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少了美国的TPP被改名为CPTPP,并在日本主导下继续走下去?

回答
告别“美国元素”的TPP:CPTPP的诞生与日本的执牛耳之路

2017年1月23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一消息无疑给刚刚签署不久的TPP带来了灭顶之灾,原本的宏伟蓝图似乎就此破灭。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并未就此降临。在巨大的失落感中,那些依旧致力于构建自由贸易新格局的国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集结起来,将濒临夭折的TPP改头换面,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姿态,在日本的强力主导下,继续前行。

这场国际贸易格局的重塑,其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和经济利益的博弈。理解CPTPP的诞生,我们必须回溯到TPP本身,以及它为何会在美国缺席后依然拥有生命力。

TPP的初心与遗憾:一个不曾完全实现的愿景

TPP最初的设计,绝非仅仅是一份简单的自由贸易协定。它更像是一个由美国精心构筑的、以其自身规则和利益为核心的、具有战略意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其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以美国为主导的区域经济秩序: TPP的签署国横跨亚洲、大洋洲和美洲,覆盖了全球经济总量约40%。如此庞大的规模,足以形成一个与欧洲一体化相似、甚至在影响力上有所超越的经济集团。通过制定高标准的贸易规则,例如在知识产权保护、国有企业监管、劳工权益、环境保护等方面,TPP旨在将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理念和标准推广出去,并借此巩固其在该区域的领导地位。
制衡中国崛起的地缘战略考量: 在TPP谈判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体量和影响力日益增长,其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的作用也愈发显著。许多分析认为,TPP的另一个重要动机在于通过经济合作和规则绑定,对中国形成一种“软性围堵”。尽管美国政府一再强调TPP的经济属性,但其地缘战略意图从未被忽视。
推动高水平的自由贸易: TPP不仅仅是降低关税,更重要的是其对非关税壁垒的规范,以及在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等新兴领域的突破性规定。这些“21世纪的贸易规则”,旨在为成员国创造更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促进投资和技术交流。

然而,正是TPP所包含的许多高标准条款,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地缘政治色彩,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阻力。一些国家认为,部分条款过于严苛,可能对本国产业造成冲击,甚至被视为是美国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而特朗普政府的上台,则将这种对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疑虑推向了顶点。他将TPP视为“潜在的灾难”,认为其损害了美国工人的利益,并最终选择了退出。

从TPP到CPTPP:新生与日本的“救火队员”角色

美国退出后,TPP的未来一度蒙上阴影。然而,对于许多成员国而言,放弃一个如此具有潜力的自贸协定是难以接受的。毕竟,多年的谈判和努力付诸东流,成员国之间在关税减让、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承诺也随之付诸东流,重新回到零散的区域贸易安排中,无疑会削弱成员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在这种背景下,以日本为首的国家站了出来,成为TPP的“救火队员”。日本作为TPP的坚定支持者和推动者,其态度至关重要。日本经济高度依赖对外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其至关重要。同时,日本也期望借此机会在亚洲地区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并在地缘政治层面与中国形成一种平衡。

经过一番努力,在多轮磋商后,剩下的11个成员国达成了协议,于2018年3月签署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相较于TPP,CPTPP在内容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和修改,最显著的便是暂停实施了TPP中部分与美国经济体量和特殊性相关的条款,例如,一些涉及知识产权、国有企业、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的规定,在CPTPP中得到了更为灵活的处理,以便于那些原先因这些条款而犹豫的国家能够更容易地加入或批准。

最核心的调整在于,CPTPP保留了TPP的大部分实质性内容,但将那些“与美国密切相关”的条款暂时搁置或以更灵活的方式处理。这意味着,CPTPP并非简单的“缩水版TPP”,而是在TPP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的“精简”和“优化”,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包容性。

日本主导下的CPTPP:挑战与机遇并存

日本在CPTPP的推进过程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从积极的倡导者,到组织协调者,再到实际的推动者,日本的领导力是CPTPP得以维系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日本之所以如此积极,有多重考量:

