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年,插电混动是否值得购买?

回答
2021年买插电混动车,这事儿吧,得好好说道说道。我周围不少朋友都有这个想法,我zelf也琢磨了挺久。简单一句“值不值得”,其实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从你的用车习惯、钱包厚度到对未来趋势的判断,环环相扣。

先说说为啥大家都在琢磨插电混动(PHEV)。最直观的理由就是省钱,而且是那种能让你明显感受到“哇,真省”的省。你说你平时上下班,每天来回几十公里,如果公司充电方便,或者家里有充电桩,那基本上一天下来,你就能纯电跑。你算算,现在油价也不是闹着玩儿的,每公里能省几毛钱,日积月累下来,那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何况,很多城市对新能源车都有政策倾斜,比如免购置税、不限行之类的,这又是一笔账。

而且,PHEV的优势在于它解决了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你想想,开纯电车出去玩,到了目的地或者半路没电了,那滋味可不好受。但PHEV就没这个烦恼了,没电了,它就变回一辆普通的混动车,该加油还是加油,一样能跑,只不过油耗会比纯电模式高一些。所以,你既能享受纯电的静谧和低成本,又能保留燃油车的便利性,这不就是“两全其美”吗?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PHEV也不是完美的。首先,它的价格通常比同级别燃油车要贵不少。你得考虑这个差价多久能通过省油钱给“捞回来”。这笔账算得细致点,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划算”。

然后是充电的问题。虽然它能加油,但毕竟是插电混动,它的最大优势和省钱潜力还是在能充电的情况下。如果你的生活场景里,充电桩是个稀缺资源,或者你住的地方充电不方便,那买PHEV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你可能会发现,大部分时间还是得靠发动机驱动,那还不如直接买辆省油的混动或者燃油车了。

再者,PHEV的车身结构相对复杂。它既有发动机、变速箱,又有电动机、电池组。这东西一旦出点小毛病,维修起来可能就比燃油车要麻烦,也可能更贵。虽然技术成熟度在提高,但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技术组合,你心里还是得有点底。

还有一点,就是你对驾驶体验的要求。很多PHEV在纯电模式下,起步和加速是非常轻快的,甚至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还要有劲。但切换到混动模式,或者电量不足的时候,它的驾驶感受可能会有所变化,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如纯燃油车那样直接或者线性。这方面,不同品牌的调校会有差异,得亲自去试驾感受。

最后,我想说的是,2021年买PHEV是否值得,最终还是取决于你自己。

如果你的通勤距离适中,家里或公司能方便充电,而且对新能源政策优惠感兴趣,那么PHEV绝对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选择。 你能省不少油钱,还能享受更环保的出行方式,而且能兼顾长途出行的便利。
如果你的充电条件非常困难,或者你大部分时间都在跑长途,对驾驶平顺性的要求极高,而且预算有限,那么可能就需要再权衡一下。 你可以看看传统的混动车型(HEV),它们不需要充电,一样省油,驾驶体验也更成熟。

总的来说,2021年的插电混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市场上的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它提供了一种非常务实的新能源解决方案,能让你在享受新能源优势的同时,又不牺牲太多便利性。但就像我前面说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把它用“对”的场景。好好盘算一下自己的用车需求和条件,再做出决定,会比盲目跟风更明智。别光看宣传,一定要去实际体验,去感受它是否真的适合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汽车行业从业十年的资深者,上家公司是汽车新能源动力电池相关,我想我还是可以说下心中的观点的。

如果是我,这两三年,我是愿意买插电混动的。

首先,插电混动车作为结合纯电动和燃油车双向优势的新能源品类,在一些实施限号政策的区域,能上绿牌这件事,不限单双号,市内可通行,这种种实际的优点,对比燃油车,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下面就简单分析下,为什么这几年,我还是愿意选择PHEV车型了。


一、为什么选择插电混动车?

