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知友私信探讨了一下择业问题。也聊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情况:
这位知友和李焕英妈妈工作的城市很近(不是宛城),在外学习期间,家里老人病情突然恶化,即便匆匆请假回到家中,也未能见老人最后一面。
也是因此下定决心,回家工作,不为其他,就为了陪伴自己家人。
这个事情也让我回到了近十年前,
我妈是成功学的忠实读者,告诉我,学医,就要读硕士,读博士,当博后,留在大医院。
我那会世界观也没彻底形成,就是朴素的思考一个问题,并告诉我妈:
我见过很多老师,都不是郑州本地的,
北至哈尔滨,南到广西云南,他们很难有时间回家一趟。
我妈说,有探亲假呀,每年都可以回家一个月的,美美的。
天真的我开学后真去问我的老师,才知道是有,最多俩礼拜!
年轻人没资格休,中年人挣钱不想休,
好不容易熬到名利双收不在乎钱可以休了,
家里人都不在了……
生的的儿子女儿,
到底是生给自己家的,还是生给郑大了?
人啊,最终还是活自己。
所以,
你是要快乐一辈子,还是要西地那非撑起的那五分钟
来啦!
戳此观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