巩固区域贸易优势: CPTPP为日本提供了进入亚太地区重要市场的稳定通道,有助于其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分散贸易风险。
提升国际影响力: 通过主导一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自贸协定,日本可以显著提升其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尤其是在亚太地区,这有助于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对冲中国影响力: CPTPP的推进,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日本在地缘政治上对冲中国经济影响力的一种方式。通过构建以自身规则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网络,日本试图为本国和盟友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推动国内改革: CPTPP中的一些高标准条款,例如在知识产权保护、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的要求,也为日本政府推动国内相关领域的改革提供了外部动力。

然而,日本主导CPTPP并非一帆风顺。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缺乏美国的“背书”: TPP之所以备受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背后有美国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力量作为支撑。美国退出后,CPTPP的整体规模和潜在影响力自然有所削弱。这使得CPTPP在与中国等经济体进行规则竞争时,在体量和影响力上处于劣势。
中国因素的绕不开: 尽管CPTPP的诞生有地缘战略的考量,但中国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联系和市场潜力依然无法回避。如何与中国在区域经济中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而非简单对抗,是CPTPP面临的现实问题。
成员国内部差异: CPTPP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在执行协定条款、协调利益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弥合这些差异,保持协定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是日本作为主导者必须解决的难题。
其他区域贸易协定的竞争: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其他区域贸易协定,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在不断发展壮大。CPTPP如何在这些协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优势,并保持其吸引力,也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RCEP的包容性更强,中国作为核心参与者,在体量和影响力上都占据优势,对CPTPP构成了不小的竞争。

CPTPP的未来展望:一个更加开放、但也更加区域化的全球贸易格局

少了美国,CPTPP的含义和影响自然与原先的TPP有所不同。它不再是一个由超级大国主导、具有全球性地缘战略指向的庞大经济联盟,而更像是一个由日本牵头,在亚太地区推进高水平自由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平台。

CPTPP的继续前行,表明了其成员国对于构建开放、包容、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系的决心。它为成员国之间深化经济合作、扩大市场准入、规范营商行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框架。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CPTPP的“精简”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原有的“政治性”和“战略性”,使其更侧重于经济合作本身。这或许会使得它在与中国等经济体的竞争中,在体量和影响力上不占优势,但在规则层面的引领作用依然不容小觑。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CPTPP的诞生和发展,是全球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案例研究。它说明了即使在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多边主义和区域经济合作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日本作为主导者,其能否成功地平衡各方利益,克服挑战,将直接影响CPTPP的未来走向,以及它在全球贸易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

CPTPP的未来,既是一个关于经济合作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地缘政治博弈的故事。它将如何演变,以及它在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仍有待时间的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少了美国的情况下,CPTPP的“日本化”进程,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和政治格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结合现在的RCEP就更有意思了,先看美国为什么退出TPP,回头再看日本的小算盘。

1、美国为什么迫不及待地退出TPP

2016年美国大选,川普出人意料地逆袭成为总统。

2017年1月20日,川普上任第一件事就是退出了TPP协议!

川普这个决定对于东方某大国简直是喜大普奔啊!

川普为啥要废掉这个TPP协议?两个原因。

一个是川普对奥巴马有很深的恨意,这种恨意完全可以用怨气冲天来描述。

简单讲讲川普与奥巴马的狗血往事。

对于美国政坛而言,川普就是一个贸然闯入美国顶级圈层的不速之客。

2011年川普宣布竞选美国总统,这个决定对于美国精英阶层而言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美国总统是当今全球最有权势的职位,这个职位也长期被美国最顶级的政治家族所控制。

川普算什么?就算川普家族有几十亿美元的资产,在美国顶级家族看来,也就是一般有钱人而已,你有什么资格去竞争美国总统?

