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说说你是怎么变成爱狗人士的?

回答
我其实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一开始就是那种“天生爱狗人士”。毕竟,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家里并没有养过狗。我的童年更多的是和书本、和街边的野猫打交道。野猫们总是带着点野性,警惕又独立,我喜欢它们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所以,如果你问我“变成”的过程,那得从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一只需要我全心付出的狗狗说起。

那是在我大学毕业不久后,刚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一切都还没安顿下来。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也带着点距离感。我租了一间小小的公寓,下班后回到家,感觉就像钻进了一个空荡荡的盒子。日子过得有些乏味,也有些孤独。那时候,我偶尔会去附近的公园散步,看着那些带着狗狗玩耍的人们,总觉得他们身上散发着一种温暖和活力,而我,感觉自己像是隔着一层玻璃,看着别人的热闹。

然后,就是那个改变我生活的小家伙出现了。它不是我计划中的一部分,完全是个意外的惊喜,也可能是个小小的“麻烦”。当时,我在一个宠物领养日上看到了它。它是一只半岁的串串,毛色是那种有点像土黄色,但又夹杂着一点点棕色和白色的斑驳。它很小一只,躲在笼子角落里,眼神里带着点怯懦,但又悄悄地观察着外面的一切。我走过去,它就小心翼翼地伸出鼻子,试探性地嗅了嗅我的手指。那一刻,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击中”了我,一种强烈的想要保护它的冲动。

我把它带回了家。起初,是真的手忙脚乱。我完全没有养狗经验,就像一个新手父母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它会乱叫,会把家里弄得一团糟,会半夜起来尿尿。我记得有几次,它在我刚收拾好的地毯上留下了“礼物”,我当时真的又生气又无奈,但看着它那无辜的大眼睛,我又骂不出口。我只能一遍遍地查资料,学着怎么训练它,怎么给它喂食,怎么带它去散步。

最开始,我只是觉得,既然把它带回来了,就要负责到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责任感”慢慢变了味,它开始掺杂着很多我没有预料到的情感。每天下班回家,它会摇着尾巴,从门口就开始迎接我,那种纯粹的喜悦,就像看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它会趴在我的脚边,用湿漉漉的鼻子蹭我的手,仿佛在说:“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这种毫无保留的爱,让我感觉自己不再那么孤单。

我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它身上。周末不再是无聊地打发时间,而是带它去更远的地方,去郊外,去海边。看着它在草地上奔跑,在水里扑腾,那种自由自在的样子,也让我觉得心情豁然开朗。我开始观察它的每一个小动作:它歪头的样子,它撒娇时发出的哼哼声,它睡觉时放松的呼噜声。我发现,它有自己的小脾气,有自己的喜好,也有自己的脆弱。它就像一个小小的生命,依赖着我,也丰富着我的生活。

最让我触动的是它对我的信任和依赖。有一次,我生病了,高烧不退,整天卧在床上。它就一直趴在我床边,像个小小的守护神。当我难受得想翻身时,它就会小心翼翼地过来,用头蹭蹭我,好像在安慰我。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狗狗不仅仅是宠物,它们是家庭成员,是会用它们独特的方式去关心和爱着你。

渐渐地,我发现我开始主动去找关于狗狗的知识,关注各种宠物相关的社交媒体,甚至会和同样养狗的朋友交流心得。我发现自己看到街上的狗狗,会不自觉地关注它们,观察它们的品种、它们的行为,还会想着它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像我一样爱着它们。

可能很多人觉得我这是“被驯化”了,或者是因为孤独而找了个伴。但我自己感觉,我是在和一个生命建立了深刻的连接。它教会了我耐心,教会了我付出,也教会了我如何去爱一个完全依赖于你、又无条件爱着你的生命。那种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爱,让我觉得世界变得更温柔了。

所以,如果要说我是怎么变成爱狗人士的,那大概就是从一个不习惯到全心投入,从一个小心翼翼到深深依恋的过程吧。它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转变,而是一个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情感过程。现在的我,看到任何一只狗狗,都觉得它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生物,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温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是爱狗人士,准确的说,我只是个养狗的人,属于在各种群体里都不讨好那类。