先来说说纯电动车。

纯电动车这类新能源车一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之所以现在没办法真正走进大多数消费者心里,原因我总结了主要有三点:

1、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虚高,低气温和强放电对里程数影响很大,比如冬天高速,还开空调,里程基本减半,这还是现在的技术。如果三年前出来的新能源车,那就冬天尽量不要上高速了……

2、现在商业充电配套完善的地区基本都集中在一线大城市。很多小城市,商用配套充电设施不完善,充电标准不统一,造成了车主出行的极大不便。

3、纯电动民用车现在主流使用的锂电池系列,其因为高热下电池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确认。

作为新兴产品,个人认为纯电动车还需要几年来改善自身的技术和完善配套的设施。

另一个,纯电动车因为市场占有率还比较低,导致二手市场的车少,直接导致了电动车的高贬值率。而这个贬值率高的情况,预计在未来的三五年不会有明显的改变。

当然,如果你在一线城市,而且家里或者公司有固定的场所充电,且不用经常跑远门,高速狂飙两三百公里。那么,纯电车在日常耗费上比燃油车低太多了,也不考虑二手车贬值的问题,那就必然盘它,但建议还是要买一个长续航的版本,因为电动车的续航忧虑,真的和燃油车不一样。


再说说纯燃油车。

自1885年秋天,“汽车之父”本茨在曼海姆工厂内成功的进行了汽油实车的实验,距今燃油车已经有136年的历史了。多年以来,燃油汽车已经成了世界上最普及的交通工具。

但在当下全世界都意识到环保及能源不可再生的前提下,燃油车高污染高能耗的缺点必然导致它终将被淘汰。

2020年,在我国政府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21-2035年)》中指出,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

目前,我国多家自主车企和世界各大知名车企以及部分国家,纷纷宣布未来将停售燃油车。

海马汽车、长安汽车等都宣布将在2025年停售纯燃油汽车,研发和销售方向将转变为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沃尔沃和日产等企业也宣布将在2025年停售燃油车。我国的海南省率先一步,推出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法规。

由此可以断定,纯燃油车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十几二十年后,基本就到“寿终正寝”的时候了。但由燃油车向纯电动过渡,恐怕不是三五年就能做到的。就现在形势看,混动车型介于二者之间,在这过渡的时期内,倒是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和个人习惯。

最后说说插电混动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即PHEV,一般有两种模式,串联式插电混合动力和并联式插电混合动力。

串联式混动,是由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再由电动机驱动汽车,整体作用链繁琐,在某些场景下效率不高。并联式混动,发动机和电机都可以驱动汽车,相对结构简单,动力性有保障,但是电量耗光的情况下,会造成行驶平顺性不够的瑕疵。

所以,现在目前比较好的技术路线是串、并联混用的模式,在不同的场景下各取所需,扬长避短。

简单来说,插电混动车因为多了电驱动系统,结构相对复杂,这也是这类车价格略高的原因。

但PHEV车型既可以零燃油作为纯电动车用,也可以在亏电状态时继续燃油行驶,里程不受限。通常情况,插电式混动的运行是低速用电机,高速用发动机,这就能很大程度的降低耗能,实际也能提升驾驶的平顺感和舒适感。

二、具体优势

1、日常耗费方面

一般的纯电动车百公里约耗电16-18个,如果是家庭充电,相当于不到10块钱。而同样燃油车,同等动力的百公里油耗至少在8个左右,相当于50块钱以上。这样一对比,纯电动车不要太划算。

但毕竟电池有衰减,如果不是按要求好好充电,频繁快冲,快速放电,加上温差大,电池寿命也不一定和厂家承诺的一样。

这样,如果后期要换电池,其实费用也并不低。插电混动版汽车的耗费就介于二者中间,比纯电动费钱,比燃油版省钱,但如果使用纯电模式,电混版的耗费就完全等同于纯电动车了。

