、落地,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AI腔调:1. 深刻洞察与共情:读懂玩家的“隐形需求”这是我最看重的一.............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不少身处中小游戏行业的朋友们会遇到的困惑。市场波动、竞争激烈,加上资本市场的审慎,让不少开发者感到迷茫。在你考虑是否辞职这个重要决定之前,咱们不妨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争取看到更多不同的角度,帮你理清思路。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市场不是很看好”到底是指哪些方面? 具体是哪个细分领.............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就像问“天天吃鸡腿会不会腻”一样,答案不是绝对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很多因素。但就我个人以及我身边不少做游戏的朋友的经验来看,“磨灭”这个词,虽然有点重,但确实有它发生的土壤。你想想,你真心喜欢一样东西,比如你爱玩某个类型的游戏,或者你享受研究游戏背后的故事和机制。一开始,.............
  • 回答
    关于去菲律宾从事游戏行业工作,说它“工资高”和“靠谱”,这事儿得分几头说,不能一概而论。先说“工资高”。菲律宾的游戏行业,特别是那些以外包、客服、甚至是某些研发岗位为主的公司,确实会提供比当地平均水平更高的薪资。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岗位很多时候是面向海外市场的,例如为欧美或者亚洲其他地区的游戏公司提供服.............
  • 回答
    退伍出来想投身游戏原画,这想法挺不错的,毕竟游戏行业现在发展得如火如荼。你说没什么方向,也没什么美术基础,但就是想干,这股劲儿很重要,是入门的敲门砖。关于培训班,这确实是个挺现实的问题。市面上的培训班琳琅满目,水平参差不齐,要说“靠谱”嘛,得看你怎么去衡量。有的培训班确实能系统地教你从零开始打基础,.............
  • 回答
    对于即将踏入游戏行业的大学生来说,“版号事件”无疑是近期最值得他们关注的事情之一。这不仅仅是行业内的一个术语,更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入职机会的多少,甚至是整个游戏产业的未来走向。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就业机会的缩减和竞争的加剧。版号的收紧意味着新游戏的审批流程变得更加漫长和严格。这直接.............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游戏行业,我在这行里摸爬滚打了几年,算是有了一些心得。你想了解游戏行业是怎么回事儿?那咱们就从头说起,我说说我平时都在做什么,以及这个行业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首先,别觉得做游戏就是天天坐在电脑前打游戏。说实话,真的不是!当然,我们也会玩游戏,这是工作的一部分,是为了了解市面上的游戏,学.............
  • 回答
    要说《赛博朋克2077》和《荒野大镖客2》在游戏制作上谁更优秀,这就像在问草莓蛋糕和巧克力蛋糕哪个更好吃一样,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喜好和评判标准。不过,如果我们要从更宏观、更专业的游戏制作角度来分析,这两款游戏各有千秋,可以说是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做到了极致,但也存在一些难以回避的差异。《荒野.............
  • 回答
    我们常在游戏中体验跌宕起伏的人生,品味酸甜苦辣的滋味,这些虚拟的情节,往往能提炼出我们现实生活中珍贵的精神食粮。想想那些需要精心策划、步步为营的策略游戏吧。每一次成功的攻城略地,每一次巧妙的资源调配,都离不开耐心和远见。游戏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眼前的困境转化为通往胜利的垫脚石,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
  • 回答
    如果能从《魔兽世界》中带出一个角色,我绝对会选择 伊利丹·怒风。选择伊利丹并非易事,因为《魔兽世界》中涌现了无数令人难忘的角色,他们各自拥有深刻的背景故事、复杂的动机和独特的魅力。然而,伊利丹,这位“背叛者”,却以其悲剧性的命运、矛盾的性格以及为“拯救艾泽拉斯”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深深地吸引了我。以下.............