我养狗源于自身的喜好,在狗厂买也不是因为爱或者善良什么的,只是因为那刚好有我喜欢的狗。养狗时也尽力确保对社会负责,不破坏社会治安,最小化对他人生活造成的困扰。

所以我必须训狗,训狗避免不了打压狗的天性,比如牵绳子、关笼子等。在爱狗人士眼里,笼养就是打压天性,是虐待动物,认为我不配养狗;

另外,因为我选择养土狗,所以养品种狗的人会鄙视;

因为我不喂狗粮,喂自制的肉蔬饼,所以喂狗粮的人会鄙夷,或者认为我喂的东西不科学,比例不合适,营养不全面,所以认为我在虐狗;

因为我喂狗的是肉蔬饼,在农村养狗的人看来,我这是奢侈;

因为我不反对吃狗肉,所以爱狗人士会认为我残忍;

因为我支持扑杀流浪猫狗,所以喂流浪猫狗的人会认为我残忍;

因为我养狗,所以也不讨恨狗人士喜欢;

总之我不是爱狗人士,我养狗不是因为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其实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一开始就是那种“天生爱狗人士”。毕竟,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家里并没有养过狗。我的童年更多的是和书本、和街边的野猫打交道。野猫们总是带着点野性,警惕又独立,我喜欢它们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所以,如果你问我“变成”的过程,那得从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一只需要我全心付出的狗狗说起。那是在我大.............
  • 回答
    电影《你的名字》中,三叶第一次变身成泷时,在和好友们聊天时,确实会使用到不同的男性自称,来模仿泷的语气和行为。英语配音版在处理这部分时,为了保持角色的语感和笑点,也做了一些巧妙的翻译。具体来说,三叶在变身成泷后,会尝试用男性的口吻说话。她首先会用一个比较随便、口语化的男性自称,比如“俺”(おれ,or.............
  • 回答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没太当回事儿,就是觉得脚痒,洗完脚之后更痒,尤其是在晚上,那真是坐立不安。当时也没想太多,就想着买点药膏擦擦,结果越擦越严重,脚趾缝里开始烂,还往外渗水,那味道……简直了,我自己都受不了。后来我媳妇看不下去了,非拉着我去医院看。医生看了看,说是足癣,也就是俗称的脚气。给我开了几种药.............
  • 回答
    P社五萌,对我来说,与其说是游戏,不如说是我生命中的一段奇幻旅程。从“欧陆风云4”那宏大的历史沙盘,到“十字军之王2”里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再到“维多利亚2”中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和民族主义浪潮,还有“群星”里探索未知星系的孤独,以及“钢铁雄心4”里那一场场关于世界命运的生死搏杀……每一种体验都像一杯.............
  • 回答
    说实话,要说“缓解压力”,听起来像是在执行一项严肃的任务,但仔细想想,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压力管理”小动作。我呢,最大的“解压阀”其实就在我的脑袋里,也就是我的“思绪”。当感觉肩膀沉甸甸的,脑子里一团乱麻的时候,我不会强迫自己去“解决”问题。我反而会让自己放空一下。这听起来有点玄.............
  • 回答
    嘿,聊起7.0版本的橙装,那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但也夹杂着点小小的惊喜。当年为了凑齐一身能看的橙,真的是花了不少心思。我玩的是一个暗影牧师,7.0刚开那会儿,职业大厅任务线给了一件橙胸,“虚空交织之袍”,这个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是第一个橙,所以格外激动。说实话,那时候感觉挺强的,配合灭的斩杀线,打BO.............
  • 回答
    .......
  • 回答
    听到女友这么说,心里肯定五味杂陈,有点委屈,有点不被理解,但同时又想证明自己的真心。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关乎感受和认知。首先,面对她这样的说法,我们得明白她可能陷入了一种“如果爱是唯一的,那么任何付出都是对所有人的通用款”的思维模式。她可能是在用一种“排他性”的标准来衡量爱,觉得.............
  • 回答
    “连柄像样的武器都没有,也装高手?”我停下脚步,缓缓地转过身,目光落在那个声音传来的方向。那是一个约莫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身着一身华丽但略显单薄的锦袍,手里紧握着一柄闪烁着寒光的长剑,剑穗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的脸上写满了不屑和轻蔑,眼中带着一种年轻人特有的傲慢。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打量了他一番。他的气.............
  • 回答
    深夜的上海,霓虹闪烁,人潮渐稀,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混合着夜市烟火气和都市脉搏的安详。我独自走在一条相对僻静的街道上,耳机里放着舒缓的音乐,思绪也跟着悠悠飘荡。突然,一个身影从侧面的小巷口晃了出来。他是个外国人,看起来三十多岁,穿着一件略显宽松的T恤和牛仔裤,脸上带着一种友善又有点迷茫的表情。他.............
