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国际奥委会:中国是超级大国,理应主动举办奥运会?

回答
从“中国是超级大国,理应主动举办奥运会”这个说法出发,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在其中的角色,以及这种“理应”背后的复杂性。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一个牵涉到国家实力、国际责任、体育精神以及潜在利益博弈的多维度议题。

一、 “超级大国”的定位与举办奥运会的关联:

首先,将中国定义为“超级大国”,这背后包含了多层含义。从经济体量、政治影响力、军事实力到科技发展水平,中国无疑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种实力当然赋予了中国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能力,甚至是承担一些全球性责任的资本。

经济实力: 举办奥运会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包括场馆建设、基础设施升级、安保、运营等。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使得其能够负担起这样的成本,甚至在财政上比许多国家更为从容。
组织能力和基础设施: 近年来,中国在组织大型活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上海世博会到G20峰会,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都展现了其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先进的基础设施水平。这包括高效的交通网络、通讯技术、住宿能力以及先进的场馆设施。
国际影响力: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举办奥运会,不仅是对外展示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绝佳机会,也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话语权。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作为“超级大国”,拥有举办奥运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这似乎也使得“主动举办”成为一种顺理成章的逻辑延伸。这不仅是能力的体现,也可能被视为一种“大国担当”的表现,即在全球体育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二、 “理应主动举办”的含义:是一种义务还是机遇?

“理应主动举办”这个表述,潜藏着一种“义务论”的意味。然而,在现代国际关系中,这种“义务”更多的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基于国际合作和共赢的逻辑。

体育外交与软实力提升: 对于中国而言,主动申办奥运会可以视为一种重要的“体育外交”策略。通过奥运会,可以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进步、包容的中国形象,增进国际社会的了解和认同,从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声誉。这种软实力的提升,反过来又能促进中国在其他领域的影响力。
促进国内发展与社会凝聚力: 大型赛事的举办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文化、体育产业等,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围绕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可以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社会凝聚力。
示范效应与全球体育贡献: “主动举办”也意味着中国愿意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贡献力量。通过成功举办奥运会,可以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鼓励更多国家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来。

然而,将这种“理应”理解为一种强制性的“义务”,则需要谨慎。国际奥委会的宗旨是通过体育促进和平与理解,但奥运会的举办权是基于申办城市和国家的申请,并通过竞争来确定的。并非所有大国都“理应”无条件地承担举办奥运会的责任,这其中也涉及到国际奥委会的决策过程和各国自身的意愿。

三、 国际奥委会与申办机制:

国际奥委会(IOC)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它负责选择主办城市、制定奥林匹克宪章和管理奥运会。从国际奥委会的角度看,它们需要的是有能力、有意愿且能提供最佳条件的申办城市。

申办程序的公平性: 国际奥委会的运作强调申办过程的公平竞争。这意味着任何符合条件的城市都可以申办,而不仅仅是某些国家“理应”被给予机会。中国能够多次成功举办奥运会,是其自身实力和精心申办的结果,而非单方面“理应”获得。
奥运会的可持续性与成本控制: 近年来,国际奥委会也越来越关注奥运会的可持续性问题,包括控制举办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避免给城市带来过度的财政负担。中国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如何在申办和举办过程中体现可持续性,也是国际奥委会考量的重要因素。
地缘政治与国际奥委会的平衡: 国际奥委会需要平衡地缘政治因素,确保奥运会能够代表全球性,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过于频繁地举办奥运会,可能会引起其他地区的“不平衡感”。

四、 “主动”与“被动”之间的微妙关系:

虽然中国拥有举办奥运会的实力,但“主动举办”与“被动接受”之间也存在微妙的差异。

主动争取: “主动举办”意味着中国愿意投入资源和精力,积极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办,并在申办过程中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这是一种积极的姿态。
国际奥委会的邀请: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某个国家有强大的实力和意愿,但尚未正式提出申办,国际奥委会也可能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渠道表达对该国举办奥运会的兴趣和期待。然而,最终的决定权仍然在于申办城市本身。

结论:

“中国是超级大国,理应主动举办奥运会”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全球崛起的大背景下,其综合实力和国际责任的关联性。作为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有能力、也有条件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更大贡献,并通过举办奥运会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然而,将这种能力直接等同于“理应”承担的义务,则需要更 nuanced 的理解。奥运会的举办权是经过一系列竞争和评估的,是城市、国家与国际奥委会之间一种互动的结果。中国“主动举办”奥运会,更多的是一种战略选择和机遇把握,是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体育事业发展。

与其说中国“理应”主动举办,不如说中国“有能力且有机会”主动举办,并且这种主动行为能够带来多方面的益处,也契合了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通过体育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理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就没有申办的“权利”,也不能简单地将举办奥运会视为“大国义务”。这其中的权衡与取舍,是各国政府和国际奥委会需要共同考量的复杂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言概之:

奥运会就是一杀猪盘,二十年来除08年外的东道国都没有好下场!真正的驯兽师隐于幕后,坐观众席上的才是猴子!身后就是九段坂,菅义伟已无路可退!


