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5 俄乌战场局势分析
北线的俄军已经全部撤退了,全部撤退,一点都没剩。基辅方向东西两侧、切尔尼戈夫、苏梅地区的俄军全部撤离,走得干干净净。
事实上大家可以查看一下我之前的回答,我一直懒得说北线的战事,因为我从一开始就觉得这个方向的军事行动唯一的意义就是将乌军一部分兵力牵制在基辅周围,根本没有介绍的必要。但如果你投入的力量和敌军被牵制的力量几乎是一样的,那你的“牵制”意义又在哪里?
现在,根据报道,大量的俄军重型装备、军用卡车等,正在白俄罗斯境内装车向俄罗斯境内转运。基本能确定北线俄军是要全部投入东线顿巴斯战场了。
现在我们有两个疑问:北线俄军多久能够出现在顿巴斯地区并准备好投入战斗;俄空天军能否阻止之前在基辅地区集结的乌军向东支援顿巴斯战场;
还在说俄军在基辅方向是牵制的可以散了,事实是俄军打算进攻或围困基辅,结果呆不下去了;
还在说乌军包围歼灭俄军的也可以散了,俄军明显是自己撤退的,乌军在根本没有和俄军发生像样的战斗的情况下收复了失地,最多也就能抓几个掉队的散兵游勇;
北线战事已经全部结束,以俄军进攻失败,全部撤离,乌军礼送俄军出境而告终
南线俄军已经将前出至尼古拉耶夫方向的兵力全部收缩回了赫尔松,摆出了掘壕据守的架势,看起来打定主意要在这里对峙下去了。乌军目前已经尝试发起了一系列反攻,不过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进展--显然目前缺乏制空权和火力优势的乌军是无力对俄军防守坚固的阵地发起正面进攻的
南线无大事
这个方向这周基本也都是静止状态,不知道双方到底在干嘛。今天这里爆出了一个大新闻,据说是乌军第36海军陆战旅的第501独立营幸存的200多人今天全部投降,也有人说投降的是第503营,还有人说根本没人投降,这是俄军的谣言--本人没能力鉴定真伪,姑且把消息放在这里
据说是目前的双方战线--和一周前比根本没变化,不知道在干嘛:
这是根据目前消息绘制出的顿巴斯战线图,箭头为俄军和LPR/DPR目前的进攻方向.
从伊久姆开始,以顺时针方向看,俄军在顿巴斯地区正在从4个方向发起进攻:
1、伊久姆方向,俄军在几天前已经完全控制了伊久姆,俄军正在向南对巴文科沃、斯拉夫扬斯克方向进攻,在这个方向抵抗的是乌军空突81旅和空突95旅,目前最新的消息是双方正在伊久姆以南17公里处的布拉日斯夫卡交战
2、在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LPR正在周围逼近,乌军已经三面被围;
此外还有一路LPR正在向波帕斯纳亚地区进攻
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地区集结了乌军至少2个旅的部队,很可能发生下一场马里乌波尔级别的攻城战,不过这两个城市的面积比马里乌波尔要小得多,且此地没有亚速营,故战争过程应该会有很大区别。
3、在格尔洛夫卡方向,DPR军队正在向阿瓦迪夫卡的北方进攻,试图对驻扎在这里的乌军空降25旅形成包围态势,他们昨天刚刚占领了巴赫穆托夫卡,正在继续向西进发
4、在顿涅茨克以西方向,俄军和DPR仍然在马林卡地区与乌军激烈交战,南线俄军也在向库拉霍沃缓慢推进
总得来说除了北线以外的其它战场最近几天都是乏善可陈,双方都是在一点一点磨战线。
下一波攻势是肯定会来的,从北线撤出的俄军力量相当强大,包括近坦一集在内的大量重型部队,这支军队之前被白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强行穿插和围困中,目前他们正在从白俄罗斯乘火车向俄罗斯境内的布良斯克,库尔斯克和别尔哥罗德地区转移,预计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装备补充和人员轮替。
与此同时,俄罗斯境内的4月份合同兵也在集结中,此外还有新近征召的预备役,部分退役人员(包括顿巴斯地区退役兵)和雇佣兵等,这部分部队预计会在接下来几周内陆陆续续部署到顿巴斯战场。
目前有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乌克兰地区的翻浆期已经到来,翻浆期既会影响俄军的调动和进攻,也会影响乌军的调动(基辅乌军向东增援),目前乌克兰的天气还行,翻浆不是很严重,未来几周还能进行大规模作战,但是拖到5月翻浆期高峰时期,仗基本上就没法打了(对谁都一样),那就只能继续僵持到6月以后。
所以现在下一阶段的需要注意的就是俄乌双方调动和重新部署军队的速度,俄罗斯面对的困难是对大量人员和物资的快速转运,整补和装备替换,后勤物资保障等工作能否尽快完成,在2周内能向顿巴斯前线集结多少兵力;乌克兰面对的困难是如何在缺乏运兵车和面对俄空天军的空袭下将尽可能多的人员和物资从基辅输送到顿巴斯前线。
预计4月下旬顿巴斯地区会发生一波大规模交战,持续到5月左右,之后在当时战线上陷入僵持(具体情况还跟天气有关系,因此变数很大)。
血战乌克兰第二季:鏖战顿巴斯,堂堂回归!
