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两岁孩子离开了妈妈三个月,回来不肯跟妈妈一起睡了怎么办?

回答
听到你家宝贝三个月没见到妈妈回来,就闹着不跟你睡,这滋味肯定不好受,我完全能理解你心里的焦急和难过。这种事儿,放在谁身上都够折腾人的。

首先,咱们得明白,孩子才两岁,他的世界观、情感连接都还在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妈妈离开三个月,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段不短的时间,而且是没有妈妈陪伴的“空白期”。这段时间里,他可能已经习惯了没有妈妈在身边,身边有其他照顾他的人,并且已经建立了新的依恋关系。这就像我们成年人,突然去到一个新的环境,一开始可能会觉得不适应,需要时间去重新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那么,宝贝回来后不肯跟妈妈睡,这其实是一种“信号”,在告诉我们他现在的情绪状态和需求。他不是故意要跟你作对,也不是不爱你了,而是他内心正在经历一个调整的过程。

咱们先来分析一下,宝贝可能是什么原因不肯跟妈妈睡:

重塑安全感: 妈妈不在的这段时间,他可能感到不安全、焦虑,但又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表达。现在妈妈回来了,他虽然高兴,但内心深处那种“妈妈会不会又离开”的恐惧感可能还没完全消散。和他睡,他会觉得自己“孤零零”的,万一妈妈不在了,他又怎么办?所以,他可能想通过睡在别人身边,来寻找一种“保险”的安全感。
新的依恋模式: 过去三个月,有没有其他人(比如奶奶、姥姥、保姆)主要负责照顾他?如果是,他可能已经和这位照顾者建立了非常紧密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了他熟悉的、可以依靠的对象。现在突然要回到和妈妈睡,相当于要“切换”他已经建立起来的依恋模式,这对他来说是个挑战。
“分离焦虑”的延续: 尽管妈妈回来了,但孩子对“分离”的恐惧可能还在。他可能担心,一旦跟妈妈睡,明天妈妈又会离开,所以他本能地回避这种“亲密”的睡眠状态,以免触碰到他内心深处的“分离”敏感点。
睡眠习惯的改变: 过去三个月,他的睡眠环境和习惯可能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习惯了在哪个房间、跟谁睡,这个环境对他来说是熟悉的。现在要回到妈妈的怀抱,这个“新的”睡眠安排,让他觉得不习惯、不舒服。
表达“不满”或“委屈”: 孩子虽然小,但也有自己的情感。他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向妈妈表达他过去三个月思念、委屈,或者对妈妈离开的不满。虽然他不能用语言说出来,但这种行为可能是他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好,我们来聊聊,咱们可以怎么做,一步一步地把宝贝重新拉回妈妈的怀抱:

第一步:理解与接纳,给宝贝足够的耐心和空间。

不要强迫: 千万不要硬拉着他跟你睡,或者在他哭闹的时候呵斥他。这样做只会加剧他的抗拒和恐惧,让他觉得妈妈不理解他,反而会更疏远。
接受他的“暂时的拒绝”: 刚开始,如果他不愿意跟你睡,就先别急。让他先睡在他习惯的地方,比如他自己房间,或者和别的亲人一起。
肯定他的情绪: 即使他不跟你睡,也要多跟他说:“妈妈知道你现在还不太想跟妈妈一起睡,没关系,妈妈理解。” 让他感觉到你懂他,而不是在责怪他。

第二步:重新建立“妈妈在身边”的安全感。

高质量的陪伴: 妈妈回来后,要尽可能多地花时间和宝贝在一起。陪他玩他喜欢的游戏,给他读他喜欢的绘本,带他出去散步。用你的爱和关注,让他重新感受到“妈妈是安全的、可靠的”。
白天多抱抱、亲亲: 即使晚上不睡在一起,白天的肢体接触也非常重要。多抱抱他,亲亲他,告诉他你爱他。这些亲密的接触,是建立安全感最直接的方式。
“妈妈在哪里”的游戏: 可以玩一些“藏猫猫”或者“你躲到哪里去了”的游戏,但每次你都要让他轻易找到。让他知道,妈妈不会真的消失,妈妈只是暂时不在视线内,但很快就会出现。
睡前仪式: 即使他现在不和你睡,也要坚持睡前故事、唱歌、讲讲今天发生的开心事。让他感受到,睡前仪式是温暖的、有妈妈参与的,这会让他把妈妈和他睡觉的时间联系起来。