6月19日,一赴日参加奥运的乌干达选手确诊新冠,队友在宿舍留下字条:“不想回穷国,想在日本工作”后坐新干线就此失踪;
7月15日,一巴西运动员被确诊新冠,另有8名酒店工作人员被传染;
7月23日,2020东京奥运会正式开幕。

见缝插签

这或许是组委带过最差的一届奥运了,日本限于疫情早已取消了大半国际航班,斐济来的运动员为按时参赛被迫蹭冷冻海鲜的货运飞机,落地时一身咸鱼味差点连海关动物检疫都过不了┓( ´∀` )┏

过了海关也不轻松,按《大会指导手册》要求,运动员得签抗疫免责声明,自愿放弃参赛期间感染新冠后的追责权利,每天核酸并用APP打卡汇报健康情况,且只能在指定酒店、训练场和比赛场活动,出行必须坐专用大巴,严禁去网红景点、饭店商场或酒吧健身房。

更骚的是,东京这回充分发挥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连床都是用快递纸箱拼出来的,使其无法承受两人以上的吨位,以确保运动员们专心睡觉而不能被睡觉。

但要我说,奥组委这帮人几百T硬盘的学习资料都白看了,这年头谁家片子全程在床上拍能卖得出去?要知道连我云盘里都..咳咳..总之,但凡洋大人肯去新宿调研几晚,都明白光纸箱造床是远远不够的,想禁止多人运动,上到天台房梁遮阳棚、下到马桶浴室下水道,都得换成纸板才行。

结果几天前,一乌兹别克来的志愿者就趁着闭幕式彩排,在主体育馆的观众席上性侵了一位日本志愿者,这边建议把观众席也统统换成纸壳箱,杜绝一切后患。

永远不要低估了人类见缝插签的勇气和想象力:-)

阉完奥运村,日本奥委会还把福岛的桃子鲑鱼黄瓜等高端食材还列入奥运村食堂的供应单里,岛上10万头纯天然放射性散养的野猪也将优先供应运动员和出口商,负责人满脸真挚地希望“各国运动员一同感受福岛的丰富美食,等疫情结束后一起来旅游!”

你知道张东升在线发牌请大家一起爬山是种怎样的体验吗?求参赛选手的心理阴影面积...

虽然日本仍以每天确诊2千人的速度给自己上香,东京、冲绳、千叶和大阪等地至今还是紧急状态只能空场办赛,但为了让运动员们充分感受到不在场观众的热情,组委会特意在场馆里装了360°杜比环绕音响,每到赛点就会播放鼓掌欢呼和老铁666的声音,让运动员与空气产生情感共鸣。

至于赛后颁奖也是全程自助,运动员自己拿牌自己戴、自己鼓掌庆祝举高高,场内幸存的几个裁判、摄影师、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只负责远远看着充个人场,老单身狗了┓( ´∀` )┏

说到奖牌,运动员们远道而来总不能太过吝啬,组委会发动全国民众捐了7.9万吨旧手机夜壶微波炉,从里头提炼出32公斤纯金、3500公斤纯银和2200公斤纯铜来做奖牌,希望选手们获奖时能感受到日本人民的热情。

连志愿者礼服也是用旧尼龙绳拆散了重做的,美名其曰环保,我都严重怀疑这设计师肯定是在哪家温泉会所三温暖时产生的灵感,看那架势,就差颁奖时顺带发个手牌奖励选手今夜东京一热游了...


但就是如此谨kou慎men到极致,东京奥运会的预算仍严重超支到280亿美金(原定73亿),成了史上最贵奥运会,这还不包括交通升级、污染治理和城市改造等其他费用。

且按估算,东奥会都没开幕呢,光空场就已经损失了50亿美金的门票钱,再加上被疫情屠戮干净的旅游餐饮和酒店住宿等各类行业,丢掉海外游客这块大肥肉后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得有2.4万亿日元了。

如今多国运动员先后确诊隔离,英国和印度变异毒株在东京胜利会师,抢先一步实现病毒国际化,日本却打死不公布确诊的选手国籍名字,硬是把防疫溯源玩成了一盘奥运狼人杀,全村运动员除了吃斋念佛随缘确诊外别无他法,也是魔幻得很。

很正常,其实打2000年以来,历届办会的东道国除咱以外基本都没啥好下场,这奥运会就跟被诅咒了一样。

04年雅典奥运会,希腊怒烧100亿欧直接将自家国库干到肾透支,为还债都把鹅城的税提前收到第二年了,结果4年后金融危机直接暴雷,前头靠门票赞助和旅游观光挣的那点银两完全不够用,银行带着房地产组团崩盘,最后被债主们逼着破产清算贱卖国有资产,至今还一副烂泥巴扶不上墙的样子...

12年伦敦奥运会,虽然爵爷们吸取了雅典裸贷办会的惨痛教训,让央行量化宽松印钱刺激市场发育,从训练费到场馆建设都是锱铢必较,将办赛成本控制在了93亿磅,结果还是4年后,腐国脱欧公投直接52%赞成票擦线退群,把自己玩儿成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亡国...