俄军在基辅战役失败之后,将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这就正如斯大佐所说,现在的俄军就像1943年发动库尔斯克会战的德军一样(非常“来电了”的神奇比喻)企图在前线的狭窄地带集中优势兵力和装备优势取得重大胜利。
目前俄军无力攻占哈尔科夫,却还想围歼顿巴斯集群,那么俄军就只能从伊久姆(izium)方向南下,攻占巴尔文科沃(Barvinkove)-斯拉维扬斯克(Sloviansk),并牢牢控制住巴拉克列亚(Balakliia)阻止哈尔科夫地区乌军南下。 (推荐一个看战况的网站:https://www.uawardata.com/)
这个剧本像极了1942年的巴尔文科沃战役☞ 建议重温经典
哈尔科夫-顿巴斯战区:
俄军已经开始将 基辅-切尔尼戈夫-苏梅地区陆续撤出的部队重新部署到巴拉克列亚(Balakliia)和伊久姆(izium)地区。
这些部队损耗严重,士气低落,内部矛盾不断,但他们可能是目前俄军最具战斗力,能最快速投入战场的部队了,如果俄军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部队在顿涅茨河沿线进行联合作战,他们极有可能打破顿巴斯地区的僵局。
从战役逻辑上讲,俄军将从伊久姆向西推进,避开沿顿涅茨河的乌军坚固防线,选择有利于大规模机动的顿巴斯西部大平原进行纵深推进,这将在顿巴斯地区形成一个大突出部,俄军的炮兵和空袭可以肆无忌惮地削弱正面乌军的抵抗。俄军对马里乌波尔的攻势仍在继续,现在谁都不知道马里乌波尔的真实情况。
预计未来24小时,俄军将继续尝试包围北顿涅茨克(Severodonetsk),并向斯拉维扬斯克和东乌平原地区发动进攻,以及攻占马里乌波尔。
JominiW锐评:有待观察的是,一支士气低落,伤亡惨重,对领导层缺乏信心,维护和后勤支持不力的部队,能否获得战役的成功呢?俄军在这条战线上的失败,很可能会终止克里姆林宫在乌克兰寻求军事扩张的野心。
哈尔科夫-伊久姆:
俄军将苏梅和基辅地区的大量部队重新部署到哈尔科夫州的丘古耶夫(chuhuiv)和伊久姆(izium)之间的地区。尽管这些部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也损失了大量装备,但由于俄军缺乏预备队,所以他们也没有别的选择。这些部队可能是由被认为受损严重而无法有效运作的部队的人员和设备组成的“拼凑战斗群”,但这一看法还没有得到证实。
重新部署在这个地区的部队规模大约是8-10个BTG,或1个师的兵力。俄军的意图非常明显,他们即将对伊久姆南部地区发动进攻。鉴于第13近卫坦克团和第237坦克团目前的攻击方向,俄军的目标应该是巴尔文科沃(Barvinkove)和克拉斯诺帕夫利夫卡(Krasnopavlivka)
第25空突旅和第81空突旅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一直参与沿顿涅茨河的战斗。尽管士气高涨,装备总体上维护良好,但战斗损失无疑对他们的战斗力造成了损害。这些部队仍有能力进行局部反击,但在俄军持续不断的冲击中,很可能遭受挫折。
顿涅茨河:
在过去的几天里,俄军和分离主义武装在北顿涅茨克突出部没有取得任何有意义的进展,尽管伊久姆已经落入俄军的控制之下,但这一胜利是以相当大的代价取得的。伊久姆地区的俄军在过去几天里进行了集结、休整,并修复了顿涅茨河上受损的桥梁。