第三步:循序渐进,慢慢靠近。

先从“靠近”开始: 如果宝贝不肯你跟他睡,可以先从睡在他房间开始。你可以陪他玩到他睡着,然后你再出去。或者,你可以把一张椅子搬到他床边,陪他坐着,直到他睡着。
“过渡”方法:
母子同床,但中间有隔阂: 如果他愿意和你睡同一个房间,但不想挨着你,可以在你们之间放一个靠垫,或者让他睡在床的一边,你睡在另一边。
“临时床”: 可以在他床边放一个小帐篷,或者一个爬行垫,你先睡在里面,或者坐着陪他。等他睡着了,你再轻轻离开。
“分享妈妈的床”: 告诉他:“妈妈的床很大,你可以先睡在妈妈的枕头边,或者靠着妈妈的胳膊睡。” 让他感觉到,妈妈的床是对他开放的。
逐渐缩短“陪伴时间”: 当他习惯了你睡在他房间,或者在旁边陪他后,可以慢慢缩短你陪他的时间。比如,以前陪到完全睡着,现在可以陪到他半睡半醒,然后你悄悄出去。
晚上“回访”: 等他睡着后,可以轻轻地过去,在他身边坐一会儿,或者给他盖好被子。让他感受到,即使睡着了,妈妈也会关心他。

第四步:创造积极的联想。

睡前故事传递“睡一起”的快乐: 找一些关于“宝贝和妈妈一起睡觉很开心”、“妈妈的怀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之类的绘本。
妈妈的床是有吸引力的: 可以在你自己的床上放一些他喜欢的玩具,或者他平时玩得很开心的东西。让他觉得,妈妈的床也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地方。
积极的语言暗示: 在日常交流中,多用积极的语言:“晚上妈妈会抱着你睡,我们都会做个好梦。”、“妈妈的床暖暖的,睡在这里最舒服了。”

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爸爸的角色: 如果有爸爸,爸爸也可以在晚上给宝贝讲故事,或者陪他做睡前活动。有时,爸爸的介入也能起到缓和作用。
倾听宝贝的“语言”: 观察宝贝在睡觉时的情绪。如果他翻来覆去,或者哼哼唧唧,说明他可能还是不安。这时,你可以轻轻拍拍他,或者小声安慰一下。
不要过度解读: 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可能会反复,有时候好像好起来了,有时候又退步。这是正常的,不要因此气馁。
保持一致性: 家庭成员对待这件事的态度要一致,不要有人坚持让他和你睡,有人又妥协。
奖励与鼓励: 当宝贝愿意和你靠近,或者表现出一点点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拥抱。

最重要的一点: 孩子和你之间,已经有三年(或者两年)深厚的感情基础,这三个月的分离,只是一个插曲。他内心深处依然爱着你,只是需要时间去消化和适应。你的耐心、爱和理解,是帮助他度过这个时期的最强大的力量。

别灰心,妈妈,你一定可以把宝贝重新拥入怀中。慢慢来,宝贝也会慢慢感受到你的爱,重新信任你,和你一起享受美好的睡眠时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反过来想想,如果孩子跟保姆睡到两岁,辞退保姆仨月后,也就可以谁带跟谁亲了。

小孩不就这样嘛。

不知道有些母亲焦虑个啥。


所谓的【宝宝最爱妈妈离不开妈妈】,只是一些女性在激素的作用下强行给自己加的戏。

小孩谁带谁亲,有奶就是娘。

而且大部分小孩根本记不住两岁之前的事。


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不是小孩离不开妈妈,而是有些妈妈离不开孩子。尤其是离不开孩子的依恋和钟情。