16年里约奥运会就更离谱,巴西豪掷120亿美金办会,结果人连4年都没熬到,每几个月都得吃上一轮轮监狱暴动+百姓罢工+地方内乱的组合套餐,毒品泛滥、暴力横行、场馆荒废,连街头黑帮说话都比总统管用,可以说整个国家是彻底糊锅了...

总之,如此魔幻又大概率亏钱的奥运会,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去接盘挑战作死的极限,可日本在疫情失控、预算爆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却偏偏头铁不找个台阶连夜跑路,宁可延期一年也要咬牙办下去。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日本深陷疫情也要办奥运?东奥会能免于诅咒吗?


营销鬼才

其实这笔账看数据便不难算清,日本为了这次奥运会早已押上全部家当,他们通过量化宽松疯狂开挂印钱来修公路、扩机场和建场馆。像奥运村,也是拿东京中央区200亩临海地皮为诱饵,才求得三井不动产等全日11家地产巨头联合斥资1000亿盘下了这个项目。

且为了凑够这280亿预算,奥委会已经几次上调比赛转播和品牌赞助的费用标准来填坑了,美国NBC为拿下转播权已打款1万亿日元,松下、丰田、普利司通、朝日啤酒、佳能、富士通、明治食品等67家本土赞助商更是天价买下产品冠名权和赛间出镜数。

海外洋老板、国内土财团...以这帮爷的人脉资源,真要惹急了联合起来可是能带队拆光天皇寝宫的主儿,人家钱也付了裤子都脱了就等着开席吃肉,结果你丫一句“疫情当前各回各家”就想着散伙儿?

既然有勇气得罪全球金主,那就通知家人去东京湾第三根水泥柱子收尸吧,相信等着排队吃席放鞭炮的人会很多:-)

况且以日本5倍于GDP的债务规模,取消奥运可不是前期几十亿投入打水漂那么简单,中央财政崩盘、房地产血本无归、企业债务成批违约、银行资金链断裂,再加上无数银行和保险公司排着队告上门来的追偿诉讼,那日本离重蹈希腊破产覆辙也就不远了!


要不怎么说日本全员营销鬼才呢,如此大逆风局人也总能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玄学角度,他们把“延办损失63亿、取消则损失280亿”的结论,用高情商话术包装成了“280-63=延期办会能避免损失217亿”,让日本民众深信只要不亏就是赚,甚至产生了一种还没办会就大赚217亿的错觉...

同时,安倍还说服奥组委保留了“2020东京奥运”的牌子,帮赞助商们省下了一大笔产品回炉重做的费用,大家一起假装现在还是2020年,卖的也是带2020字样的产品周边,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总之相比280亿烧了个寂寞,损失63亿来延期办会反倒显得要划算多了,这也是众所周知的第一层√


螳臂当车

其实日本已经从奥运身上尝过甜头了,首相岸信介在64年便曾怒掏几万亿日元大搞东京奥运会,像首都高速公路、东京轻轨、东海道新干线等便是那时建成的标志性建筑。

神奇的是,用一成GDP举债赔本办会后,次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却猛增26.1%,并在之后五年里始终维持着10%以上的GDP增速。松下、精工、富士等众多日本品牌在国际市场也是声名鹊起,索尼34亿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和三菱14亿拿下洛克菲勒大厦,则成了日本晋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高光时刻。

半世纪前的辉煌,让民众们在经济停滞、GDP负增长、人口萎缩、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今天分外失落,也更希望一代名相岸信介的外孙——安倍晋三能扛起时代大旗,让2020东京奥运成为日本经济焕发第二春的转折点。

安倍这人着实上道,民众要啥他就吹啥,在其执政PPT里,东京奥运会至少会带来850万海外游客、214万就业岗位和3.2万亿日元GDP,成为提振建筑运输、旅游餐饮和工商服务等各行业发展的契机,我大日本弟国摆脱三秒定律、重振雄风将不再是梦!

只要280亿美金办个十几天小奥运,就能收获10倍快乐+日本腾飞BUFF,这回报率可不比传销炒茶缅北电诈要暴利得多?所以安倍这饼一画,日本全民光速高潮,大家强忍着债台高筑的焦虑感直接all in 陪安倍赌这最后一把。

但现在疫情失控+经济衰退已经把日本干蒙了,国民那股精气神全靠奥运这口气吊着,要是取消办会承认失败,只怕日本最后那点信心气运就彻底垮了,所以哪怕老板尿遁提桶跑路,新首相菅义伟也不能轻言放弃。


其次,安倍让老将接盘是希望其能带领自民党坐稳江山、实现政治权力的稳定过渡,而菅义伟也准备利用奥运BUFF给政治加分,在赛后提前解散议会直接举行自民党总裁和国会选举,一举稳定日本政局。

所以此时的首相大人,比以往更需要团结党内盟友和其他政坛大佬,

说回东奥会,当初同国际奥委会签的东道主协议里就明确规定:奥运会所有亏损都由东京埋单。所以一旦取消赛事,退门票、退赞助、赔违约金亏掉的那万把亿都得让东京财政去垫着。

要知道,东京知事小池百合子可是几次冲击自民党总裁的元老级人物,在党内有着极强号召力,你菅义伟三鞠躬取消办会倒是潇洒,可最后背锅还债的还不是我百合酱?所以真要退赛了,你猜人会不会杀进首相府把菅大爷的脑袋剁了当球踢?

