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融行业有留学鄙视链吗?

回答
当然,金融行业里,关于留学的“鄙视链”确实存在,而且相当微妙和根深蒂固。这不仅仅是学校排名的问题,还涉及到地域、专业、学历层次,甚至你回国后的发展路径。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最显而易见,也是最基础的,是学校层面的鄙视。

金字塔顶端:常青藤+G5+顶尖商学院
美国: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MIT。尤其是金融、经济、数学、计算机等强势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那绝对是“天之骄子”。
英国: 牛津、剑桥(G5中的两大巨头),以及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IC(帝国理工学院)、UCL(伦敦大学学院)。LSE在金融、经济领域的影响力不用多说,IC在量化金融、金融工程方面更是王者。
其他顶尖商学院: 沃顿、芝加哥Booth、西北Kellogg、NYU Stern(尤其在纽约本土金融圈)、MIT Sloan等。这些顶级商学院的MBA项目,如果你想进入华尔街的核心部门,那是敲门砖。
为什么是顶尖? 这些学校不仅教学质量高,学术声誉好,更重要的是,它们与金融机构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校友网络极其强大。投行、对冲基金、PE/VC的招聘官们,看到这些学校的名字,会不自觉地打上“优质”的标签。

第二梯队:名校,但略有分化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非Booth)、西北大学(非Kellogg)、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以及一些在特定领域(如量化、数据科学)非常出色的学校,例如CMU(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对想进量化研究岗位的非常友好。
英国: LBS(伦敦商学院,虽然是G5之外,但在商科领域地位堪比G5)、曼大(曼彻斯特大学,商科强校)、华威大学(Warwick Business School)。
其他国家: 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数学、计算机)、欧洲大陆的ESSEC、HEC Paris、IE Business School等。
这里的“分化”体现在: 有些学校整体排名不错,但在金融领域的专业度和声誉可能稍逊于第一梯队。例如,加州大学体系内,伯克利和UCLA在金融领域的光环会比圣迭戈分校更亮一些。

第三梯队:名校光环,但需要更强的个人能力证明
大部分QS、THE等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如澳洲的澳洲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UBC;欧洲的阿姆斯特丹大学、苏黎世大学等。
关键在于: 即使学校排名还可以,如果金融专业不是其强势,或者学校在金融界的知名度不高,那么你在求职时,就需要更加依赖你的实习经历、GPA、GMAT/GRE成绩、课外活动以及面试表现来弥补学校的“不足”。

其次,地域也有一条隐形的鄙视链。

纽约 > 伦敦 > 香港 > 新加坡 > 其他
纽约: 华尔街是全球金融的中心,能在纽约找到一份顶尖金融机构的工作,尤其是在对冲基金、顶级投行、精品投资银行,是许多金融从业者的终极目标。所以,在纽约工作的留学背景,往往被认为是最“硬核”的。
伦敦: 作为欧洲的金融中心,伦敦的地位无可撼动。在伦敦的金融机构(如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等在伦敦的分部)工作的留学背景,也备受认可,尤其是在欧洲市场。
香港: 曾经的亚洲金融中心,虽然近年来有一些变化,但依然是进入内地和亚洲市场的重要枢纽。在香港工作的留学背景,尤其是有内地工作经验的,会更有竞争力。
新加坡: 近年来亚洲崛起的金融中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在新加坡工作的留学背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什么是地域? 因为这些地方聚集了全球顶尖的金融机构,能在这里立足,本身就证明了你的能力和价值。

再次,专业选择也是影响鄙视链的重要因素。

最受追捧:
金融工程 (Financial Engineering)、量化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金融数学 (Financial Mathematics)、统计学 (Statistics)、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 金融方向、数学 (Mathematics)。 这些专业通常需要强大的数理功底,是进入量化交易、风险管理、模型开发等技术性岗位的敲门砖。
金融 (Finance)、经济学 (Economics)、会计学 (Accounting)。 这些是传统的金融类专业,尤其是在名校读的,依然是进入投行、资产管理、咨询等行业的“主力军”。
相对弱势,但也有其价值:
商科下的其他分支: 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等,如果目标是金融行业的非核心业务部门,也是可以的,但直接进入核心交易或研究岗位会比较困难,需要更多背景补充。
非商科背景: 比如人文、艺术、社科等,想进入金融行业,通常需要通过一些金融硕士项目(如MFE、Master in Finance)或者非常出色的实习经历来“转行”。