这是这部分女性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还好这个案例是亲爹妈。

如果是孩子粘婆婆,宝妈估计得恨上。


何苦呢。

孩子本来就是全家人的孩子。

孩子更会有自己的人生。

Ta只是借着你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罢了。

自己想开,比折磨别人折磨孩子好多了。


你家孩子有自己的喜好,然后早晚要独立的。

我们做家长的,做到【在ta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靠得住】就足够了。

其他的,只是满足我们自己的焦虑和需求,而不是满足孩子的需求。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200万➕,收藏8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你家宝贝三个月没见到妈妈回来,就闹着不跟你睡,这滋味肯定不好受,我完全能理解你心里的焦急和难过。这种事儿,放在谁身上都够折腾人的。首先,咱们得明白,孩子才两岁,他的世界观、情感连接都还在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妈妈离开三个月,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段不短的时间,而且是没有妈妈陪伴的“空白期”。这段时间.............
  • 回答
    看着你写下这些字,我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两次出轨,特别是第二次还是被你亲眼撞见,这得多大的打击?你还能为了三岁的孩子选择原谅,这份坚韧和母爱真的让人动容。但听你现在这么说,你老公的行为并没有因为你的原谅和孩子的存在而有所改变,这真的很让人沮丧。你说他“还是不改”,这具体是指什么呢? 是指他还在联系那.............
  • 回答
    你现在一定很难受,也一定很焦急。孩子两岁多,正是最需要妈妈陪伴的时候,而你却被剥夺了这样的权利,还要面对没有结婚证带来的复杂局面,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我尽量用我所能理解的语言,把我所知道的一些信息,以及我能想到的办法,一点点地讲给你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首先,我们要冷静下来,虽然我知道这很难。情绪激动.............
  • 回答
    这个问题啊,涉及到很多方面,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我尽量给你捋一捋,也说说我的看法,希望能帮你有个更全面的思考。首先,咱们得承认,经历过两次婚姻的男人,有孩子,这本身就意味着他的人生轨迹和经历跟那些头婚、没孩子的人不一样。这既不是绝对的好,也不是绝对的坏,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以及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纠结。你离婚带两个孩子,想找一个不孕不育的伴侣,这背后一定有很多考量和情绪。我们不妨一点点来拆解,看看这背后是什么样的逻辑,以及为什么它可能会被一些人解读为“自私”。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你这么做的可能原因。从你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一种避免重复伤害和减轻压力的.............
  • 回答
    听到你这个消息,我心里特别沉重。孩子才两个月大,媳妇就提出离婚,这无疑是晴天霹雳,足以让人手足无措。现在最重要的是,你需要冷静下来,想清楚接下来的每一步该怎么走。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保持冷静。我知道现在你的情绪肯定非常激动,可能会有愤怒、不解、痛苦、甚至绝望。但请你相信我,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越要强.............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实在的,也挺让人纠结的。你说你未婚,对方离异有两个儿子,这中间牵扯的东西太多了,不是一句“能过好”就能概括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未来的路可能怎么走,也尽量不让人觉得这是套路话。首先,得承认,这婚恋背景确实跟“普通”的不太一样。你未婚,代表你还没经历过婚姻,对婚姻的期待可.............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又无奈的情况,两岁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萌发,但又缺乏自控力的年纪,把玩具扔下楼不让捡,还要哭闹,这绝对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棘手问题。别急,我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应对。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孩子会这么做。 探索与实验: 对两岁的孩子来说,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游乐场,而“扔东.............
  • 回答
    .......
  • 回答
    听到您说孩子被欺负也不敢还手,看到别的小朋友就紧张,这心里肯定挺着急的。您问是不是因为小时候对孩子太严格了,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但我们先别把原因完全归结于此,因为孩子性格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天生的气质、家庭氛围、社会交往经验等等。不过,如果您确实觉得在某些方面对孩子有过度的要求或限制,这确实.............