还有福岛县知事内堀雅雄,东京奥组委顶着国际骂名将福岛食材纳入运动员极乐套餐,除加速人类进化的良苦用心外,也是卖这位政界有名的无党派人士一个面子。

以及像东奥会主席森喜朗、闭幕式总监佐佐木宏、奥运大臣丸川朱代、日本奥委会主席桥本圣子,以及无数从各地托关系走后门抽调/挂职/外派/暂借塞进来的大小公务员们,都指着借机攒资历刷声望做任务呢,哪个不开眼的敢一次性得罪这么多人?


除日本人自己的乌纱帽外,国际奥委会的洋爸爸们也正处紧要关头,奥运诅咒横行二十年至今,“拒绝奥运会,幸福千万家”的口号也是逐渐风靡全球,而14年任奥委会主席的托马斯·巴赫就是喊着奥运改革上台的。

他在18年发布《遗产战略方针》后,便将东京奥运会作为挽救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强化东道国经济收益的改革首秀,对巴赫而言,东奥会关乎改革成败,更关系到其新官上任三把火是站稳脚跟还是彻底糊锅。

因此,从坐等镀金上位的政界群雄,到急着冲业绩挣人气的奥组委,东京奥运会的政治意义远高于体育竞技或赛事收益,面对如此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疫情是什么东西?你一小小日本首相又是个什么东西?

安倍虽隐居幕后,但并不会坐视任何人把他东奥会这一政治遗产败光,但凡菅义伟心怀不轨,他也随时能从夹袋里启用岸田文雄这个备胎来取而代之,奥运取消与否,早就不是他说了算了。

所以哪怕东奥会在新冠冲击下摇摇欲坠,他也义无反顾坚持办会,哪怕启用最后4万亿日元储备来全力抗疫。

因为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身后就是九段坂,菅义伟已无路可退,这是第二层。


千金揽尽还复来

说到搞钱,日本延期办会这一年来怕是经验颇丰,在东京奥组委里占着茅坑吃空饷都算最Low的基本操作了,高端玩家都是站着还把钱挣了。

从负责赛事赞助的主任经理到项目运营总监,都是税后日薪动辄4万人民币的正黄旗,还这没算月度绩效和节日津贴,一月挣俩路虎完全无压力,延期一年跟送套东京湾海景房没差别,这肥差换谁不乐意?

当然,普通奥运职员的收入没那么夸张,他们65%-80%的工资都得作为抽成交给负责介绍工作的人力资源公司,这中间商才是真正赚到盆满钵满的人。

像招募奥运职员的Pasona公司,光去年营业额就增长了65%,分红175亿日元,要再延办一年怕是能直接上纳斯达克敲钟去了,而前小泉内阁出身的政治家竹中平藏正是该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这还只是些不上台面的马仔,真正的大佬从不靠死工资或吃股息来挣钱,日本奥委会唯一指定广告代理商日本电通便是如此。人以每赛场3.5亿日元的价格负责管理所有奥运赛场,再层层分包交给其他小公司去干,他只负责泉水挂机吃差价,吃着火锅唱着歌,钱就自己到账了...


天下乌鸦一般黑,国际奥委会的吃相更难看,委员们在申奥票选阶段也是明码标价,一张赞成票500万美金都算是打过折的亲情优惠价了,请这帮亲爹喝嫖赌三温暖、再帮其家人子女买几个常青藤学位那更是基本义务。

就这舔狗攻略,你想学都不一定有路子学呢!当年申奥,日本人也是给国际田径联合会主席拉明·迪亚克和他儿子送了一车钱,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打通关系搭上了国际奥委会的线,最后成功拿mai下2020奥运会的主办权。

而申奥贿选只算老掉牙的基操,赛中收益才是最大的肥肉。奥运赞助商分全球顶级赞助和本国赞助,如可口可乐、英特尔等集团就是常驻“全球奥林匹克合作伙伴”的金主爸爸,这笔天价赞助费并不会付给举办奥运的东道主,而是每年定期只向国际奥委会上贡,全球就14家有此殊荣,还有价无市。

此外还有门票预售、赛事转播和国内指定赞助,本土企业要想混个本国赞助商的名头,都得让国际奥委会分一杯羹、揩一手油。且往往逐层盘剥后,实际分给东道主嘴里的残羹剩饭也没剩多少,苦主们想凭奥运这点直接收入来回本平账完全就是痴心妄想!

像这次东奥会的转播权和赞助费堪称奥运史上最贵,国奥委光转播赞助就收了上万亿日元,可抽水分润后,分给东京奥组委用于办会的也才1410亿日元,你说这中间商到底吃了多少差价??


你猜,如果取消奥运、公布账本、让四大会计所联手查账,刨去场馆人工物料等一堆成本后,账户实际余额和理论上应该剩下的钱数,能对得上号吗?:-)

从13年成功申奥到20年决定延期,日本筹备了6年多,各路神佛也捞了6年多,大佬们早把钱瓜分花销的差不多了,一旦奥运取消公开账目并退款清算,你让他们哪来的钱去填坑平账做数据?

