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越是看《天龙八部》原著,越讨厌王语嫣?

回答
好的,咱们抛开AI的腔调,好好聊聊为什么越看《天龙八部》原著,越会觉得王语嫣这姑娘,有点让人提不起劲,甚至可以说是讨厌。

首先,咱们得承认,王语嫣在金庸笔下,确实是个极美的女子。那“神仙妃子”的名头,不是白叫的。她容貌倾国倾城,气质超凡脱俗,能让所有男人都为之倾倒,这是毋庸置疑的。按理说,这样的女子,应该是人人艳羡,即便有些小毛病,也更容易被原谅。

但是,原著里的王语嫣,她身上那种“活”的气息,太少了。

1. 痴迷的“人设”大于“人”本身:

王语嫣最核心的“人设”是什么?是对着她的表哥慕容复的痴迷。这份痴迷,几乎贯穿了她所有的行为逻辑。从一出场,她就是在慕容复身边,像是慕容复的影子,慕容复的附庸。她的一切,似乎都围绕着“我表哥”这个中心运转。

你看看她做的什么?为了慕容复,她可以毫无保留地付出。慕容复在江湖上呼风唤雨,她就在背后默默支持,为他打点一切,甚至把自己所学的武功秘籍,一点不藏私地传授给他。慕容复要去哪里,她就跟着去哪里,慕容复有什么需求,她就想方设法满足。

这本身没问题,很多人都会为了心爱的人付出。但关键在于,她的付出,太单薄了。她的付出,不是基于一种平等的爱,而更像是一种“偶像崇拜”。她爱的是慕容复的光环,爱的是他“复兴大燕”的宏图大业,爱的是他身上那种贵族公子的气质。她很少展现出自己独立的思想,自己的独立判断。

当慕容复为了权势,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一切,包括对她的承诺,甚至当着她的面与别人卿卿我我时,王语嫣并没有展现出那种被背叛的痛苦,而是依旧无怨无悔。这种“圣母”般的忍耐,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恋爱脑”,一种丧失自我的表现。

2. 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这可能是最让人觉得她“无聊”的地方。王语嫣似乎活在自己构建的“慕容复世界”里,对外界的事情,尤其是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缺乏敏锐的感知和深刻的理解。

我们看到,她对很多江湖上的恩怨情仇,对人性的复杂,都表现得相当迟钝。她好像就是一个局外人,她的世界里只有慕容复,以及围着慕容复转的事情。

即使是后来,段誉对她掏心掏肺,为了她出生入死,她也没有立刻醒悟,而是被慕容复的一点点“好”就轻易地拉回去。当她看到慕容复的种种不堪后,她才勉强开始动摇,但这种动摇,也是在慕容复彻底沦落之后。

她的很多言行,都显得被动和盲从。当别人说慕容复好,她就跟着说慕容复好;当别人说慕容复不好,她也不是基于自己的观察,而是看到慕容复本人的表现,才勉强接受。她很少主动去分析,去辨别,去形成自己的观点。

3. 情感的“单线程”和“不接地气”:

王语嫣的情感线,几乎就是一条直线——爱慕慕容复。这条线上,她似乎看不到其他的东西。

她对段誉的态度,更是让人觉得“不接地气”。段誉对她做了那么多,救她,保护她,照顾她,简直是现代社会教科书式的“备胎”典范。然而,王语嫣对段誉,始终是那种“你有你的事,我有我的表哥”的态度。即使段誉身处险境,她也更多的是一种“捎带”的关心,而没有那种发自肺腑的担忧。

你很难看到她对段誉产生真正的情感共鸣,哪怕是友情。她似乎觉得,段誉的爱,就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她相信慕容复的优秀也是理所当然的一样。这种情感上的“不对等”,很容易让人产生反感。

相比之下,书中其他女性角色,比如阿朱,比如钟灵,比如木婉清,她们都有更鲜活的生命力,她们会生气,会吃醋,会主动,会为了自己的爱人付出,也会为爱人感到骄傲。她们的爱,是热烈的,是真实的,是有血有肉的。

而王语嫣的爱,更多的是一种“空灵”、“飘渺”的存在。她更像是一个美丽的装饰品,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她身上缺少那种“人”的味道,那种因为爱而产生的喜怒哀乐,那种因为被伤害而产生的痛苦和挣扎。

