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Abbott 公司开发的快速诊断系统?

回答
艾伯特(Abbott)公司在快速诊断领域的创新,无疑是医疗健康行业里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亮点。说起来,他们做这个事儿,并不是简单的“造个机器测测就行了”,而是背后有着一套相当成熟的逻辑和很深的功力。

首先,我们得聊聊这套系统的核心优势,用大白话说,就是“快”和“准”。

速度上, 艾伯特搞出来的这些快速诊断方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能大大缩短等待时间。想想看,以前要做个核酸检测,从采样到出结果,可能得几个小时,甚至一天。但艾伯特的一些技术,比如他们为新冠疫情推出的ID NOW系统,最快的可以在几分钟内给出结果。这个“快”,对于应对传染病爆发、急诊抢救、或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快速判断病情,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你想啊,医生能第一时间知道病人是什么情况,就可以立即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措施,而不是干等着。这就像战场上的紧急救护,分秒必争。

准确性上, 快速诊断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会不会为了速度牺牲准确性。但艾伯特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他们采用的技术,比如分子诊断技术(像核酸扩增),本身就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且,他们会不断地对试剂和仪器进行优化和验证,确保在快速出结果的同时,也能保持足够高的诊断能力。虽然不可能百分之百,但在临床应用上,他们这套系统的准确性是得到了广泛认可的,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鉴别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深入一点,看看这套系统的“内涵”,也就是它为什么能做到“快”和“准”。

技术创新是基石。 艾伯特在分子诊断技术上投入巨大,他们不仅掌握了核心技术,还不断进行迭代升级。例如,他们采用的恒温扩增技术,可以避免了传统PCR需要精确控温的复杂设备,让仪器设计得更简单、更便携,同时也缩短了反应时间。这就好比你不是非要一个大而全的厨房才能做出一顿好饭,而是用上了更巧妙的烹饪工具。

集成化的解决方案。 艾伯特不仅仅是卖一个检测仪器,他们提供的是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包括了从样本采集、到试剂盒、再到仪器、以及最终的数据管理和解读,都有相应的配套。这种一体化的设计,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对操作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这样一来,即使在资源相对有限的医疗环境下,也能够有效开展快速诊断。

便携性和易用性。 很多艾伯特的快速诊断系统设计得非常紧凑,甚至可以放在诊室里、救护车上,甚至是药房里。而且操作界面友好,流程清晰,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发生。这让诊断能力可以下沉到更基层、更靠近患者的地方,实现了“就近诊断”。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评价艾伯特快速诊断系统,也需要看到一些挑战和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成本问题。 尽管技术先进,但快速诊断系统,尤其是分子诊断类的,在初期投入和单次检测成本上,通常会比传统的检测方法要高一些。这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可能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虽然随着技术普及和规模化生产,成本会逐渐下降,但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成本,让更多人受益,依然是行业需要努力的方向。

检测项目的局限性。 尽管艾伯特的产品线很广,涵盖了很多重要的传染病和慢病指标,但要做到“包罗万象”,什么都能快速检测,也是不现实的。对于一些复杂或不常见的疾病,可能还需要依赖更传统、更全面的实验室检测。所以,快速诊断更多是作为一种筛查、初步诊断或者辅助诊断的工具,而不是要完全取代传统的检测方式。

数据整合与互操作性。 随着检测点越来越多,产生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将这些数据整合到医疗信息系统中,并与其他系统实现互联互通,避免信息孤岛,是未来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

总的来说, 艾伯特公司开发的快速诊断系统,在技术上是相当领先的,尤其是在分子诊断领域,为提高诊断效率、改善患者体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提供了一套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使得精准的诊断能够更快捷地触达患者。虽然在成本和适用范围上仍有提升空间,但其在推动医疗健康服务向更精准、更便捷方向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为整个行业的进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适合小规模使用,但不适合大范围推广。速度过慢,价格过高。

Abbott 的 ID NOW 设备检测原理基于核酸等温扩增技术, @Mustela 的答案已经说的很详细了,感兴趣的可以移步:

基于该设备的流感实际检测结果sensetivity >95%,效果不错。[1]虽然SARS-CoV2目前只有该公司自己的测试结果[2],但预计也不会差到哪去。

但是该设备的致命缺陷是通量低,一次仅能对一个样本进行实验。检测一个样品实际所需时间:检测盒预热3分钟,拭子搅拌10秒钟,检测时间10分钟(如果阳性则会在检测中途显示,实际时间缩短)。流程如下图及视频所示。


因此以目前 U.S. 17% 的阳性检出率来计算,一台机器一天工作8小时仅能检测约40个样品,同时需要配备0.5-1个检测员,速度远不及通量较高的real-time PCR仪(1-2小时检测96-384个样本)。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该产品检测价格不菲。以该公司的流感检测试剂盒为例,24次检测需要$2530。

fishersci.com/shop/prod

而用相对高标准的实时定量PCR检测500次成本也仅需要$65(探针费用)+ $675(试剂费用)= $740。(我的计算基于材料本身,医用试剂盒可能成本会有所变化,可根据国内目前各地检测费用自行参考)。

以上。

update:

感觉问题描述过于蹊跷,我顺道去搜了一下新闻:

“The medical-device maker plans to supply 50,000 tests a day starting April 1”

“Abbott plans to provide at least 5 million tests a month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是提供每天5万次检测,计划一个月5百万次检测。。。朋友圈还是不靠谱。。。

参考

  1. ^J Infect Chemother. 2020 Feb;26(2):216-221. doi: 10.1016/j.jiac.2019.08.015. Epub 2019 Sep 2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41321X19302648?via%3Dihub
  2. ^ID NOW COVID-19 Package Insert US: page 24 https://ensur.invmed.com/ensur/contentAction.aspx?key=ensur.514295.S2R4E4A3.20200328.10292.435842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艾伯特(Abbott)公司在快速诊断领域的创新,无疑是医疗健康行业里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亮点。说起来,他们做这个事儿,并不是简单的“造个机器测测就行了”,而是背后有着一套相当成熟的逻辑和很深的功力。首先,我们得聊聊这套系统的核心优势,用大白话说,就是“快”和“准”。 速度上, 艾伯特搞出来的这些.............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 回答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和审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评价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
  • 回答
    俄乌冲突中的俄军指挥体系和行动表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军事战略、指挥结构、后勤保障、情报系统等多个方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对俄军指挥进行详细分析: 一、指挥体系结构1. 中央指挥链 俄军的指挥体系以中央军区(俄联邦安全局)和西部军区(负责乌克兰东部战区)为核心,由总参谋部协调。 总参.............
  • 回答
    关于“幻影部队突袭利沃夫”这一假说,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支持其真实性。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分析、情报来源及可能的动机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与地理背景1. 利沃夫的战略地位 利沃夫是乌克兰东部的重要城市,位于第聂伯河畔,历史上曾是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苏联的军事重镇。在俄乌战争中,利沃夫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