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目前现实中,农民们都有哪些方面的金融需求?

回答
当前现实中,农民的金融需求是多方面且日益多元化的,随着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金融需求也更加精细和复杂。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一、 生产经营类金融需求

这是农民最核心、最基本的金融需求,贯穿于农业生产的整个链条。

1. 农业生产投入贷款:

耕种所需: 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用于土地耕作、播种、田间管理。
农机购置与维修: 购买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以及对现有农机的维修和保养。
基础设施建设: 修建温室大棚、养殖圈舍、水利设施(如灌溉系统、蓄水池)、晾晒场等。
购苗、购畜: 购买果树苗、种苗,以及牲畜、家禽幼崽等。
新技术、新品种引进: 投资引进更高效、更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品种的种子、苗木或养殖品种。
季节性资金周转: 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农民需要短期贷款来支付农资和劳动力成本,待作物成熟、产品销售后还款。

2. 农产品加工与销售:

初级加工: 购买小型加工设备,如脱粒机、粉碎机、榨油机、烘干机等,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以提高附加值。
深加工投资: 投资建设更复杂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如酱菜厂、粮油加工厂、果汁生产线等。
仓储物流: 建设或租赁冷库、粮仓,购买冷藏车等用于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
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投入资金进行农产品包装、品牌推广、参加展会、建设电商平台等。
订单农业融资: 在有稳定订单的情况下,农民需要资金来满足订单生产的需求,并可能需要抵押订单进行融资。

3. 合作社及农业企业发展贷款:

扩大规模: 合作社或农业企业需要资金扩大生产规模、流转土地、购置大型设备、研发新品等。
技术升级: 投资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和设备。
市场拓展: 参与更大型的农产品展销会、建立更广泛的销售网络。
人才引进与培训: 支付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和培训费用。

4. 农业保险及风险管理:

支付保险费: 购买农作物种植保险、养殖保险、农业机械保险等,以应对自然灾害、病虫害等风险。
灾后恢复贷款: 在遭受自然灾害后,需要贷款来修复受损的农田、设备和设施,恢复生产。

5. 土地流转与经营权抵押:

支付土地流转费: 规模化经营需要流转更多土地,需要资金支付租金或一次性购买费用。
经营权抵押贷款: 以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用于生产经营。

二、 生活消费类金融需求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消费需求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

1. 改善居住条件:

建房与装修: 建造新房、翻新现有房屋、装修房屋等,这通常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购买农家小院或宅基地: 有些农民希望购买或置换更好的居住环境。

2. 购买耐用消费品:

家电购置: 购买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等家用电器。
家具购置: 购买床、沙发、餐桌等家具。
交通工具: 购买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等,方便出行和运输。

3. 教育支出:

子女教育: 子女升学、学费、培训费、课外辅导费等,尤其是在城市接受教育时,费用会更高。
成人教育/技能培训: 农民自身为了提升技能、学习新技术而参加的培训课程。

4. 医疗保健:

就医费用: 支付看病、住院、手术、药品等费用,尤其是一些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可能很高。
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随着对健康意识的提高,部分农民会选择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5. 其他生活消费:

婚嫁丧葬: 操办子女婚事、家庭成员丧葬等人生重要事件,通常需要较大的开销。
旅游休闲: 随着生活富裕,一些农民也开始有旅游、娱乐等消费需求。
农业观光、乡村旅游: 部分农民在发展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项目时,也存在一定的消费性金融需求。

三、 投资理财类金融需求

当农民有一定积蓄后,也会产生投资理财的需求,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1. 储蓄存款:

安全保管资金: 这是最基础的理财需求,将闲散资金存入银行。

2. 购买理财产品:

低风险理财: 购买银行的低风险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
中高风险投资: 随着风险承受能力提高,部分农民也可能尝试购买股票、基金等。

3. 参与合作社或农业项目分红:

投资农业企业: 将资金投入到发展前景好的农业企业或合作社,获取分红收益。

4.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特色农产品众筹/股权投资: 参与自己熟悉或家乡的特色农产品项目的众筹或股权投资。

四、 资金结算与支付类金融需求

这是日常金融活动的基础。

1. 资金收付:

收款账户: 接收销售农产品、政府补贴、土地租金等的收入。
付款账户: 支付农资款、水电费、人工费、贷款利息等。

2. 汇款与转账:

