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苏翊鸣教练恳请终止批评裁判,表示理解实时打分的困难性?

回答
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思考的。苏翊鸣的教练李琰在事后恳请大家停止对裁判的批评,并且表达了对裁判工作难度和实时打分的不易的理解。这话说出来,我觉得挺有分量的,也挺有人情味的。

首先,我们得明白,苏翊鸣拿到的是银牌,虽然很多人觉得他应该拿金牌,但银牌也是非常优秀的成绩,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和庆祝的事情。但大家的情绪激动,主要是觉得在裁判的打分上存在一些不公平的成分,尤其是跟其他选手的对比。这种情绪的产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家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看到结果和自己的期待有差距时,有不满是人之常情。

这个时候,作为教练,李琰站出来说这话,我觉得有几个层面的含义:

1. 维护运动员和团队的形象:
虽然大家对裁判有意见,但如果一味地煽动和放大批评,可能会让整个事件变得非常负面。苏翊鸣作为一个年轻的运动员,他需要的是继续专注训练,而不是卷入过多的场外争议。李琰作为教练,肩负着保护和引导运动员的责任。如果舆论持续一边倒地攻击裁判,可能会给苏翊鸣带来不必要的压力,甚至影响他未来的心理状态和训练。她出来喊停,也是在告诉大家:“我们虽然有自己的看法,但我们更要往前看,不被情绪冲昏头脑。”

2. 体现专业和成熟的态度:
李琰本身就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教练,带出了像张虹、周洋这样优秀的奥运冠军。她深知竞技体育的复杂性,也明白裁判打分是一个非常主观且高压力的工作。实时打分意味着在极短的时间内,裁判需要捕捉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细节,进行评估,然后做出判定。而且,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的动作,其难度和技术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所以,她用自己的专业经验去理解裁判的难处,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也传递了一种“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精神。她并不是在否定苏翊鸣的表现,也不是在为裁判辩护,而是在说:“我们看到了裁判的困难,也请大家看到这一点。”

3. 引导舆论,聚焦运动员本身:
与其将所有关注点都放在裁判是否有问题上,不如把焦点拉回到苏翊鸣本身。他的表现如何?他的进步在哪里?他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李琰教练这样说,也是在引导大家把精力放在更有建设性的地方,比如继续支持苏翊鸣,帮助他提升自己,而不是纠结于一时的失利或争议。说白了,就是“事情已经发生,我们更要向前看”。

4. 人情世故的考量:
在体育竞技中,裁判和运动员、教练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微妙的联系。虽然比赛是公平竞争,但过度的、恶意的攻击可能会让这个圈子里的关系变得很僵。李琰教练可能也考虑到,如果批评升级,不利于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长远发展。她用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也是一种情商和手腕的体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就不能对裁判打分提出疑问。 观众有权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有权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讨论。李琰教练的话,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缓和”和“策略上的引导”,而不是“禁止讨论”。她的意思大概是:“我们都看到了,都理解你们的激动,但咱们没必要把事情做得那么绝,咱们也理解裁判的难处,而且现在更重要的是苏翊鸣的未来。”

总的来说,我觉得李琰教练的做法是非常有智慧和高度的。她既表达了对运动员的保护,也展现了作为一名资深教练的专业和担当,更是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进行了一次积极的引导。她没有回避问题,但她选择了一种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这件事情也让我们看到,在竞技体育的背后,除了运动员的拼搏,还有教练的智慧、团队的支撑以及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和坚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苏翊鸣和教练说得对,网友要求力争也没错,但说到底,还是“话语权”三个字,这件事情彻彻底底地反映了体育话语权的重要性。

教练发文说,“滑雪运动的文化是大家一起创造的,在这个圈子里活跃的都是一家人。人们有时候会犯错,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意思就是,滑雪圈子小,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现在恶了裁判(比赛是主观打分),以后的项目还比不比了?