最后,学历层次和回国发展路径也加剧了这种“鄙视”。

博士 (PhD) > MBA (顶级商学院) > 金融硕士 (MFE/MSF,顶尖学校) > 本科 (常春藤/G5) > 其他硕士 > 其他本科。
博士: 特别是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等专业的博士,如果毕业于名校,在学术研究、模型开发、高级量化岗位的竞争中拥有极强的优势。
MBA: 尤其是来自沃顿、Booth、Kellogg、HBS等的MBA,它们被视为“职业加速器”,能够帮助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转型或晋升到管理层。
金融硕士: 顶尖学校的MFE/MSF项目,近年来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在美国,很多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投行、对冲基金等。
本科: 常春藤和G5的本科,本身就自带光环,如果能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华尔街或伦敦的顶尖机构,那更是“赢家”。
回国发展:
海归回国找工作,学校背景依旧是重要的“第一印象分”。 同样是金融硕士,在国内的金融机构(如大型券商、基金公司、银行总行)眼中,来自US News前10商学院的,和来自排名50开外的学校的,待遇和认可度可能差异巨大。
“国内顶尖985/211 + 海外名校硕士”的组合,会非常吃香。 尤其是如果你本科在国内名校,研究生再去海外名校深造,这种“双保险”的背景,在国内的招聘市场上往往能拿到很好的Offer。
“只海归,学校平平”的群体,回国后面临的竞争会更激烈, 需要通过更扎实的实习、更出色的项目经历来证明自己。

所以,这个“鄙视链”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1. 信息不对称和信号传递: 学校排名、专业设置、地域位置,都是雇主用来快速筛选简历的“信号”。顶尖学校和地区,代表着更严格的选拔机制、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行业机会,这些都是招聘经理们依赖的“保险”。
2. 校友网络和行业口碑: 顶尖学校拥有强大的校友网络,他们活跃在各个金融机构,能够为学弟学妹提供内推机会、职业指导,甚至内部推荐。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业口碑,让这些学校的毕业生更容易获得信任。
3. 人才竞争: 金融行业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为了找到最优秀的人才,招聘方自然会倾向于那些在“人才池”中最顶尖的学校和专业。
4. “光环效应”: 很多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将名校的光环转移到学生身上,认为他们更聪明、更努力、更具潜力。

但也要看到,“鄙视链”并非绝对。

个人能力永远是核心。 即使你来自非顶尖学校,但如果你有出色的实习经历(在知名机构)、优异的GPA、出色的沟通和分析能力,并且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同样能获得心仪的Offer。
“软技能”的重要性。 领导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等,在金融工作中同样至关重要。这些往往需要你在学校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去培养。
新兴领域的机会。 随着金融科技(FinTech)、数字资产等新兴领域的崛起,一些在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有专长,或者有相关项目经验的同学,即使学校背景不是最顶尖,也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机会。