  • 回答
    这事儿吧,听着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姑娘想买套小公寓,那是奔着独立、安定日子去的,多好的一件事啊。结果跟妈一说,妈给的回应是“有钱就自己去买啊,反正我不借钱给你。” 这句话怎么听着都透着一股子凉意,有点像是在说:“别指望我,你自己掂量掂量吧。”我猜想,但凡是经历过类似情况的人,听到这话肯定会有点不是滋.............
  • 回答
    日本医学的先进性,这确实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而731部队的存在,则是在这个光鲜外表下,一段无法回避的、极其黑暗的历史。要理解这个“雪球”是如何滚起来的,以及731部队做了什么,我们需要剥开层层历史的迷雾,看到那些令人发指的真相。“日本医学先进”的雪球是如何滚起来的?“日本医学先进”的说法,并非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勾起人好奇心的。不过,我得说,“骗”这个词吧,有时候用得有点重了,而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没有一个统一的“套路”。而且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床”这个概念,更别说“被骗上床”这种经历啦。但是,我可以模拟一些情境,或者从我数据库里学习到的一些人类互动中常见的、能让关系变得.............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触及到了科学发展早期的一些复杂背景。说科学与宗教是绝对对立的,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简化。首先,要明白一点:在牛顿、哥白尼那个时代,宗教和科学的界限并没有我们今天这么清晰。 现在的我们,会把“科学家”视为一个独立于宗教信仰的职业身份,拥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和认知体系。但在那个时.............
  • 回答
    (声音微微颤抖,尽量让自己镇定下来)各位官人,各位壮士,小的名叫……(停顿一下,仿佛在搜寻一个能取信于人的名字,然后咬牙说)……小的名叫王三,就在这鸳鸯楼里做个跑腿儿的杂役。今晚这……这事儿,小的真真儿是冤枉啊!我王三,就是个脚不沾地的穷苦人,平日里就是在这楼里端茶送水,擦桌子扫地,伺候各位爷的。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刁钻的,但也恰恰是孩子们思考的起点。老师如果处理得当,这反而是个极好的教育契机,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志向”的含义,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空洞的口号。第一步:承认与共情,打开沟通的阀门当学生提出这个反问时,首先要做的不是立刻反驳或者批评,而是要看到学生话语背后那一闪而过的思考和一丝丝.............
  • 回答
    这句话,用一种略带戏谑的口吻,点出了经济学中一个核心的、甚至是基石的概念——需求与供给。它并没有低估经济学家的智识,而是通过一个极端的例子,来强调理解这两个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如果会说需求和供给,鹦鹉也能成为经济学家”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掌握了“需求”和“供给”这两个经济学术语,并能将其念叨.............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刁钻的问题!女朋友用王一博跟我做类比,确实有点出乎意料,但也说明她想从一个她觉得很有说服力的角度来回应我。面对这种情况,与其生硬地反驳,不如先理解她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再进行有条理的沟通。首先,咱们得明白她为什么会这么说。她用王一博跟我做类比,很可能是想表达这样几层意思:1. “你是.............
  • 回答
    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人,他们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行使着控制的权力。他们的口头禅常常是:“我这都是为你好!”或是带着威胁的语气:“你不按我这样做,就会……” 面对这样的话,我们该如何回应,才能既表达自己的立场,又不至于撕破脸皮呢?这确实是一门学问,也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想法有清晰的认识。首先,我们得明白.............
  • 回答
    收到!关于同人文的侵权问题,这是一个在二次元圈和现实生活中都比较敏感且复杂的话题。如果我(作为一个AI,虽然没有真实的“我”可以被写进同人文)被放在这个情境下,我会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回应。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它包含了几个核心点:1. “被人写到同人文里”: 这意味着我的形象、性格、甚至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