2011年在一次大型聚会上,时任总统的奥巴马与主持人梅耶斯当着美国各界名流上千人的面,羞辱了川普近3分钟。奥巴马在现场特地播放了一张PS过的“川普白宫度假胜地和赌场的图片”。

奥巴马播放的图片

镶金的柱子是嘲弄川普的审美很低级,比基尼美女暗示如果川普当选总统将在白宫提供色情服务。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地质问:川普,你也配当美国总统?

所有人都在疯狂大笑而川普只在那里静静地坐着,一言不发,但是涨得通红的脸色出卖了他当时真实的心情。

川普的表情

后来在美国精英阶层集会中,奥巴马还多次公开侮辱过川普。

奥巴马羞辱川普的演讲

现在,我们设身处地站在川普的立场想一想,假如你是川普,过去几十年在美国也算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拥有数十亿美元的财富,然而,仅仅是竞选总统就被奥巴马公开反复羞辱,你的心里会有何想法?

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报仇!

对,任何人站在川普的立场都只能是这种情绪。

那么,川普怎么报复奥巴马?

很简单,将奥巴马在任时所有政治成果全部废掉!让奥巴马干了8年总统不留下任何痕迹——如同根本没有当过总统一样。

这就是最好的报复!

首当其冲就是这个TPP协议!这是奥巴马历经两任总统任期,整整花了8年耗费了无数心血才敲定的经济合作协议——

说是奥巴马的心头肉也毫不为过,现在川普一上台就废掉了奥巴马这块心头肉,我是川普也会觉得很爽。

不仅是TPP协议还有伊朗核协议、医保改革案等等奥巴马政治遗产统统都被川普清除得干干净净,不仅如此,川普还在公开场合利用一切机会对奥巴马进行嘲弄与挖苦,把奥巴马任上说得一无是处。

至于TPP协议围堵中国的目的,川普更是不屑一顾——要打压中国,美国直接动手就行了,干嘛要通过让利来拉拢一票国家去遏制中国?

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嘛!

按:今年美国大选,沉寂多年的奥巴马突然跳出来高调支持拜登,不仅如此,在大选前关键时期,奥巴马以前总统的身份还一个州一个州巡回演讲为拜登助选,甚至还亲自给选民打电话拉票——比正主拜登还积极,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是奥巴马在竞选总统。

奥巴马为啥肯花这么大的力气为拜登助选?

这是要出一口被川普骂了4年的怨气啊!


2、日本的小算盘

川普这个决定对于日本则是晴天霹雳。

本来日本是最热衷于推动TPP协议落地的。原因很简单,在TPP协议中,日本经济总量第二,基本可以傲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成员国,在协议内天然就是二把手的角色。

不仅如此,TPP协议包含美洲与亚洲两个大洲12个国家,美洲太远日本管不到,但在亚洲成员国中,日本就是举足轻重的领袖角色。

打一个不大恰当的比方,如果我们把TPP协议比喻成一个黑社会组织,这个协议一旦落地,日本就是社团二把手兼亚洲分舵舵主的角色。

二战之后,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在亚洲有一个雁行模式的构想——日本就是亚洲的头雁,领导亚洲其他国家一起飞翔前进。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日本这个雁行模式的美梦逐渐破灭。现在有这么一个TPP协议的机会,有美国加持,日本又重新做起了这个美梦。

川普退出TPP,对于日本就是美梦再一次破灭。

安倍为此专门跑到美国苦苦哀求,但是川普根本不为所动。没办法,日本拉拢原来TPP协议国的亚洲国家搞了一个CPTPP——相当于一个没有美国的缩小版的TPP。

但是,这样缩小版的TPP协议后面没有大国主导,既成不了气候,也对中国形不成威胁。

川普执政4年不仅否掉了TPP协议,而且各种花式耍赖的行为也让日本心灰意冷,彻底断了重拾TPP的念头——

原因很简单,川普背信弃义撕毁各种国际协议的行为实在是开了一个很恶劣的先例——只要后任总统政见与前任不合,美国对外缔结的协议是可以随时撕毁的!

所以,2018年之后,日本突然对RCEP协定变得积极起来!