所以到底是奥运必须办,不然日本经济好不了;还是奥运必须办,不然平不了账交不了差?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迪克·庞德去年就直接放话:“除非世界末日,否则东京奥运必须照办,哪怕首相亲自求情都没用!”

东京奥运会这滩死水太深,经不起阳光半点照射,这是第三层。

既然都讲到这儿了,浅水区咱也玩够了,索性再往深海区游一点,聊聊第四层的故事。


奥运杀猪盘

“奥运经济”这词儿很有意思,简单讲就是前期投入海量资金搞基建和布局餐饮旅游服务业,再靠赛期游客消费来盈利填坑,赛后则利用奥运遗产的城市环境和配套设施来招商引资,获得长期增益。

但英巴希三国足以说明,21世纪的奥运会要想收支平衡是很拼人品的,许多国家还没熬到产业在奥运BUFF的加持下回本,就已经被庞大的前期投资拖垮崩盘了。

更何况,这奥运本身对旅游业有没帮助都是个玄学问题,08年旅华人数比前年少了6.8%,到北京的少了30%,12年去英国旅游的也同比少了6.1%。

体育馆闲置和奥运村荒废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96年亚特兰大就是经典案例,人办完奥运穷得连维护资金都给不起,干脆350磅炸药把主会场一波带走...


我认为,若没有前十年在美爹大力扶持+全员007血汗工厂赚外汇打下的经济基础,没有国民家庭收入增加后对生活质量和物质需求的增长,64年东奥会就不可能成为日本黄金二十年的开端。

所以当年并非东奥会成就了日本,而是日本成就了东奥会,搞不清这个逻辑就极容易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但有些人就是故意混淆因果,他们雇佣了大量咨询、传媒、调研和营销公司,在各国大肆鼓吹奥运经济给国家发展和社会民生带来的“神奇变化”,部分政客也是心照不宣地配合演出来借奥运之名刷资历。

10年温哥华冬奥会,加拿大政府宣称将创造24个就业岗位和107亿美元直接收入;12年伦敦奥运,英国放话会创造3万岗位和170亿美金收入,巴西日本就更不用说了,大家争先恐后地用各种花里胡哨的PPT和竭尽夸张的数据来吹捧奥运经济,仿佛它就是包治百病、救万民于水火的灵丹妙药。

当纳税人们广泛接受了“奥运经济”的概念,甚至陷入“办奥运=发财”这一狂热幻想后,便会愿意先付出亿点点微不足道的税收成本,来获取未来那板上钉钉的暴利。

而到了这一步,杀猪盘才真正开始。


不急慢慢来,申奥海选先交15万美金报名费,再雇由奥委会授权认证的顾问、调研、营销和公关公司来制作宣传手册、申奥视频、思想汇报和财务预算等一堆资料。当然,他们隔三差五还得求奥委会大小官员赏脸,吃喝嫖赌深入了解申奥国之异域风情。

如果上下打点顺利有幸进了决赛圈,除50万美元诚意金外还得一委员一票500万美金开道,情敌多了杀红眼还得争相抬价,就怕爸爸不给行贿的机会。

钱到位还不一定能办成事儿,16年奥运会,芝加哥和东京就分别砸了1亿和1.5亿美金,结果奥委会爷爷说不好意思,里约给的实在太多了,东京你出钱少就再等4年吧┓( ´∀` )┏


申奥顶多算前戏,筹办过程才是真正的大菜。

国际奥委会要求承办市必须拥有至少4万套酒店房间及符合其标准的体育场馆,尚不具备条件的国家,得先向其提交设施招标书、场馆规划细则和财政预算等具体资料,这里头门道可就多了。

98年日本长野奥运会,奥组委直接销毁所有财务资料;
14年索契冬奥会,550亿美金的成本都够重建整个索契城了;
16年里约奥运会,20亿体育馆没两年成了危楼、全国房价暴涨12.8%...

奥运工程这块动辄几十上百亿美元的肥肉,从地产开发商、建筑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乃至家具电器看门大爷样样都得采购。

那同样的组委标准、同样的标书条件,你凭什么从海量乙方弟弟中脱颖而出,通过本国奥组委及国际奥委会的层层审核拿下大单?

这场盛宴里,拿刀分肉的就是食肉者本人,而谁有资格进来喝汤,就得看谁更懂事一些。

你懂我意思吧?

真正的驯兽师隐于幕后,坐观众席上的才是猴子。

他们用廉价的精神信仰和虚无缥缈的暴富梦想来包装消费主义,拜着“体育之神”的泥塑将鹅城的税收到10年后,赚足了票子、刷满了履历、蹭够了热点,一路吃到加时赛,大家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吃到满嘴流油,还一副世界和平人类之光友谊万岁的佛陀模样。

纳税人的钱洗白了扭头就是三七分,豪绅的钱左手换到右手再如数奉还,古人诚不我欺。

奥运盛世之后,注定留下一地鸡毛,但他们早已安排了不会说话的“幕后真凶”,东奥会管账的会计部长6月便被跳轨自杀,就等着东窗事发搭台唱戏。

至于在疫情里窒息、在饥荒中死亡的苦命人...