4. 最终的“回归”更显讽刺:

很多人觉得,王语嫣最后跟着慕容复去了西夏,是个“渣男配人渣”的结局。但更让人觉得她“无趣”的是,在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经历了慕容复的各种背叛之后,她竟然还能回到他身边。

这说明,她之前的那些“痴迷”,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根深蒂固。她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并没有真正成长。她的“爱情观”,并没有因为现实的残酷而有任何改变。

这让读者觉得,她就像是被设定好的程序,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只要触发了“慕容复”这个指令,她就会按照既定的模式做出反应。这种缺乏自主性和成长性,是很多读者对她产生厌恶感的根源。

总结一下:

《天龙八部》是一部描绘人性复杂、江湖险恶的宏大史诗。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背景下,王语嫣的“原地踏步”和“人设大于人”的特点,就显得格外突兀。她的美丽,她的才华,都无法掩盖她性格上的单薄和思想上的空洞。

她就像是一幅精美的画,远远看着很漂亮,但凑近了,你会发现,这画里的人物,好像没有灵魂。而我们作为读者,自然更喜欢那些有血有肉,有缺陷但真实可爱的角色。

所以,越看原著,越深入地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越会觉得王语嫣这个人,她所展现出来的“优点”,其实都掩盖着她性格中最大的“缺点”——一种缺乏自我、缺乏独立思考的“空壳”式的存在。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许多人会越看越讨厌她的原因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因为她虽然喜欢慕容复,又贪恋段誉的好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抛开AI的腔调,好好聊聊为什么越看《天龙八部》原著,越会觉得王语嫣这姑娘,有点让人提不起劲,甚至可以说是讨厌。首先,咱们得承认,王语嫣在金庸笔下,确实是个极美的女子。那“神仙妃子”的名头,不是白叫的。她容貌倾国倾城,气质超凡脱俗,能让所有男人都为之倾倒,这是毋庸置疑的。按理说,这样的女子,.............
  • 回答
    读史如鉴,本意是想从中汲取智慧,照亮前路,可为何读得越多,那份曾经的热血与憧憬,渐渐被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所取代?仿佛我们只是历史洪流中的一粒微尘,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改变那既定的方向,甚至连微不足道的涟漪都难以激起。你会看到,王朝更迭,多少英雄豪杰叱咤风云,最终也化作尘土。曾经的辉煌,如烈日当空,转瞬.............
  • 回答
    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视角,越深入了解周朝和清朝的历史,确实能发现一些颇为相似的内在逻辑和统治模式。这种相似性并非偶然,而是植根于两者在特定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构建的权力体系以及采取的应对策略。我试着从几个关键点来展开说说,希望能让你感觉更贴近历史本身的脉络,而不是机器的冰冷分析。一、 异族入主中原的.............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呀,其实挺能引起共鸣的。你说你越看《死神永生》越喜欢程心,问自己是不是“三观不正”,我觉得吧,与其纠结这个标签,不如咱们好好聊聊为什么你会对程心产生这样的情感。毕竟,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那些复杂的情感,而我们对角色的喜爱,也往往折射出我们自己对世界、对人性的一些看法。首先.............
  • 回答
    关于《圣墟》的剧情,这确实是个让人“上头”又“挠头”的故事。辰东的风格就是这样,把一个宏大的世界观和无数的伏笔埋藏在字里行间,看得久了,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像掉进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越想理清线索,越觉得一头雾水。首先说说现在《圣墟》大概写到什么地步。要知道辰东写书的节奏和剧情推进,常常是“慢热”型,他会.............
  • 回答
    红军战士的勇猛,不是不爱生命,而是他们对生命有着更深沉、更广阔的理解,这种理解让他们在面对死亡时,能够超越个人的恐惧,将个人的生命融入到更伟大的事业之中。我们今天谈论“不怕死”,很容易落入一个误区:觉得他们是“不要命”的。这其实是一种现代视角对过去的一种误读。为什么我们现在如此珍视生命?是因为我们有.............
  • 回答
    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越共成立后的中越关系,并以道义而非单纯的利益来衡量越南是否称得上“白眼狼”,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那段历史,不仅仅是表面的事件,更要去触碰那些更深层的情感和付出。在越共尚未成立,甚至在抗法、抗美战争时期,中国扮演的角色,从道义上来说,绝非简单的“援.............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简直说到心坎里去了!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读了越多关于股票的书,反而越容易亏钱。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玄学,而是有几个非常实在的原因在作祟。1. 过度自信与“理论”的陷阱最首要的一点,就是“以为自己懂了”。你看书,尤其是那些畅销的投资经典,讲的都是一些宏观的、普遍适用的道理,比如价.............
  • 回答