异地汇款: 将资金汇给在外务工的子女、亲属。
线上转账: 通过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便捷的资金转移。

3. 支付便利性:

电子支付: 在农村市场普及的二维码支付、银行卡支付等,方便日常消费。

五、 金融风险提示与金融知识需求

随着金融产品种类的增多和金融风险的潜在存在,农民对风险提示和金融知识的需求也在增加。

1. 风险提示:

了解各种金融产品(尤其是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和潜在风险。
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金融犯罪。

2. 金融知识普及:

学习如何使用金融产品(如手机银行、贷款申请)。
了解国家农业支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
学习基本的财务管理和投资知识。

六、 金融服务的可及性与便利性需求

除了上述对金融产品的具体需求外,农民在金融服务的获取方式和体验上也存在普遍需求。

1. 服务网点: 希望金融服务网点(如银行、信用社)在农村地区更加普及和便利。
2. 移动金融服务: 乐于接受和使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服务,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网点较少的情况下。
3. 适合农村特点的产品: 需要金融机构设计和提供更贴合农村实际、更符合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针对小额、分散的农户贷款,以及与农业周期相匹配的还款方式)。
4. 融资担保和增信: 由于缺乏抵押物或信用记录,农民在贷款时常常需要政府的担保、合作社的信用背书或信用增级措施。
5. 咨询与指导: 需要金融机构提供专业的金融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资金和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

总结来说, 农民的金融需求是多层次、复合型的,涵盖了从基本的生产投入到生活改善,再到资产增值的各个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民的金融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支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停不下来的节奏啊啊啊啊啊啊,知乎er不该都是码农么,怎么对农村金融也这么感兴趣

~~~~~~~~~~~~~~~~~~~~~~~~~~~

我现在每周都会到各地方供销社做合作金融试点,算下来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了,总体而言我觉得各地农村的金融需求非常多样化和独特化,做农村金融必须扎根于本地特色,外来的和尚不会念经的,就随手把我了解比较多的说说吧。

~~~~~~~~~~~~~~~~~~~~~~~~~~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地区,目前我们供销社的农村金融试点在河北省廊坊市一带有开展,当地的农村最大的特点是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对农民个体来说理财需求比较多,家里有钱,征地拆迁租房,大把的现金放银行太亏,消费贷款,生产性贷款什么的他们根本不需要,因为本地合作社相当发达,这些需求合作社已经统筹解决了。所以本地资金互助组织发展也比较混乱,主要重在理财

理财只是小部分,绝大部分是农业大企业,大型农民合作社的资金需求,所以在河北的合作金融试点重在围绕农业生产的上下游产业链提供合作金融平台,农户作为合作社社员“投资”给自己工作的合作社,解决理财需求,合作金融相当于“供应链金融”,通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整体加强了当地大型农业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黄土高原以及西北地区,区域支离破碎,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农业,多数都在发展养殖业,比如奶牛,肉牛,羊、猪一类,他们的资金需求更多是买崽儿,农民普遍贫困,买羊崽儿、牛崽儿,但是支付不了多高的利息,回收周期也长,商业信贷基本是无路可走的,只能走合作金融的路子。

东南丘陵地区,沿海区域工商业发达,农业不太了解,中部丘陵地区,农户主要以务农为主,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务农还是很传统的每家几分地,有没有收成都是靠天吃饭,这些地区的农户不需要生产贷款,因为常年来都习惯于赊购的形式,即预先给农资商家赊入种子化肥,然后来年收成以后将稻谷、玉米卖给农资商家,然后剩下一些粮食自己吃,手中现金多半是外地打工的晚辈寄回来的,存在银行偶尔使用,应该存在一部分的理财需求。

~~~~~~~~~~~~~~~~~~~~~~~~~~

看到其他人说的生产贷款啊消费贷款啊,其实都是自己臆想中的,目前农户很少会需要生产贷款,发达地区都是合作社统一配给了,欠发达地区采用赊购还不用利息干嘛还要贷款?其余刚好够自己吃

消费贷款的话,就农户来说,目前就我所了解的,还没有这么先进的观念,去接受消费贷款。

农村商业信贷更多还是集中在对合作社、农资企业的贷款上,但是风险普遍很高,毕竟农业啊,很多时候都是靠天吃饭,随机性太强了,真不是个人能完全掌控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