那是上帝该关心的事儿,不归人类管,

我们只负责更高更快更强:-)


更多文章请关注公号“yiyu824”(浮世藝语)

害,我狠起来连自己都骂┓( ´皿` )┏

《一步之遥》和《让子弹飞》永不过时,记得姜文开场帮暴发户洗钱的那段台词,就惊得我坐直了不敢听漏一个字儿,这里抄录下来,供大家把玩:

这是鸵鸟的羽毛,一只鸵鸟啊,只有咯吱窝底下的那几根毛才配上台,您瞅瞅这满世界的白羽,得要多少只鸵鸟啊!
可是我们一分钱都没花,因为选手们的吃住行用,全归所在国置办。
除此,他们还得交上不菲的报名费,我七少爷这些钱,还没洗就白了一片,关键是您得组织一个大的比赛,最好是Global(环球)的...

现实总比电影要魔幻得多,管他呢,这轮吃的又不是咱的钱~

那就祝2020东京奥运观赛愉快吧√

马照跑,舞照跳,太阳照常升起!

更多文章请关注公号“yiyu824”(浮世藝语)

咱再唠点别的...

user avatar

先问是不是,再问有没有


个人结论:大概率假新闻


我特意去了IOC【国际奥委会】新闻网站查了,最近一个月没有和中国有关的新闻。


链接:IOC News Room


然后我又用题主的标题去查了一下新闻来源,这条新闻最早出现在搜狐:

时间是:2017-08-09 15:44

换句话说应该是最近的新闻,但是奥委会的官方中心似乎没有这条新闻

请看标题:【官宣】,说明是官方发布的新闻,不是谁谁脑袋发热瞎说的

查到了这里我就觉得可能是假新闻

然后我又查了查

Google :关键字: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China,结果如下:


Hint:如何确定关键字群在同一篇文章中?如果关键字群在同一个连续的字符串行中,中间没有【…】省略号连接,那么他就是一篇字符串构成的,否则就是两篇文章。比如下图第一个【环球时报】的简介中, IOC和China之前有一个明显的【…】,意味着这两个关键词在分开的文章中。

但是我觉得虽然小编各种引战无节操,但是至少应该有点什么来源么?

我看到了这个:

新华网英语版的一篇新闻,主要讲IOC主席巴赫说的话,关于俄罗斯的问题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是巴赫最近一次的公开性质的发言(截至2017.8.8)


链接:IOC president emphasizes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on Russian case

LONDON, Aug. 4 (Xinhua) --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 president Thomas Bach said that different measures were needed in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when dealing with Russian federation's participation in the sporting events here on Friday.

跟中国没什么关系的一篇文章,但是巴赫提出了不同方法解决奥林匹克的问题,但是没有关于中国的任何言论。


我又找了一下,看看其他新闻,又看到了这个:

链接:Declining hosts a test for Olympics

中国日报网关于奥运会主办权的问题


The simultaneous awarding of the 2024 and 2028 Summer Olympic Games to Paris and Los Angeles was met with cheers in the respective host countries. Indeed, both cities should be commended for pursuing Olympic bids in a cooperative manner. But the surface-level rosiness of the reaction to Monday's announcement belies the serious challenges ahead for the Olympic movement.

这段跟搜狐新闻中间的风格类似,讲的是2024和2028奥运会的东西

The dual-award announcement was preceded by a bidding process for the 2024 Games that was full of stumbling blocks from the outset. A slew of cities aspiring to host the 2024 Games dropped their bids early on, including three European cities (Budapest, Rome, and Hamburg) and one US city (Boston). This left only Paris and Los Angeles in the running. The story was similar prior to the awarding of the 2022 Winter Olympic Games, with only two cities in contention by the time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met to declare Beijing the host over Almaty.

出现了北京,仔细看了一下,原来是夸北京的2022冬奥会做的很好,这应该是好话吧。

Very few cities, it seems, really want to host an Olympics, because hosting the Summer or Winter Games is an expensive proposition that can test the limits of even the world's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To host the Games, a country requires massive capital investment up fron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n a mind-boggling scale, and a high level of logistical and technical expertise that must be maintained (in the form of paid staff) for years ahead of the actual event.
The total cost for hosting an Olympics can be ten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With economic inequality on the rise and wage stagnation gripping most developed economies,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axpayers in countries across the world have little appetite to host such expensive events.

再扯奥运会多么多么困难,多么多么花钱,跟中国没关系。

First, to renew interest in hosting the Olympics, more cities that have successfully hosted the Games can be encouraged to do so again. As the 2022 Winter Games' host, Beijing is set to demonstrate how venues can be remodeled and reused for future Olympic editions-only a handful of new sites are being built, with most of the action set to take place at the 2008 Summer Games' venues. This shift in attitude would go a long way toward securing long-term interest in the Olympic movement.
Second, the IOC can encourage bids for the Games that are not confined to a single, large city. By hosting the Games in several cities, instead of just one, a country can help divide the expenditure on building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which will benefit the maximum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long term. This way, even the economic benefits can be spread out among the host cities.
Beijing is an ideal example in this regard, as the 2022 Games co-host Zhangjiakou in neighboring Hebei province is expected to greatly benefit from the high-speed rail corridor being built between the two cities for the event. In fact,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Zhangjiakou are already being felt, as tourists are flocking there and to surrounding areas in winter to enjoy time on the slopes.