毫无疑问,攻占斯拉维扬斯克(Sloviansk)是俄军的主要目标,但俄军很可能不把主攻方向放在这里,俄军很有可能进一步向西和向南方推进,试图创造一个巨大包围圈(东乌大饺子来了!),并通过炮击和空袭来逐渐削弱正面乌军的战斗力。鉴于俄军在马里乌波尔巷战中遭受的高额损失,这似乎是俄军为避免代价高昂的城市进攻而采取的合理行动方式。
到底是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经典复刻,还是完成有些人念叨了一个多月的东乌大合围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二毛国防部说,大毛调动兵力要推第二波,攻击方向主要是顿涅斯克,大战在所难免。
米国国防部说 ,卫星图像显示大毛的机械化部队正在切换攻击方向,不是逃跑,是向东部调动。
大毛自己说,从基辅附近撤出,是全面进攻转重点进攻,转进后意图要把乌冬的乌纳主力围歼。
知乎简中网友说,大毛只有一些残兵败将滑灰溜溜从基辅附近逃回白俄,还被白俄各种刁难。大毛撤退部队编制已散,抛弃几乎所有重兵器逃亡,连打野都无力。还有殿后部队上万人估计要被围歼。
知乎简中网友还说,马里乌波尔的大毛损失惨重,只有重整,无力调出部队到顿涅斯克方向。
二毛带头人小泽昨天说:
克里米亚独立,乌东自治 ,不可能的。
信息来源:大毛国防部,大毛RT社,二毛几个官方社交账号,知乎微博挺乌网友和俄语搬运类博主。
最后,马里乌波尔二毛批量投降,采访后说部队各个营番号都有,西方自媒体也都承认是真的。
简中网友坚决否认:这是造假。。。木有投降这回事。
每个人都是自由意志,我列举视角,各位请自行判断。
现在是一种很神奇的形势
1、俄军从基辅撤退,乌克兰收复了基辅周边的失地,对于乌克兰现政权来说这是伟大的胜利,赢了!
2、俄军即将攻陷马里乌波尔,从基辅方面撤回来的几万人充当生力军加入东部战场,很快就可以占领乌克兰东部。消灭了乌军主力,清剿了极端分子,解除了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的危险,对于俄罗斯来说也是胜利,赢了!
3、美国操控乌克兰使得俄罗斯陷入泥潭,并且发现了俄军拉跨的战斗力,对于美国来说也达到了预期目标,赢了!
大家好像都赢了,尤其是战争双方现在好像都能有一个暂时的交待
乌克兰在收复失地,俄军在抓紧攻势围剿乌东。双方暂时都可以给国内一个交待。
我有一个感觉,战争重新回到了欧洲传统撕逼式打法的老套路上。
双方都是骑虎难下
基辅方向的几万人绝对不足以拿下基辅这种首都城市,俄军需要增兵十几万,但俄罗斯手里没兵。
乌克兰也无力在基辅、哈尔科夫、马里乌波尔等几个方向与俄军全面对战,乌克兰东部实际上已经是自生自灭,保住基辅才是最重要的。
俄罗斯发现自己军力过于薄弱无力全面占领乌克兰,乌克兰发现自己也根本不可能驱逐俄军。通过战争和谈判双方政权达成某种暂时的默契,俄军让出基辅周边地区,乌克兰则默认其东部成为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这种短暂的妥协就是,乌克兰对国内有个交待,解除了基辅之围,收复了北部失地。俄罗斯对国内也有个交待,集中兵力围剿乌克兰顿巴斯集群,只要拿下乌东地区,国内也能过得去。
所以,接下来要看基辅方向的乌军是否会东进,从波尔塔瓦方向进攻俄军的侧翼,把东边那几个旅给救出来。
如果乌军东进,这种平衡会瞬间被打破,且基辅空虚后俄军可以随时从白俄再次南下。如果乌军留在原地,那么乌克兰东部落入俄罗斯手里只是时间问题。
等俄军完全占领马里乌波尔和消灭乌克兰主力后,第一阶段才算是正式结束。
乌克兰打赢了基辅保卫战,这是开战后大家没有想到的,赢了!