我有一个上海的哥们买的插电混动,基本市内上下班和偶尔自驾游,两年跑了两万多公里,当他说的百公里耗费大概摊下来只要15块钱的时候,我当时真的是大吃一惊。


2、性能方面

纯电动车在操控平顺性上占有绝对优势,这一点燃油车是无法比拟的,尤其是拥挤路段,低速缓行换档时的顿挫感特别突出,但电混版完全解决了燃油车这方面的不足,混合状态中,低速起停时完全藉由电机运行,很好的保留了电车的温和特性。

通常电混版与同类燃油版使用的同款发动机,同时得益于电动机的相得益彰,所以,动力上其实比燃油版的体验感更好一些。


3、安全方面

插电混动车相对纯电动车来说,电池容量较小,电池组也少,这就相对降低了因电池发生事故的概率。

另外,电混车虽然有纯电模式,也在充放电工作,但一般都处于浅充浅放的状态,这对于电池有利无弊,而纯电车是经常充满用尽的。不说电池寿命,单就续航方面来说,电池的衰减是肯定的。

三、未来趋势

前景不错,该出手时就出手

就目前情况来看,插电混动版汽车有很广的存活空间,由燃油车走向纯电动车,毕竟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一个是驾驶习惯,再一个是消费习惯,相关基础设施配置,对新能源车的安全考虑等,所以燃油车在最近几年,依然还会是市场的主角。

即便2021年,宁德时代推出了钠离子电池,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开始在2021款车型上批量安装。但纯电动车能够取代燃油车,我觉得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相信无论是市场还是民众,都会在这段周期内仔细审核着新能源车的方方面面,直到内心能够真正接受这个新生事物。