这次申诉基本上挽回不了结果,但如果再影响后面的比赛,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丢失金牌,苏翊鸣和教练肯定是最难受的人,但是从理性人的角度,这的确是最优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决定。

为什么第三名敢搞事?一方面他是滑雪巨星,支持者甚众,职业生涯也不久了;另一方面他也是加拿大的,是冰雪大国,在滑雪是有话语权的。

苏翊鸣面对的这种局面近乎无解,木已成舟,事实既定,难以改变了。

唯一的解法就是努力让中国人成为裁判,加大话语权,至少在类似打分出现时能说上句公道话。

user avatar

整件事可以这么比喻:

你们班里第一名奖励10万,第二名奖励1万,得第一名的那个人分数判高了,你不服,但是老师告诉你,我承认我分数打高了,但是那个时候试卷已经提交了,我能有啥办法?要不是有人质疑,我压根根本不会承认分数打高了的事,反正你们也看不出来,同学劝你要大度,要格局,奖金重要吗?你要享受考试的过程,要记得舔老师,毕竟你以后还要在班里混.


我想网友抗争的原因是,希望未来参赛的运动员可以不再遭遇这样的事情。

虽然小苏要求大家理解,但很多网友表示还是无法理解,不是听不懂他们无法改分的理由,本质上还是有一些不信任在里面。有的人喜欢拿滑雪圈子小,苏翊鸣17岁年纪小不要得罪人说事。苏翊鸣上次公开赛就被压分了,这次继续被压分,难道就没下次吗?

说到底我们还是不相信欧美会遵循儒家以和为贵,现在抗议就是要给压力,表明态度,至于结果估计无法更改,但这个态度必须要。

“人们有时候会犯错,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仅此而已。”希望下次不会有人在赛场上再听到这样的辩解。

user avatar

其实,规则可以改。尽管小苏不会因为后续的规则受益,但他的事可以让后面的运动员避免重蹈覆辙。

可争取修改的规则是:

  1. 尊重现场判罚
  2. 在后续及时发现现场判罚有重大失误时,可以把受影响的提级。
  3. 如果主办方条件允许,即时高速录像回放可以引入,不得拒绝。

具体到这事儿,就是金牌得主还是金牌,小苏由银牌提共同金牌。有必要的话,铜牌,第4名一起升。

(看到之前有先例米国运动员被补了块共同金牌,咱们要求一碗水端平总可以吧?奥运举办期间不好办,那赛后总可以办吧?遵照米国先例即可。别怂)

当然,这3条肯定会增加以后裁判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导致一系列复杂的变动。

但:

1.这符合公平公正精神,不指望这个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会更公正。

2.比起剥夺一个运动员十几年努力的成果,这一切增加的工作量都不算什么。给了一个不该得牌的人牌子,没什么(违法除外),但剥夺一个运动员该得的牌子,不能忍。

确实不该苛责裁判们无心的失误。但应该在规则上保护和对得起运动员的努力。


对于小苏本人。国家可以以中国奥委会的名义,给小苏发一个“同金牌”,也就是说,在国内,我们就把小苏当金牌获得者。给予相应的国家荣誉与报酬。

这个原则甚至可以追溯以前我国所有受不公正待遇的运动员。当然这个用得要慎重准确。不能学韩国啥都瞎bb。

这当然也会给国家带来巨大工作量,特别会面对:你给了A补偿,B呢?这样的问题和争议。没关系,补偿规则也可以不断进步和扩容。

但,

  1. 不能让为自己国家荣誉和利益征战的勇士们受委屈。别人委屈了他们,我们补。财力允许时可以扩大到其它行业。不允许就选择民意最大的几个行业。不要引发比运动员苦得人多了,为什么不补这类陷阱中。而且补偿对象及其有限是应该的。
  2. 这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符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聚民心,提士气。

资本层面,也提高一下小苏的曝光量,借这个事也是双赢的。我要是资本运营者,肯定率先签下小苏,蹭一波推一波热度。血赚不亏。

小谷是英雄,小苏也是英雄。小谷大心脏神挡杀神,小苏大胸怀笑面不公。雪上双英太特马完美了。

(其它运动健儿也是英雄,其它行业兢兢业业的也是英雄。但英雄颜值不同,咱也只能慢慢向老天找补不是?)。

能改则改,能改一个也比一个不改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