俄罗斯消灭了极端分子把东乌纳入势力范围,这是开战前俄罗斯也没有想到的,赢了!
第二阶段,就要看普京的想法了。普构的名称也不是白叫的,能全面进攻乌克兰,这种魄力已经远远超出当代政治人物的上限。普京也许真的会拿下乌克兰东部之后选择对峙,而不是再次强攻。这种可能性是有的,普京已经70岁了,年龄太大了,就算这次全胜也就是过几年当个太上皇,普京毕竟不是极端民族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他的妥协性还是有的。
第二阶段的敏感点在哈尔科夫,要不要打呢?打的话要集中10万以上的俄军主力,打下哈尔科夫,随时可以西进基辅,或南下罗夫斯克,主动权在俄罗斯手里。不打哈尔科夫,乌军随时可以东进,顿巴斯地区要保留有大量兵力。
或者南下打敖德萨,彻底吃掉乌克兰的出海口,斩断乌克兰的贸易,乌克兰出口的粮食矿产品只能绕道罗马尼亚或波兰。
但无论打哪,开战头三天的苏式突袭不会再有了。俄军肯定会汲取教训,集中主力兵团打击一个方向。要么是哈尔科夫,要么是敖德萨。
以一个10万人左右的重兵集团对乌克兰局部进行打击,形成绝对优势且能维持后勤保障,这会是俄军未来主要的作战方式。当然,前提是继续打下去。
如果普京能再搞来20万左右的生力军,经过几个月的休整,也不排除再来一次苏式突击,其实俄军前3天那个气势是真的猛,一般小国就直接溃败了,可惜时间短,没有持续性,真男人的持久性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阶段如果继续打,我认为重点有三:1、彻底清剿乌东地区反抗势力;2、夏季拿下敖德萨;3、秋冬季拿下哈尔科夫。
集中北线和南线的主力,从赫尔松方向西进尼古拉耶夫、敖德萨,敖德萨离基辅太远,乌克兰政权未必想救。彻底封死乌克兰的出海口,与摩尔多瓦的德左地区连为一线。然后回师北上,集中俄军和东乌民兵的力量,攻克哈尔科夫。
这样一来,俄罗斯几乎收复了之前所有亲俄地区的领土,并且随时可以进攻乌克兰的核心区域。这种战果是可以给国内一个交待的。同时,由于始终没有占领基辅和西乌克兰,基辅的买办政权只会打嘴炮,在欧洲看来俄罗斯也始终保持着克制,欧洲在民众三分钟热度发完疯之后,也可以重新修复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欧洲默认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这场战争也就基本结束了。
俄罗斯也不应太过于冒进,因为打的是真不好,就俄罗斯这表现,北约甚至都可以把第1机步师调到本土或日本了,第1装甲师加上北约那群仆从军就足够应付现在的俄军。俄罗斯应该赶紧回去重整军备。
不会
俄军已经转入重点进攻了,这点连央视的军事专家都看出来了;
俄乌下一步争夺的重点应该是库皮扬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库皮扬斯克是俄军目前可以利用的唯一一个铁路枢纽,乌军收复这里就等于断掉了伊久姆方向俄军的补给。斯拉维扬斯克是从伊久姆前往顿涅茨克的交通要道,这里被打通,俄军东线就成功的连成一片了。
东线和基辅方向不同,乌东方向有铁路网相对丰富,俄军对公路的依赖大大减少;乌东战场大概率会围绕着哈尔科夫、斯拉维扬斯克、伊久姆等几个铁路枢纽展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