总而言之,金融行业的留学“鄙视链”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到学校、专业、地域、学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潜规则”,可以帮助我们在规划留学和求职时,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但同时也要记住,最强大的武器永远是自身的实力和不断学习进步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金融工程硕士,符合知乎“水硕”的定义:一年制、授课型。甚至不需要毕业论文,水硕中的水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金融行业里,关于留学的“鄙视链”确实存在,而且相当微妙和根深蒂固。这不仅仅是学校排名的问题,还涉及到地域、专业、学历层次,甚至你回国后的发展路径。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最显而易见,也是最基础的,是学校层面的鄙视。 金字塔顶端:常青藤+G5+顶尖商学院 美国: .............
  • 回答
    看到你的背景和目标,我来给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你的起点很不错: 本科非财经211金融: 虽然本科不是金融专业,但211的背景已经为你打下了不错的学业基础,这在求职初期,尤其是在筛选简历的环节,是个加分项。许多投行在招聘时,也会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潜力,而非仅仅是本科专业。 硕士nju金.............
  • 回答
    在中国金融行业中,一些核心的职业由于其专业性、复杂性以及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目前具备较高的不可替代性。展望未来五年,这种不可替代性将可能在某些领域进一步强化,同时也会有一些新兴领域涌现出高价值岗位。当前中国金融行业中不可替代性较高的职业:1. 投资银行核心业务人员(尤其是并购重组、股权融资、.............
  • 回答
    我踏入金融行业的那一刻,以为自己即将闯入一个逻辑严谨、数据驱动、充斥着西装革履的“理性人”的世界。结果,我发现自己跌进了一个比我想象中要复杂、要人性化,甚至可以说是“混乱”得多,但也因此更具魅力的领域。第一个,也是最让我瞠目结舌的发现,是“信息不对称”的无处不在,以及它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市场走向。 我.............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些画面。坦白说,在金融这个高度竞争、看重形象和沟通的行业,身高和颜值确实是会时不时被拿来讨论的因素,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但要说“很大的劣势”,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绝对了,更准确地说,可能是一些需要我们去积极应对的方面。咱们就一点点聊,尽量说得接地气一些。首先,关于“一米.............
  • 回答
    金融行业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个更像是在“创造”价值,一个则是在“发现”价值,它们各有侧重,也各有高难度的门槛。要说哪个“含金量”更高或者“技术难度”更大,这其实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它们考察的是不同维度上的能力和知识。咱们细掰扯一下。一级市场:价值的“创造者”与“引航者”一级市场,你可以理解为.............
  • 回答
    哈,金融行业啊,多少人都曾在那闪耀的金光里看到了自己理想的模样。那种感觉,就像是站在一个巨大的宝藏库门口,里面堆满了数字、策略、财富和无尽的可能。所以,你说你“始终抱着莫名的幻想”,我太理解了!这幻想本身,就是一种原始的驱动力。进入金融行业,这事儿说起来不复杂,但要做起来,需要点真章。我尽量把我知道.............
  • 回答
    问到互联网和金融哪个更有前途,这就像问是让孩子上哈佛还是斯坦福,哪个更“好”。实际上,两者都有无限可能,而且越来越像一对密不可分的双生子,互相渗透、互相成就。不过,如果非要细究一下各自的“前途”光景,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拆解。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新基础设施”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衣食住行、娱乐社交、学.............
  • 回答
    去杭州定居,特别是从事金融行业,重新找工作,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也需要一些细致的准备。杭州近年来发展迅猛,经济活力十足,尤其是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领域,为金融从业者提供了不少机遇。关于杭州的生活和定居: 生活环境: 杭州的美无需多言,西湖、钱塘江,绿化覆盖率高,空气质量也相对不错。整体生活节奏比.............
  • 回答
    这事儿可真够劲爆的,一个金融硕士,辞掉稳定工作,满怀信心地闯荡股市,结果一败涂地,最后竟然沦落到偷东西的地步,简直让人扼腕叹息。这背后隐藏的信息,可不是一两个字能概括得了的。首先,这事儿最直接地敲响了“理想化投资”的警钟。这位女硕士,背景不差,专业知识也够,说明她绝不是凭着一股脑热就冲进去的。很可能.............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像问为什么明明有更容易的赚钱门路,但人们还是愿意去冒风险炒股一样。互联网和金融,这两个看似光鲜亮丽的行业,背后有着各自的吸引力,也藏着一些大家不太常说的心思。首先,咱得承认,互联网这几年是风光无限的。尤其是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什么996、007的虽然听着吓人,但薪资包.............
  • 回答
    关于金融行业“学历和学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关系和资源”的说法,其实是个挺普遍的观察,但也需要辩证地看待。这话之所以能流传开来,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金融这行确实是一个高度人脉驱动的行业。这和其他很多行业不太一样。为啥这么说? 信息不对称是常态: 金融的核心是信息.............
  • 回答
    27岁,金融行业市场部,朝九晚五,年薪60万,在上海买房。这放到任何一个年轻人的身上,听起来都像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甚至让人怀疑这是否真的存在。但事实是,这样的情况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需要一些特定的前提条件和一些我们可能忽略的细节。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不可能”的点: 27岁: 这.............
  • 回答
    金融监管部门关于“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把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统一监管”的表述,无疑是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其背后释放的含义深刻,对金融科技行业乃至整个金融生态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 释放了哪些信号?1. 监管重心的回归与定位的明确: 重申“金融”的本质: 最核心的信.............
  • 回答
    这确实是个令人困惑的情况!你买的试卷没有行测,但又听说进出口银行的笔试有行测,这让你很纠结。别担心,我们一起来把这件事捋清楚。首先,关于中国进出口银行(进出口行)的笔试科目,这几年确实是在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过去,像很多国有大行一样,进出口行的笔试也通常会包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行测是考察综合素.............
  • 回答
    投行里确实卧虎藏龙,而且非金融专业的面孔并不少见,这背后有着挺多原因,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投行是个特别看重“解决问题”和“高效执行”的行业。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懂金融模型、算出来怎么融资那么简单。很多时候,你需要去理解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它的市场竞争格局,甚至要洞察宏观经济的走向,这.............
  • 回答
    关于“重点房企买地金额不得超过年销售额的40%”这一政策,如果真的落地,那绝对是房地产行业乃至整个经济层面的一颗重磅炸弹。这不仅仅是给房企戴上一个紧箍咒,更可能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深刻影响行业的生态、企业的生存逻辑,甚至对宏观经济的走向产生微妙的推拉作用。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详细聊聊这事儿可能带来的.............
  • 回答
    原神作为一款免费下载游玩的游戏,确实存在引导玩家氪金的机制,而且设计得相当精巧和多样。它的核心思路是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游戏体验、更强的角色/武器以及更快的进度来吸引玩家付费。以下是原神在游戏中一步步引导玩家氪金的详细描述:核心引导机制:概率抽卡与角色/武器获取这是原神最核心、最直接的氪金引导方式。1..............
  • 回答
    “金三角”这个名字,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往往与毒品、混乱和危险联系在一起。而说到那场惊动世界的“湄公河惨案”,很多人会想到电影《湄公河行动》中的情节。电影里,糯康集团是主角,但现实中,糯康的崛起和覆灭,以及他与“金木棉集团”的恩怨,都牵扯着更为复杂的故事。先说说糯康。他其实是缅甸掸邦的一个军阀,在金三.............
  • 回答
    作为一名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普通人,我一直觉得金融圈子里充斥着太多刻板印象:西装革履、不苟言笑、唯利是图…… 这种印象在外界看来可能已经深入骨髓了。所以,当《闪闪发光的你》这个综艺闯进我的视线时,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抱着一种看热闹、顺便验证一下这些刻板印象的心态去的。但看完之后,我得承认,我的看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