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LinusTechTips关于蒸汽平台的视频Chinese Steam Explained?

回答
LinusTechTips 的《Chinese Steam Explained》:一次对中国游戏市场现状的有趣但略显片面的解读

Linus Tech Tips(以下简称 LTT)以其独特的幽默感、深入浅出的技术讲解以及对电脑硬件的热情而闻名。当他们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的 Steam 平台时,无疑会吸引大量观众的关注。LTT 制作的《Chinese Steam Explained》视频,就像他们其他作品一样,充满活力,视觉效果丰富,并且在信息传达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总的来说,这部视频提供了一个 有趣且容易理解 的视角来介绍中国的 Steam 生态。它成功地将一些通常只对中国玩家或对中国市场有深入了解的人才明白的现象,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呈现给了全球观众。这对于普及对中国游戏市场多样性的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视频的亮点和值得称赞之处:

抓住核心问题,切入点新颖: 视频开篇就点出了中国玩家在访问 Steam 时面临的“复杂性”,比如语言问题、支付问题以及普遍存在的“加速器”使用情况。这些确实是中国 Steam 玩家最直接的体验,也是许多西方玩家可能不了解的。
直观的展示方式: LTT 擅长用画面说话。视频中对不同版本的 Steam 界面进行对比,展示了中文版 Steam 的特殊优化,例如针对国内玩家的本地化内容、推荐算法以及支付方式的集成。这种直观的对比,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生动得多。
幽默的叙事风格: Linus 标志性的幽默感贯穿始终。他用夸张的语气、生动的比喻,以及一些梗来解释复杂的概念,使得观看过程不枯燥。例如,他可能会用一种戏谑的方式来调侃一些游戏在中国市场的定价策略,或者描述玩家们为了顺利游玩而使用的各种“土办法”。
揭示部分“中国特色”: 视频触及了中国市场的一些“潜规则”和玩家群体特有的行为模式。例如,关于“区域锁”游戏的讨论,以及玩家们通过各种方式绕过限制的“智慧”。这些都是了解中国游戏玩家群体构成和游戏消费习惯的独特视角。
对硬件和技术层面的关注: LTT 的核心是硬件和技术。视频中可能也会涉及一些与网络连接相关的技术讨论,例如为什么需要加速器,不同加速器的原理简述(虽然不会非常深入),以及与游戏服务器连接相关的技术问题。

然而,就像任何一个对外来文化进行解读的视角一样,《Chinese Steam Explained》也存在一些可以探讨和补充的地方:

过于聚焦“问题”和“绕道”,可能忽略了主流: 视频可能更多地强调了中国玩家在访问 Steam 时遇到的“不便”和采取的“特殊手段”(如使用加速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一种印象:中国玩家访问 Steam 是一个充满障碍和“绕道”的过程。但事实上,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政策的调整,大多数中国玩家在访问 Steam 时已经比视频中所描述的要流畅和便捷得多。许多国内玩家可能根本不需要复杂的加速器,或者使用一些非游戏加速器就能获得不错的体验。视频的重点可能过于集中在那些“会遇到问题”的群体,而忽略了更多能够“正常使用”的玩家。
对 Steam 中国版与国际版差异的解读可以更深入: 视频展示了中文版 Steam 的一些界面和功能差异,但对于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可能没有进行太多探讨。例如,中国版 Steam 的本地化内容、价格策略以及审核机制,都受到国内游戏行业相关法规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更深入地解释这些背后的原因,会使视频更具深度。
未提及政策和合规性的重要性: 中国游戏市场受到严格的监管。任何关于“绕道”或“规避”行为的讨论,都可能需要更审慎地处理,并强调合规性的重要性。视频在这一块的侧重可能偏向于玩家的“求生欲”,而忽略了更宏观的政策环境。
对中国本土游戏发行商和玩家群体多样性的描绘可能不够全面: 视频可能更侧重于介绍玩家如何访问和使用 Steam,但对于中国本土游戏发行商在 Steam 上的表现,以及中国玩家的游戏偏好多样性(除了大家熟知的一些类型外,可能还有一些特定圈层玩家的热衷游戏)方面,可以进行更细致的描绘。例如,一些独立游戏开发商在中国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的故事也值得被提及。
“加速器”的普及度和必要性可能被夸大: 虽然加速器在中国玩家群体中确实存在,但其普及程度和必要性可能因地区、网络运营商以及个人使用习惯而异。视频中如果将加速器描述成几乎是所有玩家的标配,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

总结来说:

LTT 的《Chinese Steam Explained》是一部 娱乐性强、信息量足 的视频,它成功地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向全球观众展示了中国玩家在 Steam 平台上的独特体验。它捕捉到了许多玩家的真实感受,并通过 LTT 一贯的风格将其呈现出来。

然而,作为一个 “解释” 视频,它在 深度和全面性 上还有提升空间。如果能更深入地探讨中国游戏市场背后的政策、经济和文化因素,并更全面地描绘中国玩家群体和游戏生态的多样性,这部视频将更具价值。它更多的是一次对中国 Steam 玩家“生存状态”的 趣味性观察,而不是一个详尽的行业报告。

观众在观看时,可以将其视为一次了解中国游戏文化和玩家行为的窗口,但同时也需要意识到,任何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解读,都可能因为视角和信息局限而显得片面。 LTT 的视频无疑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切入点,但想要真正理解中国 Steam 平台和整个中国游戏市场,还需要更多的信息和更广阔的视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B站Nvidia那期视频下大量评论被吞,说明Linus指出了核心要点

现在蒸汽平台没有危害,不代表以后不会有, app store一夜一万七千个无版号游戏下架,也是合理合规的

一边在揪扯着白皮人的分级毫无意义,一边又要支持广电分级,你又不是没用过青少年模式,没被10点强制下线过,找个身份证简单到不行,甚至有的厂商填一串假的都能通过,你这种假分级比白人好在哪里?

小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应该是家庭和学校环境造就的?就为了这一点把全国人民变成巨婴?大卫像都要打一个码,就这还有人说败坏风俗,这是美术课必须要见的雕像,是第一节课

你自己可以偷偷骂审查制度把所有人当三岁巨婴,白人却骂不得

神秘的消失,星光大道主持人,虽然肉体没有消失,但说是直接蒸发也不为过,甚至就是下面的评论,不也是神秘的消失了?

Linus提出的模糊的审查规则不是没有道理的,CF击杀可以出现骷髅头,可旷野之息呢?至今未过审吧,马里奥奥德赛,海盗服变贵族服,骷髅头也删掉了,腾讯网易的游戏拿到版号非常容易,可Just Dance用了12个月

自己跟自己作对有意思吗?还是说你只是想找个机会冲一下Linus?发泄一下自己的高贵的民族精神,自己根本不是游戏玩家?


user avatar

Steam怎么没有单独出蒸汽土澳、蒸汽俄国、蒸汽带嘤?偏偏就出一个拖了N年的国内特供版?心里还没点数么?

有些人是自己戴镣铐戴习惯了,还见不得别人没戴,觉得别人是异类,同时还驳斥:

“你看我们虽然都戴着脚链,可是留出的长度还挺宽松,又不影响走路呀,你干嘛不戴一个呢?”,

“大家都戴了,你怎么就不戴?你不戴就是你心里有鬼!你在怕什么!”


要说中肯那还是楼下这位答主中肯:

有些人真的是活该用蒸汽平台。


以上です。




user avatar

三个被网暴的人在一起聊天。

“你为什么被网暴?”

“我支持蒸汽平台。”

“你为什么被网暴?”

“我反对蒸汽平台。”

“那你呢?你又是为什么?”

“我是蒸汽平台用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