当下,电混版车作为过渡阶段的产品,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政策角度考量,都有其明显的优势存在。所以,这几年,买插电混动,我觉得没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买插电混动车,这事儿吧,得好好说道说道。我周围不少朋友都有这个想法,我zelf也琢磨了挺久。简单一句“值不值得”,其实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从你的用车习惯、钱包厚度到对未来趋势的判断,环环相扣。先说说为啥大家都在琢磨插电混动(PHEV)。最直观的理由就是省钱,而且是那种能让你明显感受到“.............
  • 回答
    2021年末,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争夺愈发激烈,尤其是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领域,几大自主品牌纷纷亮剑,意图在比亚迪DMi的强势增长面前占据一席之地。吉利、长安、长城这三家巨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集中推出插混车型,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市场布局。那么,它们的这一波“发力”,能否有效抑制比亚迪DMi.............
  • 回答
    2021年工厂中90后员工比例较低的现象,反映了中国制造业与年轻劳动力市场之间复杂的供需关系与结构性矛盾。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 一、经济与社会结构的深层原因1. 人口结构变化 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90后群体(19902000年出生)在2021年已逐渐进入就业年龄(25.............
  • 回答
    在2021年,特斯拉在电动汽车技术上相对于蔚来、小鹏等国内厂商仍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池技术与续航能力 特斯拉的电池技术: 特斯拉通过垂直整合(如自研电池电芯)和规模化生产,实现了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2021年,其Model 3和Model Y的续航里程普遍在600公.............
  • 回答
    2021年是全球经济和学术研究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的特殊年份,许多经济学论文围绕疫情对经济、社会和政策的影响展开研究,同时也在数字技术、全球化和不平等议题上提供了重要洞见。以下是我在2021年特别关注的几篇经济学论文,涵盖宏观、微观、行为、发展和金融等领域的关键研究: 1. 宏观经济学:疫情对经济的长期.............
  • 回答
    全斗焕(1921年12月17日-2021年11月23日)是韩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前总统,其一生横跨军事政变、民主化转型与政治审判,是韩国现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之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生平进行详细分析: 一、早年经历与军事崛起1. 出身与早期经历 全斗焕出生于韩国首尔,出身于朝鲜半岛南部的士官家.............
  • 回答
    2021年中国海军新接收舰艇总吨位达17万吨,这一数据体现了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进展,反映了其在规模、技术、战略部署等方面的综合提升。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意义: 一、数据背景与统计范围1. 统计范围 17万吨的总吨位涵盖各类舰艇,包括但不限于: 水面舰艇:如航母、驱逐舰、护卫.............
  • 回答
    高华(1943年2011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其学术生涯与思想遗产在2021年12月26日去世十周年之际,依然引发学界与公众的深切怀念。以下从其学术贡献、个人品格、学术精神及后世影响等方面展开回忆: 一、学术贡献:重塑中国近代史的“新史学”高华以“清末民初”研究为核心,提出“中国近代史.............
  • 回答
    关于2021年机械专业应届本科生年薪30万+的情况,以及机械行业薪资增长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2021年机械专业高薪现象的现实性1. 存在但非普遍 个别企业/岗位的高薪案例: 大型国企/外企:如中车、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传统制造业龙头,或华为、比亚迪等科技企.............
  • 回答
    2021年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在多个领域出现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既反映了民主党执政理念的延续,也受到国内外局势演变的影响。以下是拜登治下美国的主要变化方向及其具体表现: 一、国内政策:推动社会公平与民生改善 1. 经济刺激与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2021年) .............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内容,需要先澄清一个事实:2021年上映的《007:无暇赴死》(No Time to Die)中,007的扮演者仍然是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而目前官方并未宣布下一任007会由黑人女性出演。因此,这一说法可能基于误传或对未来的猜测性讨论。不过,如果您是想探讨《007》.............
  • 回答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Abdulrazak Gurnah)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坦桑尼亚小说家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Abdulrazak Gurnah)。他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其作品深刻探讨了殖民主义、流离失所、身份认同以及文化碰撞等主题。 阿卜杜勒拉.............
  • 回答
    2021年,中国GDP总量首次超过了世界人均GDP水平,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个成就意味着很多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一、 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的提升: 国家整体富裕程度的提高: 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平均富裕程度和生活.............
  • 回答
    您提到的“2021年中国结婚人口763.6万对,再减少50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反映了中国年轻一代婚姻观念和生育决策的深刻变化。如果接续下去,并且减少的趋势持续,这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中国社会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接续下去会怎么办:一、 人口结构与数量层面的影.............
  • 回答
    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量降至763.6万对,确实创下了自1986年以来的新低。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当前中国年轻人婚姻观念、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家庭结构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探讨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年轻人为何不愿意结婚?年轻人结婚意愿的下降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 回答
    2021年中国GDP突破110万亿元,同比增长8.1%这一数据,无疑是全球经济版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增长,背后反映了中国经济在经历2020年疫情冲击后的强劲复苏和持续发展态势。以下是一些值得我们详细关注的信息:一、 强劲的经济复苏与韧性: 全球领先的复苏步伐: 8.1%的.............
  • 回答
    您提供的关于2021年中国人口数据的信息非常关键,值得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核心数据回顾: 总人口: 14.1260 亿人 比上年末增长: 48 万人值得关注的信息及详细解读:1. 人口增长速度的极度放缓,并转为负增长的预警: 历史对比: 这是最核心的信息。通常情况下,.............
  • 回答
    2021年中国GDP有望达到110万亿人民币,人均GDP接近1.2万美元,这一成就对中国和全球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数字的提升,更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社会进步、国际地位以及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体现。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解读这一意义:一、 对中国国内的意义: 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的.............
  • 回答
    2021 年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年份,全球许多国家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失业率上升。这背后有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在起作用。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2021 年失业人数真的很多吗?从全球范围来看,可以说“很多”,但具体情况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宏观经济背景: 2021 年是新.............
  • 回答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分析中国经济走向和政策方向的关键节点。这次会议对2022年的中国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释放了一系列重要的信号。以下将详细解读这次会议释放的信号以及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布局: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这次会议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召开,既要应对国内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