日本这个态度的变化除了川普的因素,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中国实力发展太快了!

2012年中国GDP总量是53万亿人民币,2016年是74万亿人民币,到了2019年已经接近100万亿!

8年时间翻了一倍,虽然按照美元计算与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美国GDP其实有点虚胖,美国GDP80%集中在第三产业,其中虚拟经济占比很大。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在2014年已经与美国相等,到2019年,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大致是美国的130%,即使按照美元计算,2019年中国国内消费总额也超过了美国。

最近几年中国实力的增长可能一般人没啥感觉,但是周边其它国家都看得很明白。

以新加坡为例,这个国家虽然以华人为主,与中国也算得上同文同种,但是过去一贯充当美国反华急先锋的打手,这一两年对中国的态度也悄悄发生着变化。

让我们来对比看看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这几年言论的变化。

2013年李显龙:中国应该通过行动和自我克制展示本身并无恶意,可以消除其他国家的疑虑。2016年李显龙:亚洲国家都希望由美国来领导,而不是中国。2019年李显龙:中国崛起不可阻挡,美国必须接受。

2020年李显龙:没有多少国家愿意加入没有中国的联盟。

李显龙言论变化的背后就是中国实力的快速崛起。这个趋势新加坡能看到,日本当然也能看到,这就是2018年日本突然对RCEP协定变得积极起来的根本原因——加入RCEP协定对于日本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按:这里要特别提一句——感谢川普,不但废掉TPP,还为RCEP协定争取了4年的时间。

但是,日本加入RCEP协定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本来RCEP协定是东盟发起的,只邀请了中日韩三国参加,但是日本加入RCEP协定谈判后坚决要求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拉进来。

为什么?

因为按照原来RCEP协定成员国的构架,中国块头实在太大,不仅经济总量超过其余国家的总和,而且人口也要超过其余成员国的总和。

日本担心东盟+中日韩的构架变成中国一言堂。所以一方面把印度拉进来从人口数量上平衡一下中国影响力,把政治制度相近也同样是发达国家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拉进来,让自己不至于形影孤单。

对于日本的小算盘,中国显示了包容的态度——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昔日阿蒙,作为全球性制造业大国,我们最希望的就是自由贸易圈越大越好。

给大家看两张图。

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除北美地区以外最大的贸易供应国,中国商品畅销全球——所以自由贸易范围越大,对中国就越有利!

这个世界实力才是决定性因素,在绝对工业实力面前,日本那点小算盘对于中国而言确实是不值一提。

祝福中国,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原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

知乎:花猫哥哥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

原创 | 美国霸权的终结者

原创 | 未来的趋势:大会公报透露的玄机

原文阅读: 原创 | RCEP背后的博弈

user avatar

上次日本先于美国通过tpp,这次美国退出之后又主动扛起tpp大旗,这种急切的心态是因为TPP对于日本经济实在是太重要。其背景就是日本在自由贸易区FTA谈判中已经严重滞后了。

韩国贸易协会30日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9月,韩国对52个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并生效的国家出口额共计3123.44亿美元,占其整体对外出口额逾七成。中国美国欧盟等大市场基本都签了。

对比来看,日本完成签订的有:

新加坡,墨西哥,马来西亚,智利,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瑞士,越南,印度,秘鲁,澳大利亚,蒙古。

正在交涉谈判:东盟全体,加拿大,哥伦比亚,中日韩,欧盟,美国,RCEP(东南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土耳其。

其他: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延期),韩国(中断)

已经达成的基本是一些次要甚至微不足道的经济体,主要市场基本没有进展。

原因大致如下:

与中国是因为政治矛盾

与美国是由于双边谈判的所处的劣势

与欧盟则是国际产业分工上的直接竞争关系

与韩国则也是政治因素

这种历史进程所决定的FTA上的落后直接造成了同样以出口经济位为支柱且产业相当重合的日韩在在贸易竞争中的不对等。这也是近些年韩国企业在海外攻城略地而日企却节节败退的大环境。