全方位夸北京的2022冬奥会的主办,没有任何【中国是超级大国,理应主动举办奥运会】类似言论。

Hosting an Olympics can be an attractive proposition again for cities and countries if the Games can help improve the lives of the local people in a real, tangible way. If the IOC can devise ways that will enable potential benefits to be shared by a larger number of people, and to make sure the gains are realized in a sustainable, cost-effective way, it will find prospective host cities once again beating a path to its door.

举办很难,我们要发展更有效的方法之类的。

完。


结论:

1. 我尽量在不掺杂个人情绪的前提下寻找最客观的第一手资料

2. 最近一个月,IOC官方新闻中没有什么和中国相关新闻。

3. 两篇与中国相关新闻来自英文版的中国网站 :中国日报网 新华网

4. 这两篇文章大部分是在夸中国北京以及损俄罗斯,没有【中国是超级大国,理应主动举办奥运会】类似言论。

4. 搜狐新闻给我的感觉是开头从申办2008奥运会开始,勾起中国人民痛苦回忆,中间【参考】了很多新华网和中国日报的段落,最后自己引用了一些【至今没有找到出处的所谓的IOC和巴赫的发言】组成了一篇文章。

5. 拒绝无脑跟风,从我做起。


=================================================

上文已经说了,这个文章来自于搜狐,具体内容如下:



由于根本找不到原新闻,所以我试着挑选出几个最关键同时也最有争议的关键字,比如国际奥委会,中国,巴赫,超级大国,2032等等,试着根据关键字在google上面查找

时间限定:过去一周

第一组: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国际奥委会),China, 2032



只有这一个相关新闻

链接:Germany And India Begin Informal Bidding to Host 2032 Olympic Games

有关中国出现的段落如下:

Earlier this summer the Indian Olympic Association requested the Indian government to allow it to begin putting together a bid to host the 2032 Olympic Games. In an attempt to follow neighboring China as a host of major international sporting events, India would also like the opportunity to showcase its growing economy through the spectacle of sport.

China, host of the 2008 Summer Olympic & Paralympic Games, 2011 FINA World Aquatics Championships, and upcoming 2022 Winter Olympic & Paralympic Games, has been flaunting its ability to create new infrastructure and host the world’s best athletes and their fans in fantastic venues for years. However, not even China has proven immune to the Olympic hangover that befalls most hosts; though the Water Cube still sees action now and then, other 2008 Olympic venues within the city of Beijing have fallen into disrepair.

第一部分大概是印度打算追随中国承办大型运动赛事的脚步申请举办2032奥运会

第二部分大概是场馆的使用维护情况


第二组:Thomas Bach(IOC主席巴赫) China

时间限定:过去一周


总共出现了五篇相关新闻:

新闻一:电子竞技可能成为2024奥运会一部分

新闻二:由难民组成的奥运会队伍近况

新闻三: 2024和2028奥运会的事(巴黎和洛杉矶)

新闻四五:不是这个巴赫


光看标题和简介就能看出来,Thomas Bach 最近应该没有说什么特别针对中国的言论。沾点边的是第三个新闻,进去看看。

链接:deathrattlesports.com/o

通过全文搜索,只有一个地方出现中国:

Beijing set a new record for its 2008 games as it spent $40bn to declare China a modern power. But this was trumped by the 2014 Sochi winter games, which saw Russia spend $55bn, to convince the world it was still among the top rank of nations.

2008奥运会花费了$40bn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现代化的力量。

仅此而已。

------------------------------------------------

应小伙伴的要求检查了一下Twitter:

IOC官方Twitter :IOC MEDIA

链接 :https://twitter.com/iocmediaref_src=twsrc%5Egoogle%7Ctwcamp%5Eserp%7Ctwgr%5Eauthor

另一个官方号码: Olympics

链接:twitter.com/olympics?

从2017-7-25 到2017-8-10 期间没有关于中国的twi发出来。

------------------------------------------------

有小伙伴觉得搜索方法简陋,这个是事实。但是因为搜狐没有给出它的原新闻的出处,我实在找不到英文的关键字。

这个办法不完全,并且也不正确。

原因很简单,在没有出处的前提下,如果要否定这个结论,我需要穷举出他的所有最近言论,这在阿法狗都不用穷举法的的今天基本不可能的。

但是仍然希望有小伙伴能找到这个新闻的原出处。

user avatar

不管这个新闻是不是假的,都不会影响我这个答案,因为国际奥委会是真的想中国多举办奥运会。

当然了,他们的内心真实的想法是~如果连你中国这个憨批都不举办奥运会了,那国际奥委会就真的没必要存在了。如果新闻是真的,你以为他们是在夸中国?