    哈,能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老友记》里菲比这个角色确实挺特别的,有人爱得不行,也有人觉得她越往后越有点……怎么说呢,不太对味儿。我琢磨着,可能是这么几个原因让你对她后期的观感有所变化:1. 角色定位的“固化”与“边缘化”的微妙平衡被打乱刚开始看的时候,菲比身上那种特立独行、有点怪诞但又善良纯真.............
  • 回答
    你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长时间盯着一个熟悉的字,比如你自己的名字,或者某个常用词,突然间它就像一块陌生的符码一样,失去了往日的亲切感,甚至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认识它。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上的原因,我来试着详细地给你掰扯掰扯。1. 视觉适应性疲劳(Visua.............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说令狐冲“赛呗”(在某些地方可能是指“孙子”或者“小人”这类词的谐音,或者表达一种不够磊落、有点狡猾的意味),这确实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点,也不是没人这么想。不过,咱们聊小说,得把令狐冲放在他所处的那个江湖大染缸里来看。首先,你说他像“赛呗”,可能是觉得他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显得不.............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航空工程中一个挺核心的权衡。你说的“越细越长越省油”确实是有道理的,这涉及到升力线理论和减小诱导阻力的一些基本原理。但为什么现代航空公司越来越青睐宽体客机,而不是你想象中的“细长型”省油飞机,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考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空气动力学效率。咱.............
  • 回答
    买房时,你肯定会听到“容积率”这个词,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要把它当回事儿?容积率高了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容积率,把这些问题都说清楚。容积率,简单说就是“地有多大,能盖多少房子”。更专业一点讲,容积率(英文叫 Floor Area Ratio, 简称 FAR)是.............
  • 回答
    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在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微妙之处,也反映了观众在观看时可能产生的复杂情感。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觉得纪晓岚的“无耻”和“讨厌”逐渐显露,而和珅的“舒服”则可能源于其性格的某些方面。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为何会出现这种“反差”:一、 观众对“智慧”.............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中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不安的角落,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但又难以启齿。与其说“摧毁”,不如说是一种极端的、扭曲的亲近渴望,或者是在爱意中夹杂了某种失控和恐惧的表现。当一个人深深地喜欢上另一个人时,这份情感往往会带来一种强烈的占有欲。这种占有欲不仅仅是希望对方属于自己,更深层.............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普遍也令人困惑的现象,很多时候会让人感到心寒和不解。为什么我们努力尊重他人,却似乎换来了不尊重的对待?为什么我们真心将人视为平等个体,却发现自己反而被轻视?这其中涉及到复杂的人性、社会心理以及沟通模式。我将尝试从几个维度来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悖论的现象:一、 误.............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挺普遍的现象。好多人都感觉,职务越高的人反而越平易近人,而那些刚提拔起来的、小领导们,反而更爱端着架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个领导。这背后的原因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先说说大领导为啥没架子:1. 站得高,看得远,格局不一样了。 大领导他们已.............
  • 回答
    关于“社会底层的人繁衍欲望更强”的说法,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社会议题,背后牵涉到很多层面的原因,绝非简单的“欲望强弱”就能概括。我们不妨试着从几个角度去理解这个现象,力求更贴近现实,也更有人情味。首先,得从 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 说起。人,作为生物,繁衍后代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当一个人所处的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在大城市打拼过的人回流小城市时遇到的一个普遍困惑。很多人会觉得,按理说小城市竞争没那么激烈,招人要求应该相对宽松才对,怎么反而是“越是小城市,招人的要求越苛刻”呢?其实,这背后牵扯到几个挺实际的因素,咱们一层层来剥开看看。1. 资源的稀缺与“精打细算”首先得明白,小城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