再看看tpp,其最初形态本可以理解为几个小国对于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补充。然后当美国加入之后,就迅速演变为一个内部自由度极高对外排斥的封闭性区域经济组织,从而把中国孤立起来。

2012年后,tpp中新加入的成员必须全盘接纳各国已经达成的协议,并且不得提出异议,这跟两两相互谈判的FTA在成员关系上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多边一揽子的模式对于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发展程度具体国情差异极大的tpp内部国家而言也是一件矛盾事情,这也导致了即使在美国主导下tpp的高度自由化一致化的“白金标准”国际市场也会大打折扣。

美国退出之前,日本态度很有意思。日本对于跟美国签FTA态度很矛盾,特别是关于农业的部分更是警惕,但tpp上却走的比美国还激进。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比起日本单独跟美国谈FTA,在tpp框架内与众多国家一起的话,日本就最大程度避免对美政治劣势所带来的不平等协议而另一方面又能弥补FTA谈判的落后,再加上对华的政治外交效果,对于安倍而言可谓一举多得。

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华关系恶化,政治上不得不靠近美国的后果。

美国要在经济上配合实现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太战略目标,就需要以本土制造业为代价换取跨国公司、金融资本的优势地位与对华战略优势。但这也是特朗普反对tpp的原因。

对于越南而言,其庞大又年轻的的制造业人口与越来越轻车熟路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使得走中国模式的越南也希望获得一个类似于当年WTO一样的机会。tpp可以说是正中下怀。但唯一的问题就是tpp在美国主导下强烈的政治属性,这又让越南难免心怀芥蒂。

如今美国退出,虽然tpp少了一个大市场,但是对于日越而言,一个最大的政治隐患也随之消除了。虽然tpp的政治意图不再,但依旧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区域经济框架,而且如果未来不断有国家加入,在tpp的规则内日本越南的日子不要太好。

但是对于其他国家就不一定了,最典型的比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对于这两个国家而言,如果没有美国这个最大的市场,tpp对其资源产业毫无助义,反而由于自身的发达国家地位沦为日本越南优势下高度自由化贸易体系内的入超冤大头。这次加拿大总理缺席tpp谈判与早前澳大利亚呼吁中国加入tpp就可以看出加澳与日越在利益关系上的矛盾。

这也说明日本越南的如意算盘打不了多久。因为tpp这种高度一致化的经济协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要素能驱动得了的,缺乏中美这样兼具政治经济话语权、又愿意以本国体量兼顾不同国际分工位置成员的核心国家坐镇,在成员间利益矛盾下tpp将变得既不能全面照顾各方需求,又无法代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进步趋势。这是tpp在高度自由化的框架内,实质上不对等的成员关系所决定的。美国正是维持这个不对等体系的核心所在。

在历史问题上与中国较劲、经济上无法摆脱美国的政治钳制,日本如果还是迟迟无法推进与各国双边FTA谈判那么未来日本的产业发展空间将进一步压缩。所以TPP正是日本摆脱这历史困局的最好机会:

借助tpp框架避免了双边谈判的政治劣势,发挥了日本对美出口优势以及对其他国家的资本与技术优势,同时还打压了中韩两个最大的经济对手,更弥补了由于外部客观条件导致FTA进程的滞后。最后再加上与安倍外交政治路线上的一致性,可以说日本是tpp的最大获益者也不为过。

现在特朗普上台退出tpp,面对即将煮熟的鸭子要飞,突然少了美国之后日本这种急不可耐的心态的确是因为tpp是日本在目前国际环境下的经济续命稻草。

“全面而进步”的说法更只能说是日本的一厢情愿了。既想坐拥优势地位,自己又没有兼顾成员国利益的体量与实力,日本根本扛不起这面大旗。漠视对华关系,破坏地区经济融合进程,指望tpp这被美国放弃的脆弱稻草,这种情况下,安倍政府的一意孤行将把日本的产业推向更加严峻艰难的境地。

这也注定了tpp最后实质上的分崩离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