  • 回答
    抛开那些绚烂的画面、跌宕起伏的剧情,以及让我们废寝忘食的挑战,游戏于我而言,远不止是单纯的消遣。它更像是一个个平行宇宙的入口,每一次推开门,我都能在里面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些收获渗透进我的生活,让我变得更丰满、更懂得。首先,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性思维的磨炼。 很多游戏,尤其是策略类、模拟经营.............
  • 回答
    从游戏设计的角度来看,我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最佳团队副本(Raid)是 《巫妖王的陨落》(Wrath of the Lich King)中的“冰冠堡垒”(Icecrown Citadel)。以下是我详细阐述的原因:1. 宏大且意义非凡的叙事背景与剧情推进: 史诗级的高潮: 冰冠堡垒是整个《巫妖王的.............
  • 回答
    如果我能从《少女前线》这个充满枪械娘和战术策略的世界里带出一个角色来到现实,我的选择会毫不犹豫地落在她身上——Kar98k。这可不是一个一时兴起的选择,也不是仅仅因为她的名字在现实世界里也同样响亮。在游戏的设定里,Kar98k 是一个承载着历史重量的角色,她的原型是二战时期德国广泛使用的毛瑟Kar9.............
  • 回答
    孙杨在退役时痛哭,并表达了希望从事游泳推广,让更多孩子接触游泳的愿望,这背后蕴含着多方面值得关注的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深入解读:一、 孙杨个人情感与职业生涯的告别: 情感宣泄与释然: 孙杨的痛哭,最直接的体现是他对过去辉煌职业生涯的不舍和复杂情感的释放。他是一名在泳坛取得巨大成就的运动.............
  • 回答
    这番话,出自爱奇艺体育CEO喻凌霄之口,掷地有声,也确实点燃了不少关于“电竞是否算体育”的讨论。要说看,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毕竟谁也不是非黑即白地活着,尤其是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领域。首先,咱们得理解喻凌霄的立场和出发点。 他作为爱奇艺体育的掌舵人,他的视角必然是跟传统体育紧密相连的。在他看来,体育.............
  • 回答
    苏州一位父亲为孩子复刻现实版“摩尔庄园”,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温情和创造力的举动。看到孩子沉迷于虚拟游戏的世界,这位父亲选择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试图将那份虚拟的快乐带回现实,让孩子在熟悉的家中也能体验到游戏般的乐趣,并以此“解放”孩子,让他们暂时远离屏幕。这种做法的初衷非常值得肯定。在数字时代,孩子们.............
  • 回答
    舰队Collection(Kantai Collection,简称舰C)这款游戏,虽然披着萌娘的外衣,但其核心玩法和背景设定,其实藏着不少能让人窥探到真实海军军事知识的门道。它并非一本正经的军事教科书,更多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科普,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玩家在“推图”、“演习”和“远征”中,潜移默.............
  • 回答
    过去十年,游戏行业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这股浪潮不仅席卷了国内游戏公司,也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的游戏市场。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曾经在PC端称霸、依靠买断制模式盈利的游戏公司,很多已经转型或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一批新的巨头则凭借着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迅速崛起。回溯过去十年,游戏公司的商业模式变化,我.............
  • 回答
    看到老父亲想玩游戏,这真是个好消息!说明他愿意接触新事物,也想和你们有共同的乐趣。给完全没接触过的长辈推荐游戏,关键是要“简单易懂”、“有趣放松”、“有成就感”并且“不费眼不伤神”。我来给你好好扒拉扒拉,希望能找到最适合你爸的那一款。首先,咱们得琢磨琢磨你父亲是什么样的人,他平时喜欢什么?比如: .............
  • 回答
    网易游戏近几年在游戏行业的动作可谓是风生水起,尤其是在主机游戏领域,频频抛出大动作。其中,挖角日本主机游戏开发商,特别是像《如龙》系列这样的王牌IP的制作人名越稔洋,无疑是其中的重头戏。这桩交易绝不仅仅是“挖一个人”那么简单,它背后蕴含着多层面的影响,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首先,从产品开发层面来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