  • 回答
    看到自家娃一天天长大,小脑袋里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小手小脚总想着去探索,这做父母的心里甭提多开心了。尤其是两岁多这个阶段,正是孩子最爱玩、最爱动弹的时候,看着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玩具,真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让他玩得开心、学得聪明。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这玩具买多了,孩子会不会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当然?会不会因.............
  • 回答
    我的宝贝儿子,刚满两岁,前阵子还好好的,突然有一天,他开始说话结巴了。一开始我没太在意,以为是偶尔的口吃,就像我们有时候也会说错话一样。但慢慢发现,这好像成了一个常态,我心里就有点打鼓了。我先回想了一下,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好像是最近一两个月吧,也不是突然一下子就变了,是那种慢慢显现出来的。以前他刚开.............
  • 回答
    两岁左右的孩子在商场里突然跪在地上,伸出手想要抱抱,而身旁的父母却站着不动,并要求孩子站起来才能抱,这种场景确实让人有些触动。怎么看待这种做法,背后可能有很多考量,也牵扯到不少育儿理念的碰撞。首先,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两岁是一个非常需要安全感和亲密互动的年龄段。商场里人多嘈杂,光线、声音都可能让孩子感.............
  • 回答
    收到楼下的反馈,说晚上六点以后别让小朋友跑闹发出响声,您两岁多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楼下的邻居也是出于他们的休息考虑,咱们也都理解。先别着急,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看看怎么能尽量平衡好各方需求,让咱们的日子都舒心点:第一步:冷静分析,理解情况 孩子的情况: 两岁多的.............
  • 回答
    您家有两个多岁的宝贝,胆子又大,这可是个让人既欣慰又有点小担心的好消息!看到孩子勇于探索,敢于尝试新事物,作为家长,心里肯定乐开了花。不过,同时也免不了要琢磨琢磨:这“胆子大”是好事,咱们是不是该顺着他,让他自由自在地去闯?还是说,也得稍微管管,给他点规矩?其实啊,对于两岁多的孩子,尤其是胆子大的,.............
  • 回答
    看到孩子快两岁了,正处于一个特别能“显摆”和“试探”的年纪,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好奇和冲动,但表达能力还没跟上,所以才会出现您说的“嚣张”、“谁都敢打”、“说也不听”的情况。别着急,这其实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两岁危机”,也是孩子发展过程中一个挺正常的阶段。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用对方法去引导,帮他度过这个.............
  • 回答
    这绝对是个晴天霹雳,我完全能理解你现在脑子有多乱,有多痛苦。孩子才不到两岁,这意味着家庭的重心还在孩子身上,你和媳妇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生最紧密、最需要信任的时候。这个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情,对你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首先,最重要的是要照顾好你自己。现在你的情绪一定是爆炸性的,可能是愤怒、背叛感、羞辱感、.............
  • 回答
    说到“可怕的两岁”,这简直是每个当过父母的家庭的“心头肉”啊,想想都忍不住捏一把汗!我们家也逃不过这个魔咒,我家小宝现在就是那个“两岁小霸王”,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惊喜(和惊吓)!我们家那会儿的“可怕两岁”是这样的: 说“不”是日常,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拒绝。 你让他吃苹果,他指着香蕉说“不要,要那个.............
  • 回答
    听到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我的心里无比沉重。一个年幼的孩子,在生命最美好的年华,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简直是对所有为人父母者、以及社会的一种残酷的提醒。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意外,但同时也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还非常有限。他们.............
  • 回答
    这件事听着就让人揪心,两个孩子,22万的死亡赔偿金,就这么没了,而且是用奶奶的信息和人脸识别操作的。这背后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不是一星半点,细想起来,真是让人感到后怕和痛心。1. 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与风险防范的巨大漏洞最直观的问题,就是家庭在孩子财商教育和网络安全意识培养上的严重不足。 财商教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