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认为真正的无神论者,对于不危害社会的宗教行为,不应该是禁止与抗拒,而是“无所谓”。
宗教活动,不应该对一个无神论者造成“冒犯”,因为正因为无神论者不相信神的存在,所以宗教活动没有任何附加属性,没有任何特殊意义,就如同参加个奇怪的Party一样。而如果家人朋友希望参与某些宗教活动的时候,无神论者完全可以跟着去,只不过不是为了敬神,而是为了让亲人朋友开心,是出于社交而不是宗教。
当然,以上一切都是建立在不危害社会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进行。对于那些危害社会违反法律的宗教传统和活动,应该不分宗教一律抵制。
要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冥币纸钱看似是落后,但实际上却是对抗落后迷信的一种方式。没有任何宗教不要求信徒们献祭,从古至今莫不如此。宗教实力利用迷信敛财见怪不怪,大量的社会财富通过陪葬、献祭、供奉等方式从正常的社会生产流通领域中流出,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汉代开始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提倡薄葬,典型比如曹操。魏晋南北朝事情在造纸术发明之后,底层的平民没有多少财富陪葬的,慢慢的学会用纸做成钱币的样子。但这种以纸质冥币代替铜钱的方式没有社会上层所效仿推广,认为是破坏礼法的事情。这种情况到了唐玄宗时期,在王玙大力提倡下,烧纸冥币才真正在主流社会流传开来,这背后也是唐朝帝王对民间慢慢出现的现世诉求的呼应。当然也有很多士大夫阶层反对纸质冥币,比如颜真卿、欧阳修、程颐,但最终冥币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主流。这背后是重现世而非来世的实用主义在其作用。
无神论的基础应该是唯物主义,否认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是机械的。人永远有未知有心理需求存在,总要以某种方式用来寄托。一摞纸、几个苹果、几炷香,冥币代表的恰恰是历史文化惯性造就的最节约的宗教形式,是丧葬、祭祀化繁就简的进步。如果对其一刀切禁止这种寄托方式,那么就会有更多浪费的方式出现甚至被其他宗教趁虚而入。
这也是现实主义熏陶下中国特色的宗教信仰表达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