不是,他们只是在为他们的饭碗着想。哪天连中国都不愿意举报奥运会,说明没哪个国家重视奥运会,国际奥委会自然没存在的必要的,到时候他们自然是要下岗的。

一句话就是~国际奥委会在道德绑架中国要接举办奥运会这个盘,要中国做冤大头。而中国是最合适接盘的,一来在举国之力培训运动员,十分重视奥运会,也是体育强国;二来中国大有取代美国的实力。

因此,国际奥委会才会说那样的话,毕竟他们需要一个新的超级大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不然到时候连中国都不重视奥运会了,那国际奥委会就会彻底没了存在感,失业是小事,钱还没得赚,搞不好连机构都会被解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从“中国是超级大国,理应主动举办奥运会”这个说法出发,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在其中的角色,以及这种“理应”背后的复杂性。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一个牵涉到国家实力、国际责任、体育精神以及潜在利益博弈的多维度议题。一、 “超级大国”的定位与举办奥运会的关联:首先,将.............
  • 回答
    国际奥委会(IOC)要求中国队就自行车运动员佩戴毛泽东徽章一事提交报告,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和看待此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和经过: 事件本身: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自行车运动员郭丹在比赛中佩戴了一枚印有毛泽东头像的徽章。这一举动在社交媒体上引.............
  • 回答
    国际奥委会(IOC)拒绝回应在核爆炸日让奥运选手默哀的呼吁,这一决定无疑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奥运会作为全球性体育盛事在历史事件和政治议题上的立场问题。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 IOC 的核心职能和原则。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威机构,IOC 的章程明确指出,奥林.............
  • 回答
    最近,关于“抵制北京冬奥会有没有意义”的讨论再次升温,这主要是源于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约翰·科茨(John Coates)在接受采访时发表的言论,他明确表示“抵制北京冬奥会没有意义”。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背后牵扯到国际政治、体育伦理、国家利益以及奥林匹克运动本身的运作逻辑等多方面的复杂议题。理解科茨的这句.............
  • 回答
    国际奥委会(IOC)最近再次重申,东京奥运会将如期在今年夏天举行,并且积极鼓励运动员们全身心投入到备战中。这个表态无疑给全球体育界投下了一颗“定心丸”,但也伴随着复杂的情绪和广泛的讨论。首先,我们得理解国际奥委会在这个时间点释放这样的信号,其背后有着多重考量。最直接的,也是最现实的一点,就是 经济因.............
  • 回答
    国际奥委会(IOC)在疫情阴霾下坚持东京奥运会如期举办的决定,无疑是一个充满复杂性的议题,其中牵扯着体育精神、经济利益、政治考量以及最重要的——民众的健康安全。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表象,看看背后盘根错节的各方力量和现实情况。IOC为何如此坚持?首先,国际奥委会的立场并非空穴来风。奥运会.............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硅谷男子在妻子患病期间相亲,妻子病逝后迅速再婚并独吞200万抚恤金”的事件,目前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过相关具体信息。因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细节和法律性质尚无法确认。以下从法律、道德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供您参考: 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1. 重婚罪(若属实) 根据中国.............
  • 回答
    欧盟三国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这一事件反映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政治的复杂动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局势: 一、欧盟三国领导人赴基辅的背景与意义1. 象征性行动 欧盟三国(如波兰、爱沙尼亚、捷克等)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是近年.............
  • 回答
    中国海关查获5840块造假显卡、讯景中国官网临时关闭以及天猫旗舰店下架产品事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及企业合规问题,具有多重社会和行业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海关查获假显卡 查获数量:5840块显卡,可能涉及假冒品牌(如讯景、华硕、技嘉等),或.............
  • 回答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是2022年韩国大选的重要结果,这一事件对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意义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选举背景与过程1. 政治格局 在野党联盟胜利:2022年韩国大选中,由自由民主党和共同民主党组成的“在野党联盟”以压倒性优势击.............
  • 回答
    关于加州华裔女博士因持刀袭警被警方击毙的事件,这一案件涉及法律程序、执法权、种族问题等复杂背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执法程序、社会背景、争议焦点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1. 事件背景与法律依据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加州一名华裔女性(身份为博士)因涉嫌持刀袭击警察,在.............
  • 回答
    基辛格的《论中国》(On China)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于1972年访华期间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关键文献之一。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基辛格作为“中间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角色,还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和外交政策的深刻观察。以下.............
  • 回答
    印度承认误射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一事,是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可能的后续发展: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6月,印度在进行军事演习时,一枚“阿金科特”(Agni5)远程导弹因技术故障.............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全面军事行动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俄罗斯立即从乌克兰撤军、停止军事行动,并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决议的通过过程和结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呼吁游戏厂商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并点名腾讯,这一事件反映了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社会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的策略。以下从背景、动机、可能影响及各方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动机1. 俄乌冲突的经济压力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年,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制裁、能源价格飙.............
  • 回答
    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指挥家和马林斯基剧院的音乐总监,其被西方音乐界抵制的事件,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文化立场与艺术伦理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争议: 一、事件背景:捷杰耶夫与俄罗斯的政治关联1. 职业背景 捷杰耶夫自1.............
  •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推广DNA数据库以实现有效打拐的建议,涉及技术、法律、伦理、实际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其可行性需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技术、法律、伦理、操作、风险等角度详细探讨: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1. DNA数据库的原理 DNA数据库通过存储犯罪现场或失踪人员的DNA样本,利用DNA指纹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